李海林 从研发工程师到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 机器人工程职业化 有力拉动产业技术创新
2022-08-29撰文李柏彦摄影袁丽
撰文/李柏彦 摄影/袁丽
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在美国诞生,就此开创了工业化的一个新纪元。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工业化自动程度。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也加快了机器人技术相关产业的研发进程。一场全球性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竞争已拉开序幕,而与之相关的配套职业也应运而生,并在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得到细化。在不久前人社部等部门联合公布的18个新职业中,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赫然在列。
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这一新职业的出现,既反映了当前社会数字经济的需要,同时也反映了对这一专业人才的渴求。未来,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今年36 岁的李海林是海禾动力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作为一名有着15年丰富经验的研发工程师,李海林一直致力于机器人的核心部件——伺服电机的研发。“‘十三五’以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根据相关权威部门统计数字显示,即便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仍然为全球贡献了40%左右的份额,连续多年稳坐世界最大机器人消费国地位。”在李海林看来,此次国家职业大典新职业的公布,不单是增加了“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这一新职业,它从侧面也反映出持续高涨的应用市场需求,同时也会有力拉动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系统集成、人才培育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确立新职业意义重大
位于天津市武清区汽车产业园内的海禾动力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制造、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机械制造型企业,业务涉及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开发、机械设备、仪器仪表、计算机软硬件和辅助设备销售,以及工业机器人、伺服电机、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的装置制造和销售等。
作为海禾动力的创始人、总经理,自大学毕业后,李海林就一直从事伺服电机、编码器、驱动器等产品的研发工作,自主研发和制造了各种型号规格的伺服电机。李海林先后获得“一种编码器码盘安装装置”、“一种便携式伺服电机”、“用于编码器的安装定位设备”、“一种旋转编码器的安装结构”等多项新型专利证书。
伺服电机是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机器人的核心部件,相当于机器人的执行机构,行业人士将之称为机器人的“手臂”。“十几年前,我刚进入这一行业的时候,机器人的发展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李海林说,作为机器人的核心部件,伺服电机的生产能力当年和如今可谓是天壤之别。在当年,如果某家企业每个月的产量在两三千台,那已经是相当了不起了。而发展至今,这个产量差不多也就是海禾动力一天的产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机器人产业也如火如荼。《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4年至2019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的年平均增长率达20.9%。这些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持续增长,2021年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36.6 万台,同比增长67.9%。服务机器人产量达到921.4 万台,同比增长48.9%。机器人已经渗透到工业、农业、医疗以及家庭日常生活方方面面,而与之相关联的各个行业,也同样是发展迅猛、气势磅礴。
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这一新职业的明确,恰好也从侧面反映了国家对这一领域发展的重视。其实,早在这一职业名称出现前,各个与之相关的企业已经有了很多从业人员,只不过岗位名称各不相同。“据我所知,各企业都是根据他们的岗位自行设置,或是与其他相关联的岗位合并操作,比如研发工程师、应用工程师或是服务工程师等,都或多或少地涉及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范畴。”李海林说,作为一名从业15年的技术人员,一路走来,他看到了这个行业需求从无到有、从有到逐渐强大逐渐规范,行业逐渐被人们所认知,而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人员从培养到职业上的规范变更,这既反映了国家将进一步推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让行业更加规范、更加专家化,同时也增强了从业人员的社会认同度。
职业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信息化、工业化不断融合,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蓬勃兴起,成为新时代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时代发展突飞猛进,生产力变化日新月异。几百年来,从蒸汽机到计算机,历次工业革命不断解放着生产力,推进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今天,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数字科技的更新、制造业科技创新的强劲,机器人产业蓬勃兴起,我们已悄然进入到机器人时代。
根据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1年)》显示,2021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已达到839 亿元。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机器人产业迎来升级换代、跨越发展的历史窗口期。我国《“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到203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机器人成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机器人市场的每个部分都有望在未来十年内得到增长,而这一切的发展,都离不开数以千万计的从业人员。
作为天津市本土的业内企业,李海林及海禾动力对天津市机器人制造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极为关注。“我觉得,随着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这一新职业的确定,这一职业将迎来大发展时期,从业人员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大量短缺。”李海林说,据他了解,只要与机器人研发、生产、使用相关的企业,都需要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这个岗位的应用范畴非常广泛,特别是如今各个企业都处于不断挖掘机器人潜在服务能力的阶段。”
在李海林看来,相对于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区,与机器人相关的成规模的企业在我国北方还相对较少。作为北方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北方重要的工业城市,天津市近年来也正在加强对机器人制造相关行业的关注和扶植,而这一切都预示着与之相关的专业人员将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海禾动力将继续秉承锐意进取、勇于拼搏、合作共赢、追求卓越的价值观,不断发展自身,追求让运动控制技术覆盖人民生活的每个角落,打造成为本地机器人相关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借助政府平台引进更多优秀人才,为天津的机器人制造业做强做大添砖加瓦!”李海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