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词典故在语文教学中的“活”用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
2022-08-29四川
四川 王 瑶
一、典故在必修教材中出现的情况统计
典故,指诗文中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就如现代人写文章需要引经据典以佐证自己的观点,或者借以抒发情感、表达志向一样,古人也会引用或化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除了可以抒情言志之外,也能使诗词要表达的意思更凝练,更富有韵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共5册,其中诗词典故的运用集中在必修②、必修③和必修④的古诗词中,笔者现对其进行简要统计,情况如下表。
教材诗歌所用典故必修②曹操《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本意是姑娘思念情人,这里比喻对贤才的渴求“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了《管子·形势解》中“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的内容,意在表示希望接纳更多人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是一个故事典故。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说他在吃饭时曾三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唯恐接待迟慢失去贤士。曹操借这个故事表达自己热切殷勤接待贤士、渴求贤士的心情
人教版5册必修教材中,共有诗词22首,其中用典诗词共7首,用典的地方多达20处。虽然用典是一种很常见的修辞手法,但却不如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受重视,在教学当中经常被忽视,一笔带过。典故“死”一般地躺在诗词注释里,而学生大多也仅仅是知道这是个典故。
二、典故被忽视的原因
1.学生方面
语文科目本身被重视的程度不够。语文学科风头历来不及英语、数学及其他科目,有学生甚至会在语文课上做其他学科的作业,因为他们认为语文学与不学差别不大。加之典故在考试中出现相对较少,相比于理解典故本身,学生更看重对诗词的背诵,却疏于对其中典故的理解,急功近利,缺乏积累意识。
2.教师方面
一来有些教师对典故不重视,考什么教什么,间接导致学生学习倾向功利化。教师如果一味追求分数,学生也很难产生学习的热情,更别说努力奋斗开拓创新了。二来有些教师自身职业素质问题,所以对典故的认知贫乏,对诗词中典故的理解不够深刻,难以将典故和诗词融为一体来讲解,讲到典故多是草草了事。三来有的教师仍然改变不了以自己为主的教学观念,讲解时只是告诉学生这个典故本身以及自己的理解,只知道一味灌输知识点,忽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能起引导作用,不应该剥夺学生自主探究的乐趣,要懂得在课堂上“放权”,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教材编写方面
由于用典这一修辞手法主要出现在古诗文中,所以这里主要探讨古诗词中的用典。用典就如其他修辞手法一样,需要“寄居”在文章内,然而用典却又与其他修辞手法不同,在教材中有特殊的“待遇”:编者为了方便学生理解,会把用典的地方做成注释标注在古诗词页脚,有时候会直接注明这是用典,有时候直接解释词句却并不注明这是化用典故。这样的编注方式会使学生养成一种惯性思维——页脚全是注释,就算其中有典故,也只会将其当成一般的注释看。用典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和注释放在一起就少了区分,自然也降低了师生对此的关注度。笔者认为,除了对必要词句的注释之外,为了加深师生对典故的重视,还可以在页脚为典故设置专栏。
三、高中语文古诗词典故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活”用的策略
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正向的学习动机,改变“考什么抓什么”的态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和发现创新这五个方面获得发展。笔者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策略如下:
1.积累整合所学典故
高中古诗文中的典故一般分为事典和语典两类,其中引用故事的典故叫事典,引用词句的典故叫语典。如曹操《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引用的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一句诗,为语典;“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引用的是周公礼贤下士的故事,为事典。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有意引导学生分类积累,学生自己也应该树立积累的意识。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典故见得多了,学生对古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就会有一定的了解,对以后见到的陌生古文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了。积累整合典故,不仅是积累知识,更是要让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
2.感受鉴赏所遇典故
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里面的典故都是经历了时间检验的经典。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把典故和诗词融合在一起来讲解。典故本身是一个故事,或者是一句表达情感的词句,但它和所学诗词一定有某种联系,或正面或反面地委婉含蓄地支撑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如曹操在《短歌行》中,用女子思念情人的情感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用山与海的博大来表达自己为人才打开的大门之广,用周公礼遇贤士的行动来表示自己接纳贤才的热忱。几个典故连用,更能表现出曹操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情。这几个典故虽然都是独立的故事,但是在《短歌行》中都被用来表达同一个主旨。教师在讲课时不能简单地把这三个典故罗列出来,而是应与《短歌行》的主题结合起来讲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及其作为一代枭雄的雄心壮志。再如李白的《蜀道难》,并不是完全的写景,而是用了几个远古的典故。以“地崩山摧壮士死”这句诗为例,这里用了“五丁开山”的故事,因为“五丁开山”才有了最早的“蜀道”,这不仅说明了“蜀道”自古就难,还表达出“蜀道”的历史悠久,至今也没有变得宽阔平坦。古老的“蜀道”加上古老的故事,显示出李白的浪漫情怀。感受鉴赏这些典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
3.思考领悟所见典故
善于归纳总结的学生不难发现,古人用典很考究,他们的思维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曹操《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句,借用女子对男子的思念之情表达对贤才的渴求,两种感情在本质上不一样,但是期盼的情感却又相似。最早采用这种方法的应是屈原,他开拓了“香草美人”意象,用夫妇关系比喻君臣关系,表达自己想亲近君王、一心为国但不被信任的忧愁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典故本身发掘优美悠长的中国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4.应用拓展所记典故
古人在作品中运用典故,让作品充实起来,与当代人写文章旁征博引能使文章更显渊博同理。学以致用是学习的一个目的,既然能从教材中获取写作素材,就不用再花费大量时间特意去收集素材。教师可以训练学生运用所学过的典故,引导他们有意识地把学过的典故运用在作文中。日常交流时也可借用典故,显得儒雅有情调。现在科技发达,朋友同学之间多用电子设备交流,很久不联系的好朋友之间留言一句“纵我不来,子宁不嗣音”,比简单的一句“好久不联系,你就把我忘了”看起来更有趣味。
5.发现创新所熟典故
典故之所以叫典故,是因为它们来自古书,是古时的故事。当代人不能总是“啃老”,要把“老”的翻出新花样,旧典故才能历久弥新从而鲜活起来。辛弃疾可以通过眼见“寄奴”曾经住过的地方联想到当年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用来表达自己抗金的决心和爱国热情。现在名人故居很多,见到他们曾住的地方,又能有几个参观者能想到这些已故名人曾经的意气风发,又有几个会用这些名人的事迹来激励自己呢?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当年季鹰的莼鲈之思是否是胸无大志、不顾一方百姓不负责任的表现呢?“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在曹操那里被用来表示招揽贤士,现在用来鞭策自己学而不厌也是不错的立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解读典故时,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见解,创新典故可以训练学生多方位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高中语文古诗词典故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活”用的意义
首先,典故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诗词内容。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了有关孙权、刘裕、宋文帝、廉颇等人的典故,他们都是为国家忧心的人,而辛弃疾当时因与人政见不合被调离抗战前线,这样的境遇让他对这些故事理解更深刻。了解诗词背景,再结合典故充实诗词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诗词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其次,典故教学可以更好地迎合考试要求。学习不是为了考试,但考试是检验学习成果的一种方法。作答诗歌鉴赏题,要像考虑比喻、象征等常用的修辞手法一样考虑用典的修辞手法。古人作诗填词,用典现象非常普遍,或明用或暗用或化用,援古证今,把个人情感表现得具有普遍意义,给读者以委婉、含蓄、朦胧的审美感受。有关典故的试题经常出现在诗歌鉴赏中,如果诗歌引用了典故,学生答题时就要明确指出用典的手法,把典故和诗歌联系起来分析。
再次,典故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文化入侵现象逐渐严重,“宅”文化就是其中的一种,有些学生沉浸于“二次元”,对本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不珍视。学生在学习典故时,可以读到《诗经》中缠绵悱恻又含蓄隽永的爱情故事,可以读到远古时代想象力丰富又十分浪漫的神话故事,可以读到《史记》中帝王将相又或是平民英雄精彩的博弈故事,从而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最后,典故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典故教学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典故中真挚的、强烈的爱国热情、爱人之情、爱物之情等,或悲壮或豪迈或委婉,这些美好的情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典故中传达出这些美好情感的人,他们在历史上的高尚形象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起到教化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美能磨炼人性。多让学生感受这些典故,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并欣赏一切美好的事物,能让他们在深层的浸染中得到精神的洗礼和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