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把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为依托

2022-08-29海南刘丽芳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2年4期
关键词:读本特色时代

海南 刘丽芳

普通高中于2021 年秋季学期开始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以下简称《读本》),它是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下简称新思想)的重要教材。相对于普通高中统编版思想政治新教材而言,《读本》采取“专题设计、专题讲述”的结构,将新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呈现,史论结合,娓娓道来,读起来更加清晰易懂。依托《读本》整体把握新思想,会深化学生对统编版思想政治新教材的系统性认识,更好地发挥新思想铸魂育人的关键性作用。

《读本》共有八讲: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领导力量、根本立场、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安邦定国、和平发展,其内在逻辑结构如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本立场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领导力量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保障国家安全,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中国梦。《读本》整体知识结构图如图1:

图1

本文中笔者根据《读本》的编写特点和主要内容,立足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实际需求,结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从内容角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系统性整合和重点性讲解。

一、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地位和性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2.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标示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迈向新阶段、当今世界经历新变局、我们面临执政新考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主题(核心要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支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力量,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

4.核心内容是“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决议》在“八个明确”的基础上,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做了进一步概括,“十个明确”更加突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点明了总任务、总布局和主要矛盾,囊括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外交、国防等各个方面,支撑起了宏伟思想大厦的整体框架。“十四个坚持”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十个明确”侧重于理论层面的高度概括和凝练,“十四个坚持”侧重于实践方略层面的展开,二者有机融合、辩证统一。

5.奋斗目标。经过长期努力,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二、领导力量: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地位、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

2.性质、重要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锤炼,已经锻造为先进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事实雄辩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根本立场。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根本使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疫情防控、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等热点资料都明确体现了党的“人民至上”理念。

4.党的建设。《决议》把党的领导置于“十个明确”首位。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还增加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内容。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对于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具有重大意义。

三、两个布局: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非常丰富。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二者关系如图2:

图2

本部分内容是高中阶段学习新思想的重要内容,深刻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抓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促进战略目标与战略举措的有机统一。

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是学习的重点内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每一个都需要学生详细掌握,与之相关的时政热点材料非常丰富,如2022 年北京冬奥会,处处都体现我国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等都是协调发展的要求;进博会、自由贸易港(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是坚持开放发展理念的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坚持绿色发展的体现;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追求共同富裕是坚持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使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体现。

以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解决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构建新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等内容联系起来,尤其要补充“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部分的知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 000 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任务。

四、安邦定国:民族复兴的坚强保障

保证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头等大事,《读本》对总体国家安全观做了详细的介绍。当前,我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安全和发展环境,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把政治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维护政治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和外部安全。

加强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香港、澳门回归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其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一国两制”也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要正确理解和处理“一国”与“两制”的关系,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进程。

五、和平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当今时代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以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为原则的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打造覆盖全球的“朋友圈”。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在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读本》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丰富内涵、基本原则和核心内容等方面说明我国倡议“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为抓手,广泛凝聚合作共识、全面提升合作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以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正确把握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顺应时代潮流,高瞻远瞩地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人民要共同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而努力。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是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中国继续发挥负责任的大国作用,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通过对《读本》的学习,整体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脉络和结构,能促进《读本》和统编版思想政治学科新教材更好地衔接和融合,能更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独特魅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为我们奔向新征程点燃明灯。

猜你喜欢

读本特色时代
特色种植促增收
散文诗小型张读本
新时代机关党建简明读本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