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捏脊辅助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2-08-29张帆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17期
关键词:胎龄早产儿益生菌

张帆

喂养不耐受是指因多因素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的一种疾病,是新生儿科一种多发性疾病[1]。早产儿因胃肠道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消化酶活性低,是喂养不耐受的主要发病群体。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以腹胀、呕吐为主要表现,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进展,患儿因营养摄入不足,则很难满足患儿机体发育、生长的需要,轻者影响其健康,重者导致发育延缓、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2]。早期营养支持可以补充机体营养,从而预防发育延缓的发生。以往临床多采取益生菌治疗,该药物可以改善肠道功能,提高肠道成熟度,缩短全肠营养时间。近几年,中医学因其经济、安全的特点备受临床医患的青睐。捏脊是中医学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通过捏脊治疗,可以调节肠道血液循环,增强胃肠功能,加快胃肠吸收,能提高食欲[3]。为探究小儿捏脊辅助治疗用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现以92 例该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9 年7 月~2020 年7 月本院收治的92 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 例。对照组男26 例,女20 例;胎龄28~35 周,平均胎龄(32.25±1.67) 周;体重1.5~2.4 kg,平均体重(1.96±1.06)kg;开奶时间32~47 h,平均开奶时间(42.51±2.18)h。研究组男23 例,女23 例;胎 龄29~34 周,平均胎龄(32.28±1.71)周;体重1.6~2.4 kg,平均体重(1.94±1.08)kg;开奶时间33~46 h,平均开奶时间(42.49±2.15)h。两组患儿性别、胎龄、体重及开奶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对于出生后稳定的新生儿,对其应用胃管喂养后,2~3 h 评估其耐受性,患儿出现腹胀、呕吐等症状,且其残留量>上次喂养量的1/2;胎儿胎龄最小28 周,最大36 周;出生体重<2500 g。

1.2.2 排除标准 患有先天性疾病患儿(代谢性疾病、心脏病等);研究药物过敏患儿;合并严重颅脑疾病或脏器功能严重障碍患儿[4]。

1.3 方法 所有患儿均予以心电监护、静脉营养、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两组患儿开展不同的治疗方案,具体如下。

1.3.1 对照组 患儿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50032,规格:0.21 g/粒)治疗,将1 粒胶囊溶于温水中,经口(或胃管)给药,2 次/d。

1.3.2 研究组 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小儿捏脊辅助治疗。在患儿家属的协助下对患儿胃经、脾经、板门、五脏等进行干预,每处约1~3 min,采取推、揉、拿等多方法对腹部进行操作,时间约3~5 min,选取患儿天枢、中脘穴位,进行点、按操作,对背部进行捏脊,约3~5 遍,在捏脊过程中以患儿耐受为宜。上述所有操作均完成计数为1 次,1 次/d。

两组患儿治疗3 周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时间指标(达全肠道喂养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治疗3 周后对患儿的恢复情况进行观察,患儿呕吐、腹胀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喂养2~3 h 后观察,无胃残留为显效;患儿临床症状(呕吐、腹胀等)有显著好转,喂养2~3 h 后观察,其残留量小于上次残留量的1/3 为有效;与上述标准不符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5]。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儿时间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儿达全肠道喂养时间为(11.71±1.07)d、住院时间(24.65±3.14)d,均短于对照组的(12.41±1.31)、(26.34±2.7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时间指标比较(,d)

表3 两组患儿时间指标比较(,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近几年,早产儿出生率越来越高,备受临床关注与重视。早产儿多存在喂养不耐受问题,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多因胃肠道不成熟、胃肠道运动力不足导致。早产儿各系统发育不完善,胃肠脆弱,胃肠运力差,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高。相关研究认为,消化系统发育不全是导致喂养不耐受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不正确的喂养方式、体重轻、胎龄小、胎儿过早离开母体容易受到环境、声音等刺激导致其心率、血压等改变也是诱发喂养不耐受的重要原因[6]。对于早产儿,因胎龄小,一旦出现喂养不耐受,则其机体营养很难满足机体代谢、发育的需求,导致其机体发育缓慢,影响健康发育,危害性大[7]。基于此,早期发现,积极治疗,对保证早产儿的健康发育、健康成长具有关键性作用。西医治疗多应用益生菌,对于喂养不耐受早产儿服用益生菌治疗,可以促进正常菌群的建立,加快肠道成熟,能增强肠道胃动力,从而改善胃肠道活力,提高患儿喂养耐受性。但临床长期实践发现,单一应用益生菌治疗,疗程长、患儿耐受性差,整体效果欠佳,因此,需要寻找更合理的治疗方案[8-10]。

中医学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其脏腑娇嫩,因处于生长阶段,脏、脾不足,运化能力差,容易形成积滞,损伤脾、胃阳气[11]。脾胃失调则是导致喂养不耐受的基础。喂养不耐受属于中医学“胎弱”范畴,临床以“健脾、补肾”为主。捏脊治疗其机制是通过对穴位刺激,以调节阴阳、疏通经络,达到改善脏腑的目的[12]。相关学者指出,背部皮下存在丰富的神经,通过捏脊可以对其产生刺激作用,借助神经反射作用以改善胃肠功能[13,14]。此外,相关研究发现,通过捏脊刺激作用,可以增加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的分泌,激素水平的调节可以提高胃肠的蠕动能力,从而改善动力不足导致的排空延迟[15]。韩俊娅等[16]学者选择96 例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8 例常规治疗患儿为对照组,48 例以对照组治疗为基础辅助捏脊治疗患儿为观察组,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呕吐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达全肠胃内喂养时间、喂养不耐受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达全肠道喂养时间为(11.71±1.07)d、住院时间(24.65±3.14)d,均短于对照组的(12.41±1.31)、(26.34±2.7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与上述报道存在一致性,证实了捏脊辅助治疗的有效性。早产儿作为特殊群体,在对其治疗期间,需要做好患儿的护理干预,例如治疗期间在喂奶前密切观察其是否存在腹胀、残留等症状,若存在,需要对症干预,并对残留量、性质等准确记录,因胎龄不足,对外界适应能力差,保持舒适的体位,可以促进食物排空,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头高脚低位,在喂养后0.5~1.0 h 内,患儿安静状态下可以以其脐部位中心进行顺时针按摩,力度适宜,避开膀胱区,一旦患儿出现哭闹需立即停止。

综上所述,小儿捏脊辅助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明显,能够缩短患儿达全肠道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胎龄早产儿益生菌
复合益生菌在高蛋白日粮水产养殖动物中的应用
益生菌与水产动物肠道健康
宫内生长异常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身长及相关关系对新生儿ICD-10编码影响
益生菌发酵甘薯汁的工艺优化
早产儿出院后如何护理才正确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78例小于胎龄儿的临床特点分析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如何选择适合你的益生菌?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与出生体重及胎龄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