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等和线下的动态几何最值
——2022年中考数学安徽卷第10题的分析与研究

2022-08-28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杨振庭邮编230011

中学数学教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正三角形动点定值

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 杨振庭 (邮编:230011)

1 试题及简评

(2022年安徽省中考数学第10题)已知点O是边长为6 的等边△ABC的中心,点P在△ABC外,△ABC、△PAB、△PBC、△PCA的面积分别记为S0、S1、S2、S3.若S1+S2+S3=2S0,则线段OP长的最小值是( )

本题以学生熟悉的正三角形为载体,给出正△ABC外一点P和三角形三边形成的面积和是△ABC面积的两倍关系,要求学生对其作出合理的转化,进而判断线段OP长的最小值.不仅考查正三角形边长与面积的有关计算等必备知识,更注重于考查学生利用面积转化与化归,对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核心能力考查更为深刻.

2 求解思路分析

下面给出两种常见的思考方法.

方法一:如图1,以正△ABC的中心O为圆心,分别以A、B、C、D四个选项的值为半径作出圆c1、c2、c3、c4,再逐一分析各圆上有没有满足限制条件S1+S2+S3=2S0的点P.

①对于A 选项.观察圆c1,首先要排除△ABC内部的点,而三角形的外部圆被分割成三段圆弧,根据图的对称性,那自然就会考虑某一段圆弧的中点,此时S1+S2+S3不满足题意,其它点通过验证也不符合,排除A 选项.

图1

②对于B 选项.观察圆c2,由①的思考过程启发,自然就会考虑离BC边最远的点P,通过验证此时点P满足限制条件S1+S2+S3=2S0,所以存在点P满足题意,所以正确答案是B.

方法一充分利用了选项的数值,逐一验证与排除,思路上相互启发促进,其本质是间接解法,对点P的刻画远远不够深刻,下面从研究点P轨迹的方向给出另一种思考方法.

图2

方法二:对点P位置的刻画可以分成以下几步.①首先画出等边△ABC,在△ABC外点出一个点P,找到S0、S1、S2、S3对应的三角形;②进一步转化条件S1+S2+S3=2S0,可以先试探性地从这个条件出发,结合点P的位置,发现其内部关系.当点P在∠BAC内部区域时,由S1+S2+S3=2S0,可知2S3=S0,于是所以P到BC的距离为定值,得出P在∠BAC内部区域的轨迹是一条平行于BC的线段P1P2,③全面突破,由对称性得线段P3P4、P5P6,④进一步发现线段P2P3、P4P5、P6P1也是轨迹的一部分,这样点P形成的轨迹是一个环绕原正三角形的等角六边形(不包括端点)如图2,不难得出线段OP长度的范围是

注事实上,原试题对点P的轨迹刻画要求比较弱,无需作出全部点P形成的曲线,只要考生对线段OP的最小值作出判断和求解即可.

3 题源分析

题源1(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50 页第7题)如图3,直线l1∥l2,△ABC与△DBC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你还能画出一些与△ABC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

图3

说明此题说明了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实质是三角形中常见的等积变换.这在第10题中得出以后对点P在线段上的判断起了积极的作用.

题源2(沪科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152 页C组复习题1,2)

复习题1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

(1)P为底边BC上任一点,自点P向两腰所在直线作垂线PE、PF,点E、F为垂足.求证:PE+PF等于定值;

(2)证得(1)中结论后,请你对本章A 组复习题第8题的条件和你原来的证明方法进行反思;(附:A 组第8题已知:如图,△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AB=AC,∠BAC=120°,DE⊥AB,DF⊥AC,垂足分别是E、F.求证:DE+DF=

(3)若点P在底边BC延长线上时,情况如何?

复习题2已知等边三角形ABC.

(1)P为△ABC内任一点,自点P向三边所在直线作垂线PD、PE、PF,点D、E、F为垂足.求证:PD+PE+PF等于定值;(2)若点P在△ABC外时,情况如何?

说明(1)题源2 中的几个问题的处理以面积法最优,其中第2题第1 小题结论即等边三角形内任一点到三边距离和等于该正三角形的高,史称维维安尼(Viviani,1622—1703)定理;

(2)第2题第2 小题问到“点P在正△ABC外时,情况如何?”显得非常开放,旨在启发学生思考.常见的方向有:①若PD+PE+PF为一个大于高的定值,P的轨迹是一个等角六边形;②若规定有向长度,则原结论的形式可保持不变.

题源3[北师大教材九年级上册19 页联系拓广(第5题)]如图4,在矩形ABCD中,AB=3,AD=4,P是AD上不与A和D重合的一个动点,过点P分别作AC和BD的垂线,垂足为E、F.求PE+PF的值.

说明①注意到△OAD是一个等腰三角形,所以此题可以理解成题源2的特例,本质与其中的第一题相同.

②事实上,当点P在矩形的四条边上时,都有PE+PF为定值.

以上可知,中考第10题根植于课本,又做到了深度挖掘,真正做到了关注数学本质,发展学生素养的考试导向,同时又别具一格,立意新颖,引人入胜.

图4

4 相关拓展

为了方便,我们约定:下列情况中若有三点共线时,则这三点所形成的三角形面积记为0.

结论1如图5,已知AB、AC是两条相交线段,若动点P满足S△PAB+S△PAC=k(k≥0,k为定值),则动点P的轨迹是平行四边形P1P2P3P4,其中P1、P4分别在 射线AC、AB上,且

图5

注(1)结论1 的证明几乎是显然的,事实上,以∠BAC内部区域为例,可得S△PAB+S△PACS△ABC,即S△PBC为定值,于是在这部分区域内,P点的轨迹是平行于BC的线段,其它区域的分析略;

(2)用比例刻画这四个点的准确位置是比较深刻的,由此也可以得出BC∥P1P2.

结论2如图6,已知AB、CD是两条线段,它们的所在直线交于一点.若动点P满足S△PAB+S△PCD=k(k≥0,k为定值),则动点P的轨迹是平行四边形P1P2P3P4,其中P1、P4分别在直线AB、CD上.

注(1)事 实上,注意到等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原理以后,即可得AB、CD交于点O,将线段AB、CD沿各自直线平移至OA′、OC′,于是问题转化为S△POA′+S△POC ′=k(k≥0,k为定值),由结论1 即可解决问题.

(2)结论2 本质上是法国数学家塞列特(Serret,1819—1885)于1855年提出的塞列特轨迹问题:若AB和CD是两条不平行的线段,动点P满足条件S△PAB+S△PCD=k2(定值),则点P的轨迹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3)利用以上的结论和做法还可以很快捷地解决这个问题(解答过程略去):(《面积与面积方法》田廷彦P20 例7)

两条直线l1与l2上分别有定点A、B与C、D,m、n是两个固定正 数,求l1与l2之间的点O的轨迹,使得mS△ABO+nS△CDO为定值(如果这样的点O至少存在一个).

结论3如图7,已知点P在△ABC所在的平面内,若动点P满足S△PAB+S△PBC+S△PAD=k(k≥S△ABC,k为定值),则动点P的轨迹是:

①当k=S△ABC时,动点P的轨迹是△ABC内部(包括边界);

②当k=S△ABC时,动点P的轨迹是与△ABC各边平行的一个六边形P1P2P3P4P5P6.

结论4已知点P在边长为1 的正△ABC所在的平面内,点P到三边所在直线的距离分别为h1,h2,h3,且h1+h2+h3=k(k>0).则有:

图6

图7

图8

注在(3)的情况下进一步可定义正三角形的等和折线环,原正三角形可称为基三角形;等和折线环的边与基三角形的对应边的距离分别记为d1,d2,则,且等和折线环有两种边,其中长短边的长度分别为;特别地,当基三角形退化成一点时,等和折线环退化成一个正六边形.

5 相关变式

根据以上的分析过程,可以对原题作出一些简单的变式,如下:

(1)《几何极值问题》朱尧辰第48 页习题2 第19题:对于△ABC内部一点O,用d1、d2、d3分别表示它与边BC、AC、AB的距离,求点O的位置,使得d1d2d3最大.

(2) 已知点O是边长为6 的等边△ABC的中心,△ABC、△PAB、△PBC、△PCA的面积分别记为S0、S1、S2、S3.若S1+S2+S3=2S0,求线段OP长度的取值范围(原题点P在△ABC外可以省去).

(3) 已知点O是边长为6 的等边△ABC的中心,点P到直线AB、BC、AC的距离记为h1、h2、h3.若h1+h2+h3=k(k>0),求点P的轨迹.

猜你喜欢

正三角形动点定值
动点图象类问题的求解策略
圆锥曲线的一类定值应用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解决圆锥曲线中的定值问题
无限追踪(二)
不可或缺的正三角形
巧用信息技术有效解决“二次函数动点问题”
一类动点路径模型及其应用
突破二次函数动点问题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