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治融合”助推乡村共同富裕

2022-08-27江北区甬江街道

宁波通讯 2022年13期
关键词:村民代表江北区村级

江北区甬江街道

外漕村百亩荷塘。

外漕村“村民说事”现场。

江北区甬江街道外漕村原是当地较贫困的村,一度仅靠一个养鸭场来增加村集体收入。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外漕村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激发制度活力,盘活资源资产,实现集体增收、农民增益,推动共同富裕。该村先后获评国家首批绿色村庄、浙江省民主法治村、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等十几项荣誉,村级固定资产超2860万元,年可用资金超660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超4.6万元。

自治:因地制宜 构建全民参与新模式

外漕村是宁波市最早实行“村民说事”的农村之一,也是最早把“房东管房客”“房客管房客”模式落实到基层自治中的农村,以全体村民为说事主体,创新议事模式和“一事一听”制度,组织发动群众参与农村各项事务,融“说、议、办、评”全流程于一体。

一方面结合外漕村现有的网格化管理模式,由网格长负责各区块的日常巡查走访、外来人口协管、疫情防控和突发事件上报及处理;另一方面,利用外漕村成熟的村民代表及党员联户制度,让村民代表及党员收集所属结对农户日常反映的社情民意,关注热点难点问题,做好政策法规宣传和重大事项传达工作。

对于关乎全村的重大社情民意,外漕村定期组织村党员、村民代表及网格长开展“村民说事”工作,邀请相关部门代表、人大代表来村开展“夜聊”,集中讨论、研究村民反映的各类热点难点问题,并根据外漕村农村权力清单及流程图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外漕村的“田间课堂”。

外漕村的财务分析会议。

村民通过手机扫码开具农村二维码收据。

法治:做精做细 打出村级善治组合拳

每月5日,外漕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班子成员,农经站长,村报账员和代理会计都会在一起开会分析村级财务情况。外漕村每月举办的“村级财务分析会”在江北区属于首创,这为村级财务管理加上了一把“安全锁”。

外漕村还创新推行了“一约二章三会四单五事”工作法。“一约”指的是村规民约牵头抓总,确立民主治村“草根宪法”;“二章”是指制定《党员、村民代表联户章程》《外漕村基层权力运行章程》,开通了民主治村“高速公路”;“三会”是指通过党员大会议、村民代表查、群众民主评,把牢民主治村“方向舵心”;“四单”是指正面清单、负面清单、激励清单、服务群众清单,鞭策基层党组织改进工作作风,打造民主治村“战斗堡垒”;“五事”是指党内党外事、分内分外事、房前房后事、家里家外事及村头村尾事,配合全体党员红黑榜季度公开的常态化考核,不断激励普通党员提升服务群众的意识,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目的。

德治:大刀阔斧 打造素质提升新模板

外漕村以党员远教课堂、村民道德讲堂、暑期学堂为主要阵地,率先在江北区设立农村“警网合作”点,与江北交警大队深度合作,开展各类法治教育宣传培训活动。

外漕村在江北区首创全村范围垃圾撤桶、上门收集工作法,实现入户指导与投放“无缝对接”。为进一步强化村民自觉开展垃圾分类的意识,村党支部牵头定期开展“美丽庭院”评选、优秀垃圾分类户评比等一系列活动。村委会成立了监管小组,利用“房东管理房客”“股份挂钩环境”等管理方式,发现住户分类不到位的情况,直接予以通报并扣发分红,对垃圾分类做得好的住户进行公示表扬,逐步培养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智治:数字赋能 开创资产管理新模式

近日,伴随着打印机的“吱吱”声,仅几秒钟,外漕村出纳员郑佳静就成功用机器开具了一张农村二维码收据。

“以前手工开收据时,碰上业务量大的,一整天都在写收据,写到手痛眼花,还经常出错重写。如今,只需输入付款方信息和款项内容,村里的收款二维码和银行账户信息即可自动打印出来,老百姓通过手机扫码便可完成支付,非常方便。”郑佳静感慨道。

同时,外漕村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一张图”上,实现了农村集体产权数字化管理。村委会定期对财务收支、标准厂房租赁、租金收取等数据情况以图版二维码的形式予以公开,每一条资产编码都能和图版二维码一一对应,租赁地址、承租单位、年租金等信息一目了然,村民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就能有效解决看不懂、看不清、看不明的问题。

猜你喜欢

村民代表江北区村级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相逢是缘
——重庆市江北区老年大学校歌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前置七条红线 选优村民代表瑞安市全面建立村民代表退出机制
宁波市江北区美术教师优秀作品选登
袁湖村的“1+X”村级民主管理模式
宁波市江北区洪塘实验学校
让村民代表助推换届选举工作
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确保村民代表的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