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生日走进渔阳里追寻百年党史中的工运记忆

2022-08-27段炼贡俊祺

上海工运 2022年7期
关键词:渔阳陈独秀工人

段炼 摄/贡俊祺

在上海幽静的南昌路上,有一条不起眼的弄堂南昌路100 弄,在1949 年前是环龙路老渔阳里。这条弄堂原先可以通向淮海中路另一条弄堂,即淮海中路567 弄,1949 年前是霞飞路新渔阳里。

1920 年春,北京大学教授陈独秀为躲避军阀迫害,秘密离开北京来到上海,入住法租界环龙路渔阳里2 号。陈独秀是“思想界的明星”,他的到来自然吸引了一批朝气蓬勃的青年。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原来是国民党人戴季陶的寓所,1920 年杨明斋租下此处,开设中俄通讯社和外国语学社,8 月在此成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 年7 月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望志路106 号(今兴业路76 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共一大以后,直到1922 年10 月,老渔阳里2 号寓所成为实际上的中共中央办公地点。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纲领中明确提出:“本党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8 月11 日,中共一大结束后不久,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为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构。此后,党的一系列指示与命令从渔阳里发出,红色工运在上海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第一个高潮。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1 周年,让我们走进渔阳里,重温发生在此的诸个“第一”,见证中国共产党伟大征程的历史起步,感悟上海红色工运和中国革命结下的不解之缘。

第一次五一劳动节纪念活动的策划地

近代上海是中国工业的诞生地和工人阶级的摇篮。1919 年五四运动期间,上海工人发动“六三”大罢工,声援北京爱国学生,这是中国近代史上首次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政治大罢工,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进入20 世纪20 年代后,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和远东第一大都市,工业资本和产值占全国的六成以上。1920 年,上海常住人口约230 万,其中工人人数有51.4 万,其中产业工人超过18 万,占全国工人总数的四分之一还要多。入住渔阳里之后,陈独秀利用空余时间,亲自到中华工业协会等劳动团体进行调查,前往码头工人中了解罢工情况,充分掌握了关于上海工人阶级的第一手材料。他还约请北京大学进步学生和革命青年深入工人中间,进一步了解工人生产和生活的现状。1920 年4 月,陈独秀委托李次山前往沪东地区调查企业与工人阶级状况,还介绍俞秀松到虹口厚生铁厂做工。4 月2 日,陈独秀参加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成立大会,他在演讲中指出:“只有做工的是台柱子”,“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希望“做工的人快快觉悟”,争取自身的权利。上海工人阶级比较集中,但没有统一的领导,缺乏有组织的行动,“像上海的工人团体就再团结一万个也是不行的”。有鉴于此,陈独秀在渔阳里寓所筹划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大规模的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活动。

5 月1 日清晨,闻讯而来的军警强占了南市公共体育场。但武力威胁吓不倒工人群众。下午1 时,体育场周边已聚集了5000 多名工人,组织者决定扩大纪念大会规模,改变纪念大会场地。一路上,工人队伍高举红旗,口号震天,冲破了反动军警和租界巡捕的重重阻扰。下午3 时,纪念大会在今武进路老靶子场一块荒地上正式召开,在雷鸣般的欢呼声中陈独秀作了演讲。最后大会通过决议,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组织真正的工会,并发出了“抗议军阀压迫”“劳工万岁”的呼声。这一天,陈独秀、陈望道等人还参加了沪东澄衷中学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集会。此次声势浩大的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活动“诚为上海工界彻底觉悟之第一次”,从而在建党史和工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一份面向工人宣传马列主义的通俗刊物的创办地

1920 年5 月1 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推出“劳动节纪念号”,李汉俊主持编务的《星期评论》出版“劳动日纪念”专号,有力地策应了上海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大会。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 年9 月15 日由陈独秀在上海创办,1916 年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1917 年初编辑部迁往北京。1920 年随着陈独秀南下,《新青年》编辑部再次从北京迁到了上海环龙路老渔阳里2 号。

这次来到上海后,陈独秀的目光与精力,已由学生界、知识界,开始转向劳动者群体。当时,位于沪东杨树浦的厚生纱厂,因追求利润最大化,积极推行“泰罗制”,工人苦不堪言。陈独秀积极参与了长沙、上海两地新闻界和实业界关于“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的大辩论。在《新青年》“劳动节纪念号”上,陈独秀发表《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一文,文章写道:“女工每天工作12 小时,每月工资约8 元,在上海的生活程度,不至冻饿而死罢了。穆藕初先生一年得净利是所有工人工资的两倍多,工人剩余工值都被资本家——股东用红利的名义抢夺去了,工人照例得不到分毫。”不仅说明了工人与资本家的贫富悬殊和尖锐对立,更进一步揭示了劳动问题的症结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

《新青年》是面向知识界思想界的刊物,而广大工人所受教育有限,文化水平普遍低下。为了能够深入浅出地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1920 年8 月15 日,李汉俊、陈独秀在老渔阳里2 号寓所创办了一份通俗刊物《劳动界》。该刊每逢周日出版,总经售处就是新成立的上海新青年社。《劳动界》创刊号封面文章为陈独秀的演说稿《两个工人的疑问》,同期还发表了李汉俊的文章《为什么要印这个报》。李汉俊在文中指出:“工人在世界上已经是最苦的,而我们中国工人比外国的工人还苦。这是什么道理呢?就因为外国工人略微晓得他们应该晓得的事情,而我们中国工人不晓得他们应该晓得的事情”。《劳动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工人应该晓得的事情,弄清受苦原因,号召大家团结起来进行斗争,引起了工人们广泛的共鸣。杨树浦电灯厂工人陈文焕给编辑部写文章,说:“有了《劳动界》,我们苦恼的工人有话可以说了,有冤可以伸了。”

第一个党领导的工会组织的发起地

1920 年8 月22 日,陈独秀在《劳动界》周刊发表《真的工人团体》,发出号召:“觉悟的工人呵!赶快另外自己联合起来,组织真的工人团体呵!”这一倡议在工人群众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杨树浦电灯厂钳工陈文焕和海军造船所锻工李中,是《劳动界》的热心读者,两人通过这个“工人的喉舌”交流思想,互相了解,进而成为志同道合的好友。那一年的9 月18 日,陈文焕在给李中的信中说:“现在您想发起一个机器工会,这是我很赞成的,因为我们中国现在所有的会所,都是挂了一块有名无实的招牌呵!”李中接到信后,立即把自己与陈独秀所拟的机器工会章程草案寄了过去。陈文焕根据这份章程,在杨树浦电灯厂积极开展筹建工会的活动。

位于霞飞路新渔阳里6 号的外国语学社,名义上对外招募学员,其实是党培养干部的一所学校,学员中就包括了江南造船所的工人李中。1920 年10月3 日下午5 时,上海机器工会在新渔阳里6 号召开发起会。到会的除江南造船所、杨树浦电灯厂、厚生纱厂、东洋纱厂、恒丰纱厂等工厂80 多名发起人外,陈独秀、杨明斋、李汉俊、李启汉、王平、吴溶沧6人以“参观者”身份出席会议,被邀请为“名誉会员”。李中担任会议临时主席,报告上海机器工会筹备经过。会议讨论通过了《上海机器工会简章》6 章32 条,这是在中共早期组织领导下制定的最早的工会组织章程。

上海机器工会发起后,短短两个多月时间里会员已从几十人发展到370 余人。1920 年11 月21 日下午3 时,经过两个多月的积极筹备,上海机器工会在白克路(今凤阳路)207 号上海公学召开成立大会。参加大会的有本会会员、各工会代表及来宾近千人。孙中山、陈独秀等社会知名人士亲自到会祝贺,会场气氛热烈,盛况空前。在会上,孙中山先生发表演讲,详述机器与资本势力之关系,指出欲贯彻民生主义,非在官僚手中夺回民权不可。孙中山高兴地说:“我素来最敬佩的,是你们做工的人,所以我极喜欢和工人做朋友。因为工人是与世界、国家、社会最有益处的人。”

上海机器工会的成立,在社会各界引起很大反响,使上海工人运动的面貌为之一新。12 月2 日,上海机器工会在法国公园(今复兴公园)举行聚餐会,邀请各界知名人士出席。理事长陈文焕在致辞中,介绍了该会筹建情况和宗旨。12 月14 日,美国最大的工会组织“世界工人劳动联合会”执行部总干事罗布郎专门致信上海机器工会,这是中国工人团体与外国工人组织之间的第一次联系,说明上海机器工会在海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上海机器工会,是中共早期组织领导下的第一个工会组织,标志着工人运动由宣传教育阶段进入了有计划地组织工人的阶段,即由理论付诸实践的阶段。

猜你喜欢

渔阳陈独秀工人
新渔阳里6号—社会主义青年团诞生地
老渔阳里2号:石库门里的红色觉醒
卜算子·复兴梦
渔阳里团支部:讲好渔阳里故事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基层关工人的梦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
五四运动与陈独秀价值观的变化
陈独秀的收与不收
陈独秀三拒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