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费县 乡村治理按下“数字快捷键”
2022-08-27徐立峰
徐立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化建设已成为新形势下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2021年以来,针对农村群众办事跑腿多、村干部办理业务进门多、村级事务存档少、民主监督途径少“两多两少”问题,山东省费县搭建村情通“一网通办”监管服务平台,探索推行群众用章“一次办好”、村务审批“一网通办”、村务村情“一码通晓”为主要内容的“数字村务”乡村智治新模式,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服务零距离、办事零接触”,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提升了乡村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推行公章智能化管理实现群众用章“一次办好”。出台《费县智能印章管理使用办法》,完善镇村便民服务大厅(中心)建设,开设村级“智能公章”使用窗口,村“两委”干部和代办员轮流坐班值守。推行村级智能公章线上办理,为每个行政村配备一台智能公章机,群众将用章事项通过手机扫描上传至平台,系统自动推送给村支部书记进行线上审核,审批后系统自动盖章并留痕存档,提升了村级服务效能和管理规范化水平。目前,已有17类68项用章事项实现线上办理,累计为群众提供“一次办好”用章服务5.3万余件次,咨询协办1.5万余件次,直接为群众节约交通、误工等费用近1000万元。
推行重大事项在线审批实现村务审批“一网通办”。出台《费县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费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责任追究办法》《关于加强村级集体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指导意见》,将村级重大事项、经济事务、公共资源交易、招投标等审批事项纳入村情通“一网通办”监管服务平台。打破原来从村级到乡镇逐部门审核、相关领导逐级审批模式,将审批事项推送给相应部门和分管领导进行线上审批,实现了业务部门联动审批、村级业务实时办理、审核资料自动归集、办理过程全程留痕。2021年8月以来,累计办理线上审批事项7.6万余件,审批时限大幅缩短,村级非生产性开支压缩20.7%。
推行事务“码上公开”实现村务村情“一码通晓”。在充分利用村务公开栏、村情发布会等传统公开形式的基础上,依托村情通“一网通办”监管服务平台,探索实行“码上公开”。费县出台《关于全面推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的实施办法》,推动农村基层干部明晰权责、规范履职;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县农业农村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村级“三务”公开的通知》,明确公开范围、公开内容和公开程序。为每个村居生成一个“村情通”二维码,群众通过手机扫描,即可实时查看村级“三务”公开和小微权力清单内容。目前,“码上公开”已在所有村居全面推行,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公开,有效拓展了群众参与村务监督的渠道。
通过推行“数字村务”乡村智治模式,推动了治理重心下移、办事服务效率提升、群众自治主体地位落实,从源头上规范了村级事务管理,较好解决了事情“到哪里办”“谁来办”的问题,蹚出了乡村治理新路径。初步达到了三个效果:一是汇聚了乡村治理合力。村情通“一网通办”监管服务平台联通了乡镇政府、自治组织和基层群众,搭建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有效调动了三方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能动性,实现了从单一行政管理向多元主体治理的转变,提升了共建共治共享水平。二是提升了基层服务效能。互联网平台的应用,使群众用章、村级重大事项审批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基层管理服务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有效提升了镇村两级审批、服务效能,降低了办事成本,群众办事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三是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通过实行“码上公开”,拓宽了农村“三务”监督渠道,把村级事务置于阳光之下,基层权力运行和“三资”管理更加规范透明,真正“给了群众一个明白,还了干部一个清白”,党群干群关系更为融洽,基层信访持续减少,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