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合并脑出血患者的效果评价

2022-08-27郑爱萍

保健文汇 2022年6期
关键词:甲乙乙组甲组

文/郑爱萍

脑梗死也被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此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所致,但最终会导致人体脑部血液供应出现障碍,从而诱发脑组织缺血缺氧,轻则导致神经功能损伤,重则死亡。在出现脑梗死后,如果无法得到及时救治,临床中存在较高的致残和致死率,为患者及家庭带来的负担极其严重。另外在合并脑出血时,危险性将进一步增大。国外一项研究中指出,当人体发生脑卒中后的三小时内,给予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通过溶栓治疗能够使血管再通,恢复供血,是当前急性脑梗死治疗中最具效果也是最直接的方式。不过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辅之以专业的护理措施干预,因此本文着重对针对性护理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77例脑梗死合并脑出血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甲组男女例数之比22:17,年龄45~78岁,平均(55.13±5.31)岁;乙组男女例数之比23:15,年龄44~80岁,平均(55.01±4.89)岁。比较上述甲乙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符合脑梗死合并脑出血诊断标准;首次发病者;知情此次研究内容;经我院医学伦理会批准。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脏器功能疾病;患有严重高血压或高脂血症;精神病患者;反对此次研究;已纳入其他研究项目。

1.2 方法

乙组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内容为日常性的药物指导,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恢复状况制定简单的康复训练。

甲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具体分析为:(1)首先在患者入院后应当第一时间将基本情况进行总结,帮助护理人员对病情更好掌握。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在护理方案中应当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将护理重点进行划分,从而更好地保证护理具有目的性。(2)对于实施溶栓的患者,在溶栓前由急诊溶栓小组医师进行排除选择。期间和患者家属需要做好充分沟通和说明,让其在告知单签字后,安排急诊护士迅速进行各项检查。考虑到急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三小时内给予rt-RA治疗时,可以有效防止各类并发症发生,而且疗效与治疗时间成正比,通常治疗越早,治愈的可能性便越大。因此病房护士在接到溶栓通知后,应当和医师做好充分的溶栓前准备,立即准备床单、床旁监护仪、输液泵等。当患者回到病房后迅速进行床旁监护、吸氧、开放静脉通路、遵医嘱用药,为患者在最佳溶栓时间窗内争取时间。(3)大部分脑梗死合并脑出血患者因为需要长期卧床,容易导致肺部发生感染,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每日定时为患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在必要时应当予以雾化吸入治疗。此外还有尿路感染也是老年脑梗死患者容易出现的问题,因此在接入导尿管时应当对尿道口以及导尿装置进行彻底消毒。另外督促患者多饮水,防止尿路感染发生。(4)由于脑梗死合并脑出血患者情况危急,患者家属的心理情绪十分紧张,此时如果护理中出现问题容易引发医疗冲突。因此护理工作需要对患者家属进行安抚,通过病情的介绍和治疗效果的肯定,帮助他们缓和内心情绪。其次在患者苏醒后需要积极与他们展开深入沟通,多以倾听的方式了解患者内心需求,帮助他们宣泄内心的焦虑之情,再通过语言或行为的鼓励改善患者情绪。(5)脑梗死合并脑出血患者对于饮食的要求十分苛刻,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除此之外,对于部分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应当予以胃管喂食,在喂食护理中需要将床头进行抬高,防止食物反流,力求细节做到完善。(6)脑梗死合并脑出血患者容易出现再灌注损伤,这一并发症可能诱发脑水肿,形成颅内高压而危及生命,脑缺血组织重新获得灌注时,会诱发再灌注损伤发生脑水肿,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脑疝或死亡,所以在护理过程中需要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体征变化以及意识和瞳孔反应,观察其是否有头痛、呕吐、血压升高表现,及时有效的使用脱水器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1.3 观察指标

(1)比较甲乙组护理满意程度。护理满意率指标分别采用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对甲乙组病患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理人员态度、业务技能操作熟练度、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患者临床舒适度等,问卷为百分制,满意率指标为:非常满意(≥85分)、较满意(85分>分数≥70分)、一般(70分>分数≥60分)、不满意(<60分)。满意率=100%-不满意例数/n*100%。

(2)对比甲乙组患者护理前后运动、疼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使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进行测量评估,总分42分制,分数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对患者疼痛水平选择视觉模拟量表进行测评,总分10分制,分数越高,患者疼痛程度越高;采用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估,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越好。

(3)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采取焦虑(SAS)抑郁(SDS)自评表进行测评,焦虑自评量表(SAS)共20个条目,SDS量表以53分为临界点,<53分:正常;53~62分:轻度抑郁;63~72分:中度抑郁;>72分:重度抑郁。SAS量表以50分为临界点,<50分:正常;50~59分:轻度焦虑;60~69分:中度焦虑;>69:重度焦虑。所得分值越高其焦虑、抑郁症状越明显。

(4)对比甲乙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状况。使用SF-36量表,评价内容为心理情绪、肢体功能、饮食情况、社会角色,单项25分制,评分高低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率对比

见表1可知,护理后甲组护理满意率为97.44%、乙组为78.95%,对比有差异性(P<0.05)。

表1 满意率对比[n(%)]

2.2 护理前后的运动、疼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比

护理前甲乙组运动、疼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甲组运功功能评分优于乙组,神经功能缺损、疼痛评分均低于乙组,对比数据信息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运动、疼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比(±s,分)

2.3 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对比

护理前比较甲乙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对比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再次比较,对比数据有差异(P<0.05)。见表3。

表3 负性情绪对比(±s,分)

2.4 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对比

由表4可知,AB组护理前生活质量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甲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更高,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3 讨论

脑梗死患者往往是由于脑部组织发生缺氧,细胞钙离子过载,从而导致患者神经组织受到损伤。脑梗死在症状较轻时表现为头痛或头晕,四肢伴有无力感;一旦症状发展至重症时,主要表现为偏瘫失语,对患者的身体功能造成极大损害。由于治疗中难度较大,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在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加以辅助,可以显著缩短康复时间,另外提高患者依存性,舒缓家属情绪,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护理事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在当前的护理改革中,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患者的需要,在护理工作中提出针对性护理服务的理念,而这种理念的最大变化就是把重点放在疾病和患者身上。虽然整体现代医学观念在发展过程中进一步丰富了护理工作的内涵,但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施针对性护理的过程中,主要树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对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实施针对性护理也有利于保证患者的特定舒适度,平衡患者心理,获得患者家庭和社会的协调与支持,提高患者的社会满意度。针对性护理理念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对提高患者满意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此次研究中,护理后甲组护理满意率为97.44%,显著高于乙组(78.95%),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护理前甲乙组运动、疼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负性情绪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甲乙组运动、疼痛、神经功能缺损、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状况均有所改善,相较于乙组,甲组神经功能缺损、疼痛评分更低,运动功能、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对比有较大差异性(P<0.05)。具体分析为:在针对性护理中,首先需要对患者的个人信息进行总结归纳,这一工作将有助于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所制定的护理计划可以更加符合每位患者的实际需求,对细节方面的护理将会更加完善,层次感更强,使护理质量有较大提升。然后在患者进入病房后,建立静脉通路时要贯彻落实无菌化操作模式,尽最大可能将感染发生率降至最低;同时也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对于出现异常时做到早发现、早急救。其次,大部分老年脑梗死患者因为病情原因,需要长期卧床接受治疗,在这一过程中如果缺乏针对性护理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各类并发症。以肺部感染为例,其中坠积性肺炎是老年脑梗死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肺部感染,在进行预防护理时应当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例如每日定时翻身、扣背等,帮助患者将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排出。另外还有导尿管的护理,同样需要采取无菌化操作模式。最后在整个过程中,对于患者和家属的情绪积极做好安抚,这对于医疗纠纷的减少大有帮助;在日常护理中对于饮食的护理关切到患者的营养供给是否均衡,其中科学全面的饮食方案可以有助于患者提高自身免疫力,缩短康复时间。

综上分析,针对脑梗死合并脑出血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患者护理满意认可度更高,运动、疼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优,亦可改善其不良心理情绪,减轻其心理负担,后续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甲乙乙组甲组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减肥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一道奇妙的竞赛题
有趣的“换钱”游戏
一道奇妙的竞赛题
甲乙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