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凉血补肾方联合揿针治疗内异症性不孕症肾虚血热夹瘀证42例

2022-08-26胡宏媛黄菊李周源许远芳欧阳继轼

环球中医药 2022年8期
关键词:凉血肾虚不孕症

胡宏媛 黄菊 李周源 许远芳 欧阳继轼

内异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内膜肌层以外部位的临床病变,是导致广大育龄女性生殖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约50%的患者伴有不孕症[1]。目前临床通过药物或手术可抑制内异病灶的生长,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但治疗后妊娠仍是一大难题[2]。子宫内膜容受性差、子宫内膜发育不良是导致内异症性不孕症患者胚胎着床障碍的主要原因,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内异症性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率是目前广大医师研究的热点。中医药重视机体整体功能调节,在该病的治疗上获得了确切的治疗效果[3]。中医根据内异症性不孕症的病证特点将本病分为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热证、寒凝血瘀证、气虚血瘀证。肾主生殖,主藏精,肾阴亏虚则阴虚化热,热迫经血不循常道,导致胞宫血瘀,冲任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癥瘕、痛经等症状,肾虚与血热瘀血互为因果,肾虚无力推助血行,血瘀更甚,瘀血日久耗伤肾阴,加重血热、肾虚等症[4]。肾虚血热夹瘀是内异症性不孕症的根本病机,中医当以补肾凉血、调经止痛为主要治疗原则。揿针疗法是中医外治的特色治疗手段之一,将针体长埋于皮下,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疼痛感较小,损伤较轻,且无明显副作用[5]。本文对42例内异症性不孕症患者使用凉血补肾方联合揿针治疗,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在海南省万宁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7例内异症性不孕症肾虚血热夹瘀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脱落1例,剩余42例,年龄20~37岁,平均(30.82±3.91)岁;病程1~5年,平均(2.65±0.70)年;内异分为分为Ⅲ级27例、Ⅳ级15例;对照组脱落2例,剩余42例,年龄20~38岁,平均(30.19±3.60)岁;病程1~5年,平均(2.30±0.78)年;内异分为分为Ⅲ级24例、Ⅳ级1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文所有措施经海南省万宁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WN2019051603)。

1.2 纳入标准

(1)经腹腔镜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6];(2)中医符合肾虚血热夹瘀证的标准[7],主症为腰骶疼痛不适、少腹疼痛、盆腔包块、痛处固定拒按,次症为行经疼痛加剧、灼热感、月经先期、经量少、低热,舌红苔薄白,有瘀斑,脉细滑;(3)满足不孕症的诊断标准[8];(4)月经周期正常28~32天,双相基础体温;(5)获得患者签订的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不明原因不孕、原发性不孕或其他因素引起的不孕;(2)心脑血管、肝、肾、肺、骨髓等器官严重病变;(3)近1个月进行激素、免疫调节剂、中医药等相关治疗;(4)达到手术治疗内异症指征;(5)合并腺肌症、子宫肌瘤、盆腔感染等其他妇科病变;(6)盆腔结构异常、生殖道异常、输卵管阻塞;(7)精神异常。

1.4 脱落标准

(1)未按医嘱进行治疗;(2)主动选择退出;(3)各种原因失访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皮下注射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Astra Zeneca UK Limited,3.6 mg/支,生产批号:20190604、20200922、20210207),每4周1次,每次3.6 mg,连续治疗3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凉血补肾方联合揿针治疗,方中组成:熟地黄25 g、丹参30 g、牡丹皮10 g、鳖甲10 g、生蒲黄10 g、山茱萸10 g、菟丝子15 g、续断10 g、公丁香3 g;经期加桃仁10 g、桂枝6 g、乳香6 g、没药6 g。由本院中药房统计煎制,每日一剂,统一包装150 mL真空袋内,每次早晚各服用1袋,连续口服3个经期。同时给予揿针治疗,耳部取穴:内分泌、皮质下、肝、生殖器,患者取坐位,常规皮肤清洁消毒,运用一次性无菌揿针(0.22 mm×0.5 mm)贴埋于上述穴位并按压,在月经干净后第3日进行治疗,直至下次月经来潮前停止,患者每日按压3次,每次3分钟,每穴埋针持续3日,然后休息1日,进行下一次揿针治疗。连续治疗3个经期。

1.6 观察指标

1.6.1 疗效比较[7]对肾虚血热夹瘀证的主次症进行量化评分,各症状评分总和为症状积分,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拟定:(1)痊愈,症状完全消退,疗效指数≥95%;(2)显效,症状显著好转,70%≤疗效指数<95%;(3)有效,症状好转,30%≤疗效指数<70%;(4)无效,症状无改变,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42-无效例数)/42×100%。

1.6.2 子宫内膜改善情况 在患者治疗前后,运用超声检测仪测定患者卵巢成熟时(卵巢直径>18 mm)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类型,类型分为A型,三线征;B型肌层与内膜回声相似;C型内膜回声明显比肌层强。A型为受孕最佳状态。

1.6.3 血清指标 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时的肘静脉血3 mL,置于采血管内,静置15分钟后经3000 r/min离心15分钟,采集血清,置于-70℃恒温箱待测,在酶标仪上使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催乳素(prolactin,PRL)、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的水平。

1.6.4 妊娠情况 随访记录两组患者半年内的妊娠情况,标准: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为阳性,超声检测为宫内妊娠。

1.7 统计学处理

数据录入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疗效为计量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子宫内膜类型为等级资料,以秩和检验进行比较;评分、子宫内膜厚度、血清指标等为计量资料,经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独立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配对t检验进行组内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3个经期,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内异症性不孕症肾虚血热夹瘀证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增加,治疗组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内异症性不孕症肾虚血热夹瘀证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对比(±s,mm)

表2 两组内异症性不孕症肾虚血热夹瘀证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对比(±s,mm)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a P<0.05;与对照组对比,b P<0.05。

组别 例数 子宫内膜厚度治疗组42 治疗前 6.19±1.75 治疗后 10.08±2.13ab对照组 42 治疗前 6.30±1.84 治疗后 8.24±2.06 a

2.3 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类型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类型未见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内膜类型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类型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内异症性不孕症肾虚血热夹瘀证患者的子宫内膜类型比较(±s,例)

表3 两组内异症性不孕症肾虚血热夹瘀证患者的子宫内膜类型比较(±s,例)

组别 例数 A型 B型 C型42 治疗前 9 18 15 治疗后 22 14 6对照组 42 治疗前 11 17 14 治疗后治疗组17 16 9

2.4 两组患者血清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PRL、β-EP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RL、β-EP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PRL、β-EP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内异症性不孕症肾虚血热夹瘀证患者的血清PRL、β-EP对比(±s)

表4 两组内异症性不孕症肾虚血热夹瘀证患者的血清PRL、β-EP对比(±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a P<0.05;与对照组对比,b P<0.05。

组别 例数 PRL(ng/mL) β-EP(pg/mL)42 治疗前 31.59±4.15 74.29±13.46 治疗后 22.17±2.32ab 35.80±8.97ab对照组 42 治疗前 31.08±4.38 71.63±14.07 治疗后 25.13±3.59a 44.12±10.56治疗组a

2.5 两组患者妊娠情况比较

随访6个月,治疗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两组内异症性不孕症肾虚血热夹瘀证患者的妊娠情况比较(±s)

表5 两组两组内异症性不孕症肾虚血热夹瘀证患者的妊娠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妊娠例数(例) 妊娠率(%)42 20 47.62对照组治疗组42 11 26.19

3 讨论

内异症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痛经、不孕等,其发病率可高达15%,具有不断增殖、转移等恶性肿瘤生物行为,易复发,临床治疗难度较大[9]。内异症的主要临床病理特征为内膜组织纤维化,可出现盆腔痛、痛经、不孕等症状[10]。内异症属于雌激素依赖性病变,目前现代医学治疗以激素药物治疗为主,虽能缩小内异病灶的大小,但病灶极易复发,远期疗效不理想[11]。

中医根据内异症性不孕症的病症特点,将其归为“癥瘕”“不孕”范畴,其主要病因为素体气血亏虚、肾虚与寒邪相搏,寒凝气滞,或孕产频多损伤胞宫,胞宫血瘀,积于胞内,瘀阻胞脉,胞络不通,发为痛经,瘀血日久,积成癥瘕[12]。患者素体性燥多火,长期熬夜、房事不节、嗜食辛辣等,耗损阴血,导致肾阴亏虚,肾精不足,则阴虚火旺,血海热甚,血不循经道,瘀阻胞宫,不通则痛,发为痛经;瘀阻冲任,瘀久化热,瘀热相搏,则胞宫阻滞,不能摄精成孕,发为不孕[13]。本文选用凉血补肾方治疗,方中熟地黄、生蒲黄用作君药,熟地黄能养血补肾、滋阴填髓,为补肾阴要药;生蒲黄能通经祛瘀、行气活血。丹参、丹皮、鳖甲用作臣药,丹参能凉血活血,调经祛瘀;丹皮能清热凉血、善于活血;鳖甲能潜阳滋阴、退热除蒸、软坚散结。续断、公丁香、菟丝子、山茱萸用作佐使药,续断能温阳补气、补肝益肾、通利血脉;公丁香能温肾助阳、强膝健骨;菟丝子能滋阴补肾、平补阴阳、补肝益肾、温脾助胃;山茱萸能补肝益肾,收涩固脱。全方合用,发挥清热凉血、滋阴补肾、活血祛瘀、消肿散结的功效。揿针操作简便、经济,临床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尤其是内分泌紊乱的病变。揿针通过埋于皮下对穴位进行持久、温和的刺激,有助于促进局部气血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发挥治疗作用[14]。耳穴内分泌能调节机体激素分泌,缓解激素紊乱,改善垂体性腺功能;皮质下能双向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改善机体性激素的分泌;内生殖器能调理冲任气血,健脾益气,温经止痛;肝穴能疏肝理气,通经活络,调畅情志。中医针药结合疗法,二者相须为用,可弥补单纯针刺治疗的不足,还能增强药物的持续作用,在内异症性不孕症中发挥整体治疗效应。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比对照组高,提示凉血补肾方联合揿针治疗内异症性不孕症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子宫内膜在特定时期对胚胎着床的接受能力,与妊娠的成功率密切相关[15]。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容受性密切相关,激素可调节子宫内膜组织生长,改变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根据宫内内膜层与肌层逐渐变化可分为A、B、C三种类型,其中A型呈三线型,接收胚胎能力最强,妊娠率最高[16]。本研究显示,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凉血补肾方联合揿针可提高内异症性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

β-EP是种内源性吗啡样物质,主要由下丘脑、垂体分泌,具有调节内分泌及镇痛作用,在内异症性不孕症患者机体内呈高表达[17]。PRL是种多肽类激素,主要由垂体分泌,能促进乳汁分泌及乳腺发育,其水平升高与内异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可造成垂体促性腺激素降低,引起排卵障碍,导致不孕[18]。本文显示,治疗组的PRL、β-EP比对照组低,提示凉血补肾方联合揿针可调节内异症性不孕症患者PRL、β-EP的分泌,对改善不孕症具有积极意义。随访6个月,治疗组妊娠率明显比对照组高,提示凉血补肾方联合揿针可提高内异症性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率。

综上所述,凉血补肾方联合揿针治疗内异症性不孕症肾虚血热夹瘀证的疗效确切,能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调节PRL、β-EP的分泌。

猜你喜欢

凉血肾虚不孕症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凉血五花汤洗剂雾化冷喷治疗血热型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为主中药治疗活动期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补肾8大误区 让你越补越虚
自测是否肾虚你中招了吗?
补肾八大误区
自测肾虚10招
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