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波特五力分析法对中国网球公开赛发展策略的研究

2022-08-26邓雨燕肖钰蔓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6期
关键词:中网网球赛公开赛

邓雨燕 肖钰蔓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中国网球公开赛始于2004年,至今已有17年的辉煌历史。自创办以来,中国网球公开赛的运作逐渐完善,直到今天,它已成为世界网球锦标赛的标志性赛事。经过多年的积累,中国公开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赛事水平逐步提高,成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赛事之一。中国网球作为中国最好的网球运动,不仅推动了中国网球的普及,也提升了网球的知名度和中国在网球界的影响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中网要继续学习和借鉴其他高水平的比赛运作方式,发挥自己更大的社会和商业价值,促进赛事可持续发展。

1、中国网球公开赛发展现状研究

中国网球公开赛是唯一具有国家名称的国际网球赛事。中国网球公开赛始于2004年,每年定期在北京举行,由国际网球联合会(ITF)、男子职业网球协会(ATP)、国际女子职业网球协会(WTA)3个国际网球组织主办,作为亚洲唯一的国际性全能网球赛事,赛事阵容最强大,有最多的选手和最高的总奖金。

1.1、赛事的发展

中国网球公开赛自创办以来,经过不断的发展,逐渐成长为一项伟大的网球赛事。中国网球公开赛自2004年起在北京丰大网球中心举办,2009年转入奥林匹克网球中心,赛事全面启动,中国网球公开赛以奥运为契机,不断发展壮大。它将女子比赛晋级到WTA皇冠明珠赛事,获得1000分和450万美元奖金(4分和大满贯奖金只有一次),将男子比赛升级ATP500,有250万美元奖金(比及4个大满贯奖金和ATP1000)。随着中国举办网球赛事时间的增加,组织管理经验的积累,国内网球市场的扩大,赛事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和规模逐步扩大,中国网球赛事已形成本土自主赛事品牌效应。

1.2、赛事影响力

随着国内网球市场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赛事在中国各个地区举办,包括ATP 250巡回赛、ATP挑战赛、ITF巡回赛、上海大师赛、武汉公开赛、江西WTA公开赛、天津公开赛、大连WTA公开赛、成都ATP 250,中国赛事的春天已经到来。中网的影响力决定了高层明星的参与。自从中国晋级公开赛以来,李娜、德约科维奇、纳达尔、威廉姆斯姐妹、莎拉波娃等世界巨星纷纷参加中国公开赛。李娜为中国网球事业的发展助推了一把,作为中国网球运动的先行者,在中国网球市场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波特五力分析法价值及其内涵

2.1、波特五力分析法的价值

波特五力分析法是迈克尔·波特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主要分析本行业的企业竞争格局,以及本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关系。可以适用于产业竞争战略的分析,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作用。

2.2、波特五力分析法内涵

迈克尔·波特认为,该行业有5种力量决定了竞争的规模和程度。这5种力量共同影响了行业的吸引力和现有公司的竞争战略决策。5个优势分别是行业现有竞争者的竞争力;潜在竞争者的进入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和采购商的议价能力。五力的决定因素还包括大量的具体因素,具体如下:

(1)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协会和行业的新人不仅为行业带来新的优势和资源,而且还占据了已经分配的市场份额,导致水平下降。一些巨头行业的企业利润大幅下降,甚至威胁到现有企业的生存;

(2)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对于产能的提高,供应商主要通过提高生产要素价格来谈判价格。当供应商垄断了买方生产所必需的基本要素时,供应商的潜在合作能力就会增强;

(3)同行竞争力;价格、广告、产品质量、加大售后服务投入,降低利润率;

(4)买方议价能力;买方主要通过压价或要求卖方提高产品质量的方式进行谈判,当行业以低成本为用户生产产品时,很快就会失去一些客户;

(5)替代品的威胁。当其他行业生产出价格低、质量高、用户转换成本低的产品时,本行业会迅速流失一部分客户。

3、中国网球公开赛的五力模型分析

3.1、潜在进入者

从国内网球来看,随着中国网球的不断发展,网球社会化。随着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开始加大对网球比赛的投入,并积极应用于大型网球比赛。随着这些比赛规模和影响力的增加,创造了大量的客户,对分散中国网球公开赛的观众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中国举办一场新的大型网球赛事可以看作是一个潜在的粒子在中国公开赛的发展过程中。

去年8月在云南开幕的中国网球锦标赛与ATP、WTA与ITF3项赛事不同,虽然无法与中国网络的规模或国际影响力相提并论,但所有职业选手和国内职业选手都排名根据中国网球新技术水平和全国网球赛点排名制度,在疫情常态下,中国选手系统性地解决了不参加比赛的问题,为业余选手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3.2、供应商议价能力

(1)国际网联与中网的合作关系。

国际网联,包括ATP、WTA和ITF,在赛事层面管理中国网球公开赛,根据选手反馈,综合考虑赛事规模和等级提升。胜利分数和顶级明星的邀请都有很大的影响。2009年以来,中国公开赛全面改编,其中女子赛成为WTA皇冠明珠大会之一,要求前46名选手参赛,男子赛也成为500场ATP赛事。中国网球公开赛有望以收入为基础,不断完善赛事运作,提升国际影响力,促进世界网球的宣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与赛事提供方的谈判资金。

(2)赞助商与中网的合作关系。

从赛事运营来看,各大品牌赞助商是中国网球公开赛的供应商。中国网球公开赛需要庞大的支出数目,主要包括3大部分的开销:①球员的奖金;②赛事的宣传与推广;③赛事的组织运行费用。其中占比最大的是球员奖金,并且赛事奖金每年都会有不同幅度的增长。据统计,2019中网赛事奖金再创新高,共计达到1116万美元,这种大型体育赛事离不开赞助商的慷慨解囊。企业品牌商赞助职业体育赛事是一个互利双赢的新型营销理念,自2004年网球公开赛进入中国开始,与各大品牌的联姻就从未间断。随着中国网球运动人数基数越来越大,再加上赛事的转播,回放率增加,不仅在赛场上起到了宣传作用,还能通过直播、媒体、新闻等网络手段进行二次宣传。赞助商的广告logo、宣传标语多次反复出现在消费者脑海中,使消费者潜意识里认可这个品牌,在以后的消费行为中会将这个认可转化为购买力,这对企业来说是低投入高回报的投资手段。反之,一项体育赛事如果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客户群稀薄、上座率低,对赞助商来说也就达不到宣传企业品牌的效果,那么赞助商也会考虑放弃与体育赛事的合作。

中网是除4大网球公开赛外,亚洲最顶尖的综合性网球赛事。从表1中可以看到,自2014年开始实施“1+3+8”的商业赞助模式,主首席赞助商和钻石赞助商结构稳定,只有北京奔驰、中信银行、劳力士、中国人寿和中网连续签约多数年,白金赞助商的品牌变动明显,一些新鲜血液注入的同时也会流失一些老牌赞助,国际大牌赞助参与少,主要以本土企业为主,并且部分企业在国内知名度较低,这与中网的形象不匹配。

表1 2014-2018年中国网球公开赛主要赞助商情况

再分析中网的收入结构,如表2所示,赞助商在整个赛事中的收入都占到了70%左右甚至更高。这表明中网在运营过程中过分依赖赞助商。赛事的主要收入应该来自门票收入及媒体转播,而赞助商收入占比在40%左右最适宜,这样才能提高赛事的稳定性,通过观众的消费体验来促进赛事的良性循环发展,而不会因为赞助商的撤资对赛事发展造成太大影响。

表2 2014-2018年中网赞助收入与总收入对比情况 (单位:亿元人名币)

3.3、同行的竞争能力

表3 中网举办相邻期间国际赛事

网球赛事的一个赛季是很漫长的,通常要从1-11月的年终总决赛,中网赛事举办时间在每年的10月初,与其比赛时间紧密相连的国际赛事都可以被看作中网的直接竞争者。由于中网的女子赛事是WTA皇冠赛事之一,要求世界排名前50的女子球员必须参加,这对赛事没有太大影响。但男子球员会综合考虑自身水平、对手实力、赛事奖金、积分等因素来选择是否参赛。例如,在中网结束后紧接着的就是的日本乐天公开赛。日本网球运动一直吸引着网坛一大批优秀选手的参赛,比如,费德勒就经常选择同级别的日本公开赛,难以在中网一睹天王的风采一直也是赛事的遗憾。再加上在中网和日本公开赛刚结束就是更高级别的上海劳力士大师赛,ATP规定世界排名前50名的运动员必须参加这项赛事,这使得部分球员会放弃前面的中网或日本公开赛,养精蓄锐,把自身的巅峰状态为上海大师赛做准备。还有部分球员会因为伤病,想避开实力相当的对手等原因退赛,这也是中网几度爆冷惨遭大牌球员弃赛或者一轮游的原因之一。同时间段的赛事对顶级运动员会起到分流作用,与此同时,中网的影响力、宣传力度也会被大大削弱。

3.4、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客户是体育表演行业的生命,是比赛存在的价值源泉。如何提高体育赛事的盈利能力,提高长期盈利能力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竞争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大量稳定的忠诚客户,经济运营企业为了留住客户,必须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作为体育运营企业,对客户最有效的价值就是客户体验。通过提升客户体验价值来实现企业利润,实现一场较量、一项业务和一个客户的共赢,是较量乃至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

(1)赛事整体竞技水平对观众的影响。

赛事举办的成功度是受赛事质量所影响,也就是赛事的竞技水平、精彩程度。在网球比赛中激烈的多拍相持后或者打出完美的制胜分后,观众都会爆发激烈的掌声,既是为胜利者欢呼,也是在为失败者打气。球员的竞技水平越高,赛场的气氛就越热烈紧张。球员受到气氛影响,也会全力以赴,观众才会有更好的观赛体验,这样赛事也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中。反之,如果赛事竞技水平低,球员状态差,观众在比赛中的关注度、兴趣就没那么浓厚,观众群体就可能造成流失,赛事上座率低,长此以往也会失去赞助商的信任,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影响整个赛事的长期健康发展。因此赛事主办方必须保持赛事的高竞技水平并不断提高,这样才能保证观众对赛事的持续关注并且不断提高赛事影响力。

(2)中网本土球员的竞技表现对观众的影响。

表4为中网2014-2018年中国球员战绩,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到在5年的赛事中中国运动员获得冠亚军的次数屈指可数,并且呈现出“阴盛阳衰”的现象,男子运动员竞技表现明显不如女子,中国金花张帅、王蔷、彭帅在赛中的表现比较稳定。本土球员在赛上的低迷表现是中网的一大硬伤。

表4 中网2014-2018年中国球员战绩

(3)中网观赛体验与服务对观众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事业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大多数人在空闲时间都在寻找缓解压力和放松的方法。网球是一种日益流行的运动,在竞技运动网球比赛中,比赛的快速结果有助于调节紧张而没有压力。环境对于缓解压力和帮助人们感觉更好很重要。它不利于压倒性环境的情绪调整。在营造赛场氛围的过程中,只有组织中国网球比赛,才能为观众营造一个良好的赛场环境,让他们感受放松的肌肤和敏感的感受,体验轻松愉悦的体验,满足他们非常真实的好奇心,对新事物的热情也会对中国公开的感受产生更大的影响。

3.5、替代品的威胁

中国公开赛作为体育表演产业的一个分支,必然会受到其他项目体育表演产业发展的影响。体育表演行业专业网球比赛的替代品范围更广,比如,有足球、篮球、乒乓球等专业比赛,最近还有篮球、足球、高尔夫比赛等,在中国已经发展了多年,已经产生了效果显着。由于从网球向其他运动的过渡并不是很昂贵,在体育娱乐行业之外,一些观众通过观看体育比赛来放松和缓解压力,旅游和娱乐也可以成为中网的潜在替代品。

4、结论

(1)中国网球公开赛在我国虽然属于高级别赛事,在中网发展的同时我国其他网球职业赛事类型也在不断丰富,增加数量。不能忽视其他赛事对中网的潜在威胁;

(2)近年来中网赞助商赞助商数量增多,但是依然没能避免缺乏国际知名品牌赞助商、一些品牌赞助形式单一的问题,并且在赛事的收入结构方面,中网赞助商收入的占了过重的比例,收入结构存在风险;

(3)中网与国际网球赛事存在时间段冲突的问题,因此会有顶尖球员参赛少、退赛多的尴尬局面,这对赛事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4)比赛的竞技水平是决定赛事质量的关键因素,我国的职业网球选手总体水平不高,在中网中的半决赛、决赛中少有见到本土球员的身影。这很大程度降低了中网吸引力和上座率,这种趋势会导致赞助商流失,赛事无法盈利的恶性循环;

(5)中国网球公开赛作为体育竞赛表演业的一员,如果不能给观众带来好的赛事体验和服务,那么很有可能被其他运动项目所替代。

猜你喜欢

中网网球赛公开赛
网球赛
英媒:穆雷恐伤退中网
中国网球公开赛科研文献综述的研究
中网嘉年华,球迷自己的节日
与中网一起骄傲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