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冬奥时代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创新与治理
2022-08-26孙大海阚军常赵果巍
孙大海,阚军常,赵果巍
(1.哈尔滨商业大学 经济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2.哈尔滨体育学院 科研处,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十九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确立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2021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备工作时指出:“要通过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把我国冰雪运动特别是雪上运动搞上去,在3 亿人中更好推广冰雪运动,推动建设体育强国。”2022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提出:“冬季奥运会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冰雪运动的普及实际上是对体育强国有一个提高。”[1]可见,冰雪运动已经成为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2022年冬奥会正式开启了冰雪产业发展的全新时代,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系统谋划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从后冬奥时代冰雪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切入,深入剖析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对其创新动力及多维治理进行具体分析,为进一步挖掘冰雪产业新动能从而实现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1 后冬奥时代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
1.1 冰雪产业核心羽翼未丰且质量不高
冰雪产业属于服务业,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滞后性使其产业结构升级的红利逐渐减弱。后冬奥时代,我国冰雪产业仍缺少优质的价值创造核心,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冰雪品牌凤毛麟角,冰雪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仍不够紧密,以冰雪旅游、冰雪运动为核心产品的共生单元之间互惠共生模式仍未形成[2]。冰雪赛事方面,目前我国仍然缺少观赏性强、影响力大的冰雪体育赛事,竞赛表演业市场规模较小,市场供需两侧均缺少有效发力,与传统冰雪运动强国差距明显。据北美职业冰球联盟全球高级副总裁丹尼尔·金接受访谈时透露,北美职业冰球联赛高峰期观众上座率可达96%,而我国绝大多数的冰雪赛事仍为政府拨款、俱乐部组织等举办形式,至今仍然没有形成市场化职业赛事体系。冰雪旅游方面,拼盘式的旅游项目与冰雪文化结合不够紧密,以价格战争夺市场的现象频出,冰雪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尚未完全统一,产品复购率较低。此外,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冲击,各地防疫政策的不可预见性导致实体经济发展信心不足,冰雪核心产业发展长期面临不确定性危机。
1.2 冰雪产业区域发展不均且动力不足
在冬奥效应的推动下,河北省、吉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冰雪产业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产业集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冰雪资源地区生产要素流动水平,带动了周边区域经济发展。以部分滑雪场为例,其在运营模式上不断创新,“四季运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季养四季”的突出难题。调研发现,吉林省某代表性雪场在公路铁路、地产销售、商品街、特色餐饮、雪地温泉等软硬件配套设施的共同加持下已经向综合度假区转变,并成为接待营地活动、拓展运动、婚礼、会议的重要场所,夏季运营收益可以超过全年收益的15%~20%。然而,一些传统冰雪产业优势区域的经营主体创新动力不足,盲目模仿导致运营模式和产品类型趋同,低质低价行为暴露出行业内卷的不良现象,具体表现为核心产品附加值较低、交通等公共配套设施老化、区域文化融合度不够、租赁装备陈旧、非雪季运营不充分等。这些现象使其冰雪资源优势不断下滑,与全国冰雪产业快速发展形势相背离。
1.3 冰雪产业市场竞争不强且规范不健全
在我国冰雪运动市场快速发展的良好形势下,冰雪产品消费规模大幅提升,但轻型冰雪产品与重型冰雪装备的销售却呈现不同态势。国产重型冰雪装备产品与进口产品在技术水平、材料应用及售后维护上仍存在较大差距,产品的技术壁垒已经成为制约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据«2022 天猫滑雪运动品类趋势报告»显示:在滑雪衣、滑雪裤等滑雪服饰方面,2019—2021年天猫滑雪市场在售商品复合增长率达70%,雪板、雪鞋、固定器、头盔、配件等滑雪装备复合增长率达到300%,国产品牌与进口品牌的占比差距逐渐缩小[3];但是在造雪机、压雪车、索道等重型冰雪装备销售方面,欧美产品仍占有较大市场份额。数据显示仅2020年我国进口压雪车就达到总采购量的74%,进口造雪机占比为75%[4]。国外冰雪产品垄断优势明显,这也暴露出我国冰雪产业整体结构不合理、市场主体竞争力不足与重型产品大量依赖进口等突出问题。在市场规范方面,虽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经启动了部分冰雪运动国家标准制定工作,但就冰雪市场整体而言,其市场进出规则、竞争规则、交易规则、仲裁规则等仍不健全。
1.4 冰雪产业政策红利收缩且发展压力增大
自2015年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全国居民冰雪运动参与率为24.56%,冰雪运动的参与人数为3.46 亿,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总体目标[5]。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效应影响下,“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号召使冰雪运动迅速普及,全面参赛使冰雪运动竞技水平大幅提升,资本涌入使冰雪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数字技术促进冰雪产品服务体验感大幅升级,冰雪文化氛围空前浓厚,这些变化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然而,随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胜利闭幕,冰雪运动标志性节点任务随之完成,后冬奥时代体育产业将进入全方位发展阶段,冰雪产业政策红利释放窗口的缩小成为必然。受诸多因素影响,冰雪产业的完整产业体系仍不健全,与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新产业结合仍不紧密,终端消费市场活力相对较低,微观环节仍存在明显短板。加之受到“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持续影响,冰雪产业迫切需要由冬奥会带动向自身高质量发展转变。由此,如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使我国冰雪产业焕发新生机,已成为后冬奥时代冰雪产业发展面临的艰巨挑战。
2 后冬奥时代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2.1 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阐释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本文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核心要义进行深入理解,将新发展理念融入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中。冰雪产业作为新兴业态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其独有的正外部性特征、资源依赖性特征、产业融合性特征[6],具体表现为冰雪产业与外部主体互动中的关联性。一方面,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以人才资源开发、软价值创造为主的发展,更加依赖人的创造性思维和主观能动性[7];另一方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居民消费趋势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相互促进、市场信息和市场资源有效整合、传统产业和产业链协同改造[8]。基于此,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应遵循新发展理念,以价值创造为核心,推动其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具体以高质量创新驱动为引领、以高质量协调保障为要求、以高质量资源开发利用为条件、以高质量开放市场为平台、以高质量成果共享为目标。在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层面,应以高质量发展内涵为依托,聚焦冰雪产品服务供给、冰雪产业市场主体、冰雪产业市场环境、冰雪产业治理体系4 个维度。具体组成的关系体现为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以持续创新驱动贯穿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全过程,通过不断强化冰雪产业市场环境、市场主体、治理体系的有效协同,在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利用开放的国内外市场环境,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形成具有高附加值的冰雪产品服务供给,最终实现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社会共享。
2.2 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维度构成
2.2.1 冰雪产品服务供给高质量 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产业价值创造,而产业价值由高附加值的产品服务供给予以表现[9]。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爆火的奥运吉祥物“冰墩墩”为例,极高附加值的冰雪产品不仅仅具有商品属性,其内在的社交属性、礼品属性、娱乐属性也为后续IP 运营提供了足够的产业操作空间。在冰雪产业链中,丰富的冰雪产品不仅涉及冰雪装备器材等实物型产品,还关系到冰雪服务型产品、冰雪文化产品、冰雪数字产品,为使其全面均衡发展,实现冰雪产品服务供给整体的高质量至关重要。在冰雪产品服务供给中,消费层面要实现引导需求或创造需求,形成有效消费;生产层面要使产业链上、中、下游以及产业链外部要素协同适配,并充分重视数字技术与冰雪产品的融合应用。因此,冰雪产品服务供给作为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部变量,多元化的特征决定了其价值实现必然是一个复杂过程。
2.2.2 冰雪产业市场主体高质量 冰雪产业不同于一般性产业,其产业组成中主体形式具有多元性,整体形态具备融合发展特征。冰雪产业中的市场主体不仅涉及冰雪产品的直接生产者,如竞技运动员、投资人、场地运营者、活动组织者、装备制造者等,还涉及市场中的消费者、政府及监管部门等。随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越来越多的品牌将商业版图扩张到冰雪领域,欧美奢侈品牌、高端玩具已经占领部分高端冰雪消费市场;也涌现出谷爱凌、苏翊鸣等一批优秀年轻运动员,进一步激发了广大青年群体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一方面,“流量”现象已经开始在冰雪产业中显现,冰雪运动的多层级消费市场雏形已经形成;另一方面,具备活力的多元市场主体已成为冰雪产业生态的构建者、冰雪产品服务创新的实施者、冰雪产业生产力的承载者。因此,冰雪产业市场主体的高质量决定了冰雪产业所供给产品服务的类型、质量及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关注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突出冰雪产业市场主体及其基础性内因作用,以进行从宏观聚焦到微观实施的全面把握。
2.2.3 冰雪产业市场环境高质量 冰雪产业的市场环境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外因,包括与冰雪产业相关的政策环境、技术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营商环境等。市场环境的质量关系到冰雪产业市场主体竞争的质量,是冰雪产业在市场中能否实现最优化配置冰雪资源的重要因素。高质量的市场环境也是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冰雪产业治理的主要作用对象。换言之,只有高质量的市场环境才能催生冰雪产业高效率产出冰雪产品服务,推动产业附加值的持续提升。冰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以高质量的市场环境为保障,并且这种保障要有明确的激励机制以激发各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能够营造公平的竞争氛围。同时,高质量的市场环境也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明确的产业价值导向,能够促进冰雪产业健康发展。
2.2.4 冰雪产业治理体系高质量 高质量的治理体系是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外因。“治理”以协调为基础,是以正式与非正式的途径管理、发展并解决冲突的一套复杂的价值、规范、过程和制度体系[10]。“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充分说明冰雪资源实为巨大的自然宝藏,高质量的治理体系应体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绿色经济的基本原则,淘汰低效产能,统筹推进冰雪资源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产业治理体系分为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主要涉及政府、企业、资源、市场、社会等方面的协同治理[11]。后冬奥时代,以政府为主导的治理体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协调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市场、企业与资源等关系方面仍缺乏解决供需矛盾及利益冲突的公允机制。因此,健全的高质量治理体系不但限定了冰雪产业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边界,还为后冬奥时代冰雪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充分保障。
3 后冬奥时代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导向
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实现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其产业动力不足对其发展的阻滞。后冬奥时代,冰雪产业发展将由事件与政策驱动嬗变为内生的创新驱动。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可以通过变革来实现冰雪产业的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促进劳动分工的深入化、高级化,使生产效率呈几何级倍增。
3.1 科技创新引领冰雪产品服务供给
我国冰雪产品的科技含量与创新水平仍低于进口产品。一方面,产业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12],通过技术模仿实现技术创新,能够真正推动产业实现从落后到领先的飞跃。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建设过程为例,在借鉴国外赛场的设计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主科技创新,解决了地形复杂、功能复杂、场馆复杂等诸多难题,经由国际奥委会及国际体育单项组织审核认证达到国际同类型场馆的领先水平,实现了我国在该项目上从0 到1 的跨越。另一方面,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不但拥有充足的资金,而且形成了科技人才的集聚,带动了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集聚造就了配套金融业的繁荣与高层次人才的聚集,二者互为支撑,促进科技创新产生正向叠加效应。可见,在冰雪产业高质量产品服务供给上实现科技创新,使技术、资金、人才三者协同发挥作用,才能不断丰富产品的价值属性,以引领冰雪产业整体生产要素水平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管理理念、生产工艺和消费市场,驱动分工不断细化,产品供应不断迭代升级,从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此外,冰雪产品创新与服务创新的一体化发展可以同时激活产业主体潜在研发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扩大高端技术应用和溢出范围来加速实现冰雪产品服务供给的高质量。
3.2 场景创新提升冰雪产业市场化水平
在新发展阶段,技术创新已经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并不断催生出新的消费场景。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0 万亿元人民币,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4.5%,网络场景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容小觑[13]。冰雪消费属于场景消费,需要在特定冰雪场景下完成消费过程。2015年以来在参与过冰雪运动的受访群众中,30.59%的南方群众参与过室内冰雪运动,比北方地区高12.93 个百分点,场景的创新使冰雪资源相对匮乏的部分市场消费潜力得到释放[4]。以室内滑雪场为例,室内制冰造雪与除湿技术的日趋成熟提升了人们的消费体验,近年来室内大型滑雪综合体数量快速增长。按照«中国城市产业创新指数»[14]排序,具备一定规模的冰雪商业综合体已基本覆盖国内6 个超大城市(表1)。此外,«2022 天猫滑雪运动品类趋势报告»数据显示,除东北三省外,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已经依托室内滑雪模拟机、室内冰雪场馆等创新冰雪运动场景,成为亲子冰雪运动的主要市场[3],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规模、场景创新与冰雪产业发展间的密切关系。由此可见,科技推动下的场景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冰雪产业市场化水平的提升,激发了冰雪运动的潜在消费活力,扩大了冰雪产业消费总量。后冬奥时代,场景创新将进一步提升冰雪产业市场化水平,如探索冰雪运动与“元宇宙”概念结合,推动冰雪场地场馆的线上映射与线下体验相结合,提升用户体验,促进冰雪产业整体数智化升级。
表1 国内冰雪商业综合体所在城市产业创新指数排名Table 1 Ranking of the industry innovation index of cities where domestic ice and snow commercial complexes are located
3.3 协同创新推进冰雪产业深化合作
冰雪产业的快速崛起使冰雪生产要素之间由简单的线性关系转变为复杂的多维关系,客观要求创新驱动由独立单元的创新转变为全面统筹,以多角度共同发力达到施策效果。当前,冰雪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仍然存在很多潜在问题,阻碍多方深入合作。例如: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媒体缺乏权威性、营销广告乱象严重、供需双方无法达成良性沟通、人才和技术的流动缺乏有效渠道、信息陈旧缺乏成功案例借鉴等[15]。调研发现,国内有代表性的滑雪场中供消费者租赁的滑雪板、滑雪服、头盔、滑雪杖多年来依旧属于低端产品,器材陈旧老化,冰上运动亦存在同类问题。消费者无法直接感受冰雪运动产品的显著技术升级,加之品牌附加值较低,不能有效激发其自购欲望。反观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筹办过程,通过交通、场馆、器材、通信等多方面的协同赋能,为全世界呈现了一场高水平的冬奥盛宴。因此,冰雪产业协同创新应充分考虑产业部门间的耦合关系,优化冰雪生产要素组合,加速产品迭代,推动冰雪产业整体升级。
3.4 制度创新优化冰雪产业顶层设计
高质量要素供给中,制度创新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16]。冰雪产业制度创新能够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生态,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为各产业主体协同创新搭建桥梁,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促成制度创新的因素涉及市场规模的变化,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集团或个人对已有收入预期的变化[17],我国冰雪产业当前发展阶段正具备这3 种制度创新因素。但后冬奥时代地方政府的工作重心会发生自然转移,冰雪产业仍面临政策配套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公共服务不均衡等问题,所以系统谋划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促进制度建设契合未来愿景,有力提升治理效能是制度创新的要点。制度创新应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为关键点,即解决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等方面的问题,为冰雪产业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土壤和有利环境。政府有关部门应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冰雪产业制度体系,通过深化改革来推动制度创新,规避机会主义,实现客观、公正的制度设定目标。
4 后冬奥时代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多维治理路径
冰雪产业属于资源依托型产业,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面对诸多不确定性挑战,高质量的多维治理可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激发冰雪产业技术创新活力,调动产业各方加强协作的积极性。
4.1 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内部治理
企业内部治理是通过若干内部制度来协调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并维护其利益的一种机制,不断优化的内部治理可以通过内部制度的不断创新来实现。我国冰雪产业中绝大部分冰雪企业属于中小企业,存在内部治理不健全、缺乏有序的行为规范等问题。后冬奥时代,冰雪产业内部造血功能的强化对内部治理创新提出更高要求。1)着重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如建立科学合理的股权分配制度,确定合理的出资人权利与义务等。2)建立科学合理的财产分配制度,确定冰雪企业资产与利润分配机制。3)确定公允的决策机制,使冰雪企业在重大决策实施时能避免不必要的内部意见冲突。4)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与激励制度,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塑造冰雪企业文化。5)强化冰雪企业内部日常制度创新,如提升包括人力资源、财务等制度方面的数字化水平。
4.2 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平衡治理
目前,冰雪资源的非公平配置已经成为区域冰雪产业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18],间接促成区域经济歧视、冰雪市场要素流动不畅,进而导致治理失序。政府虽然对此给予了充分权衡,但经济发达地区的虹吸作用使社会资本、人才、教育、文化、交通等优势社会资源不断集聚,促使东北、西北、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资源形成不均衡态势。基于此,宏观层面应优化冰雪产业内部结构,巩固冰雪运动竞赛表演业的核心地位,深入挖掘冰雪运动全产业链;应重视领先科技对冰雪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加快推进冰雪装备工业化升级,强化高精尖技术对冰雪产业的整体带动作用。微观层面应制定符合区域特征的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重心重视产业差异化发展,生产高附加值的区域特色产品。
4.3 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市场规范治理
冰雪企业之间合理健康的竞争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产品质量,有利于冰雪产业优胜劣汰。激发冰雪市场主体活力与信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冰雪产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客观上要求对冰雪产业市场规范治理加以重视。1)要建立健全冰雪产业发展规范,完善冰雪运动标准化体系建设,以促进冰雪产业规范发展。2)重构政府与冰雪产业市场之间的关系,健全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机制,强化冰雪产业平台建设,以引导民营冰雪经济和乡村冰雪经济发展,使中小企业、区域外投资企业获得市场公平竞争机会。3)进一步加大打击虚假宣传、假冒伪劣、宰客欺客等不健康市场主体行为,建立公平有序的冰雪产业市场环境。
4.4 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价值治理
高效的社会价值治理需要尊重差异,正视不同群体、不同问题的异质性[19]。不同社会价值观念、社会认知层次、社会信任构建等治理环节均不能忽视。由于冰雪市场中不同参与主体的诉求不同,各参与主体在社会价值形成中的关系也需要不间断地调整,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社会价值的综合治理,从激励层面建立起有效的社会价值认同,实现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善治”。1)建立冰雪产业所需的社会价值互信,如政府在行使公共权力时体现公平原则,应符合多元主体对治理过程的价值判断,政府提供的行为规范也应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2)进一步增加冰雪产业对相关信息传递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减少受众对谣言与辟谣的行为选择,最大限度地缩小冰雪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空间。3)各冰雪产业治理主体要强化协同,形成顺畅、良性的互动,通过实现社会价值观的内在统一来营造更加和谐的冰雪产业市场环境。
4.5 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效能治理
后冬奥时代,部分优质冰雪企业资金压力依然十分严峻,这种状况应该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强政府公共支出的有效性和激励性对促进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通过税费减免降低冰雪企业税负,在保证冰雪企业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上,按照冰雪产业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程度制定不同的减税降费措施。2)重视当下冰雪类财政支出的空间分布情况,有的放矢地增加公共支出额度,适当调整财政支出投放方向,如提升财政支出在调节冰雪产业结构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消费券发放等各类补贴激发冰雪消费的潜力。3)通过关注财政支出的资金具体流向来强化冰雪产业的终端资金使用效率,完善专项经费支出的目标绩效考核,更好地保障冰雪产业的财政资金援助效果,使财政资金真正惠及冰雪产业的最前端。
4.6 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府规制治理
政府规制是行政机关依据有关法规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进行的直接控制、约束或规范,其目的是解决市场失灵、维持市场经济秩序[20]。冰雪产业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与规制,特别是面临市场失灵时,产业政策规制对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显著。整体来看,后冬奥时代冰雪产业政策制定主体应充分发挥我国基本经济政策的优势,充分调动政策资源,对冰雪政策的目标、措施和效果等予以科学判断,提升冰雪产业政策支撑效能。局部来看,高质量的冰雪产业发展还需要有配套的规制机制,通过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提升冰雪市场的营商环境,充分保护冰雪产业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突出强化对冰雪产业的产权保护,保障冰雪资本有序流动,形成有效的产业治理效果,如加强对重型冰雪制造装备的质量保障、冰雪消费者的权益保障以及对冰雪企业投资主体的利益保障等,对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持续性支撑。
5 结语
“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已经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重要遗产成果,繁荣稳定的冰雪产业是冬奥遗产得以传承的重要一环。后冬奥时代,冰雪产业应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持续创新为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在新发展阶段,冰雪产业还需理清高质量发展思路,系统判断其发展过程。其中,价值创造是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核心,创新驱动与治理体系影响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复杂多变的形势蕴藏着冰雪产业发展的“危”与“机”,“冰雪+造血”是解决其生存之道的有效路径。冰雪产业各主体需形成协同效应,着力提升我国冰雪产业现代化水平,全面推进冰雪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