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电灌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

2022-08-26吴冠衡

新农业 2022年16期
关键词:农作物节水灌溉

吴冠衡

(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水资源利用中心,甘肃 景泰 730400)

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水源用于灌溉,从灌区农业发展情况来看,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灌溉会浪费大量水源,这与节水灌溉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不符。因此,要加强对的景电灌区建设的探讨,探索高效节灌溉技术,制定科学的灌溉制度,采用合理的技术进行农业灌溉。

1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农作物生长离不开水源的支持。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依据种植在农作物地区的土壤、水文、气候等特点,进行水资源灌溉,从而在促进灌区农业发展基础上,减少水资源消耗,提高农业发展生态性。目前,在灌区常见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有微灌、喷灌、滴灌等。不同的灌溉方式,各项灌溉特点也不同,适用的环境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选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时,要依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灌溉技术,确保采用的灌溉技术符合应用需求。

2 景电灌区中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2.1 高效节水管理

高效节水管理指的是依据农业发展规划和当地的水文、气候、地质、地下水等各项内容进行统一管理,然后依据当体种植的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合理应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高效节水管理包括组织、工程、经济、节水等多个方面的高效管理内容,通过综合管理,能够监督种植农作物的土壤情况,进而制定一套合理高效节水灌溉、输配水等制度。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期间,蒸发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进行农作物灌溉时,操作人员要充分考虑农作物灌溉时水损失的问题,尤其是要对土壤水下沉造成的损失,依据损失情况,构建数学模型,通过对该模型进行应用,对农作物生长期间水量需求情况进行适当模拟,依据获取到的数据,构建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水量和灌溉周期,最大程度降低灌溉时水资源损失,提高农业灌溉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2 水运输节水

从现阶段灌区农业发展整体情况来看,渠道运输是农业生产管理中农田水利灌溉的主要方式。采用渠道方式运输水资源,在运输期间势必会导致水分蒸发,流失较为严重。在水运输期间,要努力寻找渗漏的原因,而且要依据实际情况适当控制水分蒸发,例如,可以选在温度较低的夜间送水,通过降低温度方式,减小水资源蒸发量,减少水资源损失。

2.3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第一,喷灌技术。喷灌技术就是对喷滴装置、设备等进行应用,进而完成对农作物的灌溉。采用该技术进行灌溉时要考虑到不同区域种植农作物的差异性,调整灌溉设备的各项参数,同时,通过各种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喷灌设备在运行时的效率,依据种植农作物对水量的需求实现一体化、自动化灌溉操作。采用喷灌技术能够在满足农作物正常生长需求基础上,减少水源浪费。

第二,微灌溉技术。微灌技术目前在灌区黄花滩农业中得到了应用,其主要应用在灌溉大棚农作物中。种植者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时,依据用水量需求对灌溉量进行调节就可以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同时,通过对通水管道进行应用,能够将农作物生产所需的各种养分与肥料进行混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第三,滴灌技术。在景电灌区中对滴灌技术进行应用,可以大幅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在对滴灌技术进行应用时,将用于灌溉的滴灌口与土壤直接连接,将水直接灌溉在农作物的根基处,保证农作物在生长期间能够吸收到足够水分。滴灌与喷灌相比,其对于水资源的利用率更高,而且滴灌中采用的水龙头重量更低,在进行灌溉时,能源消耗也更小。

第四,喷灌与局部灌溉相结合技术。喷灌技术就是通过对压力进行应用,将水资源运输到指定区域,然后在采取喷洒方式进行分散灌溉,进而确保整个灌溉作业和农作物生长的连续性,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支持。喷灌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具体应用时成本相对较高,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就要将喷灌技术与局部灌溉技术配合使用。局部灌溉技术就是将水灌溉到植物根系部位,适合应用在大规模农业园区中。将喷灌技术和局部灌溉技术进行适当融合,能够减少水分蒸发量,在保证水分充足,可以满足农作物生产基础上,使水分都能够进入到植物根系中,为植物健康生长提供水源支持。

3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趋势

3.1 建设配套灌溉工程

灌渠防渗措施是输水环节中的重要环节,要在对现有设施进行维护和保留的基础上,全面结合农业灌区情况,合理选择输配水节水措施。具体设施建设要严格依据农田节水工程的具体情况开展,要对农业田间灌溉工程中各种配套设施进行建设,对各项配套设施进行适当升级,进而改变过去落后、传统的灌溉方式。在农业灌溉期间,要充分发挥灌渠内已经完成建设的各项骨干工程,提高农业区生产区域内水资源利用率,在确保农作物质量和产量基础上,最大程度降低农作物种植、生长时水资源消耗量,进而促进灌区农业健康发展。

3.2 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

通过对信息化技术进行应用完成对农作物灌溉的科学管理。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开展,适当引入信息化、现代化技术,通过对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使用于农业灌溉管理系统在应用过程中的灵活性和迅速性能够得到提高,更好地完成农业灌溉作业。在对信息化技术应用时,要适当输入配水自动化量测设备、监控技术、保证能够快速、精准掌握灌渠内真实的水资源情况,主要包括河流与渠道的流量、水文,以及水泵在运行期间的各项信息。通过互联网将采集获取到的各项信息内容及时传递到计算机系统中,然后利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进而为科学配水提供数据支撑。

3.3 综合应用工程和农业措施

综合应用农业节水技术,提高农业节水灌溉效率与质量。同时,要加强对农业节水组合配套设施的探究,从而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更具针对性,确保灌溉作用能够得到全面发挥。

3.4 升级节水管理技术

在农业灌渠内要依据农作物种植和生长情况,建设统一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行“控制总水量、定额管理,合理分配”原则进行节水管理,节水管理需要群众的参与,加强对节水管理措施的强化,将措施落实到实际。从景电灌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节水管理工作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第一,智能化。传统灌溉技术的限制性、落后性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农业灌溉需求,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会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建设智能系统,可以全面掌握农作物具体生产情况,通过对大数据进行应用,对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因素进行分析、统计,主要包括参数有湿度、温度、土质等内容,对数据进行合理收集、整理,最终将各项数据都存储到智能系统中,达到节水目的。

第二,网络化。合理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不断升级节水管理系统,对其进行优化,从而使系统性能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实现对节水设备的合理控制。为了避免系统和数据出现问题,要设置专人完善计算系统、灌溉系统,确保系统稳定运行,推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顺利发展。

第三,自动化。将中央处理控制器安装在灌溉控制系统中,通过对中央控制器的应用实现对各项监测数据的上传,整个上传通过自动方式实现,在具体灌溉期间可以控制时间、灌溉频率,确保灌溉技术能够得到合理应用。

4 结语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而景电灌区农业发展水资源短缺,在此背景下,要加强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从而促进灌区农业健康发展。相关部门要因地制宜,做好规划设计,加强资金投入,落实政策,使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应用。

猜你喜欢

农作物节水灌溉
土壤污染与农作物
坚持节水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节水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