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式联运再发展,单元化和一体化成为关键
2022-08-25喜崇彬
文 / 本刊记者 喜崇彬
随着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面临全新的形势和挑战,物流行业也进一步朝着智慧化和一体化方向发展。这些都要求我国多式联运物流运输方式不断发展,而单元化和一体化正是发展的关键和方向。
集装箱的出现推动了集装单元化,促进了包装与装卸搬运设备等物流作业方式变革以及物流技术的发展(图片来源于网络)
多式联运是依托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有效衔接,提供全程一体化组织的货物运输服务。这种物流运作模式具有产业链条长、资源利用率高、综合效益好等特点。因此,其进一步发展对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和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有积极意义。如今,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面临全新的形势和挑战,物流行业也朝着智慧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这些都要求我国的物流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发展和推广多式联运物流运输方式。
多式联运再度受到重视
基于多式联运的优势,我国很早就开展多式联运业务。但是由于我国对于不同运输方式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加上我国当时经济生产活动的特点,多式联运并未广泛发展起来。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变化,多式联运日益受到重视,其发展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机遇期。前些年,我国政府大力推动物流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多式联运的发展,更多是从物流产业增效降耗、绿色环保的角度考虑的。
在2022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指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目标,以发展多式联运为抓手,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方案》提出,到2025年,多式联运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形成大宗货物及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以铁路和水路为主的发展格局,全国铁路和水路货运量比2020年分别增长10%和12%左右,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
近两年,我国的多式联运在迎接抗击新冠疫情和贸易战带来的产业调整过程中发挥出特殊的正向作用。以现在还在进行的上海抗疫为例。自今年3月开始,上海受到了奥密克戎新冠疫情的袭击。为了控制疫情,随后几个月上海开启了严格的社会管控措施,包括物流行业在内的很多产业受到了严重影响。在所有的物流运输方式中,公路货运受到的冲击最大。在这样的形势下,以铁路和水运为主体运输方式的多式联运方式运作良好,对保证上海生产和生活物流的运输流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近期的一次学术交流活动中,上海港海铁联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伟披露了一组数据:在2022年4月至5月两个月的时间内,上海港集装箱总体吞吐量同比下降13.5%,其中内贸箱量同比下跌17.8%,外贸箱量同比下降12.9%;主要原因是长三角区域制造业总体开工率不足,陆路运输不畅。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上海港的水路、铁路集疏运优势展现出来,其中铁路支线中转、海铁联运和多式联运ICT(内陆集装箱 码 头“Inland Container Terminal”)创新业务模式都显著增长,极大弥补了公路运输受阻的困境。其中,铁路支线中转业务同比增长26.2%,海铁联运同比增长了40.6%,多式联运ICT业务同比增长了129.9%。
上海市交通科技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原副校长杨东援教授分析认为:这是由于我国的公路货运体系大部分运作主体还是个体车主,其体系集成化程度远低于铁路系统和水运系统。这样的运作体系在平常的市场环境中,由于其经营主体的灵活性会带来一些价格优势,但是面对疫情难以形成闭环运作和管理。而铁路货运和水路货运体系都是高度组织化的,比较容易调整为闭环管理,非常容易适应抗疫期间的各种管制政策,因此可以在抗疫管制的情况下保证运输作业。
从更长远的一段时间来看,近些年由于疫情和贸易战的双重影响,世界国际贸易体系和产业供应链体系都正经历着较为剧烈的冲击和调整。这种情况下,多式联运体系也为我国外贸和供应链的调整和拓展提供了很大的保障作用。
多式联运与集装单元化
多式联运兴起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集装箱的发明和在物流运输中的应用。多式联运多与海运相关。国际贸易中,85%~90%的货物是通过海运完成。集装箱之父马尔科姆·麦克莱恩最初设计、生产和运营的标准集装箱就是应用在公海联运中提升港口码头装卸效率为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1992)在第102条中,明确规定多式联运合同是指“多式联运经营人以两种以上的不同运输方式,其中一种是海上运输方式”,将海运确定为多式联运中必不可少的运输方式,即海铁联运、公海联运等。同时标准集装箱也重点在满足以海运/水运港口转载为核心的多式联运中。
随着多式联运理念和运作方式的发展,公路货运与铁路货运间的公铁联运、公路与航空货运间的公空联运以及铁路货运与航空货运间的空铁联运也蓬勃发展起来。自1956-1966年十余年普及的标准集装箱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大发明之一,以标准集装箱为基础构建的第一代多式联运体系不仅导致了航运业的集装箱化变革,更重要的是其高效率、低成本的转载模式直接推进了制造业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
集装箱的出现推动了集装单元化,促进了包装与装卸搬运设备等物流作业方式变革以及物流技术的发展。作为最主要的单元化器具,集装箱对物流系统中的集装单元的标准规格影响巨大,同时集装单元器具也是物流信息载体,也是实现物流信息化、智能化至关重要的基础。
新形势下,需要多式联运单元化的进一步发展
尽管多式联运的运作方式有诸多优势,然而至今,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在总体物流运作中的占比依旧不超过10%,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近40%的比例仍然相去甚远。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兼物流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刘大成分析认为:集装箱多式联运比例偏低的原因众多,既有传统条条框框管理架构所导致的不同运输方式行业间和不同管理机构间组织衔接困难,也有横向信息、数据和标准难以统一共享的问题;既有集装箱自备箱(SOC)、船东箱(COC)和单程箱(OWC)等难以通用共享流通周转的问题,还有异地还箱、空箱集配和箱损修补等问题。然而最核心的问题在于现存标准集装箱在中国更适合水运,在公路货运、铁路货运和航空货运上并不完全匹配市场。
为解决此问题,刘大成倡导推动第二代多式联运和“百搭箱”,这既是完整的体系创新,也是单元化装备和载具的创新,更是标准的创新,将从物流业大系统上提升多式联运的占比,从根本上实现物流业降本增效。”他的研究分析表明,如今全球的商贸物流运输商品以中小件货物为主(有近60%的货物最长尺寸小于1.2米),在物流运作中,标准化和一体化运作的干线物流相对成熟且成本较低,而城市配送的支线物流或毛细物流因其复杂多样、规模不足以及目前城市道路的种种行驶限制导致成本要高于干线物流数十倍,而效率却远低于干线物流。刘大成倡导发展的第二代多式联运的装备核心“百搭箱”可以认为是比标准集装箱小但满足标准集装箱尺寸模数的、能实现“门到门”递送的标准化封闭单元式“乐高型”专用组合分箱。把这种百搭箱运用到多式联运的体系中,将把标准化和一体化运作的物流模式进一步延伸至城市货站甚至社区分拣中心,这将实现城市末端配送的效率提升与成本锐减,极大提升整体物流运作体系的效率,降低整体物流体系的成本。
还有如去年西南交通大学一个科研小组承担并完成了一项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多式联运设备集装单元化及高效装卸技术研究”(立项编号:2019YGF0285),就是一项提高多式联运装卸效率的重要技术突破。该项目以多式联运设备关键技术为导向,通过开展多式联运设备集装单元化及专用集装箱专用吊具管家技术,多式联运高效装卸装备的轻量化、高效作业及减摇性能关键技术等研究,较好实现了多式联运设备高效装卸装备起重小车机构集成化设计与轻量化。这个项目的研究,可有力促进多式联运设备集装单元化及高效装卸在性能上的全面提高:自重减轻、能耗降低、噪声降低,达到低碳、节能、环保的目的。
我国的多式联运发展再次迎来变革机遇期(图片来源于网络)
多式联运单元化和一体化发展需要体系化的创新
多式联运是一种体系化的物流运作方式,因此其发展也需要体系化的创新,任何一个环节的短板都将影响整体的运作效率。在整个物流体系中,集装箱标准化是十分重要的。集装箱的标准不仅与集装箱本身有关,而且与各种运输设备、装卸器具,乃至车站、码头、仓库的设施有关。除了上面提到的单元化载具的创新,多式联运中各个运输方式之间如何高效衔接、集装箱如何高效装卸和转运等都是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对此,国务院发布的《方案》中提出六方面政策措施。一是提升多式联运承载能力和衔接水平。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港口物流枢纽建设,完善铁路物流基地布局,有序推进专业性货运枢纽机场建设。健全港区、园区等集疏运体系,新建或迁建煤炭、矿石、焦炭等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物流园区、工矿企业及粮食储备库等,原则上要接入铁路专用线或管道。二是创新多式联运组织模式。丰富多式联运服务产品,大力发展铁路快运,推动冷链、危化品、国内邮件快件等专业化联运发展。培育多式联运市场主体,鼓励港口航运、铁路货运、航空寄递、货代企业及平台型企业等加快向多式联运经营人转型。推进运输服务规则衔接,以铁路与海运衔接为重点,推动建立与多式联运相适应的规则协调和互认机制,深入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探索推进国际铁路联运运单、多式联运单证物权化。加大信息资源共享力度。三是促进重点区域运输结构调整。推动大宗物资“公转铁、公转水”。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晋陕蒙煤炭主产区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加快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铁水联运、江海联运发展。四是加快技术装备升级。推广应用标准化运载单元,积极推动标准化托盘(1200mm×1000mm)在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中的应用。加强技术装备研发应用。提高技术装备绿色化水平。五是营造统一开放市场环境。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运输服务市场。规范重点领域和环节收费。加快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六是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对重点项目的资源保障。制定推动多式联运发展和运输结构调整的碳减排政策,鼓励各地出台支持多种运输方式协同、提高综合运输效率、便利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通行等方面政策。
总之,我国的多式联运发展再次迎来了变革机遇期,而种种因素表明,单元化物流和一体化运作的理念与技术可以为我国多式联运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巨大的助力。因此,相关技术的应用和理论实践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