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元素在服饰纹样中的实践探析

2022-08-25黄斐斐

纺织报告 2022年8期
关键词:纹样服饰图案

黄斐斐

(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上饶 334000)

美是事物的自然属性,美学理论就是人类通过实践对美的本质进行探索。服饰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根本包装,既是物质生活的必需品,更是精神文化的重要构成。服饰纹样既能展现出穿着者的形象气质,还能突出服饰的基本元素。不论是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还是在西方社会发展中,美术元素与服饰纹样的融合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松散到紧密的发展阶段。在如今的社会背景下,美术元素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为服饰纹样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1 传统服饰纹样中的美术元素

传统服饰纹样具有漫长悠久的发展历史,通过不同民族服饰文化的不断融合,展现出有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内涵与形式。当下,传统服饰纹样已充分渗透在艺术领域的各个方面,在造型上具有对称与均衡、具象与抽象、繁复求变与乱中有序等特征,具有丰富的寓意,并在现代服饰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这是因为传统服饰纹样不仅反映了民族的文化与传统,还是“美”的象征[1]。

中国传统美学观非常崇尚自然,并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服饰美学具体是指服饰与穿着者、环境之间相融合所产生的综合美感效果。服饰的综合美涉及4个方面:(1)个性美,即服饰与穿着者的兴趣爱好、性格、风度相结合的美。(2)流行美,即服饰与穿着者适应时代精神与社会潮流所形成的美。(3)内在美,即服饰与人的气质和心灵相融合所形成的美。(4)外在美,即直接展现在外的美,同时还包括上述4种美的作用下形成的美,如服装的结构线条和穿着者身材相辅相成的构成美;服装与鞋子、手套等穿戴物品产生的整体美;服装材料肌理、组织与品质相结合形成的材质美;服装颜色与穿着者肤色相辅相成的色彩美;服装的功能与穿着者生存环境、条件、对象相适应的实用美等[2]。

追溯中国服饰文化发展史,早在一万八千多年前,我国山顶洞人就已产生了美的观念,会使用骨针缝制兽皮服装,并用色彩各异的磨光石珠、海蚶壳等制作装饰品,已经会制作和佩戴装饰品。在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古人开始定居生活,出现了房屋和部落,也出现了用麻布制成的服装。商朝时期和周朝时期的服饰大致相同,只是周朝时期的服饰更加宽松,长度都过膝,衣袖比较小,也出现了大袖、巾帽等较为丰富的样式,包括平形、尖形、月牙形、中间突出而两边翻卷等形状。春秋战国时期,皇室和贵族主要穿着深衣和胡服。汉代开始流行袍服,该服装的式样包括直裾式和曲裾式,其中,曲裾式袍服的特点是无扣、宽博、大袖,衣襟从腋部向后旋绕,腰部束丝带。两种袍服式样男女通用。从东晋起,人们开始追求“风流放达”,原本就较为肥大的服装开始朝着更加宽松的方向发展。唐朝时期,服饰对美的追求更加大胆和自由,图案也更加精巧美丽。到了宋朝时期,由于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服饰追求淳朴淡雅的美,“焚金饰,简纹衣”。明清时期,我国进入封建社会后期,服饰更加注重装饰,追求繁丽华美,讲究粉饰太平和表达吉祥祝福,服饰的质料、色彩、图案等追崇艳丽明快,形成了奢华的风气[3]。

以唐朝服饰为例,其服饰色彩非常华丽,且注重装饰,尤其是对美的释放、对美的大胆追求是历代没有的,就是现代人也大为震撼。唐朝时期的服饰绚丽多彩、风格独特,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在这一时期,我国政治经济空前繁荣,加上国内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和外来文化的传入,产生了更多新的色彩和审美元素,因此,唐朝是人们物质和思想达到历史鼎盛的时期,而在服饰方面,不论是面料、款式,还是纹样的设计,都极为精美且独具特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自唐朝开始,工艺装饰开始大范围使用花卉纹样,其构图丰满圆润、疏密有致、活泼自由,尤其是波状的连续纹样和花草相融合,就是当时流行的缠枝纹样。同时,唐朝服饰纹样改变了之前“天赋神授”的创作思想,通过真实的花草鱼虫进行写生,但由于受到“皇权神授”的影响,依然使用传统的龙凤纹样,服饰纹样的实践也更偏向自由、肥壮及丰满的艺术风格。

团花是我国传统服饰纹样之一,也是唐代服饰纹样的主要形式,主要指花纹呈现出四周放射或旋转形态,多以牡丹、梅、菊等花卉展现,也使用“双喜”“福”“寿”等文字图案,还有石榴、蝙蝠等动物图案,被人们赋予了喜庆和吉祥意义。最高“级别”的当属龙、凤图案,这两种图案在古代一直都是帝后专用的符号,而如今寻常百姓的服饰也开始使用龙、凤图案,以小团花与大团花、凤舞牡丹、双龙戏珠等形式呈现,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了丰富的色彩以及织花、提花、绣花等工艺手法,让服饰整体极具美感。动物纹和花草植物纹也是唐代服饰纹样之一,包括团花、宝相花等装饰图案以及昆虫、禽鸟等动物造型,使服饰纹样内容更加丰富、精美绝伦。随着佛教文化在唐朝时期迅速发展,当时的服饰纹样造型也呈现出较为浓厚的宗教色彩。其中,宝相花图案中的“宝相”就是指“佛相”,是古代吉祥纹样,象征着富贵吉祥。敦煌石窟壁画就充分展现了各式华贵优美的服饰纹样,除了瑞金纹、刺花纹等传统纹样,还有葡萄纹、西洋卷草纹、狮子纹等新潮纹样以及包含佛经内在价值的图案。相比隋代服饰纹样,唐朝服饰纹样更加多样化与风格化,更注重高贵华丽的姿态[4]。

2 西方服饰纹样中的美术元素

西方服饰纹样主要是对自然的模仿,艺术效果更加注重图案的逼真程度,且较为准确地表现了物象的明暗、体积、空间、色彩及其结构之间的关系等,进而获得了逼真和立体的写实效果。这一效果除了需要依靠线条来实现,还需要将准确的造型与色彩的空间透视相融合,形成整体的画面。最早在柯普特初期,西方服饰纹样就运用了色彩再现物象,如《半人半马肯陶洛斯·儿童及水果篮》主题服饰图案(图1),该作品创作于5世纪,是一件毛圈织物肩挂,服饰的主色为黑紫色,是古典服饰样式普遍使用的色彩,并搭配红紫色、海蓝色、黄色等点缀色,通过在鲜艳的红色中对水果进行留白,获得更强烈的感染力与立体感。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人们已经开始学会利用色彩秩序对自然物象进行逼真的再现。又如英国维多利亚·安德·阿尔伯特美术馆中珍藏的彩花竖条纹样印花布(图2),这一作品中的所有花朵、叶片的色彩均存在显著的区别,通常花的固有色是红色,然而这一作品中每一片花瓣的红色均不同,背光一面花瓣的色彩明度相对较低,有着较高的纯度,受光一面花瓣的色彩为微红或发白。作品通过这样的色彩搭配方式,将受光线影响的花朵色彩变化进行了精确、立体的再现。

图1 《半人半马肯陶洛斯·儿童及水果篮》

图2 彩花竖条纹样印花布

西方造型艺术追求对自然的模仿,而“模仿说”在古希腊早已流行,并得到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大力推广,使“自然模仿”这一审美观念对西方国家服饰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古希腊神话中,人和神仙并无区别,造神以人为范,对自然的模仿就是对人自己的模仿,这也正好为再现艺术、偏重物质性艺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服饰纹样属于一种基于绘画、与人体相融合、将精神实现于服饰上的特殊形式,必然会受到“自然模仿”思想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科学与经验、理性之间关系的探索更加深入,更加注重艺术对自然的模仿[5]。

西方服饰纹样通常比较偏重物质性。纹样属于一种服饰“装饰品”,自然中凡是适应西方审美情趣的物象,均可作为服饰纹样的范本,而逼真程度就是服饰纹样的评价标准。此外,很多西方服装设计师都是著名的画家,其绘画风格也充分反映在作品的纹样设计中。在洛可可时期,人们追求华丽纤巧、精致柔和的艺术风格,并诞生了许多著名画家。其中,让·安托万·华托就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位,其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隐藏的服装设计师,其绘画作品中的女性几乎都穿着一种由提花面料、色丁缎、塔夫绸等高级布料做成的宽松礼服。绸缎上的条纹与所画褶皱相得益彰,让礼服布料绽放出珍珠色的光芒,给人一种奢华浪漫的视觉感受。该礼服以让·安托万·华托的名字命名,以“华托裙”这一专有名词保留至今(图3)。又如图案设计师扬·罗菲尔,其发明的“针绣花边织法”通过灵活的织法,让针如同刺绣一样,将颜色的浓和淡、深和浅之间的变化以晕纹的方式呈现,好似画家用笔轻轻一扫,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笔触效果,逼真立体地再现了面料纹样。

图3 “华托裙”

3 现代服饰纹样设计中美术元素的实践应用

对于服饰纹样设计而言,首先,设计师需要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以线条、图案的形式绘制出来,再结合图纸的内容,将其以立体的形式制作出来。美术中包含精美多样的图案、流畅优美的线条等,好的美术作品往往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这样才能得到人们的追崇和喜爱。因此,有效融合美术元素与服饰纹样,能让作品更具美感和艺术性。古往今来,各种艺术形式都是在相互借鉴、融合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只有这样,才可以长久地流传下去,不被时代洪流所吞没。美术创作中除了使用各式各样的线条、图案以外,还使用了丰富多样的色彩,这些色彩让整个美术作品更加绚丽多彩,所以在服饰纹样设计中需要注重对色彩的合理组合搭配。如在青少年服饰设计中,设计师使用极具特色的水墨画与涂鸦纹样,再利用现代手法对这些美术元素进行重新组合、提炼与嫁接,运用自由且不夸张的纹样颜色,借助对比色来体现健康向上、生机勃勃的内涵,让纹样配色更具视觉冲击力,进而设计出兼具时尚感与现代感的青少年服饰。

另外,设计师需要深入研究中西方美术作品中的精美图案,然后将这些图案巧妙地运用于服饰纹样设计中,注意不可一味地照搬照抄,需在原有图案的基础上结合当下人们的审美进行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消费者。以吉芬芬(Jefen)2019春夏女装系列为例(图4),设计师从法国艺术、东方美学等文化元素中获取创作灵感,通过廓形语言来表现西方建筑艺术,通过棉感面料塑造来重现传统服装廓形,使用真丝绡、丝麻来制作利落帅气的女性套装和温婉大气的礼服裙,让时装极具自然意趣。在纹样设计部分,不论是西方美术元素还是中国美术元素,都在设计师的笔下精妙地呈现出来,印花的运用打破了常规,极具韵律感,利用法式构造手法来体现简约优雅的情调;通过精细、匠心独具的中国刺绣技法来凸显整个服饰纹样的精致感;飘逸灵动的羽毛呈现出西方洛可可风情,与中国传统礼服的廓形搭配,展现出品牌独特的设计感。

图4 吉芬芬(Jefen)2019春夏女装系列之一

4 结语

纵观中西方服饰文化发展史可以了解到,美术一直对服饰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尤其是在服饰纹样设计中,美术中的色彩、图案、技法等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设计人员应注重对中西方美术作品与服饰文化的研究,充分了解美术与服饰之间的关联性,从这些丰富绚丽的美术作品中汲取创作灵感,然后结合新时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对这些美术元素进行提炼、再创作,最后有效融入服饰纹样设计中,制作出适应当下服饰发展趋势的作品。

猜你喜欢

纹样服饰图案
拯救“濒危”花纹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Wearing History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做自己个性本色 COCO薇服饰
平遥漆器植物纹样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