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苗族织锦技艺中的图案分析—以融水苗族踩堂服饰为例

2022-08-25

纺织报告 2022年8期
关键词:百鸟织锦芦笙

云 宁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1 融水苗族踩堂与织锦技艺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有非常丰富的苗族节日,素有“百节之乡”的美称。主要节日有苗年、芦笙节、斗马节、芒蒿节、新禾节、春社节、闹鱼节等,每一个节日都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也寄托着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其中,最隆重的就是芦笙坡会,是苗族传统热闹而隆重的活动,在每年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七期间举行,各地规模不同。坡会当日,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芦笙坪上,围着芦笙柱吹奏芦笙,进行踩堂,笙歌悠扬、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其中,融水县安太乡的十三坡(正月十三)、香粉十六坡(正月十六)、安陲十七坡(正月十七)规模最大,也最为著名。2006年5月20日,融水苗族系列坡会群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作名录”。

坡会中的核心表演项目就是踩堂。踩堂是以同心圆的方式排列舞蹈队形,一般最少3层,最多可以达到6层。最里面的一圈人数较少,可放置体型最大的大芦笙,是固定不动的,由几个男性吹奏,吹奏的是浑厚的低音部分。第二圈是由一群小伙子组成的芦笙队,他们每人手持一个稍小的芦笙,跟着节奏转圈并跳舞,吹奏的是中、高音部分。最外面的一圈是苗族姑娘,她们头戴隆重的银饰帽子、身穿百褶裙,与第二层的小伙子沿相反方向围绕着芦笙队开始踩堂。踩堂是整个坡会精彩的部分,也传达了一年以来辛勤劳作丰收的喜悦和对来年风调雨顺的期盼。

如果说芦笙带动的是听觉,那么踩堂中最炫目、吸引人眼球的便数踩堂服饰。踩堂服饰是最隆重的,也是最华丽的。踩堂服饰分男款和女款,其服饰以华丽的纹饰进行装饰。

近一个世纪以来,很多学者都对苗族服饰进行了研究。1902年,日本学者鸟居龙藏[1]在中国西南各省开展民族学田野调查时著成的《苗族调查报告》一书,对苗族服饰图纹进行了一些记录性描述,如“中央绣鲜开之花,左右各绣鱼鸟,花瓣用桃红与真红色之丝线,刺绣方法可称彼等特有者,相等于日本用丝捩成之‘蝶旋缝’,用桃红、真红色及绿色之丝线刺绣鱼鸟”等。这样的文字就很好地描述了苗族服饰。广西人民出版社在1986年出版了《苗族民间故事选》,在书中阐述了关于百褶裙服饰的由来。

融水踩堂服中最出名的“百鸟衣”(图1)运用了苗族织锦进行装饰。这套百鸟衣源于广西融水县四荣乡,属于踩堂服盛装。服装由上衣、百褶裙、绑腿等部分组成,整套服装除了百褶裙采用了蜡染等工艺外,上衣、百鸟衣裙摆部分也运用了苗族特有的苗锦工艺,整套服装的色彩也集中在苗锦装饰部分。笔者结合广西融水县四荣乡、安陲乡、香粉乡、安太乡等地的实地调研,广西民族博物馆、融水苗族自治县博物馆服饰展示区以及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选取了融水苗族踩堂服为研究对象,并以苗锦技艺的独特图案作为主要切入点进行研究。

图1 百鸟衣(作者拍摄)

2 融水苗族踩堂服织锦探析

2.1 图案装饰形式

《后汉书·南蛮传》记载苗瑶先民“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融水苗族女子的踩堂服仿佛把历史推到了眼前。苗族人民一代一代传颂的美丽形象,在服饰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衣袖、裙摆和绑腿处五彩织锦的镶嵌及其发带上细致精致的花纹,演绎着一首美丽的诗歌。

融水苗族女子在踩堂时穿的百鸟衣极富特色。图1中的百鸟衣源于融水苗族自治县四荣乡,藏于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博物馆,极其精美。整套服装由上衣、裙装、绑腿等部分组成,是一套极为华丽的踩堂盛装。整套服装巧妙结合了苗锦、拼布、蜡染、扎染等工艺,制作工序烦琐,仅裙装部分就有4层,包括黑白条纹(内有蜡染花纹)百褶裙、纯黑百褶裙、蜡染百褶裙和百鸟裙。在整套踩堂服中,上衣衣襟部分、袖口部分大面积使用了苗锦装饰,尤为精彩的便是百鸟裙下摆部分的17片苗锦装饰片。装饰片是整套服装色彩最艳丽、细节最多、变化最丰富的部分。装饰片不仅使用了苗锦,还运用了拼布、串珠、立体卷布、百鸟羽毛进行装饰(图2)。可以想象,苗族女子在踩堂盛典穿上踩堂服,跟着芦笙节奏翩翩起舞,百鸟衣的裙摆舞动,灵动而美妙,犹如一只百灵鸟。

图2 百鸟衣裙摆(作者拍摄)

2.2 图案构成形式

踩堂服织锦图案较多出现在梯形、矩形等外框中,以二方连续和几何菱形的构成形式为主。织锦由于编织的特殊性,图案排列规律,呈现了几何平面图案的构成形式。苗族人民通常喜欢对自然元素进行大胆、简化、夸张的变形,比如飞鸟、山茶花、卷草等,在织锦图案中还巧妙结合了疏密、点线面、虚实线条的粗细长短变化进行组合排列,图案主次分明、结构严谨、布局考究、规整又有变化,动静结合,表现了朴实、真诚、明快、活泼的艺术情趣。

融水苗族织锦采用了5种基本构图形态:一是菱形中轴对称,二是S形构图,三是二方连续,四是四方连续,五是散点构图。从整体画面来看,苗族织锦纹样具有均衡、饱满、对称、简练而完整的特点。

苗族织锦由于编织方法的特殊性,大多采用菱形构图,但是设计者为了让画面丰富且具有变化,对百鸟衣上的裙摆绣片构图方式进行了巧妙的创新。

以图3右一为例,运用了菱形中轴对称的构图形态,画面主体为蓝色、红色包围的S形曲线,其中的两组菱形对称构图中,又围绕着红色的菱形,在画面主体之外,底纹是淡雅的蓝白相间。整幅织锦左右对称,重叠部分主次分明,聚散有致。鲁道夫·阿恩海姆[2]在《艺术与视知觉》中写道:“重叠法的好处是,它可以通过使各种形式关系在一个更加统一的式样之内集中,而使这些关系得到控制和加强。”苗族织锦重叠的构图方式让画面主次分明,对比强烈,富有节奏美感。

图3右二则用飞鸟作为画面的表达元素。苗族对飞鸟的崇拜由来已久,将飞鸟形象编织于织锦之上,也表达了人们对鸟类的崇拜。鸟的形象经过变形夸张,极大的翅膀替代了身体的其他部分,躯干则缩小成一个简易的菱形,与头部呼应。在二方连续的飞鸟排列中,非常巧妙地使用了3层菱形进行连接,在最左边和最右边则放大了菱形的比例,形成了比较密集的菱形结构。整幅织锦面积不大,但是构图极其讲究,主次分明,色彩的穿插和对比既有韵味又有动感。

图3右三则使用了散点构图,图案以变形的蝴蝶为画面主体。苗族人民视蝴蝶妈妈为人之祖,因此,苗族服饰上出现了很多蝴蝶纹样,特别是黔东南苗族服饰中出现了蝴蝶图案和蝴蝶扣等蝴蝶神话文化实体。融水苗族服饰也体现了“祈蝴蝶妈妈庇佑”的愿望,对蝴蝶纹样进行了变形处理,将翅膀简化成了简单的线条,蝴蝶的腹部变得很大,还做了丰富的装饰变化,以多层菱形的组织方式,让画面排列规整但富有变化。蝴蝶之间用了色彩进行区分,还用了小的菱形、点、“<”等图案,这些小纹样的排列让散点构图法变得极具趣味。

图3 百鸟衣裙摆细节(作者拍摄)

苗锦与土家织锦不同,土家织锦组织有平纹和斜纹两种。平纹织锦的锦面,大多以丝、棉、麻为原料,经线通常为红、黑、蓝等色,纬线自由度比较高,一般由织者自己决定,各种颜色均可。苗族织锦和壮族织锦也不一样,壮锦的图案一般有3种:第一种是动植物纹样,底纹为几何纹样,形成层次较丰富的视觉效果,有浮雕感;第二种是方圆图案穿插叠加,几何纹大小结合组成画面,韵律感强,和谐而严谨;第三种是平纹上的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几何纹样,这样的图案组织方式视觉上让人感到简洁、朴素和明快。

2.3 苗族踩堂服织锦的图案色彩运用

融水苗族织锦图案因为呈现在黑色底的土布或者亮布上,往往用红、蓝、橙、紫、黄、绿等色彩,体现出和谐、顺应自然的特点。由于苗锦编织采用的棉线比较精细,达到了每平方厘米60经、90纬的高精密度,让锦面达到纹样光鲜、手感轻柔润滑的效果。高精度编织方式也让苗锦呈现出独特的色彩。

吕胜中[3]在《造型原本·讲卷》中提及,在原始艺术中,民间美术之“美”不是愉悦视觉,更注重传达精神和情感。民间对色彩的应用,大多源于民族本能的色彩反应。苗族人民在编织苗锦时,先用白色经线拉好,再通过对图案的构思,计算每个图案的色彩布局,然后在不同位置放入有相应色彩的丝线。在色彩运用上,对比强烈、明快,主题突出,展现出一种和谐安定、庄重古朴的艺术效果。

以图4融水苗族女子在踩堂时穿的百鸟衣为例,苗锦部分的色彩以暖色调为基调,以红、橙、蓝、黑、白为主。大面积使用红色、橙色、蓝色,有很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也充分体现了苗族人民在审美上的追求。图4整体为红橙色调,画面以暖色调透露出热烈奔放的气息。每一小幅苗锦都有橙色、红色的统一和变化。色彩与纹样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是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独立存在的。图4左一运用了一组对比色—橙色与蓝色,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但也降低了其纯度和明度,并添加了白色进行中和,主图上方的两排二方连续图案也用了橙色进行呼应,主图下方则用了红、浅蓝、红、浅蓝、白、黑、白、红、浅蓝、橙色、红、黑这样复杂的平行排列方式。裙摆的上方还统一使用了蓝色、橙色,突出了这一组对比色的绝对引领地位。图4右二的蝴蝶装饰苗锦色彩较为丰富,有4只红色的蝴蝶、4只蓝色蝴蝶和1只白色蝴蝶,中间穿插着白色、浅红色的菱形,画面的正中位置还点缀了3个深蓝色的菱形,画面色彩对比强烈,明艳动人。整幅苗锦图案还对每个形体进行了黑色描边处理,点、线、面把握到位,画面层次非常丰富。裙摆下方的百鸟衣羽毛装饰部分与其上部的苗锦一静一动,形成对比。百鸟衣的裙摆面积不大,编织非常精致,看似色彩斑斓,实则非常统一协调,既有对比又有协调,可以说是一种非常高明的配色[4-5]。

图4 百鸟衣裙摆细节(作者拍摄)

3 结语

通过对融水苗族踩堂服织锦进行分析,其独特的审美文化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传统苗族的踩堂服蕴含着丰富的苗族织锦技艺,通过对踩堂服苗锦的图案装饰形式、图案构成形式、色彩运用等进行分析,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探讨,彰显了融水苗族民间艺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能有效提高地理标志的公众认知度,因此,对其文化进行探讨具有深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百鸟织锦芦笙
西兰卡普:土家族的织锦与史诗
传承
岜沙芦笙节
神奇的东方艺术之花
你好,芦笙
百鸟城迷踪
人小鬼大狄仁杰
芦笙恋歌
苗族芦笙制作师
百鸟为衣,乘风而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