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让孩子独自长大

2022-08-25庞芳

家长 2022年22期
关键词:歧途科目学业

□庞芳

父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的目的,往往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然而,如果因为父母教育的缺失导致孩子早早辍学,甚至走入歧途,那么家长外出打工的初衷将大打折扣。

“幼年时他们被丢给老人,青春时他们被丢给学校,成年时他们被丢给社会。”网上流行的这短短三句话,成了千万留守儿童的真实写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这就导致了大量乡村留守儿童的产生。父母在城市打工,孩子却留在原籍,“丢”给了爷爷奶奶或寄宿学校,他们好似生长在原籍的一朵小花,经受着风雨的洗礼。无父母陪伴的童年与青春,缺少了爱,也缺少了约束,就像一朵小花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了阳光和雨露,也没有一双手能在它的枝干不那么笔直时帮它“挺直腰板”。在孤独成长中所产生的心理问题乃至社会问题,往往会成为留守儿童一生的阴霾。

留守儿童的家长也无奈,没有哪一位父母不愿意陪伴孩子成长,但很多时候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人父母,如果无法跨越现实的鸿沟,那么就让无微不至的爱与有效的教育跨越千里的距离,来到孩子身边——只要用心、方法对头,父母虽在远方,照样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让家庭教育如影随形。

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业情况

在我的从教生涯中,几乎每一个自暴自弃、走入歧途的乡村留守儿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对很多乡村留守儿童而言,放弃自己的第一步就是放弃学业。放弃学业、放弃自我约束、放弃自己的人生几乎是每一个“变坏”少年都会经历的过程。很多留守儿童甚至没读完初中就选择辍学,幼小的年龄让他们找不到工作,整日在社会上游荡,日复一日的游手好闲难免会让他们跟社会上的闲散人员学坏,本来充满希望的未来顷刻间变得暗淡无光。当这些家长谈论起自己的孩子时,总是既后悔又心酸,觉得是当时的自己没有注意孩子的学习情况,缺乏监督与管理才让孩子变成了今天的模样。

约束孩子要从监督孩子的学习开始,想要让留守儿童不放弃自己的人生,就要让他们不要放弃自己的学业。

我曾经在班中对留守儿童的家长做过一个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是让他们写出孩子的学习情况,绝大多数家长都不清楚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成绩如何、擅长与不擅长的科目是什么,甚至还有一些家长,孩子已经上初二了,竟然以为孩子还在上小学……

家长对留守儿童的学业不关心,使得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有效的约束,很多孩子一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就选择退缩与逃避,他们觉得:“反正也没人管我,不学习就不学习吧。”长此以往,功课越落越多,成绩越来越差,即使想追赶,往往难上加难。

作为家长,应当时刻监督留守在家的孩子的学习情况,重视孩子的学习状态。家长一定要知道孩子在学习上擅长什么科目,不擅长什么科目,对孩子擅长的科目给予表扬和激励,对不擅长的科目要进行督促。同时,家长也应该关注孩子每天的家庭作业情况,家长可以通过微信群获悉孩子每天的作业,然后和孩子达成一个约定,完成每一项作业都要拍好照片通过微信传过来,这样家长就能监督孩子的作业情况。此外,家长还要关注孩子每次的测评情况,看看孩子有无明显的退步或偏科,及时联系老师了解情况,给予孩子鼓励或提醒。

家长在与孩子交流学习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态度严肃,语气和缓,切莫过于严厉,让孩子产生抵触与畏惧心理,也不能过于温柔,那样会让孩子“特别不当回事”。

在校学习是青少年成长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决定了孩子是否能拥有更好的未来,因此,家长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也要时刻用心、用情对孩子的学习进行关注,如果不管不问,当“甩手掌柜”,最受伤的是孩子,甚至影响整个家庭。

不能因鞭长莫及而放任对孩子的管教

爱自己才不会放弃自己,爱自己才不会放任自己的人生跌入深渊。可是留守儿童往往因为遥远的距离与稀少的陪伴时间而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如果连父母都“不爱”他们,他们又怎么能学会爱自己呢?尤其是到了青春期,不少孩子因为缺乏道德引领和管教很容易走入歧途,他们犯下的错误一幕幕一桩桩都深深刺痛了为人父母的心。

小云曾经是我的学生,也是一名留守儿童,12岁那年她还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初一学生,扎着羊角辫和其他小姑娘一起跳皮筋。初二那年,小云突然说什么也不上学了,再见到她时,15 岁的她涂脂抹粉,听说已嫁作他人妇(没领结婚证,跟人同居)。父母得知后虽心痛如绞,但为时已晚。

因为没有树立正确的“三观”,以及缺乏父母的管教,很多孩子在青春期时往往会选择“放任自流”,涉世未深的他们常以享受低级快乐为成长的第一要义。因此,父母要尽到自己的教育责任,真正做孩子成长的老师,即使远隔千里,照样可以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教育孩子要成为一个品德高尚、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曾经,我所教的班上有一位教育孩子非常用心的父亲,这位父亲虽然远在千里之外的深圳打工,但对孩子的教育却没有因鞭长莫及而放任不管,而是和女儿约定:每天进行最少半小时的视频通话。孩子学习上遇到困难、同学间的人际交往、生活上的琐事、情感上的小波动等,都是父女俩视频聊天的内容。每天的视频聊天,让青春期的女儿因感受到了亲人的爱与陪伴而变得阳光快乐。中考时,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我们当地的一所重点高中。

要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

很多家长因为长期在外地打工,一年只能见孩子几面,孩子长期成长在爷爷奶奶身边,孤独寂寞在所难免。因此,父母会从内心深处对孩子产生亏欠感,为了弥补对孩子的亏欠,往往会极力从别的方面对孩子进行补偿,从而消除因为缺乏陪伴而对孩子产生的愧疚。这种“弥补”本来无错,但是一旦过度就会成为溺爱,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老师,我知道学习很重要,书本费很贵,可是算上这次交的钱这个学期已经有五千了,这对我们家庭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通来自小刚爸爸的电话让我着实吃了一惊。初中是义务教育阶段,不收任何学费,除了平日里的伙食费与住宿费,学生几乎不需要缴纳其他费用,何来“五千元”一说呢?经过核实,我和小刚的父母发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原来,小刚以学习为借口一直向父母要钱,而这些钱都被他花在打游戏上。这种现象在留守儿童的家庭里屡见不鲜,父母觉得对孩子有亏欠,就想在物质上不让孩子受委屈,只要孩子要钱,家长就急忙给,连问都不问。

物质上的过度补偿实则是对孩子的溺爱,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还会助长孩子间的攀比,尤其是孩子通过谎言得到金钱,日后必定会说出更多的谎言。溺爱是害不是爱。作为父母,可以在物质上补偿孩子,但要适度,弄清楚孩子的每一笔钱都花在哪里,对孩子进行金钱观的教育,尤其是要让孩子在充分认识到父母挣钱不易的前提下,学会合理消费。

父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的目的,往往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然而,如果因为父母教育的缺失导致孩子早早辍学,甚至走入歧途,那么父母外出打工的初衷将大打折扣。家庭教育是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与监管,是值得每一位远在异乡的父母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歧途科目学业
大学准备与学业成功:美国“早修大学高中”项目的经验启示
如果十二星座是语文老师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高考“新科目”
弯 路
中年书
弯 路
业精于勤
35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重、难点讲解(unit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