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四招告别拖延

2022-08-25王艳萍

家长 2022年22期
关键词:开学作业家长

□王艳萍

每到开学前夕,对懒散了一个假期的孩子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拖了一个假期的作业、许久未曾整理的房间、荒废了好长时间的兴趣爱好……孩子纵使有千般借口、万般理由,都不应该再任由其将必须要做的事、该完成的任务无限期地拖延下去,孩子因为自觉性太差而欠下的学习、生活上的“账”,迟早是要还的。

假期固然是美好的,但孩子必须要及时调整闲适、散漫的心态,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以适应快节奏的校园生活。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中,并慢慢改掉凡事喜欢拖延的毛病,做一个自律、高效、守时的勤奋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切忌隔岸观火、袖手旁观,而是要想各种办法,引导、督促、带领孩子一起克服拖延症。

带孩子一起早睡早起

有一句话广为流传——早睡早起身体好。但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家长和孩子都热衷于“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曾几何时,“起床困难户”“熬着最贵的夜”等调侃之语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很多家长本身就禁不住诱惑,晚上一回家就刷视频、玩游戏、追综艺,孩子看在眼里,便也堂而皇之地效仿家长享受起夜生活,特别是在即将开学之际,如果孩子依旧晨昏颠倒,不仅会影响孩子白天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而且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言教不如身教。家长不能只是催促孩子早睡早起,而应该率先垂范。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很多事情如玩游戏、看漫画、听歌等,明天做也来得及,把身体熬坏了得不偿失。熬夜还会让孩子逐渐变丑,如头发油腻、长黑眼圈、身体发胖等,爱美的孩子听后一定不会再熬夜了。家长还可以和孩子做一个实验:晚上少熬1 小时,转天可以比平时早起1.5 小时,甚至更早。“一天之计在于晨。”早起后孩子可以跑步、吃一顿美味的早餐、安静地看一小时课外书……用孩子的喜好“利诱”孩子,让孩子鼓起勇气努力地过好每一天,以更阳光、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一天。当孩子将早睡当成习惯,并尝到了早起的甜头儿后,自然会变得更加勤快。

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

有些孩子做事习惯性拖延,不是故意为之,而是因为没有时间观念,总觉得自己有用不完的大把时间,于是心安理得地享用时光,可是当假期接近尾声,开学迫在眉睫时,却往往因订的计划没完成,该做的事没做而措手不及、悔之晚矣。让孩子增加时间观念,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买卡通造型、几何图形、艺术感强的钟表,悬挂在孩子卧室,让孩子一抬眼就能看到,增加孩子的紧迫感,让孩子能够准确知道时间过去了多久、一天还剩下多少时间。

家长还可以教孩子用儿童手表或手机提前设置闹铃。比如,开学前的最后一次假期返校、开学第一天参加升旗仪式、转天有重要的考试,家长都要督促孩子在晚上临睡前上好闹钟,合理安排时间,并留出充足的醒盹儿、穿衣、洗漱、用餐时间,且为等电梯、乘车、路途等预留出一定时间。让孩子根据上述时间设置闹铃,并隔3—5分钟多设置几个,或者让孩子的手机和床头闹钟在同一时间响起,以免孩子因为对时间预估不足、睡得太沉没听到闹铃而耽误重要的事。当孩子外出参加活动或赴约时,也要叮嘱孩子提前看好行程路线、交通工具的站点和车次、天气变化等,以免孩子因为上述因素,再加上自身的懒惰磨蹭而耽误行程。

教孩子先做重要的事

有些孩子看似整天忙忙碌碌,做了很多事,最后却发现明天该交的作业还没写完,书包里需要带的课本和所需的东西还没有准备,转天出门要穿的衣服还没有备好。这是因为孩子不懂将所做的事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生活和学习缺少条理,结果往往顾此失彼,常会手忙脚乱地去做自己没做完的事,难免有时还需要家长替孩子去善后。

家长要指导孩子将近期要做的事,按照轻重缓急、截止日期排序。比如,还有一周就要开学,哪些是开学后马上就要交的作业,孩子要优先写完并进行查漏补缺。而有些家长给孩子布置的课外作业,如定期写软笔书法、画画、拍摄居家生活小视频等,则可以适当缓一缓,但家长也要督促孩子在完成马上要交的作业之后及时去做,否则孩子就会觉得家长给自己留的课外作业无足轻重,长此以往,家长对孩子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就会下降。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如孩子的同学突然来找孩子玩儿、家中有老人过生日需要家长带孩子去,家长也要指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比如,孩子的同学走后,告诉孩子今天已经将娱乐时间提前预支了,剩下的时间必须认真写好作业;让孩子早起一会儿先完成作业再去拜寿,让孩子知道重要的事不能因为任何突发情况而拖延,即使耽误了,也要及时、尽力去弥补。

每天记时间管理手册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有记工作日志、记生活手账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无论是工作中的细小环节还是生活中的琐事,家长都有遗忘的时候,更何况孩子了。有些孩子临近开学才想起老师布置的某些任务没有完成,临睡前才想起还有英语单词没有背,更有甚者,有些孩子是在老师或同学的提醒下才想起来的,不仅耽误事,而且容易让孩子出现因为做事丢三落四而导致无意识拖延的现象。

家长可以为孩子买来喜欢的笔记本,教孩子在晚上临睡前让自己安静下来,回顾一下今天一天所做的事,然后计划一下明天该做的事,并将明天的计划写在本子上。比如,6:30—6:45起床、洗漱;6:45—7:15吃早餐;7:15—7:45听英语听力练习……让孩子学会将每天的每一个小时都合理地分割、充分地利用,并养成在规定的时间段做好该做的事的习惯。当然,也要给孩子预留充足的午休时间,以及一定的休闲、娱乐时间,如午饭前和晚饭后,这样孩子才能劳逸结合、心甘情愿地完成自己制订的每日计划。每天晚上,要让孩子回顾一天的收获和遗憾。相信通过每晚的计划复盘,孩子一定能做时间的主人,不再任性妄为、随意拖延。

其实,让孩子告别拖延并不难,难就难在挖掘孩子拖延的根源,如心理抗拒、思想波动、任务难度系数高等,并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去实施具体的解决办法。另外,家长还应该去拓宽思路,思索如何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爱上做作业、爱上生活,因为只有在兴趣面前,孩子的拖延症才能不治而愈。

猜你喜欢

开学作业家长
开学啦!
开学了(2)
家长错了
作业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开学啦!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