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懒家长”更能养出“勤孩子”

2022-08-25丁玉红

家长 2022年22期
关键词:计划表丽丽上学

□丁玉红

“这个月,因为要送丽丽上学,我已经迟到五次了。”丽丽的妈妈在同学聚会上无奈地说。原来,丽丽是个“小磨蹭”,每天早晨闹铃响起的时候,她总会恳求爸爸妈妈“再睡五分钟”,可没想到五分钟变成了十分钟,十分钟变成了一刻钟……爸爸妈妈好不容易叫醒了丽丽,她又磨磨蹭蹭地洗漱——刷牙要刷十分钟,早饭吃一会儿停一会儿。等丽丽好不容易收拾妥当出了门,时间已经不早了,妈妈只能一路上猛踩油门,这才踩着点儿把丽丽送到学校。虽然丽丽没迟到,但是妈妈却因为送她而迟到了,还因此多次被领导批评。

每当说起送丽丽上学的事,丽丽妈妈的脸上总会挂上一抹苦笑:“哪里是上学,简直像是打仗!”当大家提醒丽丽妈妈孩子可能有拖延症时,她却不以为然:“不过是小孩子爱睡懒觉又有起床气,我觉得这很正常!”

接下来,丽丽妈妈的一句话引发了在场所有家长的深思:“既然孩子磨蹭,那我们做家长的就要更勤快一些。”

每一个拖延孩子的背后都有勤快的父母

丽丽的情况并不是个例,而是很多家庭的常见现象。一说起孩子拖延的问题,十个家长几乎有九个会抱怨:起床拖延、写作业拖延、收拾房间拖延……虽然这些事情让家长们不堪其扰,但很多家长在心里仍然觉得拖延是小事,认为等孩子长大了就会有所改善。然而,拖延症看上去虽小,如果不及时纠正,则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因为拖延症会导致孩子缺乏时间观念与责任意识,导致孩子的学习效率低、效果差。拖延症还会对孩子的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一个习惯了拖延的人不容易被自己的朋友或伙伴信任。这么看来,拖拉磨蹭绝对不是家长口中的“小事”,而是会影响孩子未来工作、生活的大事。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拖延呢?是性格使然还是另有隐情?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感叹:“明明我们夫妻俩都是雷厉风行的急性子,为什么偏偏孩子那么磨蹭,做什么事情都要拖延?”其实,这些家长可能没有想到,正是自己的“勤快”让孩子患上了拖延症。

每一个拖延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为其打理好了所有事情的父母。很多家长总是替孩子安排好一切,不管是不是孩子分内的事情,家长都亲力亲为,孩子没做好的事情家长也要亲自帮孩子处理。孩子起床晚了,家长就开车加速,即使自己迟到也要让孩子准时到达学校;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家长就帮孩子把没写完的作业补齐;孩子拖延着不去收拾房间,家长就帮孩子把房间收拾整洁……久而久之,孩子越来越依赖家长,责任意识也越来越差,不管是生活中的大事还是小事,也不管是不是自己分内的事情,他都会悠哉悠哉、拖拖拉拉,因为他心里知道,即使自己做不好做不完,总会有人替自己打理妥当。

家长的“勤快”本来是出自于爱和关心,希望孩子生活的大事小情都能顺顺利利,不料却在无形中造成了负面结果,导致了孩子的拖延。很多孩子的拖延并非是天生的,而是在父母的“过度插手”中产生的。作为父母,要有效地分析、认真地监督,不可以“越界”进行干预或帮助,要让孩子完成自己分内的事情,培养起良好的责任意识和时间观念。

“懒家长”更能养出“勤孩子”

孩子拖拉磨蹭,究其原因,可能就是家长太勤快了,事事帮孩子处理好,孩子自然就做了“甩手掌柜”,事事不关心,事事也不上心,反正自己背后有一个“勤快”的家长帮忙善后。针对这种情况,家长要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责任自己承担。

丽丽总是赖床,洗漱和吃早饭的时候也喜欢磨磨蹭蹭,这是因为丽丽从心底里知道,自己有一个雷厉风行的妈妈能够保证她上学不会迟到,因此在上学之前浪费时间都不当回事,反正妈妈也会在路上帮自己把时间“抢”回来,甚至认为“按时到达学校”不是自己的责任,而是妈妈的责任。

为了帮助丽丽改掉拖延的毛病,丽丽的妈妈决心做一回“甩手掌柜”,让丽丽自己安排早晨的时间,不管上学迟到与否都是她自己的事情。在睡前,妈妈就严肃地叮嘱丽丽:“从今天开始,上学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妈妈不会催促你,也不会在路上帮你‘赶’时间,一切都要靠你的自觉与自律,因为这是你自己的责任。”丽丽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然而,第二天早晨丽丽依然“我行我素”,她又起晚了,一边吃早饭一边磨蹭,这时妈妈一改往日的焦急,不再催促丽丽而是悠闲地做自己手中的事情。等丽丽准备好出门的时候,时间已经很晚了,妈妈用平常的速度开车,也不在路上猛踩油门了。果不其然,丽丽当天迟到了,被老师数落了一顿,回家之后她闷闷不乐地埋怨妈妈。妈妈却告诉她:“这是你自己的事情,妈妈不负责。”

拖延本来是很难改的毛病,然而丽丽迟到了三次后便彻底改掉了伴随她很多年的拖延问题。如今,只要闹钟一响,丽丽就会赶紧从床上爬起来,急匆匆地洗漱、吃早餐。

很多孩子的拖延问题并非是天性使然,而是家长做了孩子该做的事情,承担了孩子应该承担的责任。作为家长,应当把孩子的事情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承担拖延的后果,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改掉拖延,对自己的事情真正负起责任。

小妙招帮孩子改掉拖延症

教孩子准确估计时间。做事拖延的孩子往往缺少时间观念,因为不知道完成一件事情正常需要花多长时间,因此总是磨磨蹭蹭。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起正确的时间观念,让孩子对什么事情应该花多长时间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与了解。家长可以从吃饭、穿衣服、上厕所、写作业等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入手,把预估时间与实际花费的时间做对比,以此来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和孩子一起制订时间计划表。时间计划表有助于孩子合理规划时间,并且按照规划好的时间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以此提高效率,防止拖延。在制订时间计划表时,家长应该注意,不要把过大过难的任务放在最前面,孩子看到后会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因为不愿意完成而能拖就拖。正确的做法是在制订时间计划表时将复杂或者有难度的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孩子在逐一击破的过程中就会感觉没那么困难,而且更容易激发孩子的成就感,让他们越来越喜欢依靠时间计划表来执行计划。

让孩子体会到做事高效的好处。很多孩子之所以爱拖延,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高效率有什么好处,也不明白拖延有什么坏处。为了让孩子认可高效率的生活方式,家长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奖励。例如,孩子提前完成了作业,家长可以让孩子自由支配省下来的时间;孩子今天没有赖床,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吃喜欢的早餐……在这些“奖励”下,孩子会逐渐认识到高效率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更多的自由与乐趣,因此愿意改正拖延的毛病。此外,家长在帮助孩子摆脱拖延问题的过程中,应当用鼓励和奖赏代替训斥与责骂,在孩子表现好时要及时送上表扬的话语,在孩子拖延时也不要严厉地训斥,防止孩子发生逆反心理。

拖延不是病,对娃的成长却很要命。拖延症虽然棘手,只要家长选对正确的教育方式,和孩子共同努力,一定能克服这个毛病,逐步养成高效的好习惯。

猜你喜欢

计划表丽丽上学
My Reading Tips
画一画
中国感光学会2019年活动计划表
清华学生计划表的借鉴意义
《咔嚓!老田就爱高丽丽》
我家的暑期计划表
上学啦
I love my family
丽丽的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