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节式健康教育模式对初产妇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

2022-08-25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19期
关键词:产褥期初产妇母乳喂养

胡 俏

南昌市第一医院妇产科,江西南昌 330008

分娩贯穿胎儿离开母体的整个阶段,其全过程包括三个部分,即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第三产程,其中第一产程是宫口扩张期,第二产程是胎儿娩出期,第三产程是胎盘娩出期,自然分娩会因为子宫收缩出现较为剧烈的疼痛,而剧烈疼痛会引起产妇不适,从而增大自然分娩的难度,最终选择剖宫产来进行生产。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剖宫产率一直处于40%以上,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警戒线,造成了极大的家庭压力及社会经济负担。初产妇缺乏分娩经验,对自然分娩以及母乳喂养的优势不甚了解,且由于缺少相关知识导致分娩结局较差,为改善初产妇分娩结局,提高自然分娩以及母乳喂养率,急需优化助产护理服务。环节式健康教育可为初产妇提供合适的护理需求,可让初产妇了解整个分娩过程,在产妇分娩中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因此本研究探讨环节式健康教育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的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南昌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 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中,男23 人,女17 人;年龄22~34 岁,平均(25.63±2.37)岁;孕龄38~41 周,平均(39.65±0.24)周。对照组中,男21 人,女19 人;年龄22~34 岁,平均(25.59±2.40)岁;孕龄38~41 周,平均(39.71±0.30)周。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孕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理批号2020年5 号)。

纳入标准:①均为单胎妊娠初产妇;②18~35 岁;③孕龄>37 周;④产检指标检查无异常且不存在其他产科合并症;⑤为产妇讲解本次研究方法、过程以及目的后,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既往存在盆腔、卵巢或子宫疾病史;②伴有内分泌、免疫、心脑血管等疾病;③护理依从性较差;④特殊人群除外,如精神障碍、酗酒吸烟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其中包括产妇分娩住院期间的产科知识宣教、用药治疗及日常护理等,干预4 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环节式健康教育,具体如下。①孕期健康教育:仔细对孕妇介绍整个分娩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并让孕妇了解分娩过程中每一个细节,向孕妇及其家属说明常见的分歧问题并详细解答孕妇及家属疑问;在孕早期时应向孕妇推荐瑜伽练习,可以通过邀请专业的瑜伽老师以微信视频的方式开展线上和线下指导练习;在孕中期可通过慢走调整呼吸,放松身体,可通过观察孕妇反应来调整运动强度;孕晚期可以静坐挺直腰背来达到舒缓筋骨的作用,但持续时间不应过长,静坐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孕妇心率、呼吸频率,如出现异常应停止运动。②分娩健康教育: 护士应向产妇及其家属说明分娩应对方式、呼吸调节、分娩体位及用力方式,并应着重强调分娩中的配合要求,分娩体位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宫口开3 cm 左右应引导孕妇进入待产室,详细说明自由体位调整,其中包括跪位、坐位、蹲位、站位等。③产后健康教育:a.介绍乳房清洁、催乳、母乳喂养等相关知识,孕妇观看护士操作,自己跟着学习,另外对婴儿出生后的各种突发情况,如婴儿喂养不耐受、产妇乳房肿胀等,配合说明其解决要点及注意事项,督促产妇进行相关操作;b.使用YS-Ⅲ低频脉冲治疗仪于产妇产后实施治疗,产妇取仰卧位并在治疗前排空膀胱,使用酒精对乳房皮肤进行清洁后将乳房专用电极片贴在两侧乳房,依据产妇耐受表现调节刺激强度,将调节范围控制在15~70 Hz,15 min/次,应密切关注产妇反应,若出现不适立即停止治疗;c.护士指导产妇进行乳房按摩,双手涂抹润肤油减轻对产妇摩擦产生的疼痛,对产妇乳房进行横向和纵向按摩,一手托住乳房根部,另一手置于乳房上,从边缘向乳房中心实施按摩,从乳根向乳头轻轻提拉,并由乳头向乳根旋转按摩乳房,3 min/次,2 次/d,共4 周。

1.3 观察指标

①产褥期相关知识评分采用自制量表,包括4 个维度(产后活动、会阴护理、产褥期情绪调控、产褥期母儿并发症防治),每个维度得分范围0~10 分,Cronbach′s α 系数为0.87,得分越高知识掌握越好。②新生儿护理能力评分采用自制量表,涵盖3 个维度(母乳喂养、新生儿黄疸观察、新生儿脐部护理),Cronbach′s α 系数为0.89,每个维度得分范围0~10分,得分越高护理质量越高。③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50 分即表明有焦虑或抑郁症状。分数越高则焦虑、抑郁越严重。④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例数/总例数×100%。⑤护理满意度涵盖4 个维度(患者住院期间的期望、住院诊疗服务评价、出院时情况评价、出院指导及服务评价),可将结果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满意>80 分,一般60~80 分,不满意<60 分,满意度=(满意+一般)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产褥期相关知识评分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产褥期相关知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产褥期相关知识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产后活动、会阴护理、产褥期情绪调控、产褥期母儿并发症防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产褥期相关知识评分的比较(分,±s)

2.2 两组护理前后新生儿护理能力评分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新生儿护理能力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新生儿护理能力各项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的母乳喂养、新生儿黄疸观察、新生儿脐部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新生儿护理能力评分的比较(分,±s)

2.3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的比较

两组护理前的SDS、S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的SDS、SAS 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的比较(分,±s)

2.4 两组患者母乳喂养率的比较

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母乳喂养率的比较[n(%)]

2.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5)。

表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与健康密切相关的身体、心理、社会、知识教育,改变各种不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使每个人都有自我照顾的能力,保持身心、社会交流的健全状态。而把初产妇作为健康教育的对象,对提高母乳喂养率及新生儿护理能力上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后产后活动、会阴护理、产褥期情绪调控、产褥期母儿并发症防治评分高于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P<0.05),表明环节式健康教育模式可高初产妇产褥期知识掌握能力。环节式健康教育对初产妇仔细介绍整个分娩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通过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外旋转和娩出等分娩过程的讲解让初产妇了解分娩过程中每一个细节,向初产妇及其家属说明常见的分歧问题并详细解答产妇及家属疑问,可降低初产妇对自然分娩的恐惧,提高分娩相关知识掌握能力。

观察组护理后母乳喂养、新生儿黄疸观察、新生儿脐部护理评分高于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P<0.05),表明环节式健康教育模式可促进新生儿护理能力提高。环节式健康教育介绍乳房清洁、催乳、母乳喂养等相关知识,孕妇观看护士操作,自己跟着学习,另外对婴儿出生后的各种突发情况,如婴儿喂养不耐受、产妇乳房肿胀等,配合说明其解决要点及注意事项,督促产妇进行相关操作,可显著提高新生儿护理能力。

观察组护理后SDS、SAS 评分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P<0.05),表明环节式健康教育模式对初产妇焦虑情绪有缓解作用。环节式健康教育通过产前、分娩及产后不同时间对初产妇进行干预,具有全面性及递进性的优势,有利于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精神面貌的改善,故对焦虑情绪有着较好的缓解效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率90.00%、护理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77.50%(P<0.05),表明环节式健康教育可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率及护理满意度。环节式健康教育通过产后低频脉冲治疗和乳房按摩可缓解产妇奶胀感,促进乳汁分泌,从而显著提高母乳喂养率;而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可能与知识掌握能力提高促进自我护理能力增强有关。

综上所述,环节式健康教育模式可增强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促进负性情绪改善,且可获得较好的母乳喂养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重视。

猜你喜欢

产褥期初产妇母乳喂养
临床护理路径在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延续性服务在产褥期母婴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强化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分析自由体位护理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健康月历
产褥期营养保健宣教在产妇产后恢复中的效果评价
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介入治疗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