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帕利哌酮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2-08-25刘西和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19期
关键词:机体精神分裂症指标

王 凯 刘西和 姜 红

北京市大兴区心康医院四科,北京 1026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慢性的精神障碍,患者可出现行为、情感及感知觉的异常,表现为难以区分想象与真实,行为退缩或过激、反应迟钝,难以进行正常社交。目前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病程长,治疗时间长,且迁延不愈,其中仅40%的患者可获得良好预后。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其可能与大脑结构、妊娠问题、遗传、环境等因素相关。精神分裂症治疗的原则为控制患者临床精神症状,目前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通过调节患者机体多巴胺水平控制症状发挥作用。利培酮是一种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其疗效确切,同时不良反应较少,但部分研究指出,长期服用利培酮可对机体糖脂代谢指标产生影响。随着对精神分裂症及其相关药物研究的不断开展,多种新型抗精神病药被应用至临床,帕利哌酮是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其为9-羟利培酮,该药与利培酮疗效相当,且不良反应较少。目前关于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指标影响的相关报道较少,为明确其影响,本研究中将利培酮与帕利哌酮进行对照,以探讨帕利哌酮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北京市心康医院收治的81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1 例)和对照组(40 例)。对照组中,男21 例,女19例;年龄27~62 岁,平均(35.85±8.44)岁;初发18 例,复发22 例;病程4~52 个月,平均(12.57±3.28)个月;家族史阳性8 例。观察组中,男24 例,女17 例;年龄24~61 岁,平均(36.37±7.83)岁;初发17 例,复发24 例;病程4~62 个月,平均(13.17±4.37)个月;家族史阳性11 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受试者或法定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参考《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 版(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ental Disorders in China-3,CCMD-3)》中相关标准明确诊断为精神分裂症;②入院前1 个月内未服用过抗精神病药物;③年龄22~70 岁;④血脂、血糖指标正常。排除标准:①明显药物依赖者;②对本研究中所涉及的药物或其成分存在过敏或不耐受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④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⑤合并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或颅脑器质性病变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1807,药品批号:20171226)治疗,0.5 mg/次,2 次/d,服药1 周内增加剂量至2 mg/次,2次/d,剂量可酌情调整,最大用药剂量为6 mg/d,在中餐及晚餐后服用。

观察组患者给予帕利哌酮(西安阳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20025,药品批号:20171128)治疗,1.5 mg/次,2 次/d,服药1 周内增加剂量至3 mg/次,2 次/d,剂量可酌情调整,最大用药剂量为9 mg/d,在中餐及晚餐后服用。

两组均连续治疗8 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8 周时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胰岛素、C 肽(C-peptide,CP)、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及胆固醇(cholestenone,CHOL)水平,在上述时刻抽取患者外周空腹静脉血10 ml,使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上述指标。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s,PANSS)结果,该量表用于评估精神症状的有无及严重程度,包含阴性症状分量表7个项目(情感退缩、情感迟钝、被动/淡漠社交退缩、抽象思维困难、刻板思维、交流缺乏自发性及流畅性、情感交流障碍)及阳性症状分量表7个项目(概念紊乱、夸大、兴奋、敌对性、幻觉性行为、猜疑/被害、妄想),以一般精神病理症状16 个项目(主动回避社交、先占观念、冲动控制障碍、意志障碍、自知力缺乏、注意障碍、定向障碍、异常思维内容、不合作、动作迟缓、抑郁、装相和作态、紧张、自罪感、焦虑、关注身体健康),共30 个项目,每个项目按1~7 级进行评分,分别计分1~7 分,级别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1 级表示无该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及治疗4、8 周时观察组的FBG、胰岛素、CP、TG 及CHOL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4、8 周时对照组胰岛素、CP、TG、CHO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FBG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FBG、胰岛素、CP、TG 及CHOL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周时观察组的胰岛素、CP 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8 周时观察组的胰岛素、CP、CHOL 及T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的比较(±s)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 评估结果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PAN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NSS 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 评估结果的比较(±s)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具有危险性的精神疾病,其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部分患者存在自残、伤人等行为,对患者生理可产生极大影响。精神分裂症于精神科占比较大,数据显示,精神科超过50%的患者为该病。目前关于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的研究指出,神经递质功能异常、环境、遗传、内分泌紊乱等均可导致疾病发生,目前认为多巴胺功能亢进在精神分裂症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针对上述机制开发出了可结合多巴胺受体的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为临床应用的第1 代抗精神病药物,其为苯并异恶唑衍生物,进入人体后可结合多巴胺受体,将多巴胺能神经元突触前后D受体阻断,进而抑制多巴胺,达到治疗目的。

随着关于利培酮相关研究的不断增多,目前发现长期服用利培酮可影响患者机体糖脂代谢,其主要原因为利培酮与受体结合后解离速度较慢,可造成机体内分泌指标的紊乱。部分抗精神病药物可影响机体糖脂代谢,可导致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严重后果,相关研究探讨了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糖脂代谢紊乱的机制,并指出药物可直接作用于胰岛组织,导致胰岛素释放增加,进而引起机体TG 水平的上升,促进机体瘦素的合成。此外有部分研究显示,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机体H1 受体阻断,此外还可引起过度镇静、食欲改变及活动减少,引起机体糖脂代谢水平异常。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血清糖脂代谢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后结果显示,治疗4 周时观察组的胰岛素、CP 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8 周时观察组的胰岛素、CP、CHOL 及TG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利培酮可引起机体血脂指标水平异常,血糖指标维持相对稳定的机制可能与机体自身调节作用有关。研究显示,在服用利培酮8 周后,机体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但血糖处于正常范围。国内周凌云等研究显示,在服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时,患者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数值较其他药物更高。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帕利哌酮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该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指标影响较小。帕利哌酮作用机制与利培酮类似,可与机体多巴胺受体及H1 受体结合,产生阻断作用,理论上也可影响机体糖脂代谢指标。徐桥等研究显示,帕利哌酮可轻度升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糖指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本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提示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无明显影响。分析后认为,目前关于帕利哌酮对代谢指标的影响相关研究时间跨度较短,可能是造成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未出现明显差异的原因。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PAN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帕利哌酮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作用相当,与目前文献报道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与利培酮的疗效相当,但帕利哌酮对患者糖脂代谢指标的影响更小。

猜你喜欢

机体精神分裂症指标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饲粮锌在畜禽机体中的作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柴油机机体常见损伤的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