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电双频指数、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联合监测对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2022-08-25钱武强时小芬汤建磊崔微艳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19期
关键词:脑损伤颅脑外伤

钱武强 赵 平 时小芬 汤建磊 崔微艳▲

1.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江苏常州 213000;2.徐州医科大学武进临床学院重症医学科,江苏常州 213000

颅脑外伤为临床常见损伤,具有病情严重、致死 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患者以意识不清、恶心呕吐、颅内出血等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其生命安全及生存治疗。颅脑外伤患者伴不同程度的脑组织损伤,临床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救治,早期采用合理的方法判断患者病情,对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是一种量化脑电图参数,主要用于临床判断镇静水平和监测麻醉深度,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 则是存在于神经组织和神经内分泌组织中的一种烯醇化酶,为评估脑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临床关于两项指标用于评估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选取60 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对比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收治的60 例颅脑外伤患者,统计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根据GOS评分(预后不良为1~3 分,预后良好为4~5 分)分为预后良好组(n=23 例)和预后不良组(n=37 例)。预后良好组中,男13 例,女10 例;年龄26~65 岁,平均(45.23±12.17)岁;受伤原因:车祸13 例,意外摔伤10例。预后不良组中,男22 例,女15 例;年龄26~64 岁,平均(44.99±12.05)岁;受伤原因:车祸21 例,意外摔伤16 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存在明确头部外伤,经CT 检查证实为颅脑损伤的患者;②受伤6 h 内入院者;③预估生存期≥3 个月者。排除标准:①既往存在脑外伤或其他颅内疾病者;②合并严重多发伤者;③BIS 监测过程中使用镇痛、镇静药物者;④存在血液、内分泌等系统疾病或器官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1.2.1 监测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3 d 内接受BIS 监测、NSE 水平检测。BIS 监测操作方面,若患者已使用镇痛或镇静药物,则待停药24 h 后再行监测,所用监测设备包括监护仪(品牌:迈瑞,型号:uMEC7)及配套的BIS 模块(品牌:柯惠,型号:186-0106)、BISx、BIS 传感器、接口电缆等,监测持续时间为24 h,并间隔2 h记录1 次BIS 值;监测前,需利用乙醇棉擦拭患者前额皮肤上存在的油脂,监测时选取的BIS 值的前提条件为信号质量指数(signal quality index,SQI)处于80%~100%范围内,肌电活动(electromyogram,EMG)≤45 dB。同时,在监测BIS 时,由医护人员采集患者当日静脉血,离心后分离血清,选取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品牌:罗氏,型号:Cobas e 601),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NSE 水平。

1.2.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内容包括改善脑循环、保护脑功能、营养脑细胞等。对于呼吸功能减弱或出现病理性呼吸的患者,可采用呼吸机辅助其呼吸;对于临床评估无法在短时间内清醒者,可进行气管切开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BIS 值、NSE 水平,分析BIS 值、NSE 指标与预后评分的相关性以及BIS 值、NSE 指标预测颅脑外伤预后的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预后颅脑外伤患者BIS 值、NSE 水平的比较

预后良好组的BIS 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NSE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不同预后颅脑外伤患者BIS 值、NSE 水平的比较(±s)

2.2 BIS 值、NSE 指标与GOC 预后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结果分析显示,BIS 值与预后GOS 评分呈正相关(r=0.712,P=0.001),NSE 水平与预后GOS 评分呈负相关(r=-0.606,P=0.001)(表2)。

表2 BIS 值、NSE 指标与GOC 预后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2.3 BIS 值、NSE 指标预测颅脑外伤预后价值分析

BIS 值、NSE 指标联合监测(AUC=0.93)预测颅脑外伤预后不良的敏感度为96.34%,特异度为83.47%,高于单一BIS 值(AUC=0.81)(86.74%、79.52%)及单一NSE 指 标(AUC=0.77)(74.53%、83.01%)监 测(表3、图1)。

表3 BIS 值、NSE 指标预测颅脑外伤预后价值分析(%)

图1 BIS 值、NSE 指标预测颅脑外伤预后价值的ROC 曲线图

3 讨论

早期判断颅脑外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从而预测患者预后情况,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陈建军等学者的研究显示,BIS值、血清NSE 水平与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损伤存在联系,可一定程度地量化脑损伤严重程度。BIS 为脑电参数的加权和,临床常用于反映患者大脑清醒度及镇静深度,且数值与患者清醒度呈正比。书国伟等学者的研究显示,轻度脑损伤患者早期BIS 值显著高于重度脑损伤患者,可作为评估脑损伤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NSE 主要存在于神经元、神经纤维及神经内分泌细胞,当人体出现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后,神经元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NSE 释放于脑脊液及血液中,血清NSE 水平也会升高。因此,血清NSE 能够反映患者脑损伤严重程度,为临床对患者预后的判断提供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预后良好组的BIS 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而NSE 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IS 值与预后GOS 评分呈正相关(r=0.712,P=0.001),NSE 水平与预后GOS 评分呈负相关(r=-0.606,P=0.001);BIS 值、NSE 指标联合监测(AUC=0.93) 预测颅脑外伤预后不良的敏感度(96.34%)、特异度(83.47%)高于单一BIS 值(AUC=0.81)(86.74%、79.52%)、NSE 指标(AUC=0.77)(74.53%、83.01%)监测,提示BIS 值与血清NSE 水平均可一定程度地反映脑损伤严重程度,且BIS 值越低,预后质量越差,NSE 指标越高,预后质量越差;且联合监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更高。其原因在于预后不良患者存在脑组织受损严重情况,引起神经元缺氧下损伤,继而升高血清NSE 水平;BIS 值越低提示意识状态越差,预后不良患者意识状态更差,其BIS 值表现也会更低。虽然血清NSE 水平能够更直观、准确地反映脑损伤严重程度,但需反复抽血检查,临床判断存在一定的滞后,且无法实现对患者的连续监测,而BIS 值则借助了仪器直接反映患者脑电活动,对于昏迷或无法交流的患者而言更具优势;两项指标联用则可相互印证,提高预后评估的准确性。但由于本研究为小样本研究,其结果可能存在偏倚,仍有待大样本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BIS 值与血清NSE 水平均可反映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质量,BIS 值越低,NSE 指标越高,预后质量越差,且联合监测更有利于提高监测敏感度及特异度,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脑损伤颅脑外伤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蒙药嘎日迪-13治疗脑缺血模型大鼠脑损伤的研究*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心理护理在急诊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常见的颅脑损伤有哪些
1例严重复合性外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
基层医院颅脑损伤的救治
摇晃婴儿可导致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