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改革报道的观察与思考
2022-08-25徐冠英
□ 徐冠英
“放管服”,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多年来,全国各地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有效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也给群众极大便利。“放管服”改革涉及每一个人、每一家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放管服”改革是政府部门的硬任务,做好改革报道则是记者的硬任务。结合自身实践以及对业界相关优秀报道的观察,笔者认为,讲好“放管服”改革故事,发挥新闻对改革的推动作用,记者要念好“全、准、实、软”四字诀。
一、全生命周期式关注,构建报道体系
2015年5月,国务院召开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首次提出“放管服”改革的概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转变政府职能,把“放管服”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持续推进。
置身改革时代,是记者的幸运;记录改革历程,是媒体的职责。笔者2018年初从事“放管服”改革报道至今,深切体会到这项改革的鲜明特点:首先是持续性,改革目标、思路、举措明确,需要持续推进,时间跨度大;其次是全局性,各地各级政府部门都是改革主体,覆盖范围广;第三是复杂性,改革项目有关联交叉,有些还跨层级、部门、区域;第四是社会关注度高,改革不仅影响企业、群众获得感,更影响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在“放管服”改革中,全生命周期服务,是一个较为常见的说法。例如,对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意味着政府的服务覆盖从企业准入(出生)到注销(消亡)的所有环节。为做好报道,记者也应给予改革“全”生命周期关注,把改革动态进展、成绩经验实时纳入自己的“数据库”,在大脑中形成一张记录改革进程的“时空地图”。
▲ 交汇点新闻App“大国小鲜@基层之治”栏目截图。
“放管服”改革是宏阔、丰富的。立足简政放权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的“证照分离”改革、告别“奇葩证明”的“减证便民”改革、让群众少跑腿的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都属于“放管服”改革范畴。有的是纵向深化,如“证照分离”改革建立在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的基础上;有的系横向互动,如“互联网+政务服务”与扩大电子证照应用。只有全面了解,才能以发展眼光看待渐进改革,找到报道内容之间的关联,综合观察、深度挖掘,避免停留在“一事一报”的碎片化报道层面。
2018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向全国推广江苏“不见面审批”的经验做法。当“不见面审批”进入平稳推进阶段,政务服务改革优化逐渐成为江苏“放管服”改革重点。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建设数字政府、推进数字化治理成为现阶段改革重点。今年5月江苏召开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推进会议后,笔者采写《数字化治理:建设人民满意的数字政府》《数字赋能,让生活更美好》等稿件,呼应江苏省委省政府部署,为新的改革举措做好宣传引导。
一项改革措施的价值,要放在全局中分析判断。获得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浙江为“最多跑一次”改革立法》,是一个典型案例。“最多跑一次”是浙江“放管服”改革品牌。2018年11月30日,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全票审议通过《浙江省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规定》。这是全国“放管服”改革领域首部综合性地方法规。得益于对改革进程的全局性把握,浙江日报的同行判断该法规新闻价值重大,“我们注重跳出浙江、立足全国把握立法的重大意义和突出亮点”。他们还“把一半的‘脑细胞’,都消耗在了一句表述立法开创性意义的话上”,最终充分、准确地展现新闻价值。
二、准确把握地方特色,放大亮点营造品牌
“放管服”改革是全局全域的,又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如江苏的“不见面审批”、浙江的“最多跑一次”、上海的“一网通办”都是响当当的改革品牌。记者在掌握国家改革精神、要求的前提下,聚焦改革情况,讲好当地改革故事,为擦亮改革品牌发挥媒体作用。
疫情发生后,“不见面审批”优势更加凸显。从2020年1月30日到2020年3月6日,《新华日报》先后刊发笔者采写的《省政务办倡议有事网上办》《江苏政务服务网开通“苏政50条”专栏》《无锡企业“不见面”半小时办证》等6篇稿件,大力倡导“不见面”办事,让改革为更多人了解、认可。
疫情时期,有的事情可以缓,有的却等不得。例如,一些重大工程、民生保障项目、抗疫相关招标活动。江苏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探索的“不见面”交易,有效保障省内交易活动“不断档”,还远程支援湖北宜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共资源交易是一个专业领域,以前主要由行业媒体报道,大众媒体鲜少涉及。笔者从事“放管服”改革报道后,很快获知江苏南通2017年在全国率先推出“不见面”开标,即予以特别关注。伴随“不见面”开标在全省、全国推广,江苏打造出内涵丰富的“不见面”交易,笔者同步报道。2020年,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通报江苏公共资源“不见面”交易典型经验做法,有关主管部门专门提到《新华日报》的宣传推动。
去年,《新华日报》迎接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辉煌这五年”专栏,刊发笔者采写的《92.5%的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宣传江苏改革亮点。营造积极改革的氛围,助推改革顺利进行,主流媒体责无旁贷。
改革措施有自上而下的落实,也有基层自发主动的创新。省报记者不能满足于联系省级部门,而应视线向下,积极发现基层具有探索精神、典型意义的改革举措。
政策信息发布渠道分散,一些奖补政策兑现流程烦琐、时间漫长,“政策兑现难”一时间备受诟病。笔者在江苏省政务办一次座谈会上,听到有领导提及淮安没有“把政策藏在抽屉里”,便记在心上。当时淮安在省内率先探索的财政奖补集成服务改革还在起步阶段,笔者专门去淮安采访改革牵头部门、平台开发人员、尝鲜的企业、办事群众,报道、宣传淮安的探索。所有奖补事项集中到一个网络平台,通过优化流程、精简环节、压缩时限、减少材料来提高办理效率,并做到公开透明、兑现便捷,这一做法迅速复制推广。不到两年,全省各市基本都建成此类政策兑现平台,省政务办去年底推出专门服务企业的“苏企通”平台,将政策直达作为重点。
即便有着同样的顶层设计、统一的战略部署,改革也会呈现百花齐放、万马奔腾的景象。发现、挖掘自选动作的价值,让点上“盆景”变成面上“风景”,就是宣传创新举措的意义。当然,宣传有多种形式、渠道。“浙里改”微信公众号,原名“最多跑一次”,由浙江省委改革办主办、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协办。公众号在成立之初主要发布改革“领跑者”的信息,后开设“竞跑者”“助跑者”栏目,介绍各地在“领跑者”示范带动下竞相奔跑的案例,并广邀用户提出意见建议,共同推动改革深化。
三、研究实际问题,实事求是做好舆论引导
媒体要广泛宣传各地各部门尤其是基层推进改革的经验做法,让支持改革、主动改革的意识深入人心,也要敏锐发现、深入研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改革难免碰到问题,关键是不能回避问题。最近几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放管服”改革主题的报道,有展示改革进展成效的,也有研究问题、开展舆论监督的。上海广播电视台刊播的《简政放权下级部门如何接得住》,记录了一位人大代表、区环保局局长的烦恼。因为有些审批事项非常专业,对审批人员、仪器设备有较高要求,局长担心招架不住,说“征求意见一次,我就反对一次,我不要它放下来”。简政放权,“放得下”与“接得好”同样重要,而现实中一度存在部分上级部门不愿放权、有些下级部门不敢承接的窘况。记者捕捉到基层接权、用权是影响改革效果的关键因素,请多方人士展开讨论,提出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下级部门要想法设法接好权力的建议,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启示性。
大众日报刊播的“大众调查·聚焦难点痛点堵点”系列报道,是典型的舆论监督。大众日报派出17路记者,暗访17个市的政务中心,揪出了流程不合理、数据不共享、乱收费等诸多问题。稿件总点击量超过1亿次,促进问题整改,推动改革落地。新华社刊播的《把“放管服”变“管卡压” 甘肃省人社厅任性用权被问责处理》,揭露了一个开展“变相审批”的反面典型,反映改革还存在“中梗阻”,起到强烈的警示作用。
江苏推进“不见面审批”的过程中,省审改办专门发通知,强调是否采用“不见面”方式办事由申请人自主决定,严禁为追求较高的“不见面率”而将上门办事的企业群众拒之门外。笔者采写了《江苏预防审批改革出现形式主义 “见不见面”办事者自主选》,所在媒体配发评论《为政要强化“为民导向”》,凝聚改革为民的共识。
笔者发现有些市、县有“率先情结”,如自称某项举措“全省率先”却拿不出依据,甚至为了“率先”故意含糊其词、夸大歪曲。去年,江苏某县宣传“在全省首推新生儿‘一件事’进产房”,称一对夫妇在产房里办好手续,拿到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户口页和社会保障卡等证件。产房是分娩场所,证件不应该在产房里办,也没有急到在产房办证的程度。笔者联系当地有关部门后得知,证件是母婴出院前在产科病房办的。事实上,江苏去年全面推开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各地普遍在有产科的医疗机构设立服务专区,产科办证当时已经较为常见。在如此背景下,某县将产科病房办证缩写成让人眼前一亮的“产房办证”,这样的说法太不实事求是。笔者撰写评论《“浮夸滤镜”要不得》,提出政府部门应当放下“浮夸滤镜”,告别对“全省首推”等亮眼标签的刻意追求,始终瞄准企业、群众需求,去除功利做实事。这篇评论在江苏“放管服”改革圈里广为传播,有人反馈说,媒体提醒及时,改革要实事求是,不能跑偏。
四、强化报道软视角,让新闻可读改革可感
改革由政府部门设计、推动、落实,报道内容大多存在于红头文件、工作总结中,自带工作新闻的“基因”。报道改革,要强化读者意识,做好软化工作,防止把稿件写成生硬的工作新闻。
企业、群众要办成一件事,可能涉及多个服务事项。“一件事”改革,是在单一事项改革基础上的升级,用政府部门的话来说,是以企业、群众办成“一件事”为目标,整合相关事项,再造流程、共享信息、减少耗时;从服务对象视角看,就是政府部门将审批服务“打包”提供,给办事者更大便利。笔者报道全省“一件事”改革优化政务服务现场推进会时,就以《开饭店迁户口领补贴一次办妥》为主标题,转换视角,拉近改革与读者的距离。
笔者在昆山市陆家镇为民服务中心采访时,中心负责人介绍“六办服务”“六零效应”,完全是工作思路,听来无趣无味。当负责人介绍中心采用“6S”管理模式时,笔者追问原因,对方说来自镇上一场网友座谈会的建议。笔者找到切入点,采写了《江苏昆山有个政务服务“6S店”,听网友的话认真练内功》,从读者视角出发,介绍基层政务服务的点滴进步。稿件在新华日报开设的交汇点新闻App发表后,作为“大国小鲜@基层之治”栏目文章,获全网转载。
审批服务场所功能多样,成为群众的“好邻居”。一天深夜,王女士走进苏州市相城区渭塘镇便民服务中心,刷身份证进入24小时自助服务区,在售药机买了一盒药。匆忙中,她把身份证忘在自助服务区。白天顺利取到身份证时,她告诉工作人员,3岁的孩子半夜发高烧,她一下便想到镇便民服务中心。这个小故事,被笔者写进稿件,传递政务服务的温度。
改革并非纸上规划,而是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真实可感。记者要做的,不是对着红头文件写稿,而是带着文件精神到基层、跑现场,是在稿件中注入自己的观察,通过故事、细节软化、丰满新闻报道。
“放管服”改革有一些术语,政府部门习以为常,普通读者未必了然于胸。去年浙江省发布《数字化改革术语定义》(DB33/T 2350-2021),定义了数字化改革语境下的通用基础、多跨协同、城市大脑、一件事、管理驾驶舱等59个术语。
通过最近上线的苏州市政务服务数字地图,用户可以搜索事项名称、办理部门等信息。有关部门介绍,这个地图专门匹配“民间称呼”与“规范名称”,如“养狗”与 “养犬登记”,以解决办事群众因不清楚政务服务事项的官方名称而无法找到服务的问题。这说明,政府部门注意到了“官转民”的转译问题。从事某个领域的报道后,记者很快便能熟悉有关部门的表达习惯、官方语言,下笔时容易忽视读者的需求。因此,记者要强化读者意识,做好解释报道。采写“放管服”改革报道,记者心中要始终装着读者,他们是改革的服务对象,也是媒体的服务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