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新课导入所面临问题及策略

2022-08-24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鸳鸯学区丁军鹏

天津教育 2022年22期
关键词:导图语文课堂环节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鸳鸯学区 丁军鹏

成功的课堂导入设计与应用,能在一节课的开端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为他们带来精彩纷呈的课堂,进而调动思维、开阔视野,产生积极参与及自主探究的强烈欲望。如何选择符合学生的特点引导方式,就需要学校语文教师综合考量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以及各学科教育内涵、教学特点,按照激趣、灵动、多元、实用原则,使学生耳目一新,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并保持强烈的兴趣,乐于思考问题与探讨交流,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一、小学语文课堂导入存在问题分析

(一)小学语文教师对课堂导入没有足够的重视

有的教师觉得导入环节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但是通过观察会发现,不管是名师还是普通教师,在公开课上,语文教师都会细心地设计好导入环节,并尽可能让导入环节有趣又好玩,能尽可能地抓住学生和听课教师的注意力。导入环节在公开课上如此重要,也说明了其重要的地位,是课堂教学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然而,一些教师在语文课堂上仍然不太重视新课导入环节,平铺直叙地导入新课,很难调动学生积极情绪,影响整体教学效果。由于中国小学教师的年龄特点以及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忽视了课程导入的重要意义,对课堂导入等环节缺乏充分的关注。

(二)教师对课标解读不到位,学生参与意识差

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解读新课程标准,就达不到理想中的课堂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条件下,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要求教师逐步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不再被动地接收知识,而要通过自身的实践主动地掌握知识点。而学校也一直认为教师占主导,教师就是知识的传播者和介绍者,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没有探求学习新知的热忱,对教学的兴趣也没有增强,学生在教材导入环节中也没有积极参与。

(三)导入内容无趣,导入方式单一

导入内容无趣,这是大多数语文教师在导入的过程中都存在的问题。小学生性格活泼,爱玩爱动,在语文课堂上很难保持长久的专注力,一旦走神,必将影响学习效果。在以往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忽略了导入环节的重要性,课堂开端只是开门见山地引入,毫无趣味性,也难以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这样的导入模式相较于高效课堂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导入内容与导入形式有待优化。此外,语言导入方式过于单一也是一个大问题,语文作为一个基础教育课程,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如果教师始终照本宣科,而缺乏精心设计与课堂组织,教学过程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征与兴趣爱好,也就很难激发其参与热情和学习动机,语文教学过程弱化了学生主体地位,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四)缺乏对自身位置的认识和课堂导入效果的反思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仍扮演着讲授者与知识传递者的角色,但新课标教育提出了新的课堂观念与新学生观,课堂上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为引导者,而教师在实施新课堂教学导入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一直都不够精准,改变了教师共同指导的传统课堂教学为教师共导的新课堂。同时,教育反思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拥有的能力,教育反思能让教师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经过在教学实践中的课堂观察表明,教师对整节课的情况会进行反思,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也会进行反思,学生对课堂目标的实现程度也会进行反思,但是发现教师针对课堂导入环节的反思则少之又少,如果没有对导入环节的反思,教师也就无法找到自己的导入环节中有何优势和劣势,也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整改。

二、小学语文课堂导入优化与改进策略

理性分析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环节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对教材有良好的把控,重视导入设计,精心备课、合理规划,并进行课堂反思,认真分析课堂导入环节的不足,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让每一堂语文课都精彩纷呈。

(一)悬念式课堂导入策略

设置悬念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个能调动民众兴趣的积极手段,是作者为引起读者的阅读期待所运用的艺术技巧。在语文课中,可运用悬念式的导入方法,教师可以从一开始就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通过悬念引入新课是最常用的导课方式,有利于中小学在兴趣的驱动下,产生掌握新知的内驱力,激起学生求知的渴望与热情,产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的主观积极性,从而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堂教学时要抓住学生的感兴趣的点,通过设置悬念,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解开神秘“面纱”,自然而然地投入学习状态,既能调动学习兴趣,也能获取语文知识,在认知冲突下保持探索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从更深层次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塑造良好思维品质。

因此,在学习《爬山虎的脚》的时候,文章依照“总体—部分—具体细节”的次序讲述,真实生动地讲述了爬山虎的叶片、脚掌等基本形态与特征,在新课导入时设置悬念:“你们见过老虎和壁虎吗?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种‘虎’,它就是爬山虎。文章题目是爬山虎的脚,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循循善诱,学生带着疑问有了进一步阅读的欲望。在上《桂林山水》这节课时,用神秘的口吻对学生讲:“同学们,老师带你们去旅行,你们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看看秀丽的大自然呢?”学生一听,都欢声雀跃。教师又问道:“那去哪儿好呢?”接着给出课题:桂林山水。学生看到课本上的新课教学内容,所以学生就会想:这幅秀丽的桂林山水是怎样的呢?于是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要一探究竟的欲望。

(二)情境式课堂导入策略

情境导入是指教师利用语言说明或演示创设问题的情境,以引起学生的探索心理,诱发其解题的愿望与兴趣,促进其积极思考的活动。情境式引导,能极大地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学生情感的调动,也便于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从而促进其智力发展。“感染者先受感染”,要做好情境式引导法教学,教师首先就应该体会课文中展示的社会美、人性美、人性美、自然美,然后教师才能满怀热情地用生动、形象、优雅的话语再现情境,从而影响学生。新课程改革倡导以生为本,尊重小学生主体意愿,新课导入环节借助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获得启发,产生共鸣。

比如,学《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教师在刚上课时可以播放一些简单的歌曲,让学生的情绪逐渐放松下来,再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有趣的动画片,呈现课文故事情境:“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冬眠的青蛙苏醒了,纵深一跃跳进了池塘;很快,池塘里迎来了许多又黑又圆的卵,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蝌蚪慢慢长大了”生动的动画牢牢地抓住学生眼球,他们认真观察蝌蚪的生长变化,逐渐喜欢上这些小动物,也想帮助小蝌蚪一起找妈妈,一节充满童真童趣的语文课就拉开了序幕。在教授《观潮》一文以前,小学生大多不曾感受过潮起潮落的壮观情景。在上课前,赋予小学生这么一个直观印象,有利于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主观产生积极性和兴趣爱好,具有推波助澜的效果。这一课文用了描述的手段,使钱塘江流域潮涨的雄奇景色跃然纸上。当课文写“潮涨”来的时候,教师可以事先放了一个录像,接着让小学生闭目倾听惊涛拍岸,江水奔腾的响声,使小学生仿佛置身其境,从而体验雄奇的潮涨情景。并接着向小学生讲述有关钱塘潮的传奇事迹。让学生领略各个时期、各种角色关于钱塘潮的趣事,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其中一个人物角色,思考看潮时会有什么样的各种心理和体验。

(三)媒体式课堂导入策略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辅助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受到更多教师的重视。在学校语文课堂导入环节,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作用,基于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整合图片、动画、视频等多样要素,带给学生一场有趣、刺激的“视听盛宴”,在直观感受下唤醒主观能动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导入情境,要有鲜明的目的性,创设导入情景时采取的方法和类型,要服务于课堂教学任务和目的,要围绕着课堂教学与练习中的要点去创设,不要喧宾夺主。利用多媒体技术创作导入情景时要富有启发性,在制作教学中导入的多媒体课件,要注意能吸引学生的有意目光、激发动机、启迪智力,尽可能达到“导而弗牵,开而弗达”“引而不发”。课堂教学环境是一种动态的、富有变化的环境,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导入情景时,教师要具备机智性,擅长依据课堂教学的瞬时状况,随时调节好自身的引导方法;利用多媒体创作的方式导入情境还要力求有趣味、有新意,并具有美感才能引人入胜,使人倾心热爱,进而产生探索的欲望和认识的兴趣。

例如,学习《北京的春节》时,通过一段微课短片介绍北京孩子过春节的场景,学生被热闹非凡的春节氛围所吸引,而且春节本来就是他们熟悉、喜欢且期盼的节日,当教师让学生一起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春节习俗,贴近生活体验,每个人如数家珍,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正当课堂上一片融洽氛围,教师顺势导入新课:“今天让我们跟着老舍先生,对充满京味的春节一睹为快吧!”当学生跃跃欲试地打开教材、朗读课文,沉浸在浓郁的“年文化”中,深刻体验阅读的魅力。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只能接受相对直观的事物。运用多媒体能将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地表现出来。比如,在讲授寓言《刻舟求剑》时,学生对落刀人究竟错在何处,一时无法讲述,所以成了本寓言的教学难题。为突破这一难题,在分析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可以在课前做一个flash 动画——将宝剑从车上落到了江面,并在船落剑处画上了标记,然后将船缓缓向和江对岸演示了一次,帮助学生发现虽然木舟上的记号在移动,但是在水里的宝剑却没有动,学生就能茅塞顿开。

(四)导图式课堂导入策略

导图式课堂所说的思维导图,是人类思考逻辑方式的外在表现,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使小学生的左脑和右脑结合,对小学生思考力量和知识点的掌握,乃至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都有重大的作用。所以,对小学生而言,思维导图是一种全新的语言学习方式,如果他们要想办法通过思考导图完成语言的学习,就可以提高对思考导图的掌握。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教师可进行诱导,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完成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利用思维导图作为有效的课堂导入工具,有利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架构,引领思维发展。同样在课堂导入环节应用思维导图,更加直观、更加系统地列出内容要点,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还能串联知识,化难为易,学生真正实现自主性学习、深入地学习,增强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学习《蜘蛛开店》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思维导图,以"蜘蛛开店"为关键词,延伸“卖口罩”“卖围巾”“卖袜子”三个分支,通过留白的方式,吸引学生阅读兴趣。思维导图简单明了地列出蜘蛛三次开店的经过与结果,迅速梳理故事情节,明晰故事脉络,为深度阅读思考做好铺垫。在二年级的上册第二单元识字主题单元《树之歌》一课中,对生字和形声词的学习也是增加了思维导图的运用。在授课前,教师可先让学生回想以前学过的带“木”字旁的汉字:桐、松、枫、棉、柏,再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思维经验和分析想象绘制出思维导图,以树木为中心点,而桐、松、枫、棉、柏为分散的枝干作一级分枝,然后以每一种字画为不同的树的样子作二级分枝。运用思维导图把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生词与之前已经掌握的词语联系起来,从而增强了对木字旁词语的记忆。学生经过自己的研究和整理将几个相近的字综合在一起绘制了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思维导图,为教学中更细致的教育打下基础,也增强了知识的准确性。

三、结语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环节至关重要,课堂的导入是否成功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在导入过程中运用悬念式导入、情境式导入、媒体式导入、思维导图式导入可以使语文课堂充满智慧与趣味,调动更多教育资源,促进小学生语文思维发散以及学习能力提升,在课堂导入中产生情感共鸣,确保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导图语文课堂环节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第6章 一次函数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