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策略

2022-08-24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兴城盈园中学田艳萍

天津教育 2022年22期
关键词:教学法多媒体历史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兴城盈园中学 田艳萍

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注意知识技能的传授,还需注重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需在教学观念与态度等方面加强创新,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法,从思想上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将爱国情怀厚植学生心底,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情景教学法的应用

多媒体情境教学是指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引入网络媒体平台,利用视频与图片等多种信息载体方式直观呈现抽象的课本内容,带动学生的多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情境教学法的灵活应用,能拓展课堂容量与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眼界,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与难度,更利于推动传统课堂教学的改革。多媒体情景教学在初中历史学科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引用多媒体情境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能降低教师教学的工作量与强度。引入多媒体情境教学法后,教师合理安排历史课程内容,优化教学,减轻教学量。二是提高学习效率。历史学科教学内容的文字叙述,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压缩了学生的发挥空间,学习效果不理想,引入多媒体情境教学法后,学生可直观生动地理解教学内容,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带动学生思维自然过渡,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利于推动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三是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通过历史学习,让学生感悟我国的伟大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初中是形成价值观的关键阶段,也是培养爱国思想的绝佳时期。通过学习历史,对比当下的幸福生活,学生能感受安定生活的不易。从而做到爱国思想与行动的统一。

多媒体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学科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集体观看视频学习。在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中,采取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枯燥沉闷的教学氛围,难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的优势特点,利用影音视频的方式,帮助学生充分感受当时的历史环境,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视频资源配合课本内容讲解,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记忆,通过影音视频中角色的互动与剧情的发展,更利于帮助学生轻松攻克教学重点。二是整合现代教育技术,组织学生展开微型活动。利用多媒体创设历史环境,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模仿特定历史环境下人物的发展变化,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与学习印象。如在“原始的农耕生活”的教学中,为学生讲述河姆渡遗址与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了解祖国境内河姆渡与半坡居民为代表的原始人类所取得的成就,感受先民的生存智慧和为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逐步强化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是河姆渡与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所反映出的原始农耕生活的状况。教学难点是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在新课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导入《悯农》这首古诗,让学生谈启示,提高学习新课内容的兴趣。学生掌握本课学习的知识点与目标后,将学生分成河姆渡组与半坡组的两组,自主整合媒体与教材资料,灵活展示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小组可采取讲故事或表演及顺口溜及相声等方式展示原始农耕的起源,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撑下,学生的想象力与表演的能力增强,对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半坡原始居民为人类发展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认识更加深入,促使学生越发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三是将课文内容制作成课件。课件相对单纯的文字性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利于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教师可结合教学重点难点制作微课,引导学生课前预习,降低课上学习的难度与压力。课上适时适度引入课件,如在课后总结巩固的环节,教师引入思维导图的课件,将文中分散的知识点进行关联性的整理,更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二、问题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问题情境教学法的灵活运用,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思维转动更快,学习更加轻松,知识点的理解记忆更加深刻。问题情境教学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以故事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历史故事的吸引力强,发挥历史学科的故事多与情节多及人物多等特点,挑一两个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故事,拓展课堂的容量,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讲解秦汉文化医学相关的知识时,可引入张仲景与饺子关联的故事,介绍饺子的更岁交子、喜庆团圆、吉祥如意、招财进宝等寓意,让学生分享饺子的制作过程。再为学生出示饺子的起源背景资料。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再讲解东汉末年的社会背景与张仲景中医学的奠基人的发展经历:张仲景在长沙担任太守时,途经家乡白河岸边,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并向穷人舍药治伤。张仲景将“祛寒娇耳汤”方剂中的药材煮熬后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且两耳变暖,烂耳得以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称其为“娇耳”“饺子”或扁食,饺子也渐渐成了中国饮食的代言词。学生对故事情境印象深刻,更拓展了知识面。二是借助歌曲与影视创设问题情境。在新课导入环节,引入影视片段或歌曲,围绕学生熟悉的诗词或俗语,让学生思考其中的含义,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新课内容的积极性。如在陶瓷文化教育中,播放周杰伦《青花瓷》的歌曲,引入歌词“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让学生思考歌词的含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端正学习的态度。介绍景德镇手工制瓷技术的非遗内容,讲解天青色宋代汝窑瓷器的烧制难度较大,唯有在江南烟雨的特殊气候下,才能烧出似青似绿,偏灰却蓝的瓷器,蕴涵着汝州工匠的精益求精品质,呈现着中国陶瓷工艺的创意与智慧,而众多颜色的陶瓷,实际上也包含了文学与美学及哲学等诸多含义。通过问题情境的教学设计,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育素材,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文化品格,更利于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三是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问题能带动学生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给学生发问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与提问,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背后的深刻含义,从而让学生尊重与深刻认识历史。疑问是学生动脑思考的过程,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要求教师遵循教育家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解放学生的头脑与学习时间和空间等,让学生在思维拓展的过程中,发现与提出更多的学习问题,确保问题情境教学的有效性。

问题情境教学展开不能一蹴而就,需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问题情境教学不能喧宾夺主,问题起到主导作用,情境起到调动与辅助的作用。二是情境应生动有趣。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情绪与学习效率的调动意义重大,问题设计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针对枯燥和单调的问题,可设计丰富多彩的背景,通过问题情境的转变,学生学习的难度也会随之降低。如在讲解“神舟号”的成就时,打破以往平铺直叙的讲解方式,可设计中国飞天梦想的背景,整理出“嫦娥奔月”与“万户飞天”及人造卫星和“神舟一号”等历史的发展线,通过传说与现实、古代与现代的整合,让学生深刻感受祖国的伟大与人类的智慧,为中国与民族骄傲,从而尽快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三是问题难度要适中。这要求教师在问题设计时,把握好难度与兴趣点,从学生的就近发展区入手设计挑战性的问题,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思考的兴趣,强化学生的自信心。根据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提出针对性的问题,注意封闭性问题与半封闭性及开放性问题的进阶,让全班学生都能在问题情境教学中取得进步。

三、生活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历史是对过去生活的记录,在历史教学中营造生活情境,通过生活与学习的整合,可帮助学生轻松掌握历史知识,从而发挥出以史为鉴的功能。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与生活事例中讲述历史,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推动学生学以致用,更符合新课改的标准要求,具体做法如下所示:一是营造生活情境。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收集日常的历史资源,将其与教材知识整合,为学生的历史学习营造生活情境,在学习中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使其在生活化的学习中,充分感受到学习历史的快乐。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主动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提高教学内容学习的亲近感。如在讲解“汉武帝的文治武功”相关的知识点时,在新课导入环节,引入汉字与汉语和汉族等学生熟悉的名词。播放汉武帝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先对汉武帝有个大概的印象。在其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上的汉武帝,有助于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课教学的内容。二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点。生活中与历史相关的课程资源相对丰富。因此,教师在教学历史时,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通过学生生活与历史的结合,整合与呈现出历史教学的课程资料,帮助学生感受鲜活的历史,更利于学生养成主动了解时事与关注热点问题的良好习惯。课上教师需注重初中历史与生活热点问题的整合,通过生活化的初中历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如在“多姿多彩的艺术”的相关知识教学中,为学生呈现非遗美术作品和技法,讨论艺术对大众审美品位变化与社会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影响,让学生深入思考艺术美的因素和形式及创造思维和创造成果,对城市建设与文化建设及社会生活等方面发展的影响,使其意识到艺术发展的目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通过引入生活元素,让历史与生活紧密进行联系,帮助学生了解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况,养成关注身边历史的良好习惯。三是实现生活回归。组织学生展开生活化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以正确的态度去看待历史和完成学习任务。实践活动也是为巩固课本知识,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利于教师调整教学方案与计划。布置实践活动任务时,初中历史教师应尽量让任务回归生活,引导学生感受历史知识的使用价值,促使其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如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教学中,布置学生观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视频,网上查询建党相关的资料,将其整理成演讲等活动展开所需的资料。学生在整理老共产党员的口述历史资料时,随着对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的深入理解,对新中国建立的历程等教学内容会有更深刻的感触。教师可组织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积极宣传历史,如引导学生以小组活动形式,围绕林则徐禁烟的壮举,设计禁烟的海报,呼吁大众爱惜身体,吸引围观群众的同时,引导群众并自愿签下戒烟的意愿书。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经历难忘,直接影响学生在生活中习惯与良好思想行为的养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历史观,让所学的历史更好地为生活服务。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历史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将教学内容与身边事件的整合,发现历史教学内容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更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从而确保历史学习成效。

四、结语

情境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等方面的优势特点,都是其他教学模式不能比拟和取代的。为充分发挥出情境教学法推动历史教学改革的作用价值,还需教师加强学情与教学方式及教学目标等方面的研究,适时适度地引入问题情境和生活情境等教学方法,积极打造高效的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猜你喜欢

教学法多媒体历史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新历史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