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堰烤烟洪涝等级指标及其灾害特征

2022-08-24刘少霞姚道强王霞史志藏李德银任恒

广东气象 2022年4期
关键词:洪涝烟区十堰

刘少霞,姚道强,王霞,史志藏,李德银,任恒

(十堰市气象局,湖北十堰 442000)

烟叶作为一种高经济作物,其生产周期较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自然环境制约很大,对气象条件的依赖性较高。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气象条件与烟叶生育期、质量与品质之间有着密切关联性[1]。专家学者认为烟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但烟叶又对环境十分敏感,气候因素是引起烟叶产量高低的重要生态环境因素之一[2]。

十堰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秦巴山区东部、汉江中上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整体气候温和、降水量丰富,独特的气候条件较适宜烟叶产业发展。十堰烟叶有多年种植历史,烟区分布广,烤烟产量大,是十堰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可靠保障。烟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适量降水,但烟叶本身的耐涝性能较差,暴雨洪涝灾害会对烟叶根系的通气条件带来不良影响,伸根期内的涝渍不利于根系的形成以及发育,根系会因为积水而缺氧,烟株自下而上出现叶片畸形或非正常落黄,甚至会出现严重的腐烂现象;成熟期的洪涝灾害会使烟叶脱落,影响烟叶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由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也频繁发生[3-6],十堰市极端降水天气逐渐增多,暴雨洪涝灾害频发,对烟叶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开展十堰烤烟洪涝等级指标研究和确定,分析和探明烟叶洪涝灾害分布特征,为监测发布精细化洪涝灾害预警信息、防灾减灾等提供科学指导。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研究采用十堰烤烟主产区20个烟叶自动气象站及区域自动气象站2011—2020年逐日降水量,所有降水资料均经过质量控制;烟叶洪涝灾情资料来源于十堰市烟草公司烟叶生产科,包括2011—2020年历年烟叶种植面积、洪涝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受灾农户数及烟叶产量损失。

1.2 研究方法

1)基于鄂西北洪涝灾害指标的增减调整。

表1为鄂西北洪涝灾害指标[7]。对表1中过程降水量临界值进行幅度为-30~+30 mm的增减,步长为5 mm,获取十堰烤烟主产区各指标逐年洪涝指数。R为一次连续降水过程累计降水量(包括1 d),且其中有1 d降水量大于50 mm,多于1 d过程期间出现降水量不小于0.1 mm,多于6 d的过程降水划为6 d。

表1 鄂西北洪涝灾害指标 mm

2)洪涝指数。

在研究十堰烤烟洪涝指标过程中,为表征洪涝灾害综合发生强度,定义十堰烟区逐年洪涝指数:在某一指标下,统计所有站点某一年渍涝、轻涝、中涝、重涝发生次数,用它们的加权之和作为该年洪涝指数,用公式表示为[8]

其中,Mi为逐年洪涝指数;Nij为第j年所有站点第i个等级洪涝的发生次数之和;wi为各等级洪涝对应的权重;k为洪涝等级个数,本研究中k取4。

3)灰色关联度法确定权重。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对系统动态过程的发展态势进行量化比较分析,利用因子间的几何接近,诊断和确定因子对系统主体行为的影响程度[9],为便于比较洪涝灾害造成的相对损失量或危害程度,定义当年烟叶受灾面积与总播种面积的比值为成灾率,它可以反映灾害的致灾程度。各等级洪涝权重以烟叶洪涝受灾率为参考序列,历年所有站渍涝、轻涝、中涝、重涝次数序列为比较序列,计算灰色关联度确定。

因各指标统计的洪涝次数与受灾率单位不同,为消除差异和影响,需对序列数据进行标准化(即量纲一)处理,标准化法采用最常用的zscore法:

其中,Zik为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xik为原始数据,为第i组数据的平均值;Si为标准差。本研究中i取0、1、2、3、4,分别表示受灾率、所有站渍涝次数、轻涝次数、中涝次数、重涝次数,k取1~10,表示每一个序列都有10年数据。

根据式(2)计算各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在各年份下的关联系数:

其中,ξi(k)为关联系数;ρ为分辨系数,取ρ=0.5.

关联度即权重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取1~4;ri表示受灾率与各等级洪涝次数的关联度,即各等级洪涝权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等级洪涝权重

对原指标(表1)过程降水量临界值进行幅度为-30~+30 mm的增减,步长为5 mm,如原始指标临界值+30 mm时,1 d过程降水量的渍涝临界值下限由61.4 mm变为91.4 mm;临界值上限由72.4 mm变为102.4 mm;其他轻、中、重涝临界值上下限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同步增减,得到1组指标[10];在原指标0 mm的基础上每次增加或减少5、10、15……30 mm,重复上述步骤,共得到各等级洪涝对应的13个洪涝指标,分别统计各指标下历年渍涝、轻涝、中涝、重涝发生次数,利用灰色关联度法计算每个指标相对应的等级洪涝权重(表2)。

表2 各指标下等级洪涝权重

2.2 洪涝指数与灾损率相关性

根据表(2)结果和公式(1)分别计算各指标下逐年洪涝指数,其值越大,表明洪涝灾害发生强度越大,以各指标逐年洪涝指数序列为自变量、洪涝受灾率序列为因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性越显著,表明所对应指标下洪涝指数越能反映洪涝灾害对十堰烤烟的影响,指标可信度越高。相关性结果(表略)表明,-25和-30 mm洪涝指标与受灾率呈显著性正相关,其它指标均不相关。

2.3 洪涝指标检验及修订

选取两个相关性显著的-25和-30 mm对应指标作为烟区洪涝修订指标,分别与历年烟区洪涝灾情记录进行对比验证分析,若烟区实际洪涝灾害发生区域、时间、强度与同期洪涝灾害指标统计值一致,则说明该指标可靠性较强、吻合度较高。从表3、表4检验结果来看,-30 mm洪涝指标历史记录灾害等级与该指标下灾害等级存在不符合项;而-25 mm洪涝指标从灾害地点、灾害等级都与历史灾情记录基本吻合。由此可见,在原始指标临界值的基础上减少25 mm作为修订后的十堰烤烟洪涝灾害指标(表5)更具有合理性和准确性。

表3 -25 mm洪涝指标验证结果

表4 -30 mm洪涝指标验证结果

表5 十堰烤烟洪涝灾害指标 mm

2.4 烟区洪涝灾害特征

根据修订确定的十堰烤烟洪涝灾害指标(表5),统计烟区各站2011—2020年烟叶大田生育期4—9月渍涝、轻涝、中涝、重涝次数,对历年洪涝灾害频次年际和地域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十堰烤烟洪涝灾害频次年际变化(图1)显示,近10年烟区洪涝灾害总体变化趋势不显著,2011年出现洪涝灾害频次最多,共39次,其中渍涝28次,2016和2019年出现最少,仅13次。2013年轻涝出现最多,中涝频次最多的是2012年,2020年重涝出现最多,同时中涝频次位列历年第2,灾害导致全年106户烟农遭受不同程度损失,灾损率达18.36%,灾损强度较大,是近年来洪涝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一年。

图1 2011—2020年十堰烟区洪涝灾害频次年际变化

2011—2020年十堰烟区洪涝灾害频次地域分布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房县的九道出现洪涝灾害频次最多,达33次;其次是向坝27次,大庙和万峪出现最少,仅6次。中涝出现最多的柳林、桃源和店子,重涝出现最多的是向坝;其次是青峰、湖北口。一般而言,中涝和重涝出现频次较多,造成的灾害损失相应较大,但从实际灾害损失程度来看,向坝、湖北口等烟区洪涝灾损率不足1%,而青峰灾损率高达34.6%,出现洪涝灾害频次与实际灾情不相吻合情况,可能跟烟区所处的地形地貌及土壤结构有关,向坝、湖北口烟区海拔都在1 000 m以上,青峰海拔仅712 m,由此可见,中高山坡地排水较快不易发生涝害[11],烟区洪涝灾害受地理位置影响较大,海拔越高越不易形成涝灾,地势较低,洼地洪涝灾害风险较高。

图2 2011—2020年十堰烟区洪涝灾害频次地域分布

3 结论

1)修订确定的十堰烤烟洪涝等级指标为在原始指标临界值基础上-25 mm,修订指标计算得到烟叶洪涝指数与洪涝受灾率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81(P<0.01),经验证,修订后指标与实际灾情吻合度较高。

2)2011—2020年,十堰烟叶洪涝灾害频次出现最多的是2011年,共出现39次,2016和2019年出现最少,各出现13次。轻涝频次最多的是2013年,中涝出现最多的是2012年,2020年重涝出现频次位列历年第1,中涝排历年第2,全年灾损率达18.36%,为近10年来洪涝灾损最严重年。

3)近10年,九道出现洪涝频次最多,共33次,大庙和万峪出现最少,各6次。中涝出现最多的是柳林、桃源和店子,重涝出现最多的是向坝;其次是青峰、湖北口,青峰灾损强度明显高于向坝和湖北口,表明重涝出现频次与灾损强度不一定成正比,主要跟烟区海拔高度有关,地势较低,洼地更易形成涝灾。

猜你喜欢

洪涝烟区十堰
洪涝造成孟加拉损失25.4万吨大米
湖北十堰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全部完成
衡阳暴雨洪涝特征及对后期农业干旱影响
童迷黑白秀
关于在湖北十堰举办观赏石鉴评培训班的通知
黔东南州洪涝发生规律研究
南阳烟区浓香型特色烤烟品种的筛选
基于FloodArea 模型的龙须河流域暴雨洪涝淹没模拟研究
贵烟2号在黔西南烟区的适应性
会理烟区植烟土壤主要理化性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