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州市“十年九旱”分析及未来干旱趋势

2022-08-24吴宗树何纯丽黄春智陈锐侠

广东气象 2022年4期
关键词:雷州半岛降水量预测

吴宗树,何纯丽,黄春智,陈锐侠

(1.吴川市气象局,广东吴川 524500;2.雷州市气象局,广东雷州 524200)

雷州市地处中国大陆3大半岛之一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中部,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都可以出现干旱现象,以春旱最为常见,春旱发生概率达90%、秋旱发生概率约40%、秋冬春连旱发生概率约40%、冬春连旱发生概率约75%,所以雷州市有着“十年九旱”之称。雷州市干旱范围广、历时长、成灾面积大[1]。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气象干旱概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极端干旱事件频繁发生,干旱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气候变化带来生态环境的变化,使得人们要了解、研究以及利用气候,趋利避害。气象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雷州半岛干旱气象开展研究,黄晓梅等[2]研究了雷州半岛的干旱特征,发现雷州半岛易发生干旱;郑凯等[3]研究了雷州半岛干旱成因,发现副高正异常会加强干旱;温亚丽等[4]研究了雷州半岛2001年干旱,发现雷州半岛春旱发生频率高。这些研究大部分都是研究雷州半岛的整体干旱特征,并没有对更小范围的雷州市进行研究和对未来干旱进行趋势预测。

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不同的干旱指数进行了研究,使得不同类型干旱指数得到发展,如SPI指数、S指数、干燥度指数、DI指数等。其中,SPI指数和S指数仅从降水方面考虑干旱情况;DI指数需要具体作物的生长参数;干燥度指数是表达气候干燥程度的指数,干燥度指数同时考虑降水量和潜在蒸发量对干旱的影响,能反映某地水分收支情况。徐小红[5]对南雄近55年降水量与蒸发量变化特征分析指出,干燥度指数在干旱分析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本研究利用雷州市气象站1961—2020年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时长、平均温度、干燥度指数等最新较长序列资料,对近60年雷州市干旱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雷州市防灾减灾提供理论支撑。

1 资料与方法

气候要素资料来自常规气象资料,包括雷州气象站1961—2020年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时长、平均温度资料。选取干燥度指数、降水量,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要素时间特征。对干燥度指数进行Morlet小波分析,并建立干燥度指数预测模型。干燥度指数(aridity index,AI)计算与潜在蒸发量、降水量有关,具体公式请见文献[6]。

干燥度指数及干旱等级划分标准:AI≤1,为湿润;1<AI≤1.5,为半湿润;1.5<AI≤4,为半干旱;AI>4,为干旱。

2 降水和干燥度指数变化特征

2.1 年降水量

对1961—2020年雷州市年降水量进行分析(图1)可以看出,1961—2020年雷州市年降水量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年降水量最大值在1985年(2 517.8 mm),最小值在2015年(919.4 mm)。雷州市的年降水量以0.666 mm/年的趋势减少,因此雷州市随着年降水量的减少,干燥度指数会升高。另外,降水量上下波动幅度也逐渐增大,降水量不稳定性逐渐增强。

图1 1961—2020年雷州市年降水量逐年变化

从1961—2020年雷州市年降水量距平百分率逐年变化和9年滑动平均(图2)可见,常年雷州平均降水量1 640.9 mm。在近60年间,有38年年降水量低于常年平均值。降水量年代际明显,其中1961—1963年少雨,1964—1966年多雨,1967—1972年少雨,1973—1988年多雨,1989—2000年少雨,2001—2004年多雨,2005—2020年少雨。雷州市年降水量近60年中有38年少雨,近50年有30年少雨,近40年有27年少雨,近30年有19年少雨,近20年有14年少雨,近10年有8年少雨,雷州市年降水最少的前5年中有4年都在1998年以后,这就说明,雷州市年降水量小于常年平均值愈加明显,“十年九旱”现象也愈加突出。

图2 1961—2020年雷州市年降水量距平百分率逐年变化

2.2 干燥度指数

雷州市地处低纬度地区,东靠南海,西临北部湾,水汽充足,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统计可知,1961—2020年期间,雷州市有18年干旱级别为半湿润(AI>1),有2年干旱级别为半干旱(1.5<AI≤4)。对AI进行9年滑动平均(图3)可以看出,1961—1972年偏干旱、1973—1989年偏湿润、1990—2000年偏干旱、2001—2004年偏湿润、2005—2013年偏干旱、2014—2015年偏湿润、2016—2020年偏干旱。年代际平均值从1970年开始逐步增大。雷州市虽然有着良好的水汽条件,干燥度指数却不低,潜在蒸发量与降水量比值对于同纬度其他地区而言较大,相对容易发生干旱灾害性天气,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不利的影响,对农作物等造成经济损失。1998年之后的干燥度指数相较于1998年之前波动幅度变大,在1998年之后干燥度指数的极值不断刷新,雷州市的干燥度指数以0.008/年的趋势上升,雷州市未来干旱灾害性天气将更加频繁发生,“十年九旱”现象愈加明显。洪涝灾害现象也会愈加频发。

图3 1961—2020年雷州市干燥度指数逐年变化

从Morlet小波分析(图略)可以清楚的看出干燥度指数主要的显著周期为准8年、准3年。其中在3年时间尺度上,旱涝之间的转换频繁;在准8年时间尺度上,有3个旱-涝时期的转换,分别是20世纪60年代、80年代,21世纪10年代的洪涝期;21世纪70年代、90年代,2008—2020年的干旱期。

2015年受强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雷州市出现了长时间的高温少雨天气。2—9月,雷州市降水量只有111.0 mm,比同期下降72.0%,为历史同期最少;而高温天数231 d,为历史同期最多。长时间的干旱导致水库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农作物减产和生态环境破坏。2015年雷州半岛受灾面积11.33万hm2,经济损失约3.5亿元,其中雷州市干旱情况和经济损失情况最为严重。

干燥度指数变化与年降水量变化趋势相反,在2015年出现重大干旱刷新历史极值,年降水量为历史最小值,干燥度指数为历史最大值。干燥度指数与年降水量联合能反映出实际干旱情况。建立良好的预测模型具有重大意义。

3 雷州市干燥度预测模型的建立

在建立雷州市干燥度预测模型过程中,本研究将2016—2020年作为预测年份,1966—2015年作为建立雷州市干燥度预测模型的复测年份。将年降水量、年平均温度、年平均湿度、年日照时长共4个因子作为自变量,干燥度指数作为因变量,建立预测模型,将模型与实际进行对比,可以得到模型与实际之间的相关系数,模型与实际较贴切,如图4和图5所示。

3.1 建立未来第1年雷州市干燥度预测模型

在众多因子中,本研究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模型,预测未来第1年的干燥度指数,方程为y=1.350 2-0.000 5x1+0.000 7x2-0.058x3+0.167 9x4(以预测2016年为例,因变量分别为2015年年累积降水量(x1)、2015年年累积日照时长(x2)、2015年年平均相对湿度(x3)、2015年年平均温度(x4))。预测方程对2016—2020年的干燥度指数的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86,预测方程对1966—2020年的干燥度指数的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861(图4)。这说明本研究预测未来第1年模型较符合实际,可以用于预测未来第1年的干燥度指数。预测未来第1年干燥度预测模型给出2021雷州市的干燥度指数为1.264,水分支出大于收入,易于发生干旱现象。

图4 预测未来第1年雷州市干燥度预测模型

3.2 建立未来第2年雷州市干燥度预测模型

在众多因子中,本研究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模型,预测未来第2年的干燥度指数,方程为y=-0.518 6+0.000 2x1+0.000 3x2-0.024x3+0.108x4(以预测2016年为例,因变量分别为2012年年累积降水量(x1)、2014年累积日照时长(x2)、2014年年平均相对湿度(x3)、2010年年平均温度(x4))。预测方程对2016—2020年的干燥度指数的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02,预测方程对1966—2020年的干燥度指数的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398(图5)。这说明本研究预测第2年模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预测未来第2年干燥度预测模型给出雷州市2022年的干燥度指数为1.09,水分支出大于收入,易于发生干旱现象,相比于2021年,2022年干旱现象有所缓解。

图5 预测未来第2年雷州市干燥度预测模型

4 结论

1)雷州市干燥度指数高。1961—2020年有18年干旱级别为半湿润;有2年干旱级别为半干旱,在2015年出现了极大值1.511 7,年降水量和干燥度指数年代际干旱变化愈加明显,近10年中干旱年份有8年。雷州市“十年九旱”的称号名副其实。

2)根据Morlet小波分析,预测未来第1年和第2年雷州市干燥度预测模型,其中大周期是干旱指数增加,小周期是干旱指数有减小转为增加;雷州市2021年干燥度指数为1.264,雷州市2022年干燥度指数为1.09,可以判定未来两年雷州市的干旱指数大于1,水分支出大于收入,易发生干旱现象。

猜你喜欢

雷州半岛降水量预测
1958—2019年新兴县汛期降水量的气候特征
无可预测
成都市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
雷州半岛崩岗区不同植被重建模式下林下植物多样性分析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雷州半岛特色生态资源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策略
1956—2014年铁岭县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1970—2016年吕梁市离石区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