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学路城市生活性街道景观评价
2022-08-24任静华
任静华,吴 威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上海 201400)
1 研究背景
在当今社会,城市发展已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和公共空间,街道设计与治理也从20世纪末的粗放式逐渐向精细化发展。目前城市街道的大部分问题是尺度过大、步行空间缺乏、界面功能单一、环境品质不高、街道活力不够[1]。就当前情况来说,公共利益尚未完全对私人利益加以合理引导和管理,要么管控太松,时有沿街乱停车等现象影响街道秩序;要么过度干涉私人权利,沿街封店或店招整治,街道变得单一失去活力与多样性[2]。为了应对现状问题,有必要参照大学路街道相关景观特征,以大学路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建立慢行性街道景观评价模型,分析街道景观现状和问题,以期对上海市同类型其他街道景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现状
大学路贯通创智天地板块,东侧连接地铁站和创智天地广场,西侧通往复旦大学,全长约700 m,车行道宽度为12 m,2012年改为双向车道,既降低了车速,又为慢行交通创造了前提。为了进一步鼓励步行与骑行,大学路采用“密路网、小街坊”格局,实现了视线通达、道路迂回的通行状态[3]。大学路红线宽度为23 m,车行道宽12 m,两侧人行道各宽8 m。与相同红线宽度的街道相比,车行道相对更窄,人行道更宽,将红线内的建筑退界空间、步行通道和设施带进行统筹利用,进行一体化设计[4]。目前形成两种主要的街道空间方式:一种是严格限定区域界限、鼓励底商设置灵活多样的外摆区;另一种为街面橱窗展示为主的空间形态。公共市政设施如沿街路灯、邮筒、电箱均设置了风格统一的标志标识,增添了街道特色。
3 研究方法
3.1 指标层因子筛选及体系构建
本研究采用专家德尔菲法,对初拟的街道景观评价因子群相关指标进行筛选。从学历、工作经验、对样地的熟悉程度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确定专家组成员30名。研究结果可信度由专家资质、权威性和积极性等决定[5]。经统计,两轮专家权威系数为0.857和0.922,说明成员具有较高积极性和权威性[6]。调查时间为2021年10月21日~11月30日,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问卷正文采用李克特量表法,按照“最为关注(5分)、较关注(4分)、一般(3分)、不太关注(2分)、最不关注(1分)”进行评分,并附有意见/建议栏,以Excel和SPSS 26.0导入数据计算。第2轮专家咨询后,指标重要性均数为4.01~4.58,标准差波动在0.03~0.05之间,由此可见,专家意见集中程度较高,结果可信度高。最终形成大学路街道景观评价因子体系见表1。
评价因子筛选采用杨宇(2006)、喻姣花等(2021)[7]的专家函询法,以权威系数作为赋权依据,以指标重要性均数大于3.90,变异系数小于0.280,满分率K>17.00%作为界值,指标必须至少符合三项中的其中两项,以专家指导意见为决策,最终形成表1。
表1 大学路街道景观评价因子体系赋权重要性均值、变异系数、满分率
3.2 街道景观评价体系模型构建
将表1进行评价模型构建,通过层次分析法以两两比较形式完成同级因子对比[8],分三个层级构建街道景观评价体系:第一层为目标层A;第二层为准则层,有交通B1、街道形态B2、硬质景观B3、绿化B4、安全B5和人文B6六方面因素;第三层为指标层,有21项指标因子(Cn)。回收问卷以Excel文件格式导入YAANP V2.5软件进行计算。
3.2.1 指标权重的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3.2.2 综合评测模型
为了对街道景观的研究进行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本文研究拟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公式如下:
其中,A为总得分;Bk为准则层各项评分值;Cj为各项指标层评分值;Sk为准则层权重;Ij为第三级单项指标权重;m,n分别为指标层、准则层个数。在该模型基础上,由问卷数据得出街道景观评价结果(见表2)。
4 结果与讨论
4.1 评价结果
在大学路街道景观评价体系计算结果中,准则层(B)的得分排名依次为安全因素(B5)0.264>人文因素(B6)0.175>街道形态因素(B2)0.152>交通因素(B1)0.146>植物因素0.137(B4)>硬质景观因素(B3)0.125。表明安全因素是被调查者最关注的因素,远高于其他因素;人文因素的得分相对较高,表明人文诉求较后几个因素更为迫切;其他因素得分较平均,最不关注的因素是硬质景观因素,表明街道使用者对于这一因素的重要性和关注程度较低。
表2 大学路街道景观评价体系
4.1.1 安全因素(B5)评价分析
在安全因素的3项指标分析中,按照权重由高到低排名分别为过街安全性(C15)0.099>标识标线识别度(C17)0.089>设施可靠性(C16)0.077。
大学路宽为12 m,转弯半径较小(3 m和5 m两种),交叉路口设红绿灯,车速较慢,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停放位置规范,整体交通界面有序,因此行人的过街安全得到保障。街道的公共标识系统有明确的方向性和识别性,主要包括市政公共标识和建筑的公共标识,这两类标识较为醒目,不容易让行人产生歧义或误解,带来安全感[9]。设施的可靠性主要体现在沿街附属功能设施及建筑附属设施工程质量把控和尺度控制,这些方面对于行人来说相对较难有直观感受,但仍是街道景观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
4.1.2 人文因素(B6) 评价分析
人文因素的4项指标分析中,按照权重由高到低排名分别为文化地域性(C20)0.048>标志特色性(C21)0.044>建筑特色性(C18)0.042>绿化识别度(C19)0.041。
大学路区位紧邻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又处于繁华的五角场商圈,在转型新型餐饮填补周边业态空白的基础上,经十余年发展,形成了多元业态和杂糅的文化特点,形成较为鲜明的海派文化特征,并有年轻化的趋向。建筑因素中,除了在中心节点广场保留了高层建筑,其余沿街建筑均为多层的格局,延续这一地块的肌理特征,每幢建筑由不同的国际创作背景公司设计,风格各异又具协调性。绿化识别度处于最低排名,是由于外摆区多样的绿化植物以盆栽、花箱等各种丰富的形式吸引游人的关注,因此公共绿化是否采用了乡土物种,反而不太得到行人重视。
4.1.3 街道形态因素(B2)评价分析
街道形态因素的3项指标分析中,按照权重由高到低排名分别为步行与活动空间统筹性(C4)0.052>空间开放包容度(C3)0.051>沿街建筑底商界面外观丰富度和协调性特色性(C5)0.049。在大学路,极负盛名的就是它形式各样的外摆区,这得益于步行与活动空间的统筹,即一体化设计的影响,是街道持续活力的保障。空间是否开放包容则是街道活力的持续动力,对街道复兴起到推动作用。在大学路上的沿街底商,几乎每一家店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却保持整体统一,让行人有景可看、有店可逛。
4.1.4 交通因素评价(B1)分析
交通因素的两个指标中,步行、骑行可达性(C2)成为更加重视的因素,表明大学路的慢行系统运行良好,街道长度、宽度对于慢行系统人群更加友好。由于交通界面在长期发展中已形成良好的秩序性,因此关注度不高,交通界面秩序性(C1)居于次要地位。
4.1.5 植物因素评价分析
植物因素的4项指标中,按照权重由高到低分别为植物景观视觉通透度(C13)0.036>植物景观丰富度和多样性(C14)0.035>绿化覆盖率(C11)0.033>遮阴效果(C12)0.032。
一般来说,在底层商业较多的街道,视觉效果越通透越好;在私密性要求较高的街道,视觉通透度越低越好。在大学路这样一个底商众多的街道,尽管有众多外摆位,却并不阻隔视线。植物景观的视觉通透和丰富多样让外摆位充满生气。绿化覆盖率和遮阴效果则更多地属于市政绿化范畴,由于是冬季测评,因此数据缺乏夏季数据的支持。
4.1.6 硬质景观因素评价分析
硬质景观因素的5项指标中,权重由高到低分别是户外休憩、信息设施合理性和协调度(C7)0.030>铺装合理性(C6)0.025>夜间照明丰富性(C10)0.024>景观节点多样性(C9)0.023>雕塑小品、城市家具设施丰富度(C8)0.022。
从结果来说,大学路提供的复合功能的公共休憩、信息设施量少而精,主要集中在景观节点,外摆区补充了休憩功能。铺装在大学路不同区域会有一定变化,因街道整体而言立面足够丰富,出于对街道景观环境的整体考虑,地面铺装合理性大于对美观性的追求。夜间照明不仅能满足通行者需求,还能美化建筑,亮化城市夜景。近年来需要重视夜间光环境污染问题。景观节点在大学路范畴有三处,最大的位于中心广场,附近居民对节点使用率较高,入口处的节点则是过往行人使用较多。雕塑小品、城市家具数量较少,对街道景观影响较小。
4.2 讨论
本文基于数据分析表明,尽管在街道景观评价的框架下,安全因素始终是街道景观设计中人们最关注的焦点,从使用者角度出发,提供如下建议:
1)以往的经验中以硬质景观和绿化为主导的观念在本次街道景观评价中得到“颠覆”。就本研究的问卷调查数据结合样地情况分析,可知安全因素仍然是关注的焦点。其次,人文因素也居于高位,表明在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过程中,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持续走高。以往在设计中强调的硬质景观因素和绿化因素反而居于十分次要的地位。因此应以安全和人文为导向,重新考虑街道景观建设、更新策略。
2)通过调查发现,附近居民使用较多的是景观节点,以中部广场使用率最高。而游客在进入大学路街道后最常见的是通过和驻足行为,以及对新餐饮、新业态的消费,特别是在户外用餐的比例大幅度提高。表明外摆位意义重大,并不仅是促进经济发展,更在塑造独特的文化氛围,带来的不仅是底商经营面积的增加,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延展。有了外摆位,城市生活更有温度[10]。因此在合法取缔游商游贩之后,如何保持街道活力,可以借鉴大学路的做法——红线内外一体化设计突破现有规范的束缚,适当条件下在其他街道进行小范围的尝试和试运营[11]。
3)大学路底商以新餐饮业态居多,在高峰时段(晚餐时段、节假日)显示出公共卫生服务能级的不足,建议相关部门在这些时段依实际情况增设临时性垃圾收集设施,并及时运输清理,保持街景热闹而有序。
大学路还有很多经验可以为其他街道所借鉴。在街道复兴之路上,以场所活力为重点进行再造,应以当地居民为主、行人游客为辅的参与[12],不断激发街道内在的动力,让更多的街道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