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物建筑修缮技术与工程管理★

2022-08-24赵国正方玉良

山西建筑 2022年17期
关键词:皖江屋面文物

赵国正,方玉良

(1.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2; 2.绩溪县材栔古建筑勘察设计部,安徽 宣城 245300)

0 引言

文物是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见证,失去了就无法重塑。建筑是人类为了生活和工作而修建的不可移动场所;因建筑的规模较大和投入成本较多,且建筑本身所涉及的材料、技术、观念等内容相对集中和丰富,任何朝代的工匠在建造建筑时都极其慎重和讲究,故而文物建筑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和其他一些不利因素,建筑修缮不可避免,否则日夜衰败的趋势会导致文物出现无法挽回的损失。考虑到古建筑的每一次修缮都难免会使文物原本存在的一些历史印记消失,故如何权衡修缮和保护,需要在修缮前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在修缮中根据出现的新情况适时调整;在修缮后及时总结为后人再重复此项工作时指明方向。

1 皖江中学堂暨省立五中旧址文物价值

皖江中学堂暨省立五中旧址位于芜湖市赭山西麓的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内,是芜湖市人民政府2005年12月 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人民政府2019年3月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皖江中学堂的前身是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的中江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几经变动的中江书院迁至赭山之西,易名为“皖江中学堂”,开芜湖官办近代初等教育之先河。民国后,1914年易名为“安徽省立第五中学”,是安徽省最早的省立中学之一,后易名为芜湖一中。在一百多年的历史风云中,皖江中学堂跨越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与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紧密相关,在辛亥革命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这里曾是教育家刘希平、阿英,革命家陈独秀、恽代英、高语罕、蒋光慈等工作和学习的地方,涌现出曹渊、祖晨、吴组缃、庆承道、吴葆萼等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被誉为“安徽的北大”[1]。

皖江中学堂暨省立五中旧址其建筑保存状态良好,多处建成至今完好如初,体现了当时工匠的技术水平和智慧,是晚清社会建造技术和设计理念的生动呈现,具有重要的科学参考价值,同时为研究早期皖南初等教育保留了珍贵的历史实物资料。

2 皖江中学堂暨省立五中旧址现状分析

皖江中学堂暨省立五中旧址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坐北朝南。四面植被茂盛,自然环境优美,呈现出清朝晚期皖南建筑风貌特征。建筑分前中后阶梯式三进,中置天井,两边厢房对称统一,总体为四合院建筑形制,南北长75 m,东西最宽处23 m。历经100多年风雨,该建筑除局部有改建、扩建外,依旧可从现存状态推断出始建时的平面布局、结构形制及建筑风貌。

皖江中学堂暨省立五中旧址建造初衷是发展当地初等教育,在建国前几经易名,作为教育的功能始终未曾改变,主要作为教室和教师办公、休息场所,其日常养护比较完善。但文革后,该建筑功能逐渐变更为公租房,最多时住满了十几户人家。因添丁进口原住房面积局限而扩建房间以及为做饭、洗漱等生活需要改建厨房、卫生间,个别房间作为堆放杂物的储物间,导致其原教学功能基本丧失。且在2000年前因屋面多处漏水,管理单位对屋面进行了全面维修,将原先的蝴蝶瓦全部改为机制板瓦;梁架、桁条、椽条、吊顶、门窗等也在此次维修中做了不同程度更换;室外院落地面部分浇筑混凝土地坪;室内加铺了瓷砖或木地板。庆幸的是结构布局没有变动,主要梁架、墙体未有改变。

近几年,房屋病害严重,墙体开裂增多,经检测为D类危房,考虑倒塌危险,原住户陆续搬离,至2019年底房屋封闭待修缮。本次修缮于2021年3月正式开工后,将原先封闭的院门打开,发现院内杂草丛生,几处屋檐和墙体倒塌,衰败景象更甚从前,已经到了抢救性修缮阶段(见图1,图2)。

3 皖江中学堂暨省立五中旧址修缮技术措施

3.1 屋顶修缮措施

因2000年以前对该建筑维修时,将蝴蝶瓦屋面改成了机制板瓦屋面,这有悖于文物建筑的修缮原则,因此本次修缮予以纠正,恢复蝴蝶瓦屋面(见图3)。

3.1.1 屋面瓦做法

首先对屋面进行全面揭瓦修缮,露出椽子。改机制板瓦为蝴蝶瓦屋面,蝴蝶瓦尺寸:180 mm×170 mm×10 mm(盖瓦),200 mm×170 mm×10 mm(底瓦);屋面底瓦每米长用瓦20片左右,屋面盖瓦每米长用瓦25片左右。蝴蝶瓦的质量必须精雕细选,对存有裂痕、缺角、扭翘、外青内红、声音嘶哑等瓦件不得使用。铺盖屋面时,必须依据设计要求施工,确保屋面平整,瓦垄笔直,脊瓦成线;从檐口开始,从左到右、自下往上一垅一垅铺贴,上下瓦面搭接2/3;先铺两垅底瓦,并在两垅底瓦之间空隙处用灰泥填塞饱满后再铺盖瓦。待两侧屋面底瓦和盖瓦全部铺贴完成后,在屋脊合拢处用灰泥抹实后盖上蓑衣瓦,再用灰泥在蓑衣瓦上找平,将小青瓦平放叠跺在山头两端,最后从两端站砌蝴蝶瓦至中央。为使屋脊站瓦更安全可靠,可在中间平放一叠蝴蝶瓦,瓦之间缝隙填塞灰泥密实抹光。

3.1.2 屋面木基层做法

木基层做法为:冷粘反水卷材厚度4 mm;杉木望板厚度15 mm;杉木椽条断面70 mm×40 mm。原有椽条保存尚好者续用,局部腐朽者修补或更换。凡是更换、修理的椽条均用杉木干料制作铺钉,制作规整,线条底面及两个侧面要刨光;两椽对接用柳叶缝,长度80 mm,用铁钉锚固在桁条的上背;注意钉钉时不得出现椽条开裂现象。确需更换的腐烂木椽条,根据现有木椽条材质、规格仿制更换。

依据设计制安桁条,杉木材质,直径150 mm;原有桁条保存尚好者续用,局部腐朽者修补,开裂的每隔1 300 mm加铁箍1道,铁箍宽40 mm,厚3 mm。

3.2 木结构修缮措施

修缮设计中应尽可能保留能继续使用的原木结构,对于确需剔除、加固的部分要按原形制尽量使用传统材料。加固、挖补、接榫、更换腐烂梁枋、桁条在补全缺失,墩接、挖补、嵌缝、加固、更换木立柱后,必须校正木构架。

对所有损坏、腐朽、开裂的木构件进行加固和修复,并对木构件的防潮、通风条件进行核查,对不符合要求的部位进行改造;对承重木构件的重要部位进行防腐、防虫处理。对木柱的干缩裂缝,当其深度不超过柱径1/3时,可按下列嵌补方法进行修正:细小轻微的裂缝(当裂缝宽度不大于3 mm时),可采用嵌补法修复,用环氧树脂腻子封阻,并做好裂缝处防腐处理;当裂缝宽度在3 mm~30 mm之间时,用同种木质嵌补后进行表面修补与原木纹相符并用耐水性胶粘剂粘牢;当裂缝宽度超过30 mm时,可采用嵌补加箍法(除用木条以耐水胶粘剂补严粘牢外,尚应在柱的开裂段内加钢箍2道~3道)。若柱的开裂段较长,则箍距不宜大于 0.5 m(钢箍应嵌入柱内,使其外皮与柱外皮齐平);当槽朽程度严重、裂缝过大时,可考虑更换新柱。柱子部分腐朽的可采用墩接手法更换柱子腐朽部分,部分木柱存在倾斜现象,对歪闪的木柱进行结构纠正,用打牮拨正的方法拨正柱位。对于已缺失的木构件进行复原,复原部位以现场残留榫口作为依据,复原样式参考现场同类构件。剔除木构件已经朽坏的部位,经防腐处理后用干燥木材依原样和原尺寸修补整齐,并用耐水性胶粘剂粘接,如系周围剔补,尚需加设铁箍2道~3道。

二进院梁(桁)架属于后修状态。在修缮时,应结合古建筑的实际现状进行合理修缮,避免对古建筑造成二次伤害[2]。为了避免过多干预,本次修缮时对于现存梁(桁)架只做现状修理加固。揭卸屋顶后,检查梁(桁)架的实际保存状态,现存构件只要保存完好就可续用,桁条、上下弦梁、撑杆等如果存有扭挠变形或腐朽的,用杉木干材复制更换;上述构件存有开裂的可按每隔1 300 mm 抱箍铁箍一道,铁箍宽40 mm,厚3 mm;用铁钉锚固在构件的隐蔽位置。最后做好木构件的防虫蚁防腐处理。

3.3 立面修缮措施

3.3.1 墙体做法

东北角山墙向南拆除长度约2 700 mm开裂严重的墙体重砌,同时对墙基进行加固,其余墙体做现状修理;铲除残余粉灰,全部墙面用麻刀灰粉刷并用白灰膏罩面磨光;后檐墙除柱外的塞挡墙拆除重砌。修理砖柱,铲除残余粉灰,包括重砌墙体用麻刀灰重新粉刷,墙面用白灰膏罩面磨光;砖柱用青灰罩面,厚度3 mm,然后划线勾白色平缝,缝宽5 mm以内。

墙体勒脚清水样式。修理时对保留的勒脚进行清理,使之灰缝整洁干净;新砌部分勒脚要按原勒脚样式砌筑并勾抹灰缝。

3.3.2 门窗做法

该建筑房间之门窗破损、腐朽程度严重,几乎无用;且改装普遍,绝大多数门窗已非原物;现存的窗户从一进院西厢房后檐窗户尚可窥出原本形制之大概。因此,本次修缮依据上述窗户、房门的形制尺度,用杉木干料复制更换全部门窗;恢复内窗。门窗所有用料均要用氟粉合剂进行防腐防虫处理。房门、外窗髹漆亚光栗壳色;内窗髹漆亚光青色。

3.4 地面修缮措施

铲除院落混凝土地坪和室内瓷砖或木地板至素土层,注意室内外地面标高差;清除长出地面的植物,并用生物药剂杀死植物根系。

3.4.1 院落地面做法

第一步:素土夯实;第二步:C15混凝土垫层厚度170 mm;第三步:砂土垫层厚度40 mm;第四步:条砖站砌厚度120 mm。

3.4.2 室内地面做法

第一步:素土夯实;第二步:C15混凝土垫层厚度100 mm;第三步:仿青砖面层厚度10 mm。

4 工程管理

4.1 前期准备

现场勘察,设计、施工均应有相应资质、经验的单位进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体方案需报省文物局审核、备案,同意后方可实施,竣工后也要经省文物局验收通过。在施工单位正式开工前需熟悉图纸和工程量清单内容,甲方组织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明确修缮重点和难点;施工单位需完成现场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安全培训后才可施工。

4.2 施工现场管理

文物修缮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主要内容为安全、质量和进度控制。

4.2.1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施工管理的头等大事,安全意识应贯穿于修缮工作全过程。落实安全技术措施要求做到具体、明确、针对性强[3]。施工单位进场后第一步就是建临时围挡对工地进行全封闭管理,并在工地四周及重点部位安装摄像头,尽可能不留死角地对工地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的监控,这点对于有价值的文物小饰件防丢失防盗窃尤为重要。

防火管理是古建筑修缮安全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我国古建筑绝大多数有木结构,最怕失火,严厉杜绝施工人员在现场吸烟。对作业中确需用火的,做好防范措施;落实灭火器材后,经书面申请批准方可实施;此项作业完成后经检查验收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新冠疫情防控是当前工地安全管理中的特殊需要,工地人员流动性大,非特定人员多,不利于疫情防控。为减少病毒传播风险应加强工地人员核酸检测,减少非必要外出,对进出现场的货车司机等临时性人员要重点防控和登记。

4.2.2 质量管理

质量是工程的灵魂和生命。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即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4]。影响文物建筑修缮质量中人的因素主要是从事文物施工人员越来越少,有传统手工艺的技术工人奇缺,且年龄偏大,不利于文物的传承。材料自身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文物修缮质量成败;文物修缮讲究的是原汁原味,尽可能减少原材料的替换,不得已而为之时也要做到修旧如旧。机械在文物建筑施工中需要慎重挑选,不追求现代化和高效率;手工制作更能达到复古的效果。方法是技术手段,古建筑修缮注重对原工艺的修复,如今很多老工艺失传了,后人在施工中往往不得其法,使得修好的文物看起来不伦不类,“创新”对古建筑修缮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文物修缮中尤其要注意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很多文物和周边的环境经过漫长的岁月已融为一体,相互依存,如参天大树等大型乔木在施工时要做好安全保护措施,不能造成人为破坏。

4.2.3 进度管理

文物修缮工程和新建工程很大区别在于文物修缮现场很多工序采用人工和简单工具,大型设备很少用到,所以文物修缮工程施工效率相对较低,工期较长,管理过程中对工期的要求不能太紧,尤其有变更和前期未发现的新情况,需要补充勘察,设计时,需要仔细斟酌,有些材料可能在市场不易采购,少数老物件需要定制等相对耗时、耗力,故在工期管理中均需适当予以考虑。

4.3 档案管理

工程资料要做到应收尽收,纸质文件和电子资料同步收集,照片等资料要注意注明日期和部位等关键信息,重点关注招投标资料、合同、变更资料及竣工图等;档案管理也是工程管理中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一环,要做到专人收集,及时归档。同时要求对项目全过程做到及时总结,阐明相关注意事项和后期再修缮重难点以供后人参考。

4.4 后期管理

文物建筑修缮完成后主要任务是日常保养和利用。日常保养需要定期对动植物侵害进行巡查,做好木结构的防潮防火检查,发现白蚁踪迹时及时消除蚁患,遇极端天气应做好防范措施,局部损坏和维修要记录在案。保护是前提,利用是手段,不加利用的保护是死保[5]。应该来说修缮只是保护文物 第一步,如何使用,后期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如皖江中学堂及省立五中旧址作为红色教育基地,可能需要收集整理大量历史资料,非一朝一夕之功。

5 结语

文物建筑代表了始建时建造技术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对研究当时当地的风俗习惯具有重要意义。一砖一瓦都浸满了厚重的历史记忆和岁月积淀;修缮过程中需要从业者倍加珍惜呵护,切勿造成文物的二次伤害,更不能随意丢弃。管理人员需要合理筹划,精心安排,牢固树立文物保护意识,将最小干预和尊重历史理念贯彻修缮工作始终。

猜你喜欢

皖江屋面文物
探讨老旧小区屋面防水修缮工程的质量控制
文物的栖息之地
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住宅屋面及相关设施修缮改造关键技术
文物的逝去
屋面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研究
60亿!皖江金租巨额融资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
城市连绵区和皖江城市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