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中不同种组合多桩型复合地基的应用

2022-08-24杨飞鹏张志霞

山西水利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浅部特征值土层

杨飞鹏 张志霞

(西安市水利规划勘测设计院 陕西西安 710054)

0 引言

水利工程大部分建在地质条件复杂的河流地带,河道基础基本上为软弱地基,修建水工建筑物时需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法、置换法、排水固结法、灌浆法、振密(挤密)法等,根据不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1-3]。复合地基是采用两种以上类型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地基处理,从而快速、高效地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变形的要求,而多桩型复合地基以其适应性广及可靠性好而得到了迅速地发展,适用于处理不同深度存在相对硬层的正常固结土,或浅层存在欠固结土、湿陷性黄土、可液化土等特殊土,以及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较高的地基,为地基处理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3][4]。

1 地基处理方法

1.1 常见的复合地基方法

越来越多的复合地基处理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广泛的应用,而且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常见的复合地基方式有:砂石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旋喷桩复合地基以及多桩型复合地基等方式。但是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有时候地层分布不均匀,有固结土层、欠固结土层、湿陷性土层、液化土层等分布,故按照单一桩型形成的复合地基,有时难以满足工程安全性能及投资控制需求。复合地基根据成桩增强体的材料性质可以分为散体材料桩(比如砂石桩)和具有粘结强度的桩(如水泥土搅拌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散体材料桩无粘结强度、无抗拉、无抗弯能力,有一定抗压和抗剪能力;具有粘结强度的桩具有一定抗压、抗剪能力,有一定的抗拉能力和抗弯能力。因此采用多桩型复合地基,可在一定程度上扬长避短,相对单一桩型复合地基具有一定的优势,更能实现“方案可行、安全可靠、经济性好、工期可控”。

1.2 常见的多桩型复合地基方法

多桩型复合地基是在单一桩型复合地基的技术基础上发展成型的,虽然在实际工程中也逐渐得到重视和应用,但到目前为止,相关的理论研究还不够完善,还不能完全满足工程实践的需求,分析计算方式也较不完善。

多桩型复合地基常采用长短桩组合、浅部处理和长桩组合、以及遇到特殊土层采用针对性较强的桩体与普通桩组合的方式。布桩方式采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桩顶设置褥垫层,可分配桩与桩间土承担上部荷载的比例。主要利用各桩型优点达到提高基底软土承载力的目的,柔性桩利用其经济性优势,固化表层软土,提高淤泥质土压缩模量;刚性桩利用强度和长度优势,使基础间接坐落于底部承载力较高土层,提高加固土层压缩模量,减小上部建筑沉降量;浅部采用预压、压实、挤密等方法处理浅层地基,减小压缩性及沉降量。

1)砂(碎)石桩与水泥土搅拌桩组成多桩型复合地基。砂石桩可处理液化土层,结合具有粘结强度的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地基处理,在桩顶采用砂石褥垫层,厚度为较大桩体直径的1/2。国内已在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渠首扬水泵站—打渔张泵站、西安市清河郭靳路桥液压坝等工程采用此种复合地基,见图1。

图1 碎石桩与水泥土搅拌桩多桩型复合地基示意图

2)水泥土搅拌桩和预应力管桩或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组成多桩型复合地基。预应力管桩和CFG桩为高强度桩,主要作为持力基础;水泥土搅拌桩造价较低,可固化表层淤泥软土,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国内已在芜湖市广福电力排灌站等工程采用此种复合地基,见图2。

图2 水泥土搅拌桩与预应力管桩(或CFG 桩)多桩型复合地基示意图

3)浅部夯实和长桩组合复合地基,对浅部存在软土、工程性能差的土层进行夯实或挤密处理,使浅层地基加固,减少沉降,然后采用一定强度的长桩进行加固地基,使浅部和深层地基形成稳定的复合地基,提高承载力,见图3。

图3 刚性长桩与浅部处理方式多桩型复合地基示意图

1.3 多桩型复合地基计算方法

多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初步设计时,可采用《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中公式估算:

1)对具有粘结强度的两种桩组合形成的多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式中:m1、m2——桩1、桩2 的面积置换率(将具有粘结强度的水泥土搅拌桩作为桩1,将散体材料的沉管碎石挤密桩作为桩2);

λ1、λ2——桩1、桩2 的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

Ra1、Ra2——桩1、桩2 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kN;

Ap1、Ap2——桩1、桩2 的截面面积,m2;

β——仅由散体材料桩加固处理形成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发挥系数,无经验时可取0.9~1.0;

fsk——处理后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a;

2)对具有粘接强度的桩和散体材料桩组合形成

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式中:β——仅由散体材料桩加固处理形成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发挥系数;

n——仅由散体材料桩加固处理形成的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

fsk——仅由散体材料桩加固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a;

经检验计算,《工程地质手册》[2]第五版中公式(8-5-92)有误。

3)面积置换率m1、m2

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中7.9.7 章节描述,矩形和三角形布置桩的面积置换率计算均按公式(3):

S1、S2——分别为纵、横方向相邻两桩之间距离;

根据经验,有时实际现场地质和施工条件比较复杂,不能完全按照规范中的矩形或三角形布置,则若没有按照矩形或者三角形布置桩时,面积置换率依然按照7.1.5 章节计算公式:

式中:d——桩身平均直径,m;

de——根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

1.4 复合地基检验

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中7.9.11 对多桩型复合地基的质量检验规定,采用静载荷试验确定其地基承载力,检验数量不得少于总桩数量的1%,同时对散体材料的桩施工质量检验,检验数量不少于其总桩数的2%,对具有粘结强度的桩完整性检验,数量不少于其总桩数的10%[1][6]。

2 结论与建议

1)多桩型复合地基处理水利工程的软弱地基具有其独特优势,可根据不同软弱地基选择针对性强的桩处理方式,节省时间、投资,增加处理效率。

2)在进行多桩型复合地基施工时,需考虑后施工的桩施工时对已施工的桩的影响,若有破坏或影响已施工桩的质量,则对整个复合地基承载力会有较严重的影响,需进行重新评估,因此设计多桩型复合地基时,需合理布置两种桩的位置及尺寸。

3)多桩型复合地基还需进一步在实践中验证,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时需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同时应加强后期沉降观测,保证工程安全。

猜你喜欢

浅部特征值土层
更 正 声 明
土钉喷锚在不同土层的支护应用及效果分析
利用LMedS算法与特征值法的点云平面拟合方法
单圈图关联矩阵的特征值
内蒙古巴林左旗白音诺尔矿田腰尔压锡矿浅部标志带特征及成矿预测
迭代方法计算矩阵特征值
土层 村与人 下
土层——伊当湾志
土层 沙与土 上
求矩阵特征值的一个简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