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建设在微免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2022-08-24陈蓉朱红罗家明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免疫学微生物学实验课

陈蓉,朱红,罗家明

1.川北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四川南充 637100;2.川北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四川南充 637100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完成该任务的重要载体是课程思政[1]。医学院校教师应思考:如何在提升医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发挥课程思政的引领价值、体现“立德树人”的实效,这也是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2-3]。医学院校结合医学专业特点,以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文化育人为抓手探索多维路径,实现3 个统一,即崇尚科学和服务社会相统一,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相统一,敬畏生命与人文关怀相统一[4-6]。 医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除了应掌握精湛的医学知识,还应具备爱国情怀、民族自信、良好的医德医风,同时提升科学素养等,这是课程思政的价值旨归[7-8]。本研究以本人承担的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任务为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8 级医学影像学专业1、2 班49 名学生和2019 级医学影像学专业4、5 班50 名学生,共99 名。 2018 级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2019 级采用传统讲授式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旨在培养学生透过实验现象看事物本质的思维能力,同时还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等。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针对本人授课实验室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室人数安排为45~50 名/实验室,即2018 级影像1、2 班49 名,男生23 名,女生26 名;年龄18~22 岁。2019 级影像4、5 班50 名,男生24 名,女生26 名;年龄18~22 岁。本校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实验课开设在大二上学期,故2018 级授课时间为2020 年9—12 月,2019 级授课时间为2021 年9—12 月, 本教学改革的研究对象为2019 级医学影像学本科专业4、5 班。

1.2 方法

采用传统讲授式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教学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具体实施如下:课前收集思政素材,寻找其与实验内容的融合点,并设置相应的讨论问题。 课中将收集到的思政素材融入教学中,针对课前问题开展讨论。 课后围绕爱国情怀、民族自信、科学素养、医德医风、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安全规章制度等思政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及满意度调查,对2018 级和2019 级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成绩进行比较分析。

2019 级医学影像学专业共开展6 次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其中微生物学内容3 次,免疫学内容3 次。 每次实验课的实验内容、思政素材、思政内容及思政目标,见表1。

表1 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内容融入的课程思政元素

实验内容及课程思政的实施如下。

1.2.1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观察 课前1 周通过学习通发放讨论问题:获得“人民英雄”称号的陈薇院士参与了哪些病原微生物的斗争?在与病原微生物的斗争中作出哪些贡献? 本次实验课是学生首次进入病原生物实验室,首先介绍病原生物实验室与其他实验室的差异及相关规章制度。在讲解病原生物学实验室规章制度时引入课前发放的讨论问题,介绍生物安全法的制订、讨论、通过及实施过程,同时介绍陈薇院士在生物反恐、生物防御、生物安全等方面遇到的危险及取得的成效,以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精神,以法律法规引导学生遵纪守法。

1.2.2 凝集反应与沉淀反应 课前1 周通过学习通发放讨论问题:[党史故事100 讲之第22 讲]汤飞凡:不该遗忘的中国疫苗之父,我们能从中国疫苗之父的事迹里获得哪些启发?实验课介绍凝集反应与沉淀反应主要介绍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特点、类型、影响因素等,强调抗原抗体反应具有特异性,具体介绍凝集反应与沉淀反应的概念、类型及操作步骤。 在介绍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时,引入讨论问题,通过该思政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1.2.3 细菌生理和消毒灭菌 课前1 周通过学习通发讨论问题:无菌操作的原则及注意事项包括哪些? 实验课介绍细菌生理和消毒灭菌主要介绍细菌的接种方法、杀菌与抑菌的方法、细菌的病原学鉴定,学生操作杀菌与抑菌实验。要求学生树立“有菌观念、无菌操作”观念,即细菌无处不在,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端正学生操作态度及技术,做好生物安全工作。将“有菌观念、无菌操作”贯穿整个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有菌意识、无菌操作,以减少学生今后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交叉感染、医源性感染等的发生。

1.2.4 免疫细胞检测 课前1 周通过学习通发讨论问题:动物伦理的基本要求?如何端正医德医风?免疫细胞检测主要介绍单个核细胞分离、E 花环实验、T 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小吞噬实验,操作单个核细胞分离和小吞噬实验。 在介绍各免疫细胞功能时,强调不同免疫细胞分工不同,在体内各司其职,但又相互协作。融入思政内容:社会上各行各业如同免疫细胞一样,每一行业都必不可少,看似独立,分工不同,实则相互贯穿,故每个人在工作岗位上都应兢兢业业。单个核细胞分离实验分离兔的全血,引入课前发放的讨论问题,从实验动物拓展到医学用的其他动物为人类科研事业贡献出宝贵的生命,渗透生命意识和伦理教育,提示学生尊重、敬畏生命,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1.2.5 其他微生物观察 课前1 周通过学习通发讨论问题:结核分枝杆菌的发现、研究史。该次实验课主要观察分枝杆菌、黄曲霉菌,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奋森疏螺旋体等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实验操作抗酸染色法镜检分枝杆菌、刚果红负染法镜检奋森疏螺旋体。 在介绍抗酸染色室时引入郭霍发现结核分枝杆菌过程的艰辛,但因此获得1905 年诺贝尔医学奖或生理学奖, 以名人事迹培养学生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精神。 要求学生将所观察到的其他微生物的形态、染色实验的现象及结果等内容真实、规范地书写在实验报告上,以此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

1.2.6 免疫标记的抗原抗体反应 课前1 周通过学习通发讨论问题:从长春长生疫苗事件获得哪些启发? 如何规避该事件的再次发生?免疫标记的抗原抗体反应主要介绍免疫标记技术、 斑点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斑点ELISA)、胶体金免疫渗滤实验,学生操作斑点ELISA 和胶体金免疫渗滤实验。在介绍胶体金免疫渗滤实验原理及操作步骤时,融入思政内容:2018 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并对涉事单位和个人予以行政处罚,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诚实守信的职业精神。

2 结果

2.1 学生考试结果

2018 级与2019 级学生人数相差不大,2018 级49名学生,2019 级50 名学生。2018 级分数44~87 分,平均68.85 分。2019 级最高分95 分,比2018 级最高分高出6分,最低分74 分,比2018 级最低分高出25 分。 2019 级平均分84.16 分,比2018 级平均分高出15.31 分。 2018级90 分以上无一人,2019 级90 分以上7 人。2018 级不及格人数6 人,2019 级无一人不及格,2019 级学生成绩标准差,见表2。

表2 2019 级、2018 级医学影像学同学的实验成绩分析

2.2 调查问卷结果

共向2019 级学生发起50 份调查问卷,收回47 份,收回率94%。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发现,多数同学对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内容融入的思政素材乐于接受,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对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很有帮助, 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总体较好,见表3。

表3 2019 级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n(%)]

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发现,95.1%的同学对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程融入的课程思政内容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92.3%的同学认为课程思政素材与相应的实验内容融合自然,能够达到课程思政目标。

3 讨论

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是本校所有医学临床和医学技术专业都会开设的重要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临床工作的基础。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免疫性和致病性、微生物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9]。病原微生物种类众多,其中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微生物检测方法、防治原则等各异,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难以掌握[10]。 微生物学实验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染色后的染色反应、形态、结构等,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对微观的微生物有直观的认识。

医学免疫学主要研究人免疫系统在健康维护、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调整免疫功能治疗疾病等内容,但免疫学内容抽象、免疫应答机制复杂、知识点前后交叉、知识更新快,学生普遍反映免疫学理论知识深奥难懂[11-12]。实验操作是将抽象的、 微观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感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便于学生理解。 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实验原理及技能。

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实验课程融入生物安全法、医学名人陈薇院士和钟南山院士、郭霍发现结核分枝杆菌事件等思政素材,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团队合作精神、不畏艰辛的科学探索精神,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端正医德医风等。 实验课融入课程思政后不仅能达到相应的思政目标,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果、实验操作技能、自学能力、重难点的理解等,故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不仅有助于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课知识,在授课教师不变, 学生生源不变的情况下, 教学改革后的2019 级学生实验成绩整体较未改革的2018 级好。 本研究可为其他医学专业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课程思政模式,促进课程思政在整个医学专业全面推进。

医学院校在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健康中国”策略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医学院校培养的是能为人民提供健康服务的医务工作者,只有医学院校培养出精医尚德的医学生,进入单位后方能更好地服务人民[13]。 在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 比纯粹的思政课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学生更容易接受,使德育教育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到学生心田。医学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国家培养思想素养高、专业知识扎实的医务工作者。医学院校的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立德树人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好专业知识的同时, 又能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有待大家深入探究。

猜你喜欢

免疫学微生物学实验课
《中国免疫学杂志》第九届编辑委员会名单
《中国免疫学杂志》第九届编辑委员会名单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微生物学实验引入“项目式”分组模式的应用探讨
《中国免疫学杂志》第九届编辑委员会名单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有趣的实验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
让防治肝癌成为可能
———记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副教授侯晋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