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病科护士实施层级赋能管理模式的效果研究

2022-08-24宋正娥张冬平张大伟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层级高原护士

宋正娥,张冬平,张大伟

吉林省一汽总医院,吉林长春 130011

老年病科承担着老年疾病的诊断和健康管理的护理任务,多维度、多层次为老年人群提供连续与专业的健康服务[1]。临床护理作为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其价值体现在用科学的监测手段和规范的护理技术对各种老年患者进行指导干预,传播良好卫生理念,帮助患者形成更加科学的饮食、运动及作息习惯,并提供健康促进、健康预防、健康管理等方面的指导[2]。 最终提高患者自身管理效能, 从根本上改善我国老年人群健康状态,增加全民身体素质,强化生活质量[3]。 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和老龄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借助护理管理模式着力推动“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向“以患者需求为中心的综合模式”转变,以满足老年患者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需求[4]。 传统护理管理模式作为既往首选的管理方案,其仅能够以生硬的条例约束护理人员,无法激发护理人员自主学习和进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层级赋能护理管理模式借助护理人员自身优势及特点赋予其可以完全驾驭的工作内容,并以临床实务能力为具体提升指标,逐步为护理人员护理能力提供上升保障。 故本研究选择2019 年6 月—2021 年7 月吉林省一汽总医院老年病科19 名在职护理人员, 探究实施层级赋能管理模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2021 年7 月本院老年病科在职护理人员19 名,根据时间不同记为管理前(2019 年6月—2020 年6 月) 和管理后(2020 年7 月—2021 年7月)。 年龄20~55 岁,平均(33.15±4.35)岁;副主任护师4名、主管护师1 名、护师6 名、护士8 名;文化程度:本科12 名,专科7 名。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18 岁,本院老年病科正式注册护士且具备1 年及以上工作经验;性格平和、状态良好者;积极参与本研究、配合度较高者。排除标准:大专以下学历;研究期间预见性请假、备孕、哺乳、辞职、进修、退休者;无法配合研究直至完成,中途可能退出者。

1.3 方法

管理前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由管理者随机分配护理人员工作内容和班次,对年假安排、岗位升迁、特殊性护理事件等均统一按照院内规定制度执行,并听从院内安排护理人员的培训及考核内容,对于3 次考核未合格、多次出现护患纠纷等视情节严重者给予警告、通报、辞退等处分。

管理后实施层级赋能管理模式。①构建层级赋能管理框架。 以护理人员自身选择结合其工作时间、工作能力、性格特点等为划分层级基础,制订初级、中级、高级3 个责任护士层次。 初级责任护士:需具备护士执业资格证书,1 年以上本院护理工作经验;中级责任护士:需具备护师及以上执业资格证书,3 年及以上本院护理工作经验,且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观察、疾病防控等能力;高级责任护士,具备5 年以上护理经验,并拥有扎实的实践护理技能,可冷静处理突发事件,可辅助护士长的管理、工作分配以及培训等。②赋能工作内容。初级责任护士主要负责患者入院、住院、护理档案填写及管理、每日护理记录等基础性工作;中级责任护士主要负责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疾病指标监控等;高级责任护士主要负责膳食、运动、作息指导、病情评估、风险预估、协助医生诊疗等工作。 ③进阶提升标准。 为不断提高护理人员实际护理能力, 管理者应对护理层级给出提升空间,并为其对应指导培训方式。初级在完成自身护理工作后可在工作时间内陪同中级护理人员共同执行护理工作,并要求初级护理人员不可越级跟随高级护理人员执行护理工作,初级护理人员可根据自身能力提升情况申报本季度考核,对考核通过者升级为中级责任护士。 对考核未合格者需参加到线上培训,利用线下时间学习后再次考核。中级责任护理人员升级至高级护理人员除需通过硬性指标外,还需进行线下实践技能培训,通过考核后由管理者单独指定高级责任护士为师傅,跟随高级责任护士积累护理经验,由高级责任护士认可后方可单独执行护理工作。 ④护理培训方式。 线上培训主要以微信群为平台,由管理者和高级责任护士整理和推送理论性护理知识,护理人员自行查看或背诵等。 线下培训方式由管理者借助电教片、网络资源或者本院发生过的真实案例为培训内容, 由高级责任护士演示正确护理技能,并设定规定情境,锻炼中级责任护士的实践能力。 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患者,当下要求护理人员给予膳食指导,要求中级护理人员给予标准答案,回答完毕后由高级护理人员指正错误或者遗漏之处等。⑤激励制度。 具体将激励制度划分为薪酬待遇、职业发展路径两种经济类和非经济类的激励因素,对初级和中级护士层次升迁主要给予经济类激励制度,对高级护士发表专业论文、代表医院参加国家认定的奖项、申请立项等给予职业发展上的支持和平台。

1.4 观察指标

实践技能:选择本院自制评分表进行评估,该评分表包括膳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静脉穿刺等4 个项目,单项分值25 分,分值越高代表护理人员实践技能越强。

综合能力:选择本院自制评分表进行评估,该评分表包括照护能力、协作能力、健康促进能力、疾病预防能力、疾病管理能力等5 个项目,单项分值20 分,分值越高代表护理人员综合能力越高。

职业生涯高原水平:采用谢宝国[5]编制的职业生涯高原量表进行评估,包括层级高原(4 个条目)、内容高原(6 个条目)及中心化高原(6 个条目)等3 个维度,共16 个条目,每个条目以1~6 分计分,代表“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值越高,代表护理人员职业生涯高原状况越严重。其中层级高原指护理人员在当前组织层面很难再有晋升空间;内容高原指护理人员目前工作达到瓶颈,不会再学习新知识;中心化高原代表指护理人员目前无法再向组织中心靠拢。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管理前后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率(%)表示,管理前后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实践技能评分比较

管理后护理人员膳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静脉穿刺等实践技能评分显著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实践技能评分比较[(±s),分]

表1 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实践技能评分比较[(±s),分]

时间膳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 静脉穿刺管理前管理后t 值P 值14.35±2.75 17.54±2.68 3.621 0.001 15.61±2.31 18.12±2.92 2.939 0.006 16.23±2.45 18.77±2.54 3.137 0.003 15.81±2.78 18.46±2.16 3.281 0.002

2.2 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综合能力评分比较

管理后护理人员照护能力、协作能力、健康促进能力、疾病预防能力、疾病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评分显著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综合能力评分比较[(±s),分]

表2 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综合能力评分比较[(±s),分]

时间管理前(n=19)管理后(n=19)t 值P 值照护能力11.31±2.31 14.05±2.42 3.570 0.001协作能力健康促进能力12.19±2.69 14.42±2.17 2.812 0.008 12.08±2.48 14.38±2.69 2.740 0.009疾病预防能力 疾病管理能力11.45±2.16 13.79±2.54 3.059 0.004 12.62±2.09 14.72±2.51 2.803 0.008

2.3 管理前后护理人员职业生涯高原水平比较

管理后护理人员层级高原、内容高原及中心化高原等职业生涯高原水平显著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管理前后护理人员职业生涯高原水平比较[(±s),分]

表3 管理前后护理人员职业生涯高原水平比较[(±s),分]

时间层级高原管理前(n=19)管理后(n=19)t 值P 值16.32±3.55 12.17±3.62 3.568 0.001 23.25±3.87 16.81±3.63 5.290<0.01内容高原 中心化高原22.78±3.19 15.23±3.28 7.193<0.01

3 讨论

老年病并不单独针对某种疾病,而是对具有病程时间长、一旦发病容易迁延不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总体概括,常见的老年病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6-7]。 据统计,全球亚健康人群占人类总数的75%,其中我国2.64 亿老年人口中超过1.8 亿人存在慢性病,说明目前老年慢性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8-9]。而多元化健康需求的激增也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全新挑战。 专科护士作为高质量专业化护理服务的核心群体,与患者健康水平和卫生绩效密切相关,故应大力推动专科护士队伍建设[10-11]。在传统护理管理中,不同资历护理人员所从事的护理工作内容几乎无较大差异,长时间下可导致护理人员出现职业倦怠、负面情绪等。 而层级赋能护理管理便立足于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的短板之上,结合护理人员实际条件给予工作赋能,精准促进护理人员成长[12]。

本研究发现,管理后护理人员膳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 静脉穿刺等实践技能评分显著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护理人员照护能力、协作能力、健康促进能力、疾病预防能力、疾病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评分显著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护理人员层级高原、内容高原及中心化高原等职业生涯高原水平显著低于管理前(P<0.05)。 层级赋能结合现代社会背景和人们更加崇尚的公平、公开、自由等管理理念,使得护理工作条理更加清晰[13]。主要实施路径为构建层级赋能管理框架-赋能工作内容-进阶提升标准-护理培训方式-激励制度。 其中管理框架的明确制订、工作内容赋能和进阶提升标准是对所有护理人员当下工作层级、工作内容和未来工作提升空间的明确规定和公开标准。而要想在保障护理工作有序进行的同时提升整体护理质量,需要规范化的培训和学习,本次护理培训主要将较好理解的理论知识和较难熟练掌握的实践技能分为线上和线下学习,结合当下护理层级制订出更具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同时注重方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进行下一个层级教育循环前,对培训效果和教育结局进行考核,以持续改进培训质量[14-15]。针对不同层级护士的激励政策可有效激发其工作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提高职业生涯认可度。

综上所述,对老年病科护士实施层级赋能护理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实践技能、综合能力,降低职业生涯高原水平。

猜你喜欢

层级高原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