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不当一回事,终将引发大问题
2022-08-24程明
■程明
王女士的胃炎症状从2019 年的4 月开始,持续了大概有4 个月。具体表现为没食欲,胃易胀,胀到坐立不安,时时刻刻都想揉肚子,精神也萎靡不振,严重影响到工作及生活。这期间跑了几次医院,做了无痛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慢性胃炎伴糜烂”。中医西医都看了,而且都是比较好的三甲医院。医生给王女士开了点药,吃了一个星期药后情况有所好转,她便不在意了。过了不久,上面说的那些严重症状又出现了。
王女士当时的工作压力也蛮大,每个月都在想如何完成业绩,虽然工作的时候会忘记胃的难受,但是工作一忙完,胃就开始难受。而且因为没有食欲,每天的食量很少,晚餐几乎都是白米粥,清水面,有时候加点虾或者肉类。王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再次去了医院。消化内科的医生建议她再做一次胃镜检查,还要做幽门螺杆菌检测。这次的胃镜结果是: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炎伴糜烂,幽门螺杆菌阳性。
胃炎的发病因素
胃炎的发病和多种因素有关,下面了解一下导致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的发病因素。
急性胃炎
应激 严重创伤、手术、多器官功能衰竭、败血症、精神紧张等,均可导致胃黏膜微循环障碍、缺氧,引起屏障功能损坏;也可增加胃酸分泌,从而损伤血管和黏膜,引起糜烂、出血,甚至溃疡。
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抗肿瘤化疗药、铁剂(如琥珀酸亚铁)、氯化钾口服液等,可导致胃黏膜损伤,其中非甾体抗炎药还会导致黏膜修复障碍。
酒精 乙醇具有的亲脂性和溶脂性能,可直接破坏黏膜屏障,从而导致胃黏膜糜烂及黏膜出血。
创伤与物理因素 大剂量放射线照射、剧烈恶心或干呕、胃内有异物、放置鼻胃管、息肉摘除术等,均可导致胃黏膜糜烂,甚至溃疡。
慢性胃炎
生物因素 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为幽门螺杆菌,90%以上的慢性胃炎患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免疫因素 部分慢性胃炎的发病与免疫因素有关,患者血清中能检测到壁细胞抗体。
饮食因素 过冷或过热食物、粗糙食物,浓茶、浓咖啡、烈酒,辛辣刺激食物对胃黏膜的长期刺激,均可导致胃黏膜反复损伤,引起慢性胃炎。
化学因素 吸烟是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之一,烟草中的尼古丁可影响胃黏膜血液循环,同时使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造成胆汁反流。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可破坏胃黏膜屏障。
年龄或其他因素 年龄增长、营养不良、心力衰竭、肝硬化、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均与慢性胃炎的发病相关。
胃炎的种类
胃炎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高,常反复发作,不容易治愈是其发病的特点。胃炎是各种刺激因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反应,分为急性胃炎、慢性胃炎以及少见的特殊类型胃炎。如果不加以重视的话,其病情会持续加重,导致身体营养不良,严重的情况下甚至还会发生癌变。因此,在发现患有胃部疾病时,应尽早进行治疗,大多数急性胃病在使用药物控制后,病情都能够逐渐好转。
慢性胃炎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中年以上人群更为常见。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病因,感染后人体一般难以将其自行清除而造成慢性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我国属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的国家,感染率达40%~70%。
胃炎的症状
胃炎常见的典型症状有中上腹疼痛或者不适、恶心、呕吐、腹胀、食欲减退等,重症患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胃黏膜损伤导致刺激症状更明显,从而产生中上腹疼痛或不适。
胃炎可导致胃排空减慢、产气过多,引起腹胀。表现为腹部胀大,或有胀满感,慢性胃炎可有餐后饱胀感。恶心是胃内不适引起紧迫欲吐的感觉,此时胃张力和蠕动减弱,十二指肠张力增强。
若只是干呕,此时胃上部放松而幽门部短暂收缩;若是幽门部持续收缩,腹肌收缩时腹压增高,从而迫使胃内容物急速而猛烈地向上反流,出现呕吐。也会导致胃肠蠕动减弱,影响胃肠消化功能,胃动力减弱,食物滞留导致产气过多从而影响食欲。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糜烂、溃疡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
胃炎的检查
胃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医生主要根据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确诊。急性胃炎依据病史、症状诊断不难,应注意与急性阑尾炎早期、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相鉴别。慢性胃炎的确诊有赖于胃镜检查和胃黏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胃镜检查可与胃癌、胃溃疡等疾病相鉴别。
主要有以下几种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 由于腹部症状较为明显,医生会对腹部做重点查体。但胃炎的体征多数不明显,有时仅有上腹轻压而感觉疼痛。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是临床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贫血。
粪便常规和隐血试验检查 黑便和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均可提示有消化道出血。
幽门螺杆菌检测 有创检测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及幽门螺杆菌培养等。
胃液分析 可用于判断胃酸分泌功能是否正常。自身免疫性胃炎可见胃酸减少,严重者可无胃酸;萎缩性胃炎病变主要在胃窦时,胃酸分泌可正常或偏低;非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可正常或增高。
胃镜检查 胃炎可通过胃镜检查进行确诊。胃镜能顺次地、清晰地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等的黏膜状态,也是诊断胃炎的主要方法。
病理学检查 急性胃炎时,可见胃黏膜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慢性胃炎时,可见显著炎症细胞浸润,可能出现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胃黏膜组织出现了肠黏膜的组织)、异型增生等病理组织学改变,属于胃癌的癌前病变,胃镜检查结合胃黏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及时发现早期胃癌。
《人人健康》提示大众:胃炎主要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而造成的慢性疾病,如果得了胃炎,一定要积极地进行干预、治疗,并且哟改善生活和饮食习惯。不然胃炎有可能发展成为胃溃疡,甚至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