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宅环境健康入户调查方法研究

2022-08-24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7期
关键词:调查员被调查者完整性

杨 超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北京 100120)

1 研究背景

2013年原环保部发布的《中国人群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研究报告(成人卷)》指出,我国居民平均每天的室内环境活动时间占83.3%,室外时间仅占15.4%,室内活动时间大约是室外时间的5倍[1]。因此,室内环境势必对居民的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为了解住宅室内环境的健康状况,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基于抽样调查方法开展了一些大规模的入户调查研究,这些研究收集了住户的室内环境与健康信息,对于明确该国家或地区室内环境的健康风险因素及制定室内环境的改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2-7]。

而我国在此方面起步较晚,本研究以“室内环境”与“问卷”或“调查”或“实测”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发现1990—2018年共发表论文532篇,论文数量从2002年才开始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通过按照被引频次排序,对前50篇高被引文章进行调查方法的分类统计,发现13.4%的论文完全未介绍调查方法,63.2%仅说明采用了某种调查方式,但基本未描述具体的调查过程,只有11.3%的论文描述了具体的调查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大多数研究侧重于调查结果的描述,而对于具体的调查过程重视度不够,即“重结果,轻过程”。但若未对问卷设计、抽样及调查实施等调查过程进行良好控制,将无法获得有质量的调查资料,更无从谈起为实证分析提供支撑。虽然教科书一般都提供关于调查方法的介绍,但这些书籍所阐述的内容通常是原则性的或抽象的,并且大多数依据往往是参考西方国家的调查经验。然而,我国的国情与欧美等西方国家具有较大差异性,完全照搬这些调查经验并不适合。

因此,本研究基于笔者近年来室内环境入户实测调查的实践经历,并参考我国目前社会科学开展的全国范围内大规模调查,阐述在国内开展室内环境入户调查的实践经验与问题。本研究将紧紧围绕影响室内环境调查实测质量的抽样、调查员、被调查者等因素,重点探讨以下问题:①调查员对室内环境调查实测质量的影响;②室内环境调查实测中行政资源的作用;③影响室内环境调查实测质量的被调查者因素;④高回收率还是高质量的调查。希望通过本研究为在国内开展室内环境入户调查提供借鉴。

2 调查员对室内环境调查实测质量的影响

室内环境调查实测本质上是研究者、调查员与被调查者之间的互动,其中调查员作为承接连接研究者与被调查者的桥梁,其势必对调查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一般认为调查员对调查质量影响主要体现在询问(篡改或忽略调查内容)、引导(诱导被调查者回答)、记录及伪造(伪造部分或全部调查问卷答案)等方面,而目前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方式是培训、督导与二次复核,即试图创造一个“标准化”的调查人员,采用相同方式进行调查,以降低调查员对调查的影响。但在实践中往往面临较大的挑战,研究发现,在入户实测调查初始阶段调查员一般对待调查较为认真,而随着调查次数增加,调查员的厌烦情绪逐渐加大,呈倒U形关系,有些调查员为了提高效率,诱导甚至代替住户进行问卷填写,具体表现在调查问卷缺失度增加或问卷所有问题答案趋于相同,因此虽然调查员调查次数增加,但并不意味着调查质量的提高。另外,不同调查员之间的教育、职业、生活经历、性格等具有一定差异性,这些均可能导致调查质量参差不齐,例如大学生调查员相对较容易培训,并且学生身份更容易取得住户信任。

因此,为控制调查员对调查质量的影响,首先应该在调查人员数量与每位调查员的调查数量之间寻找平衡点,盲目增加调查员数量虽然可以减少每位调查员所承担的调查数量,但势必增加调查成本,另外也增加了由调查员引起的调查差异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较少,KISH L[8]基于欧美国家调查情况发展了调查员培训成本、调查员引起的误差与每位调查员最优调查数量之间的经验模型,但这一模型是否适用于我国仍待进一步检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课题组每位调查员的最优调查数量是10~26份,当超过26份时,调查质量呈下降趋势[9]。其次,建立以调查员的调查质量作为评判标准的薪酬奖励措施,目前较多调查以天数或调查数量作为调查员薪酬的判断依据,这种评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滋生调查员的敷衍心态或一味追求数量甚至出现作弊的情况,而以调查质量为评判标准的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这种情况。

3 行政资源在室内环境调查实测中的作用

调用行政资源是现阶段在我国开展大规模学术调查的一个重要特色。这首先是因为住户信息资源的获取必须依靠行政组织,而在实施抽样调查时往往需要住户的户籍资料,这些资料根本无法在社会上公开获得,这点与西方发达国家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例如在美国可以通过商业购买的方式从信息咨询服务类公司(如盖洛普公司)获取这些基础信息,因此在国内实施大规模学术调查时无法摆脱对于行政资源的依赖。其次,由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是一种自上而下集中式纵向管理体制,基层对上级行政组织具有较强的服从性,因此在开展入户调查时,调用行政资源可以极大地促进基层的配合性与降低入户难度,通常基层工作人员(如居委会)会协助调查员提前与住户沟通,有些甚至陪同入户调查,以取得住户的理解与信任,避免遭遇“闭门羹”的现象[10]。并且,我国居民对政府行政组织具有普遍信赖性,通过行政组织默认或认可的学术调查活动更加具有“合法性”,居民的参与度会相对更高。另外,近年来各种商业调查不断涌现,居民在这些调查中更加愿意相信来自“官方”行政组织的调查。

针对目前我国国情的特点,行政资源在开展大规模学术调查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抽样调查提供必要的住户信息,减少入户调查困难,提高住户参与度。但是课题组在使用行政资源也发现以下问题:①某些基层人员在协助入户调查时可能会干扰住户回答,他们往往会与住户寒暄或以“插话”的方式干扰调查,有些甚至会指导住户进行调查问卷填写;②个别基层人员对调查存在戒备心态,较为消极地应对调查,甚至出现不配合状态。

4 影响室内环境调查实测质量的被调查者因素

被调查者是室内环境影响调查实测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一些欧美国家学者利用社会心理学理论对被调查者的参与动机进行了解释,但是这些成果均是基于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而我国大多数民众对调查认识不深,因为现代意义上的抽样调查对于我国而言本身就是一个“舶来品”。而且,由于传统文化影响,我国社会具有“熟人社会”的特点,反映在调查方面,就是被调查者对于陌生的调查员缺乏信任,因此不会轻易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尤其是在涉及工资、健康等敏感话题。本研究将定量阐述影响调查质量的被调查者因素(个人因素及调查环境因素)。

研究发现,年龄、教育、性别、性格、生活经历等个人因素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调查。本研究对不同年龄、教育水平、性别的调查问卷的完整性均值(回答问题数量与所有问题数量的比值)进行统计,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性别对问卷完整性影响并不显著,女性被调查者略高于男性(0.9%);随着年龄增长,问卷的完整性呈下降趋势,例如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被调查者问卷完整性约是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1.4倍;教育水平对问卷完整性影响较为显著,硕士及以上被调查者问卷的完整性是小学及以下教育水平的1.3倍,是中学教育水平的1.1倍。

表1 不同个人因素下的问卷完整性

入户时间也是影响被调查者参与度的重要因素,不合适的入户时间易干扰住户生活,使之产生排斥心理,进而影响调查质量。本文对北京地区81户住宅的冬季入户时间(入户时间由住户确定)进行统计,如图1所示,60%的住户选择在周五到周日入户,其中选择在周六入户的住户占比最大(22%),其次为周日(20%)与周五(18%)。而选择在周一到周四入户占比分别为9%,12%,9%与10%。更进一步,具体的入户时间主要集中在 18:00~20:00(33%),其次为 8:00~10:00(23%),10:00~12:00(22%),16:00~18:00(12%),选择在中午时间入户的住户较少,即 12:00~14:00(4%),14:00~16:00(3%)。

图1 北京入户实测时间统计

5 结语

1)分析调查员对调查实测质量的影响,发现调查质量与数量之间呈倒U形关系,提出应该平衡调查人员数量与每位调查员的调查数量之间关系,并建立以调查员的调查质量作为评判标准的薪酬奖励措施,同时应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对调查员的调查区域进行分配,以最大化地降低调查员引起的调查区域性之间的差异性。

2)通过对室内环境调查实测实践活动分析,讨论行政资源在室内环境实测调查中的作用,即为抽样调查提供必要的住户信息,减少入户调查困难以及提高住户参与度等,但也应注意使用行政资源时带来的负面问题(如干扰调查、基层人员戒备心态等)。

3)定量描述影响室内环境调查实测质量的被调查者因素发现,个性别对问卷完整性影响并不显著(女性被调查者略高于男性0.9%),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问卷的完整性呈下降趋势,并且学历水平越高,问卷完整水平也越高。另外,对于东北地区冬季入户实测而言,60%的住户选择在周五到周日入户,入户时间主要集中在 18:00~20:00(33%)。

猜你喜欢

调查员被调查者完整性
诉调对接背景下诉源治理多元主体之家事调查员构建研究
总装前完整性质量管控方法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制造中的应用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简析双城区病虫害乡村调查员管理办法
英语流调标准对话
00后阅读偏好的三大特点
出租车司机、餐馆服务员成债券买家秘密“调查员”
敏感性问题抽样调查方法研究
谈书法作品的完整性与用字的准确性
你为何不能幸福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