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研究
2022-08-23杨莉
杨莉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因此,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前提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具体地说,即要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此,我们必须立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的历史经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属性、当代价值以及现实路径进行深入思考,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质量发展找到切实可行的方向与道路,进而使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全部的力量。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发展;现实路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图分类号]D64;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2)06-0046-0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标识,以及当代中国发展的一项突出优势,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我国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2],“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3]。在作为“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3]“中华民族的根和魂”[4]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背景相适应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的高度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总原则: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此,我们必须立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的历史经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属性、当代价值以及现实路径进行深入思考,才能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质量发展找到切实可行的方向与道路,进而使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全部的力量。
一、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属性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质的揭示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人类历史的深入研究,在实践、劳动再生产等理论框架之下,形成了完整的文化观阐述,深刻揭示了“文化”这一特殊的人类现象的普遍本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特殊形式,其本质属性同样符合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论述。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在再生产的行为本身中,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他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5]487马克思从人类生存的前提即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实践出发,人的生产实践活动在指向外部客观世界的同时,将人内在的精神文化呈现出来,文化由此而生。因此,人的文化的发展,究其本质是依赖于人及其实践的,文化的变迁也依赖于人的物质生产实践的变革。同时,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身传承、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与恩格斯高度肯定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特殊规律。他们指出,社会出现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工后,“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6]162。在马克思看来,文化既是人类具体生产实践的历史产物,同时区别于纯粹的物质产物具备精神属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一方面,它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进程中,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另一方面,它的具体内容除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成果外,还有着引人入胜的精神创造。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人类文化的产生除了人类从实践中创造以外,还是从传统中继承的,“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6]669。换言之,文化作为人类实践的产物,不仅仅属于创造它的人,还属于所有继承它的人:文化不仅是人类的创造,更以历史的形式成为后来人类生存与生活的现实环境。在这个意义上,后来的人类天然地是文化的继承者——因为他们生活在其中,进一步地,他们在继承文化的同时以实践的方式创造着新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生产生活实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结构形态的变迁,傳统文化也逐渐丰富和发展起来,虽经历了多次波折和挑战,却从未中断,发展至今。由此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过去既有并传承至今的,是现代化进程中无法回避和逃避的现实力量。传承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机勃勃的延续力量,不仅因它是传统的、古人留下的宝贵遗产,更重要的是因为它能在新时代条件下成为现代化发展的推动力。同时,列宁指出:“我们已经表明:如果谈的是现代人所承受的‘遗产’,那就要区别两种遗产:一种遗产是启蒙者的遗产,是绝对敌视改革前的一切的人的遗产,是拥护欧洲理想和广大群众利益的人的遗产。另一种遗产是民粹派的遗产。我们已经表明,把这两种不同的东西混淆起来是非常错误的。”[7]130-131所以,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既不能否定传统,脱离历史一脉相承的连贯性,将其完全视为列宁所谓“民粹派的遗产”;也不能脱离现实,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品格,将其仅仅看作历史的遗迹。
(二)中国共产党在实践探索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质的认识
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支柱和身份认同,更是一个政党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思想源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辩证地对待和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断刷新与加深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质的认识。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探索,并从中国具体情况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扬弃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毛泽东提出:“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8]708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8]534,因此应该辩证地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后,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应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本原则,“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8]708。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中华民族的“一份珍贵的遗产”,另一方面也清楚认识到了自身与当前中国革命现实文化需求不能完全适应的现实;重视改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能与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有機结合。这一实践探索不仅表现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现实诉求,也开辟出中国特色独有的文化批判继承的发展道路,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更深入地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的现实道路。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新理念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针对古今中外的各种优秀文化提出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其后,毛泽东重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充分利用与批判利用兼备,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成为新文化建设的有益助力。可以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完全从实践的角度,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方式,强化了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现实为前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性与人民性的认识。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提出要加强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引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推动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邓小平不仅客观辩证地评价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还提出了文化要随着时代环境和实践发展、转化,正如他说“要发展就要变,不变就不会发展”[9]283,“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9]274。之后,江泽民指出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事关中华民族振兴的大事,还具体提出要“全党同志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一切优良的文化传统”[10]3,在遵循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扬弃”的基本原则上,江泽民强调了要“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10]160。胡锦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11]640-64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继续秉承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则,深入发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极的、能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提供助力的元素,力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12]313。同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的根基,是我国独特的竞争优势。至此,中国共产党以实践探索的方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以及作为“我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的根基”“我国独特的竞争优势”的根本性与独特性有了全面且深刻的认识。
二、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积淀了几千年的文明精华,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只有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才能明确其发展与转化的意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质量发展确立价值根据。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觉肩负文化使命的必然选择
1840年以来,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明方式和文化传统,遭遇了现代化的全面冲击。可以说,这是中国近代遇到的最大难题和困境之一,它关系到中华文化的命运。因此,找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方向,发扬中华文明,成为中华民族的时代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以清醒的文化价值意识和文化自觉意识,十分精准地认识到文化时代变迁的紧迫性和深刻意义,因此自觉担当起文化建设的重担,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新时代发展是全方位、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更要肩负起文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根植文化特色,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华,促进新时代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13]1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五千多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不可否认,其中很多内容已经不再适合当代社会,也不符合人们当下的精神需求,但不能因此就放弃、割裂传统文化来建设新文化,正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所指明的,新文化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所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不仅要保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要发展和创新。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原则上,运用辩证思维,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
其次,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4]即中国共产党既以马克思主义为纲领,也重视继承和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起,就清晰地定位了中国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的基本指导思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5]155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更加重视挖掘阐发、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在开启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要高质量发展和转化传统文化,更需要以高超的中国智慧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会贯通,进而“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15]155-156。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文化的发展不是自然发展的过程,而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因此,任何传统文化都要在传承和发展中与所在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新文化的发展也是要依靠既有的传统文化作为基石和根源,这是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华文明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在赓续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一方面,是因为其自身的独立性和特殊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是因为其发展并非纯粹的被动过程,而是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主体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先辈们于长期实践中创造、积累与传承的智慧结晶。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会改造人的思想,文化就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被创造、被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内在生命力也正体现于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由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特性所决定,这些特性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包容多元的外来文化,从中吸收养分作为自身传承和发展的资源和动力,进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能传承千年连绵不绝,又能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都是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而不断发展更新的,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13]5这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更新、稳定与变化的深刻思辨,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内在持续生命力的本质,为当下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启示。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应对防范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挑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质量发展能促进文化自信,从而能更好地确保文化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16]12,并进一步明确“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12]349。就文化本身而言,虽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但是并无高低强弱之别,正如马克思提出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7]2由此可见,所谓文化的强弱其本质仍是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水平。近代,在西方科技和文化的冲击下出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质疑,有些观点甚至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无法适应世界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是一种过时的、封建的、制约中华民族经济发展的文化,一些人甚至因此提出了全盘“西化”的文化发展路径。这种对本民族文化的自我怀疑所造成的文化不自信,从近代直至当代始终未能被完全消除,表现为在今天仍然有个别人难以对自身文化价值有充分肯定:仍有否定自身文化传统、无限推崇西方文化、鼓吹全盘“西化”的声音。
事实上,恰恰相反,文化是“凝聚民族国家精神、保护自己民族利益的途径,是每个民族国家立足的依据和根本”[18]19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不例外,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更蕴含着有益于全人类的智慧,比如被世界所公认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金律,“君子和而不同”的处事原则,对西方启蒙运动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传统文官制度,等等。当今的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我国所受到的文化冲击,不仅来自外来文化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同时还有文化全球化的影响。因此,在文化全球化和西方各种思潮的影响和冲击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也必然要传承和发展,我们需要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质量发展,保持我国的文化主体性与主动权,从而确保我国文化领域的安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沃土,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适应和发展的有利时机。任何新文化的建立都不能忽视原有文化的影响、作用和力量,正如有学者指出:“最初形成的文化底层将对尔后的文化产生永远拒绝不了的影响、打上磨灭不掉的痕迹。”[19]210因此,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纲领作用,还要更加重视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遍性与科学性,使其提倡的优秀价值能够贴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与发展需要。
三、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
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呈现出新变化。新发展阶段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提高发展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20]。基于此,我们可以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已经隐含其中:其一是“办好自己的事”,即以发展自身为根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发展来说,就是要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为目标推进国内发展路径;其二是“提高国际竞争力”,即以文明互鉴为目标,寻求国际发展路径,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家各民族文化的充分接触、充分交流中成长。
(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扎实推进国内发展路径
高质量的文化供给能够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人民幸福的核心内涵是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2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需求,还包括精神生活的需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质量发展能够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精神命脉息息相关,是我们身份认同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人的文化保障。不可否认,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有的优秀传统文化已经远离了人们的生活,这不但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发挥应有价值,同时使民众因不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而缺乏文化自豪感。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质量发展,就是要使人民群众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真真正正接触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染和熏陶,如此才能实现人民群众文化底蕴的积淀、文化视野的开拓和文化品位的提升,从而通过文化体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22]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面,应当充分考虑当下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方式,“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15]161。近十几年社会上出现的“国学培训热”,正说明人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渴求,只是这种输出形式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才造成了这几年对于“国学培训”的诟病。即便如此,“汉服热”“古诗词热”的持续升温依然表明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渴求和对传统文化转化適应不良的包容。鉴于此,应当引导、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业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相结合,创新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调整产业发展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
(二)不断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广泛寻求国际发展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23]31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价值观和核心精神的影响波及东亚、东南亚地区,其思想内涵无疑对人类有积极影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24]9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质量发展,不但意味着与当代中国社会的更好适应,还意味着要在“兼收并蓄”的过程中提炼出能解决人类文明冲突、价值虚无主义等问题和困境的普遍价值和重要思路。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在与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寻找不同文化的共同的价值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24]10。
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推动中国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现实实践。换言之,我们应当在推动中国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实践过程中,同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是对外开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闭门造车、孤芳自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说:“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24]5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各文明相遇乃至碰撞冲突的机会日益增多,在这样一种现实前提之下,文明互鉴给各个文明带来了发展的契机:这也是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现实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在文明互鉴的过程中,必然也会存在文化间的冲突和矛盾,一如文化全球化和民族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如何在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质和精髓的基础上,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发展自身,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发展在文化全球化浪潮下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即在于要在文明互鉴发展中掌握主动,依据社会发展和人民的需要,进行有意识、有选择地借鉴,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被动到主动的高质量发展,在文化的交流互鉴的过程中主动吸收转化其他文化的先进成果,积极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性,最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历史到现实的转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1).
[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1).
[4]习近平.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2-21(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0)[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列宁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1]胡锦涛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3]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2).
[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16]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8]魏海香.哲学视域中的文化全球化[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
[19]许嘉璐.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使命[M].北京:中华书局,2017.
[20]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20-11-04(2).
[21]习近平同志《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主要篇目介绍[N].新华每日电讯,2021-08-17(2).
[22]张洋.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1).
[2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4]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體: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 丛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