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管类实验课程中学生团队构建影响因素研究

2022-08-23岫,石

江苏商论 2022年8期
关键词:经管类成员中学生

陈 岫,石 立

(广州华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1300)

一、研究背景

实验活动课程也称之为经验课程,是学生通过动手“做”而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理论基础是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理论①。经管类实验课程让学生自行组建团队并主导课程走向,以参与度高、竞争性强的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②。团队建立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团队管理成效,良好的绩效必须依赖健全的团队组织③。所以经管类实验课程教学的效果及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构建的团队是否合理。然而,现有文献大多都还只是在探讨经管类实验课程的模式和实施方法,或者只是研究企业团队构建或者是教师团队构建的影响因素,静态研究多,动态研究少;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④-⑦。鲜有研究将经管类实验课程和学生团队构建相结合,研究经管类实验课程中学生团队构建过程。本文的研究试图弥合现有文献的缺口,针对经管类实验课程中学生团队构建过程的学生团队环境、学生团队组织、学生团队领导、学生团队监督这四个影响因素进行实证调研,提出学生团队构建的模型,分析及总结出经管类实验课程中学生团队构建过程中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并对此提出教师在经管类实验课程中对学生团队构建过程的指导建议。

本调查采用高等院校学生团队领导调查问卷及访谈方式。调查问卷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团队情况部分,包括个人在团队中的职位,经管类实验课程内容,学生团队绩效;第二部分,共6个问题,主要了解学生团队领导在团队中的情况,调查内容包括与学生团队相关的二级子系统。调查问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回收有效问卷529份。同时,对院校进行实地调研,对正在参加经管类实验课程如手工沙盘、电子盘、企业经营模拟、综合仿真实训等的学生进行访谈,以期准确了解学生团队情况。

二、经管类实验课程中学生团队构建的因子分析

(一)问卷数据处理

在问卷中,问题“团队成员数”和“团队打分”的结果属于数值型,可直接用于分析。问题“排名”的结果属于顺序数据,结果为1表示排名最高;结果越大,表示排名越靠后。问题用“五分制”进行量化,最高分5分,最低分1分,具体如表1所示。

以团队打分作为因变量,Q1-Q20作为自变量。为分析各因素的关联性以及各因素对团队打分的影响,以下进一步分别建立因子分析模型分析因子的关联性,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团队打分的影响。

表1 经管类实验课程中学生团队构建问卷设计

(二)因子个数的选取

本文对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使用SPSS软件计算模型的总方差解释表(Total Variance Explained)以确定因子的选取个数,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从总方差解释表(Total Variance Explained)中可以看出,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有4个,累计可解释变异量的61.712%;4个变量因子共解释了原有变量总方差61.712%,小于常用的80%,因此选取提取4个公共因子进行因子分析。

(三)计算因子载荷矩阵

在表2的基础上,对各营销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建立矩阵(表3)。

由表3可知:“q3.对团队领导者非常有信心;q10.与团队领导沟通融洽,并能够服从领导;q15.团队领导充分与团队成员协商后做出决策;q18.团队领导为团队成员完成工作提供有效帮助;q19.团队遇到挫折时,团队领导成员积极面对;q20.团队领导在团队内是有威望”的在第一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因此第一个因子可解释为领导因子,记为F1。

“q1.有共同的经营理念;q6.在团队里自己的职责和任务非常明确;q7.必须与其他人一起努力才能完成任务;q8.团队中,自己的职务是自己所擅长的;q9.团队成员的技能是互补的;q11.与团队成员沟通融洽,并能共同完成任务”在第二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二个因子可解释为组织因子,记为F2。

“q2.受团队成员的吸引;q4.团队成员之间非常了解;q5.团队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在第三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可解释为环境因子,记为F3。

“q12.团队中,有时候私人感情比任务更重要;q13.团队有惩罚和激励机制;q14.团队有监督检查机制”在第四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可解释为监督因子,记为F4。

三、经管类实验课程中学生团队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团队打分作为因变量,Q1—Q20作为自变量。由于以上因子分析的结果命名清晰,各因子包含了各因素的主要信息。因此,建立以团队打分为因变量,因子分析的综合因子得分作为自变量的回归分析模型来分析团队领导、团队组织、团队环境和团队监督四个因素对团队构建的影响大小。

表2 总方差解释表 (单位:%)

表3 旋转的因子载荷矩阵表

计算综合因子得分。根据各因子的方差和总方差,结合各因子得分,计算综合因子得分F。计算团队打分对F的回归模型,记团队打分为Y,做Y对综合因子得分F的回归模型。模型结果为表4至表6。

表4 模型汇总

表5 Anovabs

从以上模型可以看出,各因子对受益程度都有显著的影响。从系数可以看出,影响大小关系为“F1>F2>F3>F4”,即改变各因子的值的大小。领导因子的改变影响最显著;组织因子的影响排第二;环境因子的影响位列第三;监督因子的影响居第四,由此得出具体回归公式:

观察模型的拟合优度R2=0.475,说明模型拟合程度一般。这主要是因为模型因变量的数据为五分制导致的,由于五分制的数据是不连续的数据,在实际模型中会大大降低模型的拟合效果。由于本项目主要测算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结构关系,拟合优度可以适当放宽条件,可以认为回归模型的结果是可信的。

四、结论及建议

在对调查的对象进行调查问卷及访谈时,从学生团队的领导、组织、环境和监督四个因素来评价经管类实验课程中的学生团队构建情况及团队效能。从回归分析模型得出在经管类实验课程学生团队构建中学生团队领导因素排第一,属于学生团队构建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学生团队组织因素排第二;学生团队环境因素列第三;学生团队监督居第四。综合上分析及访谈结果,教师在经管类实验课程中对学生团队构建的指导应提出以下建议:

表6 系数a

(一)团队领导是团队构建的核心,教师首先应重视学生团队构建中领导者的选择

为了在教学中构建好的学生团队,首先要重视学生团队中领导者的选拔和培养,这也是经管类实验课程中学生团队构建最重要的部分,是影响学生团队学习行为和学习效能的最重要因素。在访谈中了解到,在经管类实验课程中学生团队学习行为和学习效能较好的学生团队,都拥有一位优秀的学生团队领导,该学生团队领导能够组建高效的团队,即选择合适的团队成员,并能够合理配置,而不以私人感情作为选拔成员标准。能够带领团队在实践实验过程中,做到团队自我管理,包括带领团队明确团队目标、清晰职责及任务。体现出较好的学生团队学习行为,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做到寻求反馈、寻求帮助、讨论失误、敢于尝试和反思经验。所以此类型的学生团队能够得到较好的团队效能,包括团队效绩排名前列,学生团队中所有团队成员满足度较高,对团队有着较高的凝聚力和自豪感。但是在学校中的学生大多都没有团队管理经验,所谓的管理知识也仅仅在理论知识层面,属于“纸上谈兵”阶段,所以学生团队构建中团队领导者的选拔和培养离不开课程中的指导教师。虽然在经管类实验课程中教师的地位从“主导”变成“辅导”,但是教师在学生团队构建及管理中,对学生给予一定指导与帮助,能够使学生团队获得好的效能,并能提高学生团队领导的团队管理能力。

(二)团队组织是团队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指导学生团队的组织管理

其次,在学生团队构建过程中加强团队的组织管理也非常重要,有一个好的团队领导,却没有一个好的团队,就是浪费资源。在访谈中了解到,学生都认为团队的组织管理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实际学生团队构建过程中,很多学生团队却忽视了这个因素,体现在团队构建的选择过于简单。基本上是选择与关系较好的同学组建团队,团队构建更加注重私人感情,学生团队领导者是根据团队成员所学专业和成员意愿来安排职位,以及根据老师的硬性规定人数分配成员的职位,而学生团队成员更多是看中团队氛围,即认为在团队中得到愉悦感更重要。而团队目标的制定能力对学生团队领导者还是团队成员都是欠缺的,团队目标制定比较短浅,也没有具体的目标实施计划。团队沟通也是团队组织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大部分学生认为自身的沟通能力有待加强,而且都认为团队领导者是团队成员沟通的桥梁,如果团队领导者的沟通工作做不好,队员的能力再强再发挥不了作用。所以在经管类实验课程中指导教师应该在学生构建团队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团队组织指导意见,让学生明白团队组织管理的重要性,应构建一个有共同的经营理念、明确团队目标、团队个人职责和任务、加强团队间合作、注重发挥成员的特长、合理搭配团队成员、加强和重视团队成员间沟通的学生团队。

(三)团队环境是团队构建的基础,教师指导学生熟悉及利用团队构建的外部环境

团队环境也是影响经管类实验课程中团队构建的其中一个因素,需要构建熟悉、和谐的团队环境,并配备充足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但是从访谈中了解到,在经管类实验课程中实验的规则以及环境,团队人员数量、资源的配置都是固定的,是不能改变的,学生无法利用或创造更好的团队物质环境,只能在构建团队人员的时候更多选择权。虽然在经管类实验课程中学生团队无法改变团队的环境,但是这些外部环境也可以影响到实验过程,所以学生团队构建时可以做到了解实验的要求及内容,充分熟悉及利用外部环境,如熟悉实验的规则以及规律,在有限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下组建团队、合理安排职位、制定团队目标等。

(四)团队监督是团队构建的保障,教师可适当增加团队监督管理机制

最后,团队监督也是在经管类实验课程中团队构建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但在访谈中了解到,大部分的学生团队在构建的时候都没有制定相关的团队监督管理机制,主要原因是团队领导者认为自己虽然为团队的领导者,但是在实验中自己没有过多权限去制定相关的惩罚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无法切实做到对团队成员的惩罚、奖励及监督;而团队成员认为团队监督管理机制是对他们的限制,所以也不会在团队构建的时候提出建立相关监督管理机制。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没有监督管理机制的团队很容易出现“搭便车”的团队组员,即共享其他组员的努力结果,而努力工作的组员又没有其他的奖励,所以造成团队成员间的矛盾和冲突。所以在经管类实验课程中学生团队监督管理机制的设立是对团队构建的保障,正确的监督管理机制便能约束和激励团队的每个人,让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套规范的监督标准,激励机制也能够鼓励团队成员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团队的构建及成长。所以在经管类实验课程中指导教师应该下放更多的权利给学生团队领导者或其他监督者,如授予团队领导者对团队成员的打分权利,或有其他学生担任监督管理部门,对每个学生团队进行考核评价监督,这样才能保证监督管理机制的制定及执行。

注释:

①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②田景正.综合实践经管类实验课程研究述评[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

③吴铁钧.大学生团队学习:模型建构与团队效能[d].苏州大学,2011.

④闫仕宇,阳小华等.软件实训教师团队构建策略探析[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33):104-108.

⑤周坤顺,马跃如.高校科研团队包容性环境构建[j].中国高校科技,2019(04):28-31.

⑥陈光明.高管团队构建及其决策模式对民营企业绩效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86-92.

⑦方勤敏,刘海凤.企业团队生态系统的构建[j].生态经济,2010(11):156-158+165.

⑧段桂江,徐世新.基于专业课程设计平台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1):132-137.

⑨邓育林,候汝军.基于实践创新项目的动画专业学生团队构建模式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8(02):147-149.

猜你喜欢

经管类成员中学生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基于SPOC的经管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2014年3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