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必要条件分析的企业创新活力影响因素研究
——以南京江北新区上市企业为例

2022-08-23李玮玮

江苏商论 2022年8期
关键词:因变量瓶颈活力

李玮玮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a.商学院;b.江苏人才强省建设研究基地,江苏 南京 2100044)

创新活动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活动积极程度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在如今的“VUCA环境”1vuca是volatility(不稳定),uncertainty(不确定),complexity(复杂),ambiguity(模糊)的缩写。,更是学术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但在现有创新活力研究中,学者通常采用逻辑推理和假设检验进行分析,这一分析方法最大的缺陷是假设前因变量是结果变量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即前因变量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因此本文引入NCA方法试图探索前因变量是否是必要条件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产出结果,以更好地为决策层提供有启发性的建议与启示。

一、文献综述

梳理现有创新活动的研究文献,大部分是通过计量模型讨论影响前因变量与结果之间的充分性因果关系。Anagha和Magesh通过研究印度中小型软件组织中软件工程师的数据研究创新氛围、知识管理和组织承诺观察对创新动力的积极影响①。Morero等通过研究阿根廷软件企业,讨论内外部知识来源的互补正向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力②。Gu认为,制度环境改善可以带来融资约束的改善,进而增加企业创新活力③。姜双双、刘光彦收集沪深上市企业2019年2月13日的数据,讨论投资机构与透明度对企业创新意愿的影响④。赵国宇、梁慧萍采用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基于“外部投资者”视角探究董事会对企业创新的作用及路径⑤。石秀等以新能源汽车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探讨企业创新活力系统的协同关系⑥。陈爱贞等基于多重数据源,探讨产业链国内关联和国际关联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结构效应⑦。时大红、蒋伏心基于2001—2019年的数据,对长三角不同规模民营制造企业创新能力进行测度,试图发现创新趋势和存在的问题⑧。

这些方法暗含一个重要的假设前提,即前因变量是结果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但这一假设前提并不符合真实的商业世界情形,因为有些前因变量是不可替代的必要条件,如果这一条件不出现,那么结果肯定不会出现,前提条件是结果出现的关键约束和先决条件。此外,现有研究方法也不能解释前因变量的必要性程度,即引致结果产生的前因变量最低需求程度。

二、研究方法、指标与对象

(一)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Dul等提出的NCA(Necessary Condition Analysis,)分析工具,这一方法用来发现和检测必要但非充分条件⑨。NCA假设结果Y出现受限于条件X出现,条件X缺失,则结果Y一定缺失;即使其他条件都具备,设想的结果仍然缺失。现有文献中必要性条件常常被隐含在假设前提中,如X对Y很关键或是先决条件。但这些传统分析方法往往难以测试这些必要条件,因为诸如相关性或回归分析都是建立在条件X是结果Y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基础之上的。NCA方法不仅可以识别特定条件是否是结果的必要条件,还可以分析必要条件的效应量和瓶颈水平,用来表示产生特定结果所需要的特定水平。

(二)研究指标

本文借鉴姜双双、刘光彦、石秀、陈爱贞、时大红、蒋伏心等研究文献,将前因变量分为创新环境、创新资产、创新投入、创新员工;将结果变量分为客观性和公正性,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企业年报、企业新闻等查找和获得企业各类专利数据来进行衡量(表1)。

表1 指标设计表

(三)研究对象

本文以经营主体在南京江北新区的19家上市企业作为案例对象,最终形成以下的研究案例,统计特征如表2。

表2 样本对象的描述性统计

三、实证结果

(一)必要性检验

首先,运用fsQCA对原始数据5%、50%、95%进行校准,然后进行必要性分析。从表3可知单个条件必要性的一致性普遍偏较低(均小于0.9),表明单个条件对企业创新活力的解释力度不强。

表3 fsQCA方法分析必要性

其次,结合Dul和杜运周等的NCA分析方法,判断前因变量的必要性⑩。在NCA方法中成为必要性条件需要有两大条件:一是效应量不能小于0.1;二是P值显著。综合表4看,涉及政府补助的项目数、政府项目补助总额、研发设备价值额占总资产比例、研发人员数量占比虽然效应量大,但是不显著;研发设备价值总额、研发费用增长率的检验结果显著,但效应量过低。因此,结合fsQCA方法和NCA方法可以发现这些前因变量都不是企业创新活力的必要条件。

表4 NCA方法分析必要性

(二)瓶颈条件水平分析

NCA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提供瓶颈条件水平分析,瓶颈水平指为达到结果的某一观测水平,前因变量需要达到某一观测水平。如表5,江北新区企业为达到50%的创新活力,需要有12.8%的相关政策支持数量,25%的研发设备总额,21.3%的研发设备价值总额占总资产比率,6.8%的水平研发费用增长率,12%的水平研发人员强度。

表5 NCA方法瓶颈条件(%)分析结果

四、结论

(一)改变思维方式

传统提升企业创新活力的思考方式大都从原因出发,寻找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则是运用溯源方式,运用NCA和fsQCA互相补充进行必要性条件分析,将视角从“单个因素”转向到“组态因素”。19家在南京江北新区运营的上市企业案例结果表明单个前因变量因素不是提升企业创新活力的必要条件,单个条件并不能构成企业提升创新活力的瓶颈。因此,这一发现启发高层管理者若要提升创新活力,需要系统的设计前因变量,使前因变量优势互补,良性互动。

(二)揭示瓶颈条件

相比其他方法,NCA能更好地分析必要性因果关系,以及前因变量的水平与企业创新活力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企业若要达到什么样的创新活力水平,前因变量就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前因变量中各个因素需求的水平差异,有助于企业设计提升创新活力的动能,从而实现自我革新和可持续增长。

(三)提供解决思路

对于政府而言,政府政策与政府补贴这些“帮助之手”对于在江北新区运营的19家上市企业来说,有助于克服创新时的“资源约束”。对于企业自身而言,研发设备价值总额、研发设备价值占比强度、研发费用增长率、研发人员占比强度在不同的企业创新活力水平中有不同的水平要求,有助于企业进行创新资源的准备与整合,以产生较高的企业创新活力。

注释:

①K Anagha,R Magesh.Motivation to Innovate:An Examination of the Role of Employee Commitment[J].Asia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2016,6(8).

②H A Morero,Pablo Ortiz,Federico Wyss.Make or Buy to innovate in the Software sector[J].Pymes,Innovación y Desarrollo,2014,2(3).

③J Gu.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J].Journal of Global Economy,Business and Finance,2021,3.

④姜双双,刘光彦.风险投资信息透明度对企业创新意愿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21(8):1187-1194.

⑤赵国宇,梁慧萍.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促进企业创新吗?——基于信贷寻租与融资约束的视角[J].外国经济与管理,2021(9):1-15.

⑥石秀,侯光明,景睿,王俊鹏.企业创新活动的系统耦合效应研究[J].科研管理,2021(9):52-60.

⑦陈爱贞,陈凤兰,何诚颖.产业链关联与企业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21(9):80-98.

⑧时大红,蒋伏心.长三角民营制造企业创新能力测度与比较[J].现代经济探讨,2021(9):100-118.

⑨Dul,J.,2016,“Necessary Condition Analysis(NCA):Logic and Methodology of “Necessary but Not Sufficient”Causality”,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Vol.19,pp.10-52.

⑩杜运周,刘辰,程建青.什么样的营商环境生态产生城市高创业活跃度[J].管理世界,2020(9):141-154.

猜你喜欢

因变量瓶颈活力
调整有限因变量混合模型在药物经济学健康效用量表映射中的运用
活力
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
谈谈如何讲解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我国日间手术发展遇瓶颈
突破瓶颈 实现多赢
民营医院发展瓶颈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如何渡过初创瓶颈期
全公开激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