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业化角度认识路德维希·希尔伯赛默
2022-08-23孟刚
孟刚
“不像一座大都市,更像一片大墓园”(More a Necropolis Than a Metropolis),这是路德维希·希尔伯赛默(Ludwig Hilberseimer)收到的代表性评价[1]。他的作品,尤其是高层城市方案(图1)引起人们诸多争议。由于追求效率而牺牲人文关怀的现象,在其他建筑师身上也存在。但希尔伯赛默的工业化思想以观念贯穿技术,体现了其独有的整体性、集中性,甚至带有绝对化色彩。这些正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1 人物概况
路德维希·希尔伯赛默1885 年出生于德国卡尔斯鲁厄,并在当地完成建筑专业学习。他以建筑师、城市规划师的身份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后于1929-1933 年受聘到包豪斯任教,他和康定斯基是包豪斯校园里两位知名的左翼分子。1938 年他应密斯之邀前往芝加哥,成为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并从1955 年起担任该系系主任,直至1967 年去世。
2 大工业时代的大都市建筑学
2.1 工业时代
希尔伯赛默生逢机械工业大爆发时代。他注意到,社会经济结构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现代大都市被物质生产推动,具有了完全不同于过去大城市的经济基础。它完成了古罗马帝国未完成的任务——不仅达到商品生产的顶峰,还取得了生产方式的革命,并且造成了规模化的劳动力转移。
1 高层城市东西向透视,引自参考文献[2]125页
2 社会主义者的城市,图片来源:Reinhold Rossig,https://www.bauhaus100.de/bh100/export/sites/default/de/damals/werke/architektur/entwurf-einer-sozialistischen-stadt/Entwurf_sozialistischen_stadt.jpg_501575785.jpg
3 高层城市南北向透视,引自参考文献[2]125页
4 高层城市平面,图片来源:https://portal-ccc.s3.amazonaws.com/media/images/artic/85/qn6027s.jpg
希尔伯赛默一直很欣赏尼采哲学,他自己的思想某种程度上也带有英雄主义色彩。他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着对现代大都市的破坏,工业技术虽然代表了先进生产力,但拥有技术的资本主义企业却无不唯利润是图,将自己的经济效益建立在剥削之上,而完全忽视了人性因素。所以希尔伯赛默转向社会主义方式,试图让工业技术得到更合理的应用。他在包豪斯教授设计课时,就曾出现过“社会主义者的城市”这样的作业题目(图2)。
2.2 高层城市
1927 年希尔伯赛默发表的《大都市建筑学》(Groszstadtarchitektur)是他建筑思想的第一次综合体现,其中也包括对自己1924 年完成的高层城市(Hochhausstadt)的方案介绍。高层城市在视觉上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复制”——相同体块的不断复制、相同洞口的不断复制(图3),似乎设计者沉迷于精确复制的乐趣中。
高层城市体现了希尔伯赛默针对大都市问题的对策。他设想以地铁站的间距600m 作为每个街区的长度,每座单体建筑高20 层,一至五层为工作区段,包含工作室、车间及其他工作场所,六至二十层为居住区段。居住区段的一层汇集了上部公寓楼的入口、商店、交通和各种公共设施。
希尔伯赛默在《大都市建筑学》中说:
“大都市建筑学相当看重两个因素的处理:一个是作为基本单元的房间,另一个是城市有机集合体。问题的解决将取决于房间这一建筑元素在一个街区内怎样形成相互联系,从而成为城市结构的决定性因素,这正是建筑学的实际目标。”[2]
与众不同的是,希尔伯赛默强调了基本单元即房间的重要性,而将建筑仅仅视作中间产品。建筑的物质属性则不再是物体,而是一个环节或一个场所,其任务是完成一组单元的装配。城市才是单元组合的最终目标,这些基本单元就是建造城市的连续流水线上的标准化生产元素,可无限复制,并遵照相应的装配规则进入生产流程。反过来,城市结构也会影响装配规则,以及基本单元的标准形态。
3 从还原论到建筑工业化
在庞杂的城市综合体中,希尔伯赛默对基本单元的看重,甚至超过了对建筑类型。这种思想根源并非无迹可寻。
3.1 形式还原论 → 基本型
20 世纪初,现代先锋派艺术对希尔伯赛默产生过很大影响。他曾提到,塞尚对球体、圆锥、圆柱体的讨论帮助人们从基本形式角度理解自然界,并自称是受益者。所以他对造型的理解与抽象主义有类似之处:
“绘画首先吸纳了艺术中一切固有的基本几何形式。简单几何体:盒子和球,棱柱和圆柱,金字塔和圆锥,纯粹的构成元素,是每一个建筑的基本形式。
非常有必要创造一种对每一个元素都等量齐观的形式法则,以用于经常是杂乱无章的材料组合体,这要求建筑必须简化为最简洁、最必要和最常规的形式,且仅限于简单几何体,这是所有建筑的基本要素。”[2]
现代艺术在形式方面的还原观念具有普遍性,尤其联想到当时构成主义大行其道,希尔伯赛默对基本型的重视就不难理解了。
3.2 组织还原论 → 建筑生产
建筑并非单纯造型艺术,它必须通过建造——更重要的是经济行为才能产生。在希尔伯赛默眼里,城市就是一个生产体系,经济结构和生产模式是事物的决定因素。他通过对社会、政治等复杂现实元素的简化还原,将城市问题与大工业生产建立了逻辑关系。
20 世纪先锋派艺术并没有忽略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现实,他们认识到传统艺术的创造与接受方式在新形势下受到了挑战,例如复制操作在工业生产中变得轻而易举并且占据主流,相应地,艺术作品也应当重新思考创作者与作品的关系。希尔伯赛默便是秉承了这一思想,对城市与建筑的组织架构进行还原,再将主客体关系重新概念化。
建筑理论家曼弗雷多·塔夫里(Mafredo Tafuri)曾这样描述希尔伯赛默:
“在城市中生产周期已真正实现统一,建筑师在其中唯一适合的角色就是生产周期的组织者。希尔伯赛默把这一组织者的模式设计工作推向极致,坚称它是唯一同时反映规模化建筑生产和技术人员新角色两方面需求的活动,且技术人员的新角色早已成为必需。”[3]
3.3 技术还原论 → 建筑工业化
希尔伯赛默在艺术地、经济地审视建筑的同时,也与当时持有客观主义(Sachlichkeit)思想的建筑师一样非常关注材料、技术与建筑的本质联系。每一种建筑形式背后必然有相应的建造手段,具有全新造型手法的现代建筑更应是工业化技术的展示。
他的《大都市建筑学》将建筑还原为房间,而将技术原理还原为细胞繁殖,建造被简化为一个初级的、重复的结构构造体系。按照他的设想,现代建筑的每个单元——包括结构的和空间的——都应与其他单元保持一致,它们不仅组成一个线性序列,而根本就是一个多维矩阵,城市秩序就这样形成了。这一逻辑充分体现了以复制为特征的工业色彩,大都市成了一台复杂的稳态机,它复制的素材是大小、形状都相同的分子级单元,而这种半自动复制行为看上去似乎没有终点。
事实上,后来欧洲各国推行的建筑工业化都具有类似逻辑。因为建筑工业化思想本来就是一种技术还原论。
4 从福特主义到全面标准化
希尔伯赛默在《大都市建筑学》中提到亨利·福特(Henry Ford)绝非偶然,他为大都市指出的发展道路具有福特主义色彩。但有趣的是,《大都市建筑学》首次引用福特的论点时,却表达了与它不同的看法——福特说大都市已濒临破产,而希尔伯赛默说它只是还没有找到符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4.1 希尔伯赛默与福特主义
20 世纪初到1930 年代正是福特主义(Fordism)在西方发达国家从发展到成熟的时期,它随着大规模生产方式的普及应运而生。希尔伯赛默从生产的角度看待城市与建筑,他的思想与福特主义基本是同步发展的,既有对后者的借鉴,也有属于自己的观点。
大规模生产、流水线作业是福特主义生产模式的基本特征,它兼顾技术与经济两方面的需求。希尔伯赛默眼中的大都市建筑应当实行与工业产品相同的生产方式,它们也是规模经济中的流水线产物,建筑单体并不是最重要的要素(除非分解成房间),大都市的任务也不是设计奇异的纪念碑,而是塑造规模化的巨量材料组合体。他说:
“大都市建筑是一种具有自身形式和规律的新型建筑,其设计反映了当今经济运行和社会状况。它不是主观的—个体的,而是客观的—集体的。
建筑师必须遵循工程师的创作原则:机器和船只、汽车和飞机、吊车和桥梁,它们总是具有团结精神,表达共同意志。”[2]
福特主义虽然服务于资本主义生产,但在当年德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阵营中获得了广泛认同,其中一个显著原因是它暗含了集体主义价值观。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人类的均质化进程在新技术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福特主义生产模式正是人们均质化需求的反映。
4.2 规模化与均质化
时至今日,关于均质化的问题仍然经常被讨论,虽然多数情况下得到的是负面评价。均质化需求是工业时代的一个关键因素,正是它赋予福特主义的规模化生产以合理性。它反映的是使用者共同体的存在,这个共同体的成员具有相同的行为习惯与需求,一即为多,多亦为一。
在这个问题上,希尔伯赛默显然持正面观点,他认为,一个社区能够成为社区的根本标志就在于其中的人们通过同样方式获得同样满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高层城市方案消灭了差异性,令所有的不和谐和分裂性无藏身之地,使用者将生活在普适、中立的建筑矩阵中,它构成了容纳一切事物与人的单一市场体系。
希尔伯赛默对规模化、均质化的欣赏更体现在1928 年所做的柏林城市中心方案里。他在原先多样化的历史环境中,插入了18 个高度标准化的长条建筑(图5)。
4.3 全面标准化路线
5 柏林城市中心方案,1928,引自参考文献[2]294-297页
6 希尔伯赛默的新城市,1944,图片来源:https://i.pinimg.com/originals/1f/8 b/48/1f8b48a9d3d73fc7454dd cb250182979.jpg
7 希尔伯赛默的新城市以及芝加哥区域规划的空间构架
如果说福特主义的市场立足点是均质化需求,那么它的技术立足点就是标准化。两者紧密关联,需求趋同的状况为标准产品准备了充足理由。没有标准化流水线就没有福特主义生产模式,它较以往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产品质量。标准化程度是公共生产体系的一个评价指标。
希尔伯赛默认为建筑生产面临同样情况,均质化图景为全面标准化提供了最适合的环境,建筑行业可以由此实现工业化。在《大都市建筑学》里他对当时仍然以个人的、手工的技术为基础的建造逻辑提出批评,并对标准化、工业化进行迫切呼吁:
“生产的工业化、过程的标准化、产品的类型化,将它们进行普及推广是当今每一家企业的任务。”[2]
希尔伯赛默发现当时的建筑一直在回避标准化,没有充分利用工业技术。于是他给出了建筑技术的发展方向,主张全面实行标准化工厂生产结合现场装配的路线,并且有更大胆的设想:
“也许门窗、橱柜将来可以使用金属或类似材料的模具制作出来。
房屋不再是被现场建造,而是由现成的组件装配起来,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居住要求。”[2]
希尔伯赛默声称全面标准化的建筑摒除了主观、个人的因素,因而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同一时期的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和格罗庇乌斯(W.Gropius)等建筑师也曾对标准化技术兴致盎然,其原因就在于当时尚未出现成型的建筑工业化。他们都是工业化的先行者。
5 泰勒制与城市单元组织
同样为20 世纪资本主义大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还有追求标准化技术和科学管理的泰勒制(Taylorism)。事实上,泰勒制比福特主义更早关注并更加看重标准化,在此基础上它强调了分工协作,生产组织因此被单元化。视建造为生产的希尔伯赛默自然对这一理论深有研究。曼弗雷多·塔夫里谈到这个问题时说:“他(希尔伯赛默)强调‘组织模式’是唯一能够充分反映泰勒化建筑生产需要的因素,将它视作技术人员的新任务,而且认为现在技术人员已经完全融入这个过程。……新出现的唯一当务之急的事情是由组织规律决定的,这正是希尔伯赛默所做的最大的理论贡献。”[3]
希尔伯赛默所说的“组织模式”不仅包含了标准化、工厂化的技术路线,还将建筑师纳入进来,并且在他本人的设计思路中有所体现[4]。
在完成高层城市设计之后20 年,身处美国的希尔伯赛默又在他的《新城市:城市规划原理》(New City: Principles of Planning)中构思了一座新城市(图6)。与高层城市不同的是,这座新城市以开敞平原为环境,建筑分布在自然中。希尔伯赛默借鉴福特主义和泰勒制的分工模式,把此前应用于建筑的标准化思想扩展到城市,如同将建筑分解为构件一样将城市分解为功能单元,这些城市单元在相互依赖与自给自足之间取得平衡,组成一个集群系统(cluster system)。此时的希尔伯赛默仍然以生产的眼光看待建筑与城市,他希望自己设计的城市单元能够形成一个组织系统,虽然它们在空间上分散但能够依靠互相之间的有机联系应对各种情况变化。
高层城市体现了基于单体的均质化,而新城市体现的则是基于单元(建筑组团)的均质化。按照泰勒制的要求,每一个分工单元除了与其他单元有效联系以外,还必须具有自组织。其实早在高层城市当中,希尔伯赛默已经初步考虑了每个单体的自组织问题,而到了1944 年的新城市则将它提升到了原则高度[5]。
希尔伯赛默的新城市平面在均布基础上增加了次级向心性,如果直线型布局看上去尚不够直观,那对照他为芝加哥工业区所做的规划建议就一目了然了(图7)。他将工业设施等距布置,每一个都是区域核心,虽然其性质体现为污染源,但与追求功能的办公、居住区域具有同样的空间构架,就是说图7 中左图完全可以拓扑成右图的结构。
8 勒·柯布西耶“光辉城市”的理论展板之一,1930,引自参考文献[6]22页
9 希尔伯赛默所做某公共建筑的分隔变化示意,引自参考文献[2]302-303页
借鉴或转译自福特主义和泰勒制的建筑理论不唯希尔伯赛默独有,但将建筑建造视作工业生产,从而在它们之间实现同质移植,却是他与众不同的思路。对照来看,勒·柯布西耶同样推崇工业化,其理性主义风格的城市规划也经常为人诟病,可是“阳光、空间、绿化”这些关键词在他的理论中时常出现,勒·柯布西耶将工业化当作释放城市空间的手段(图8),目标指向他所认为的优质生活,在这里物质环境终究服务于人。但希尔伯赛默将人置于工业化之下的一个层次,他的理论以标准化再生产为基础,强调物质环境的内部逻辑,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纯粹由物质功能连接的闭环,而人似乎在环外。
事实上尊崇理性的希尔伯赛默在其著作和论文中,具体研究过冬至日照问题,并设计过L形住宅,每一户都在两个方向上迎接阳光且拥有自己的庭院。只是作为居住单元,它们被镶嵌于工业化思想框架中,最终作为一种基本型,供希尔伯赛默在城市规划中进行复制、组装、拆分、还原操作,给人的印象就是它们依然服从于工业生产这个前提。
6 整体性的工业化
无论勒·柯布西耶、格罗庇乌斯还是希尔伯赛默,他们都在自己的理论中针对工业化提出了自己的对策。这是面对崭新的工业时代,建筑师所做出的自然朴素的职业反应。尽管由于条件所限,他们并没有真正投身到有多方参与的欧洲建筑工业化进程中,但其理论仍可被视作建筑工业化前期的思想储备。
希尔伯赛默的理论付诸实践的机会并不多,而工业化思想是他理论体系的一个朴素本质,它的表现是整体的、集中的、系统的、全方位的。
首先他在非技术领域对建筑工业化具有独到见解,坚称城市建设、建筑建造等同于工业生产,在工业化视角下对主、客体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义,建筑师也被他定性为生产周期的组织者。而来自福特主义和泰勒制的生产、组织模式为希尔伯赛默的理论增添了独特色彩。
在具体技术方面,希尔伯赛默像当时许多建筑师那样对预制技术寄予厚望,比如他在高层城市中就设想个人公寓应该做到可以拎包入住——通过完善的家具设计实现,思路类似于今天的整体厨卫、整体客房。他也注意到了以新型工业技术为基础的建筑设计在灵活性方面的良好表现,并且针对始终伴随建筑工业化的多样化论题进行了一定探索(图9),比如他曾主张住宅应该通过使用可移动的隔墙,允许用户根据需要划分空间。
当然,希尔伯赛默头脑中的标准化技术比别人更多了一分绝对化色彩。虽然他已经考虑了个体多样性,但他的思想本质却以反个人化为基础。他明确强调建筑工业化是面向集体而非个人的设计,主张尽量消除私人产权边界的制约,鼓动公共领域的协会组织主动介入。他欣赏酒店式公寓的居住方式,认为这样可以发挥工业技术的特长,实现规模效应。
希尔伯赛默从个人出发反对个人主义,指责资本主义却又高度依赖资本主义,他那被理性外衣包裹的理想,最终也仅仅只能扮演理想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