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社会化: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新视角
2022-08-23赵玉鹏杨连生
赵玉鹏,杨连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调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要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1]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精心培养和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成为新的时代课题。
专业社会化是社会学理论中“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分支,聚焦知识技能的习得和价值规范的认同,国内外学者多运用其开展相关职业发展过程的研究。笔者尝试从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社会化历程切入,运用“专业社会化”新视角,探索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的长效途径,切实助力辅导员职业发展,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主体”队伍建设质量。
一、辨析:专业社会化与专业化职业化
(一)专业社会化——个体职业发展的社会化过程
专业社会化(Professional Socialization),也叫“职业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的过程。换言之,专业社会化是个体通过学习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价值、专业技能、专业态度,配合逐渐成熟的角色认知,以达到专业化职业化标准与要求的社会化过程。国内外学者对专业社会化开展了广泛研究。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对于专业社会化的界定在学界尤其是教育学界获得了广泛认可,他认为专业社会化是指人们选择性地获得他们所属团体或力图成为团体中一员的价值观、态度、兴趣、技能和知识即文化的过程。[2](p365-387)此外,南非学者杜托伊特指出,专业社会化是一个人获得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身份特征的复杂过程,它涉及把组织的价值、规则内化为个体的行动和自我概念。[3](p164-171)以色列专家弗洛因德通过研究提出,专业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所选择专业的价值、态度、信仰并且发展其职业生涯的过程。[4](p635-658)伊朗学者萨利苏则认为专业社会化是帮助学生发展专业认同和了解专业人员的责任的过程。[5](p1289-1298)近年来,国内学者也运用“专业社会化”对教师、医护等职业开展研究。项亚光从专业社会化角度出发,审视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提出建立一体化教师终身教育机制。[6](p13-19)曹惠丽等提出应将护理教育管理与其专业社会化紧密结合,以完善护士职业化教育及优化护士管理。[7](p274-279)
(二)专业化职业化——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要求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43 号令)从要求与职责、配备与选聘、培养与发展、管理与考核等方面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出顶层设计,并提出了“推动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从专业化与职业化内涵来看,专业化是指某一社会群体遵循科学与规范的专业标准,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获得个体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发展意识等方面的专业状态。而职业化则是一个岗位在实现专业化目标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与专业标准相对应的职业精神,体现出更高层次的职业理念、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专业化和职业化既有区别又互相依存,体现了对一个职业领域的个体及群体进行评估的目标与要求。
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为目标,以对学生教育管理的专业性、科学性、有效性为基本要求,以高校教师群体育人活动的规律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为基本特征,逐步实现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力量”这一职业身份的价值认同;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则是指其作为一种职业角色,必须具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稳定性和广泛的社会认同性。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是职业化标准的前提、基础和条件,而辅导员职业化则是专业化建设的标准、规范和目标,二者紧密相连,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密不可分。[8](p4-9)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既是应对新形势下辅导员工作复杂化的需要,也是辅导员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是辅导员队伍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9](p3-7)
(三)高校辅导员专业社会化——实现专业化职业化目标的“过程性”方式
随着专业化职业化目标的提出,如何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质量,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成为研究热点,但相关研究现状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实际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脱节。一方面,聚焦辅导员专业技能提升的研究多,而关注辅导员职业角色发展的研究少。在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过程中,职责不清、身份不明、发展不畅、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和成就感低等现实问题普遍存在,以致部分辅导员产生职业迷茫、困惑和倦怠,甚至一定程度上存在“过客”心态,难以构建长期的、职业化的成长路径。导致这些问题的内在原因主要是辅导员对其职业的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存在偏差。因此,辅导员职业角色发展的研究需要得到有效关注,这也是实现职业化目标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现有研究聚焦在辅导员业务技能中某一种能力的提升、职业发展某一阶段的能力要求的研究多,而综合考量辅导员能力素养的发展性研究较少。与之相应,当前辅导员队伍普遍呈现“年龄年轻化”和“职业起步化”的特征。这样的职业发展特征,正向上看有利于贴近学生、围绕学生实现师生共同成长,但也会出现因为辅导员专业不够、技能不精、经验不足等导致满足学生成长需求时效性滞后的问题。因此,加强辅导员专业技能提升的过程化研究对于实现专业化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专业化职业化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方向性选择,[10](p68-70)这就要求辅导员向着这一发展目标,将提升工作技能与促进角色认同等融入终身职业发展的动态过程中。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知识、技能、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发展和完善都需要经历专业社会化的过程,并随着社会发展呈现内涵化、时代化、价值化等多维度变化的过程态。可见,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动态提升过程与专业社会化的“过程”属性高度契合。专业社会化就是以“过程”视角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成长全域进行动态的、过程化的解构,进而通过制度保障、教育培训、评价激励等举措畅通其专业技能和角色发展的实践路径,并以此努力实现“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目标。
二、解构:高校辅导员专业社会化的模型构建
(一)核心要素阐释
何为辅导员的专业社会化?蓝欣曾围绕学生群体指出其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内容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角色意识与职业活动能力,[11](p17-20)郑觅则以知识社会化与角色社会化两方面研究中美社会科学博士生的专业社会化。[12]同理,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社会化同样离不开其自身技能进步与角色蜕变发展。因此,本文将高校辅导员专业社会化分为技能社会化与角色社会化。
技能社会化指高校辅导员在从事职业行为中,通过知识的学习、业务的实践、能力的锻炼使其适应事业发展要求,从而实现辅导员工作专业化目标的过程;角色社会化则是随着职业行为的实践和职业技能的提升,辅导员对职业角色的期望、角色的领悟、角色的实践的认知也会发展变化,这些变化是提升辅导员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职业准则等职业素养的动因,也是构成辅导员职业化的内在要素。理想的辅导员专业社会化进程,是辅导员在从事职业行为的过程中,其职业技能不断得到提升、职业角色素养不断升华,两者相互作用,从而实现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目标。
(二)理论模型构建
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是一个动态发展甚至蜕变的过程。美国社会学家吉普森曾为不同阶段的顾问和咨询类教师建立专业身份发展模型,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教师会实现专业经验积累与自我认知提升的显著蜕变。[13](p21-38)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 号,以下简称“《能力标准》”),对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容、能力要求等做了详细描述,指出高校辅导员随着工作年限的积累,其综合职业能力与自我角色认知将获得显著进步,逐步实现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的职业等级晋升。毋庸置疑,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专业社会化所包括的技能社会化与角色社会化也将会随着时间推移实现双线路并行提升。根据《能力标准》对辅导员职业等级晋升的阶段划分,可将辅导员专业社会化的动态过程按照时间维度分为学习实践、内化整合与深化创造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
图1 辅导员专业社会化动态理论模型①结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1973)提出的描述个人综合素质的冰山模型,笔者以时间轴上下分别表征辅导员专业社会化过程的显性和隐性内涵,即技能社会化和角色社会化。
在模型中时间轴的上下分别表示辅导员技能社会化和角色社会化,二者均会随着时间依据学习实践、内化整合、深化创造的过程呈现动态提升的特点。根据冰山模型理论,结合辅导员职业发展实际,笔者将辅导员技能社会化所显现的职业知识、业务技能、综合素养等通过教育培训、实践锻炼提升的要素类比于冰山以上的显性特征,这些技能可以在辅导员工作实践中直观表达,可以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将辅导员角色社会化所蕴含的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职业准则等内在不易显现、难于直观评测,但是却对其职业发展起到内驱作用的素养比作冰山以下的隐性特质,这些价值观层面的角色发展要素是辅导员职业价值的内在素养,是推动辅导员专业社会化的内驱动力,也是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价值引领和言传身教的深厚“土壤”。角色社会化形成的职业素养与技能社会化形成的显性表现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性。或者说,这两种社会化互相作用、相辅相成,共同推动高校辅导员专业社会化的成长与发展。
(三)影响因素分析
辅导员在职业发展的学习实践、内化整合与深化创造各阶段中,技能社会化和角色社会化均受相关因素影响,为更有针对性地认识专业社会化发展特征,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十分必要。魏德曼曾指出,博士生的学术职业化是组织环境、个人背景特征、专业共同体和个人社群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14]赵红灿借鉴专业发展四因素说,即任何一个职业的专业化都会卷入职业、国家、社会和高校四个因素,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结构因素进行了分析,[15]杨青将专业社会化众多复杂的原因和关系划分为与组织、与他人以及与自己的关系。[16](p58-67)结合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笔者认为在高校辅导员专业社会化的场域中,宏观环境、联系网络和个人禀赋是高校辅导员专业社会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宏观环境中的政府、高校和学科建设为辅导员的专业社会化提供制度保障和发展平台;联系网络中的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和社会关系是辅导员获得信息反馈的重要来源;个人禀赋主要包括能力、动机和“职前”背景,是辅导员专业社会化的起步和发展基础(如图2)。
图2 辅导员专业社会化影响因素分析
首先,宏观环境为高校辅导员专业社会化提供制度保障和发展平台。政府制定的政策文件是辅导员角色定位和职业发展的社会导向,是辅导员角色期待的重要来源;高校是落实辅导员选聘、管理、培训、晋升、奖励等制度保障的主体,高校自身的文化也对辅导员工作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辅导员工作当前主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实际工作中找到学科理论的契合点开展相关研究,对辅导员开展专业性、系统性的培养,解决“船不靠岸”的问题,[16](p58-67)可以为辅导员的专业社会化提供有力平台。其次,联系网络为高校辅导员专业社会化提供信息获取和身份认同。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际交往中,主要可分为上下级间的师长关系和同级间的朋辈关系。其中师长关系对辅导员的社会化程度有着较高的影响,有助于辅导员在技能上的全面习得与角色上的深度认知。朋辈关系主要为较少层级区别的同伴关系,同伴间的沟通交流更有助于辅导员从“依赖”走向“独立”。在联系网络中,与学生的师生关系和与以家长为主的社会关系对辅导员的专业社会化同样具有很大影响,辅导员的职业价值一定程度上是来自学生的成长反馈和家长的社会认同,这些都有助于辅导员在实践技能上的改进和对辅导员角色认知的及时纠偏。因此,联系网络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给予的支持除了知识发展、信息分享之外,[17](p810-812)还有成果反馈与身份认同。最后,个人禀赋为高校辅导员专业社会化提供自我认知、行为动力和自我效能。作为专业社会化的实践主体,辅导员的个人“职前”背景、学习能力和内在动机在专业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辅导员个人的智力、个性和原专业等“职前”背景在辅导员入职初期的学习探索中发挥重要作用,良好的个人学习能力和正向的内在动机将有助于纠正因个人背景而导致的角色认知偏差;另一方面,在辅导员个人专业社会化动态过程中,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动机是影响辅导员职业技能习得和实践效果的内在因素,突出的个人学习能力和积极的动机有利于辅导员在专业社会化的三个阶段中不断提升工作技能,纠正角色认知偏差,逐步完成个人的技能社会化与角色社会化,形成持续的专业增能及自我效能感。[18](p87-92)
三、突破:辅导员专业社会化的实施路径
(一)完善宏观环境,为辅导员专业社会化“铺路”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明确角色定位。辅导员队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围绕“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其建设质量关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明确高校辅导员政治引路人的角色定位,满足辅导员职业的角色期待;统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目标和要求,落实高校党委的主体责任,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制度和组织保障,打通辅导员专业社会化发展的实践路径;从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的管理、建设规模、课程建设、师资投入、科研支持等方面提供政策、经费以及管理的相应支持,为鲜明辅导员角色定位提供基础保障。二是强化机制落实,规范职业内涵。高校要制定并完善辅导员的选聘录用、职业资格、日常管理、学习培训、工作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制度体系,注重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在技能社会化方面,通过辅导员晋升和发展机制的完善,明确各阶段辅导员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积累。在角色社会化方面,疏通辅导员双线晋升途径,实现辅导员分方向培养,拓展发展途径。同时通过制度保障将辅导员从事务性工作中剥离出,厘清和规范辅导员的职业内涵,防止高校辅导员成为“教学秘书的秘书”“科研秘书的秘书”等等。三是推动理论建设,理顺学科归属。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的基础上推动与辅导员职业相关的学科方向和理论建设,通过专业性、系统性的研究和培养,为辅导员提供知识学习、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的理论氛围和学术条件。在学科建设发展中,一方面辅导员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政策和经验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为辅导员提供专业社会化的理论基础,增强辅导员职业角色学科归属感。
(二)建好联系网络,为辅导员专业社会化“搭台”
一是促进朋辈协同,提升职业技能。坚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坛,成立辅导员发展协会,定期举办辅导员沙龙、经验分享会等活动,搭建高校辅导员交流平台,加强协同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促互进。通过辅导员队伍的文化建设,让辅导员在互学互鉴中,不断完善角色认知,提升业务技能。积极支持辅导员参加各级素质能力竞赛,以赛代练助力辅导员的职业技能提升。注重推荐优秀辅导员参评国家、省、市各级教师、教育工作者评选,通过选树优秀辅导员典型,给予配套奖励,不断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获得感和价值感。二是注重学生反馈,强化角色实践。围绕辅导员和学生这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建立实时、有效的反馈机制,将学生所取得的成果与辅导员专业社会化的过程性考核相关联,帮助辅导员及时发现其在工作技能上的欠缺和角色认知上的偏差。同时,明确辅导员职业的职责权限和责任分工,使辅导员更有针对性地履行好在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等主要方面的工作职责,并在角色实践中不断增强职业知识、业务技能和综合素养的软实力。三是实现社会联动,丰富角色体验。积极支持辅导员开展家访、社会实践等活动,使辅导员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加强辅导员与家长、企业等的联系,帮助辅导员了解其职业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下的社会评价。通过与家长的联动,有利于教师角色的认知和扮演,促进家校协同育人,也利于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原生家庭的情况,助力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开展。通过与企业的联系,不但提升了辅导员走访调研、企业实践等实践技能,增强辅导员职业角色在社会上的认同,同时强化辅导员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日常教育引领技能。做好社会宣传工作,让家长、企业等不同社会角色进一步了解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通过加强辅导员的社会评价、社会认同,营造辅导员专业社会化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激发个人禀赋,为辅导员专业社会化“通电”
一是整合“职前”背景,促进角色融入。探索建立学生干部、兼职辅导员、专职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路径,注重学生干部阶段个人综合素养的培养、兼职辅导员阶段基本业务技能的锻炼以及专职辅导员阶段职业理论和知识的提升,构建理想的辅导员职业角色融入机制。注重辅导员的“职前”背景,特别是辅导员自身专业的特征,利用好辅导员和学生的专业匹配度、相关性对辅导员初始的角色融入和扮演的正向影响,针对性做好辅导员的选配工作。同时,开展好辅导员的岗前培训和专业社会化学习探索阶段的职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培养,帮助初入职场的辅导员尽快了解工作内容、职责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解决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二是强化学习能力,提升职业素养。结合辅导员专业社会化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形式多样的培训和锻炼,强化辅导员的学习能力,提升辅导员的职业技能,推动辅导员技能社会化进程。首先,要完善培训体系,在学习实践、内化整合和深化创造等不同时期,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好理论培训、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时事政治、学生成长需求特点等专题培训,同时为辅导员的理论和实务研究搭建平台、提供支持,助推辅导员在培训和研究中实现技能社会化。其次,要加强辅导员在开展角色实践过程中的复盘意识,通过自身不断地分析和总结工作方法、改进和创新工作模式、收集和消化工作意见,持续完善角色认知,并在过程中自主性地强化职业技能,使之不断适应角色扮演的新要求、新特点。再次,要畅通晋升渠道,激发内在动力。一方面要贯彻落实辅导员的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打通辅导员发展渠道,坚持双线晋升、双向发展、双轨运行,拓展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空间,进而增强辅导员专业社会化的核心竞争力,满足辅导员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形成既有内在张力、又有发展活力的激励保障体系,做好激发辅导员内在动力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催化剂和推进器,保证辅导员的长效、稳定发展,通过不断正向激励专业技能与理论修养的学习和提升,帮助辅导员形成坚定的职业信念,在更高的群体发展水平上实现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目标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