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抽搐电休克疗法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研究

2022-08-23王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32期
关键词:喹硫平双相休克

王平

(成都龙泉驿锦欣慢性病医院,四川 成都 610100)

0 引言

双相情感障碍指患者具备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两种精神症状的疾病[1]。近年,我国加大了对社会精神卫生资源和精神卫生事业的投资力度,且治疗精神性疾病医疗技术也有提升,临床诊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日益增多[2]。目前来看,有关此疾病新药研制进度较为落后,仍主要采用无抽搐电休克疗法、药物治疗等方式。临床将无抽搐电休克也称改良电痉挛,指通电前,预先给予肌肉松弛类药物,再利用电流刺激其脑组织,让其丧失意识,达到无抽搐发作治疗的目的[3]。喹硫平属于抗精神病药物,多用于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中[4-5],具有安全、见效速度快等,目前已在精神性疾病中得到了应用和认可。但有关无抽搐电休克疗法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报告,目前仍然较为少见,处于持续论证阶段。现本文共纳入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分组论述此点,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病程4-15个月(10.35±1.32)个月;年龄32-68岁(40.21±1.21)岁;女性25例,男性15例;观察组:病程5-16个月(10.65±1.36)个月;年龄31-69岁(40.28±1.23)岁;女性26例,男性14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入选标准:①各患者均满足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判定标准;②有完整、具体的就诊记录;③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6]<22分。排除标准:①哺乳、妊娠者;②纳入研究前2周使用抗抑郁药物者;③合并躯体疾病者,如心脑血管性疾病、肝肾功能疾病、血液性疾病等。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无抽搐电休克疗法,操作前,静注0.5mg硫酸阿托片注射液、8mg/kg硫喷妥钠、2mg/kg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面罩吸氧,肌肉后,把电极放置在患者两侧太阳穴,实施电休克治疗(醒脉通多功能电痉挛仪),依据其体质量、年龄等调整脉冲电刺激,治疗时,患者面颊部、口角有肌纤维束抽搐,持续1-3min,完成治疗后,面罩气囊呼吸,让其恢复自主呼吸。隔日治疗1次,共10次。

观察组接受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后,再服用喹硫平(国 药 准 字H20010117,0.1g(按C21H25N3O2S计),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每日100mg,每日1次,1周,根据状况添加药物剂量至每日400-600mg,控制剂量≤800mg。持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治疗疗效,根据BRMS评分判定,显效:BRMS评分改善≥75%;有效:BRMS评分改善≥25%;无效:BRMS评分改善<25%。

②BRMS评分,BRMS量表共13项,各项0-4分,得分越小越理想。

③认知功能,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7]判定执行功能,包含持续错误数和应答数、错误应答数、分类数等,得分越高越理想。用言语记忆测验(HVLT-R)[8]判定其言语记忆学习能力,得分越高越理想。用持续操作测验(CPT)[9]判定其持续注意水平,得分越高越理想。

④血清炎性因子指标,用酶联法测得白细胞介素(IL-10)、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标本为经离心处理后(分离血清)的3mL静脉血液。

⑤不良反应,记录恶心呕吐、食欲降低、便秘、嗜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疗效92.50%高于对照组70%(χ2=6.6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BRMS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BRMS评分比较(t=0.13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RMS评分低于对照组(t=25.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BRMS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BRMS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 40 36.65±1.32 6.54±1.02 114.1562 0.0001对照组 40 36.61±1.31 12.32±1.03 92.1869 0.0001 t -- 0.1360 25.2182 P -- 0.8921 0.0001

2.3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认知功能评分比较(tCPT评分=0.0709、tHVLT-R评分=0.1005、tWCST评分=0.06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PT评分(t=6.4564)、HVLT-R评 分(t=12.1069)、WCST评分(t=16.494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的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CPT HVLT-R WCST CPT HVLT-R WCST观察组 40 2.02±0.65 14.32±1.35 37.54±1.32 3.56±0.65 23.21±1.32 52.32±1.21对照组 40 2.03±0.61 14.35±1.32 37.56±1.34 2.65±0.61 19.65±1.31 47.65±1.32 t -- 0.0709 0.1005 0.0672 6.4564 12.1069 16.4942 P -- 0.9436 0.9202 0.9466 0.0001 0.0001 0.0001

2.4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比较(tIL-10=0.1203、tIL-1=0.0073、tTNF-α=0.01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0(t=3.8556)、IL-1(t=12.4029)、TNF-α(t=13.292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指标的比较(ng/L,±s)

表4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指标的比较(ng/L,±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IL-10 IL-1 TNF-α IL-10 IL-1 TNF-α观察组 40 172.32±12.21 120.21±12.21 173.25±10.32 256.35±10.32 75.54±5.32 102.21±11.32对照组 40 172.65±12.32 120.23±12.23 173.21±10.33 265.21±10.21 90.35±5.36 134.25±10.21 t -- 0.1203 0.0073 0.0173 3.8556 12.4029 13.2928 P -- 0.9045 0.9942 0.9862 0.0002 0.0001 0.0001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比对照组7.50%(χ2=0.15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双相情感障碍指抑郁合并躁狂发作,目前暂不完全明确具体发病原因,认为可能与环境、心理、生物等因素共同参与病变[10],疾病特征表现为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和两者混合发作。此疾病多在女性人群中发病,病程短,发病急,易复发,且双相情感障碍者几乎终身反复循环发病,存在较高的发病频率[11],需长时间接受有效治疗,以控制疾病症状。目前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均发挥了一定效果。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方式通过仪器放电刺激人体脑皮层,对脑组织中异常活动有抑制效果,加大机体中去甲肾上腺素摄取量和合成量,进而提升脑组织对5-HT能神经元敏感,让5-HT再摄取受到阻滞[12],发挥抗抑郁功效。同时,此方式还对机体中多巴胺受体有阻断效果,降低躁狂发作。但近年发现,单一使用此方式治疗的效果不及联合药物治疗,如熊涛学者[13]的报告证实了无抽搐电休克疗法联合喹硫平治疗疗效理想。本研究数据也显示,从疗效(92.50%vs70%)、BRMS评分、认知功能评分(CPT、HVLT-R评分、WCST评分)等方面均证实了观察组治疗方式更胜一筹,且P<0.05。且结果与熊涛学者[13]报告结果相符。所使用的喹硫平属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肾上腺素能α2、α1、组胺H1、多巴胺D2、5-HT的亲和力较高,并可有效缓解精神分裂症阴性、阳性症状,但若单一使用此药物治疗,患者依赖性非常高[14-15]。因此,在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疗效法,效果理想。

本研究还显示,观察组在血清炎性指标方面也更理想(P<0.05)。双相情感障碍疾病病因与机体神经递质异常存在关系[16],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喹硫平药物对以上几种神经递质的亲和力好,可更好的控制其躁狂症状。此外,也有报告称[17],血清炎性因子也为诱导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的主要因素,如TNF-α、IL-10、IL-1等,与其抑郁症状之间有密切的因果联系,喹硫平也可改善患者机体中血清炎性指标[18],进而改善抑郁症状。因此,在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基础上,给予喹硫平药物治疗效果理想。此外,不良反应指标(10%vs7.50%)P>0.05,提示无需担心联用治疗的安全性。

综上,临床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可在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基础上,加以喹硫平药物,更好的改善其认知功能、控制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提升疗效的同时无需担忧治疗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喹硫平双相休克
一类具有奇异位势函数的双相问题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初始能量双相电复律转复房颤进展
Y2O3–CeO2双相弥散强化对Mo合金晶粒度及拉伸性能的影响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用于晚发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喹硫平浓度的影响因素及浓度与药物不良反应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