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欠发达山区生态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为例

2022-08-23李秋妍

全国流通经济 2022年17期
关键词:凌云产业化资源

李秋妍

(广西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2)

一、生态产业化相关研究

生态资源通常指山水林田湖草等既能提供物质产品或要素,又能起到生态调节功能的自然资源,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1],是生态产业化的基本生产要素。关于生态产业化的定义,学术界普遍认为生态产业化是以生态学与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为依据,以森林、湿地、草原、湖泊等生态资源为特殊资产,通过社会化大生产、市场化经营的方式,将生态资产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投入生产出生态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生态资源的增值和保值[2-4]。温铁军等进一步指出生态产业化是活化不被定价而长期沉淀的自然资源,通过生态资源价值化实现形式的创新,促进资源要素有序流动[5]。关于生态产业化的演化路径,学者们普遍认为生态资源必须经过所有权的确认升级成为生态资产[6],刘小双等学者进一步总结了从生态资源、生态资产、生态资本、生态产品或者服务到生态生态产业化的内在演化逻辑[7]。生态产业化、生态价值、生态资本化路径等生态经济的相关理论及观点为区域生态产业化发展奠定了相关的理论基础。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上升为我国发展的基本方略和重要国策,特别是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学者们开展了区域生态产业化的实践探索,研究乡村地区如何培育的生态产业,如对贵州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协同发展理论与实证[8],对南平市推动建立“生态银行”研究[9],对百色市乡村地区生态资源利用的研究[10]等。乡村生态产业化实践方面,浙江省乡村生态产业化走在全国的前列,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形成的美丽乡村建设、乡村生态产业化发展经验是其他区域开展相关探索实践的典型案例。

二、凌云县生态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1.县域概况

凌云隶属百色市,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部边缘,县域面积2053平方公里,属于桂西北山原地带,整个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3.32%;平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3.28%,是广西典型的大石山区。

(1)从经济发展水平看,2020年凌云县区生产总值48.6亿元,在百色市11个县(区)中排名第七,在广西111个县(区)中排名第103;人均GDP为1.46万元/人,远低于广西和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凌云县被认定为脱贫摘帽县,但财政收入低下、工业底子薄,对经济的支持能力不强,工业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缺乏龙头企业和大项目带动,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

图1 2015年~2020年凌云县GDP、财政收入变化情况

(2)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结构从2015年的27.75∶42.12∶30.13调整到2020年的22.5∶23.9∶53.6,一产、二产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三产比重逐渐上升。农业方面以茶叶、桑蚕、油茶、乌鸡、茶乡黄金冠鸡等特色种养业为主;工业方面以建材、精制茶加工等传统加工制造为主,全县工业经济总量不够大,产业、产品结构不够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足;服务业方面,旅游业发展迅速,全年接待游客220万余人次,综合消费20亿元。

图2 2015年(上)与2020年(下)凌云县三次产业结构对比

(3)从城乡发展看,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凌云县常住人口为18.8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8.2%;2020年城乡收入差距为2.93,低于广西的2.41和全国的2.56,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城乡发展不协调,乡村产业基础和基础公共服务薄弱,已脱贫人口内生动力不足,持续增收困难等问题依然突出。乡村仍是凌云县最难啃的“硬骨头”,凌云县要实现共同富裕,推动乡村地区振兴发展是必由之路。

图2 2020年凌云县城乡收入比与广西、全国对比

2.凌云县生态资源优势

凌云县素有“古府凌云”“茶乡凌云”“山水凌云”“长寿凌云”“活力凌云”“壮志凌云”之美誉,生态资源优势显著。

(1)生态产品品牌优势。凌云县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蚕桑之乡,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茶叶、蚕茧、中草药、山泉水等绿色产业资源质优量丰,年产干茶6028吨,销售鲜茧4612.3吨,油茶籽产量2.18万吨,乌鸡、茶乡黄金冠鸡出栏突破100万羽。凌云白毫茶获“凌云白毫”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亚洲唯一能加工出绿红白黄黑青六大类茶品的茶树品种,“凌云乌鸡”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拥有茶叶、大红枇杷、牛心李等一批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表1 2020年凌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凌云县是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名县、国家园林县城,享有“山上水乡、古府凌云、宜居天堂”的美誉,拥有国家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5个,国家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湿地公园1个。境内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拥有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茶文化源远流长,是商务部茶业出口基地;千年古府文化、泗城土司府等文化底蕴深厚;少数民族特色文化鲜明,拥有壮族72巫调、壮族吼喊歌圩、壮族夜婚习俗、瑶族长号艺术等多项国家、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表2 凌云县旅游文化资源统计表

(3)绿色生态环境优势。凌云县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6%,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地表水水质达标100%。森林覆盖率达84.28%,全县森林覆盖率比“十二五”时期高出6.24个百分点,居广西第三,百色第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等受保护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9.5%。获批国家级生态环境导向型开发(EOD)模式试点,成为广西唯一入选项目。

3.凌云县生态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凌云县虽然生态资源丰富,但是生态资源潜力开发深度不够,生态资源生产方式相对粗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产业链尚未构建起来。凌云县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形式主要集中于单一要素利用,区域关键生态优势未能转化为生态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如茶产业,以茶叶种植和茶叶加工为主,缺乏后续等茶叶饮品加工、茶酒等精深加工环节,整个产业还为做到深层次、长链条的开发。对于蚕茧、中草药、山泉水等生态资源的开发大部分都只是停留在前端种植环节,资源能源就地转化率低,尚未形成生态产业链。二是多元化对生态旅游体系尚未形成。凌云县虽然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资源挖掘开发不足,旅游产品不够丰富,旅游与古府文化、红色文化、体育、农业的融合度不高,旅游服务体系有待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薄弱,缺乏跨区域精品旅游线路。三是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虽然森林覆盖率达84.28%,但森林资源潜力未能充分释放,森林碳汇、森林旅游等产业亟待开发。此外,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进而在转化为生态资产的机制体制尚未建立。

三、凌云县生态产业化发展对策

依托凌云县生态资源优势,以深圳盐田区对口帮扶凌云县对契机,打造全新对生态产业结构模式、特色生态产业链和核心生态产品品牌,实现生态资源产业化发展。

1.构建“5+5+4”的生态产业体系

充分利用生态农产品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发展生态茶叶产业、桑蚕产业、茶油加工产业、凌云乌鸡产业和生态饮品产业五大生态农产品产业链,高端林业加工、特色经济林、林下种养殖、森林旅游和林业碳汇五大生态林业产业,生态康养旅游、文化旅游和红色旅游、体育旅游四大旅游产业,形成“5+5+4”的生态产业体系。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产业链的模式,将生态农产品、林地、湖水等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转化;通过生态空间与产业形态融合发展的模式,将生态旅游空间与旅游与农业、文化、体育、康养等元素融合,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同发展和良性互动。

2.打造特色生态产业链

(1)构建特色生态农产品产业链。围绕凌云茶叶、蚕茧、中草药、山泉水、乌鸡等特色优势农产品,推动单个生态种植产业向系统生态产业化转变,形成若干条生态农产品产业链。一是构建生态茶叶产业链,上游巩固茶叶生态化种植规模,中游延伸发展茶叶产业精深加工,重点开发茶酒产品,积极研发推出茶食品、速溶茶、茶胶囊等多种含茶类产品,实现茶产品的形态与功能多样化,提高茶叶附加值;拓展发展发展茶文化旅游,促进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二是构建桑蚕产业链,上游扩大桑叶种植面积,推动发展桑蚕加工,创新开发桑果酒、桑果汁、桑叶茶、桑叶菜、桑叶粉、桑药材、桑枝菌、桑枝板材等产品;开发桑叶有机肥、提取桑叶绿素等深加工产品;积极开发蚕沙叶绿素、蛹蛋白、蛹虫草、蛹油、食用蛹蛾、蚕蛾酒等新产品,最大化延伸产业链。三是构建茶油加工产业链,上游建设优质高产山茶油原料、茶林示范合作基地,积极延伸发展保健、化妆品精油、茶皂素等副产品,推进建设山茶油文化展示体验和山茶油品种标本园,加强凌云油茶品牌建设,着力构建油茶研发、良种培育、种植、精深加工、销售、农文旅开发的油茶全产业链。四是构建凌云乌鸡产业链,依托“凌云乌鸡”品牌,推动凌云乌鸡养殖向前后端延伸、上下游延伸,构建种鸡培育、鸡苗生产、肉鸡养殖、有机肥加工、饲料加工、屠宰加工、肉鸡深加工、冷链物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打造凌云乌鸡产业一二三融合核心示范基地,实现凌云乌鸡产品增值、产业增效。五是构建生态饮品产业链,依托国家生态县品牌和优质水资源、特色水果优势,大力培育健康饮品加工产业和山泉水产业,开发桑葚果汁、牛心李汁等饮料产品,瞄准健康水、儿童水、婴儿水、学生水等细分市场,打造系列高端健康饮用水产品。

(2)构建特色生态林业经济体系。充分利用凌云县的森林资源,发展高端林业加工、特色经济林种植、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林业碳汇等林业经济,促进林业资源产业化发展。一是发展高端林业加工,依托凌云本地以及周边地区的木材资源,做大各种木材木料、人造板、单板、指接板、纤维板、生态板等板材加工,加快发展实木地板、高档实木家具、实木门等高端产品,积极延伸发展下游人造炭、颗粒燃料、木油加工,促进林业加工产业链高端化发展。二是发展特色经济林,推进打造以八角为主,烤烟、坚果等为辅的多元特色经济林体系。重点构建八角产业链,上游建设八角标准化种植园区,推动八角低产改造;中游延伸发展加工产业,建设八角加工产业园,引进或培育八角产品深加工企业,引进莽草酸、茴香油、茴香脑等系列产品的生产线;下游建设以八角为主导的农村土特产品集散基地。三是发展林下种养殖,在条件适合的森林区域建设林下中草药材种植经济区和林下养殖经济区,探索发展林药、林菜、林花、林禽、林蜂、林虫等多种经营模式。四是发展森林旅游,开发星空露营区、康复疗养区、森林健康体验区、森林步道、森林素质拓展区、自然研学百科教育营地等森林旅游产品,促进森林资源与旅游融合发展。五是发展林业碳汇,探索碳汇造林发展新模式,积极参与清洁发展机制碳汇造林项目、中国绿色碳基金支持开展的碳汇造林项目以及其他碳汇造林项目等碳汇项目,提高碳汇收益。

(3)构建农文体旅融合发展体系。整合乡自然山水风光、古府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全力发展旅游产业,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生态康养文化品牌。一是发展生态康养旅游,依托优质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发展生态康养旅游、中医康养旅游,以建设“候鸟型”养老养生基地为目标,培育发展理疗养生业,提升康养服务业水平。二是发展文化旅游,以茶文化、古府文化、民俗文化以及绿色农业等特色资源为重点,开发集观光、休闲、商务、康养、研学、文化体验为一体的高端文化旅游产品,加强传统民俗村落旅游项目包装策划,形成历史赋能、独具特色、还原传统的乡村民俗等文化产品。三是发展红色旅游,依托彩驾村革命遗址遗迹、党性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开发打造对党忠诚教育现场课、情景课展示交流等系列红色研学教育产品,打造凌云红色旅游教育品牌。四是发展体育旅游,开发户外攀岩、山地自行车、徒步、马拉松等体育项目,打造一批精品体育旅游路线。

3.加强生态品牌建设

按照“有标采标、低标提标、无标创标”思路,加强凌云县农业加工产品品牌建设,打响“绿色、长寿、富硒”品牌。塑强区域公用品牌,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和品牌保护,深入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做好“凌云乌鸡”“凌云牛心李”“凌云白毫”等品牌保护工作,擦亮凌云白毫、粤江源泉、凌云乌鸡等一批品牌。实施特色产品品牌创建工程,引育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效应的龙头企业,引导企业与农户等共创品牌,继续培育一批“土字号”“乡字号”产品品牌,重点创响洞藏茶酒、茶山鲤鱼、桑果保健酒等一批品牌,加大品牌推介力度,讲好品牌故事,提升品牌公信力和品牌溢价能力。

4.加强县域自然资源统筹管理

成立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对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开展资产核算和统一管理,建立县、乡镇、村三级自然资源资产账户,筹建自然资源银行,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工作,探索建立实物量核算账户,做好生态资本化的基础工作。借鉴浙江“两山银行”试点、中国乡建院在信阳郝堂村的金融合作社实践等典型做法和经验,建立完善自然资源银行运营、服务、监管、组织等机制体制,通过林权、土地使用权、生态水使用权等生态资源抵押贷款业务,构建企业、集体、村民共建共享机制,促进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民增收。推进森林碳汇价值摸底,在生态资源资产核算出的价格基础上,结合环境保护成本和发展机会成本,核算地区的可开发利用的森林碳汇价值,建立自然资源碳汇账户,探索建立林业碳汇收益的利益分配机制,为参与碳汇交易做好基础支撑。

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稳步推进珠江防护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公益林、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构建森林生态安全屏障。持续增强森林碳汇能力,大力培育混交、复层森林结构,适时调整林分密度,促进林木生长,稳定生态公益林面积,持续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提高森林资源管护水平。强化水环境治理,加强全域297条大小河流水环境保护,加大泗水河、布柳河2条干流及水源洞水系两条支流流域治理,打造环浩坤湖生态圈,推进中小河流生态治理和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加强流域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高生态系统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功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推广有机肥料和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农药等的用量,加强秸秆焚烧管控,制定实施方案对污染土地进行修复治理。

6.构建绿色投融资平台

围绕凌云县生态农产品产业链、生态林业产业链、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发展需求,建立集价值发现、投资、融资、退出等功能为一体的专业化绿色投融资平台,为各类生态资源提供权属交易、抵押、保险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产业发展基金、社会资本等多方金融资源向生态产业化发展集聚,优化提升产业融资环境。积极发展绿色金融,鼓励凌云县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鼓励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加大绿色信贷发放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助力乡村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凌云产业化资源
保留一点儿焦虑感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我给资源分分类
罗健夫:全面施政 促进再制造产业化发展
Q萌霸气凌云秀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洱海太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