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实现共同富裕人才支撑
2022-08-23顾潮
顾 潮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要抓住重点、精准施策,推动更多的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要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技术工人工资待遇,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技术工人队伍。技能人才是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来源。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需要我们加快发展壮大技能人才队伍,努力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帮助更多劳动者掌握和升级“一技之长”,以技能提升助力共同富裕。
聚焦技能促就业,完善培养模式
就业是民生之本,技能是立业之基。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加强高素质技能人才培训,着力建设高质量就业先行区。当前江苏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但劳动者技能无法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供需不匹配问题比较突出,以致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高位运行,“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无论是化解劳动者的“就业难”,还是破解企业的“招工难”,都要从人才培养的源头抓起,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劳动者好就业、就好业。
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人才共有、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技能教育改革,推动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锚定“企业要什么、企业缺什么”,校企共同开发设置专业、制定育人标准,共同推动技术技能创新,着力解决“卡脖子”技能难题,把教育要素、创新要素转化为企业生产力、创新力和竞争力。以任务为牵引,以产业为纽带,依托大型企业、龙头企业、技工院校、行会协会等,建立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高水平技工教育联盟,发挥各方资源优势,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效。
突出工学一体。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培训包、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都验证了“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是行之有效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要以企业技术标准和岗位规范为抓手,校企共同开发以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体现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标准的一体化课程,不断提高一体化专业课程比例,打造工学一体、学做合一的实训教学环境,培养一体化教师,着力实现技能人才培养从知识灌输向能力培养转变、从课堂教学向生产教学转变、从书本教学向实践教学转变,让企业得人才有好收益,让学生得技能有好收入。
注重提升技能。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大力实施与企业紧密接轨的工作过程导向、行动导向教学,校企合作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式教材和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产业部门、科研院所的专家力量,发挥其在产业发展、技术进步、人才需求、技能养成等方面的优势,做好教学改革指导服务。校企联合举办多形式技能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以赛助学、以赛带练、以赛选才。
聚焦技能促增收,优化培训方式
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致富本领。江苏省企业薪酬抽样调查信息显示,企业职工的收入与技能等级呈正相关关系,无技能等级∶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1∶1.17∶1.64∶1.69,不难看出,劳动者每提升一个技能等级,工资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019年以来,江苏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面向企业职工、新生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三年累计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436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4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55.2万人,有力地推动了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增收之路。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扎实有效地推进共同富裕,迫切需要更大力度、更加精准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断优化培训的方式内容,提高培训质量水平。从改进政府补贴性培训的角度,大力推动培训模式创新。
大力推行“互联网+”培训。适应劳动者学习时间碎片化和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特点,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共建共享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遴选推送优质培训课程资源,为企业、培训机构和技能劳动者提供高品质线上培训服务,提高培训质量。健全线上培训长效机制,形成线上培训资源充足、线上线下融合衔接、政策支持保障有力、监督管理有序到位的工作格局。
大力推行“职业培训电子券+”培训。依托电子社保卡线上渠道,向企业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等群体发放电子培训券,推送适宜的培训项目,减少中间环节,补贴直达到人,改革“机构找人”“人找信息”的传统培训模式,形成“人找机构”“信息找人”的高效匹配机制,提升培训供需对接的精准性、直接性。
大力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培训。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通过企校合作、工学交替方式,促进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壮大发展产业工人队伍。按照“一企一方案”“一班一方案”,为企业量身定制培训课程,实行“车间+教室”互动教学,推动企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大力推行“以练促建”。引导行业企业立足生产、经营、管理实际,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职工,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广泛动员优秀劳动者特别是青年劳动者积极参与,化解本领恐慌,补齐技能短板,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发职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热情,筑牢技能江苏的厚实底气。
聚焦技能促成才,深化人才评价
人才评价是指挥棒、风向标。建立科学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对于激励引导技能人才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江苏深入推进职业资格制度改革,着力构建以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有力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发展。但技能人才评价机制不完善,评价资源不充分,成长空间有限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技能人才的成长进步,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迫切需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技能人才评价改革,打破技术工人成长的“天花板”“隐形门”。
完善评价模式。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校企合作、社会参与的多层次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认定体系。全面推行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按照“谁用人、谁评价、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鼓励支持企业自主确定评价范围,自主设置职业技能等级、自主开发评价标准规范、自主运用评价方法,自主开展评价工作;发挥技工院校评价主基地作用,支持技工院校备案成为第三方评价机构,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将竞赛结果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相衔接,对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按规定晋升,甚至破格晋升职业技能等级。
健全评价资源。积极构建评价技术资源快速响应机制,聚焦新经济、新业态、新职业、新工种,通过社会协办、自主开发、政府购买等方式,遴选研发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单位定向推进,在团队组建上予以优先支持,在开发经费上予以适当补助,在质量控制上予以全面跟踪,快速完成行业评价规范建设和评价题库建设,补齐重点行业、紧缺职业、急需工种的评价资源短板,构建品质优异、品种丰富、层次合理、特征鲜明的技能人才评价技术资源体系。要拓展成长通道。探索建立技能人才“新八级工”制度,在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基础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提升技术工人职业发展空间。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贯通机制,破除身份、学历、资历等障碍,注重评价技能人才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解决生产难题、参与技术改造革新等方面的能力和贡献,推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健康发展,形成纵向有阶梯、横向可贯通的人才成长路径。
聚焦技能促发展,服务实体经济
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和条件。作为经济大省,制造业是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江苏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国1/8,占全球3%;贡献了全省35%的地区生产总值、39%的税收;制造业企业从业人数1436万人,占全国的14%。技能人才是产业工人的核心骨干,目前江苏高技能人才总量达470万人以上,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32%以上,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960人。但与江苏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相比,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素质不高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与发达国家也有着较大差距。推动江苏制造由“大”变“强”,实现“江苏制造”向“江苏智造”转变,必须紧紧抓住数字经济的风口,系统谋划技能人才工作思路举措,在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形成人人学技能、有技能、长技能、比技能的技能型社会,加快培育更多新时代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紧紧围绕“智改数转”,深入实施数字技能提升行动。多部门协同联动,加强与数字经济头部企业合作,构建集培训、评价、选拔、使用、激励于一体的数字技能人才培育机制,市场主导、共建共享的数字技能资源供给体系,多层次、高效协同的数字技能重点攻关平台。在数字产业布局建设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在技工院校建设数字类品牌特色专业群、一体化教学名师工作室;大力举办数字技能人才培训研修活动,引导激励学校师生、企业职工学习钻研数字技能,跨越“数字鸿沟”,提升数字素养。
紧紧围绕产业链条,摸清优势产业链、卓越产业链技能人才底数。绘制产业链高技能人才地图,发布产业链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需求目录,引导企业大力引进培养产业链高技能领军人才。联手企业、技工院校、培训机构,建设更多公共实训基地,推动教学水平与社会发展、教学资源配置与产业应用、教学考评机制与企业人才需求紧密对接。大力建设高水平技师学院,优化技工院校专业布局,鼓励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大型企业参与举办或直接举办技工院校,促进人才供需有机衔接,精准对接。
紧紧围绕产业园区,探索建设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技能人才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广江苏(武进)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园建设经验,着力打造技能评价改革先行区、职业培训新空间、技术资源研发地、技能交流大平台、技能人才生态园,着力壮大产业园区技能人才规模,优化技能人才素质结构,构建技能人才高地,实现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高度融合。同时积极落实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引导企业建立健全体现技能价值激励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指导企业对技能人才建立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岗位绩效工资制,鼓励企业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领军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薪酬、专项特殊奖励,探索股权激励、项目分红或岗位分红等中长期激励方式,更好地体现技能价值激励导向,让广大技能人才创新有舞台、成才有支撑、奋斗有回报,凝心聚力为共同富裕贡献技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