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比较研究

2022-08-22王艳辉陈海燕

中国科技论坛 2022年8期
关键词:大湾中心上海

王艳辉,伊 彤,陈海燕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所,北京 100089)

0 引言

近年来,创新活动在空间分布上的集中化趋势使得各国越来越重视区域创新[1]。在我国实现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目标的进程中,区域创新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 (以下简称 “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作为我国创新水平最高的区域,北京、上海、大湾区已经成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重要节点,是代表我国参与全球科技创新竞争的核心区域[2-3]。近年来三地创新驱动发展绩效突出,在全球顶级科技集群区域排行中均进入前十位,是我国排名最高的三个科技集群区域[3]。对北京、上海、大湾区三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情况开展评价,既能明晰三地创新发展的优势和特色,又能发现三地各自存在的不足和短板,为推进三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本文在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通过纵向和横向对比相结合的方式,从科技资源、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创新经济四个维度,对北京、上海、大湾区三地科技创新发展核心指标进行定量对比分析,并提出进一步加强三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对策建议。

1 文献综述

1.1 区域创新研究

自20世纪美国经济学家Schumpeter[4]提出创新理论以来,创新一直被认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已成为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

在区域创新体系研究方面,自英国经济学家Freeman[5]首次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后,一些学者[6-8]聚焦区域创新体系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认为区域创新体系应包括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培育创新人才和开展知识创造的高校院所、为创新活动提供创新支持和进行监管约束的政府部门、开展风险投资活动的金融机构、为创新活动提供专业服务的商业机构等;此外,外部环境也是决定区域创新发展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Etzkowitz等[9]提出可以使用三重螺旋模型来分析区域创新体系中政府、企业和大学三者间的关系,他们之间的互动衍生出一系列新的职能,并最终推动形成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型社会。

从区域创新活动的发展看,技术创新已经从早期的线性创新走向现在的集成创新和网络创新,研发活动在依赖高校院所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由不同创新主体的协同联动产生[10-15]。从创新发展模式来看,可以将创新分为科学技术驱动的创新和学习应用交互的创新[16-17],不同的创新模式构成了形成科技创新中心的不同路径。

1.2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研究

随着20世纪硅谷、波士顿等一批创新区域的兴起,创新的地理集聚特性吸引了众多学者和政府管理部门的目光[18-21]。地域上的邻近促进了创新主体间的知识交流,而创新活动通常会集聚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形成知识集聚和流动的中心[22-24]。这些创新中心不仅能促进本地的创新活动,也会吸引来自全球的创新主体在此开展研发及知识密集型经济活动[25-26]。

世界经济论坛与麦肯锡公司于2006年绘制了全球创新热图,将全球范围内多样性的创新集群城市划分为四种类型:热泉 (Hot Springs)、收缩池 (Shrinking Pools)、活力海洋 (Dynamic Oceans)和沉默湖 (Silent Lakes)[27]。全球创新指数通过连续跟踪全球范围内科技成果产出的分布情况,并识别出100个最具活力的科技集群区域,这些区域分布在26个经济体,其中超过四成位于美国和中国[3,20,28-29]。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研究发现[21],全球大多数创新活动分布在少数国家有限的几个创新城市,并指出在日益庞大的全球创新网络中,区域协作越来越具有跨国性。全球创新体系和创新网络的发展提升了这些创新中心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而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对于全球化情境下区域核心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众多学者对城市 (都市圈)层面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美国的 《Wired》杂志提出 “全球高技术中心”概念,指出全球高技术中心应具备四方面要素:大学和研究机构、知名公司和跨国企业、大众创业的动力、风险资本的可用性[30];英国城市地理学家Hall[31]梳理了历史上出现的全球技术创新城市的一些典型特征,如有发达的社会和文化结构、是世界性的大都市或新兴区域、年轻移民比例高、创新扩散障碍小等。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提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拥有优良创新生态的全球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32]。还有一些学者[33-35]将科技创新中心解读为科技资源集聚、创新活跃、科技综合水平高、创新辐射引领能力强,且在全球创新活动中占据领导和支配地位的区域。

1.3 国内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研究

1.3.1 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研究

在立法研究方面,王涵等[36]通过对比分析上海、深圳和成都等地科技创新中心的立法情况,从确立区域科技创新基本法、科技创新基本法与现行法规的关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保障等方面提出北京进一步制定科技创新条例的启示。

在创新评价研究方面,一些学者通过分析北京科技创新的优劣势,从探索发展模式、完善创新体系、加强创新要素集聚、鼓励企业创新、优化创新环境等角度提出北京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议[37-38]。

还有学者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杜红亮[39]借鉴硅谷创新经验,提出北京、上海可以从制定长期战略、加快创新要素流动、营造良好软环境及完善硬件设施等方面加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王军等[40]通过分析德国科技创新的实践经验与教训,从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完善科技金融服务、培育重点企业、优化人才政策等角度提出加快建设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的对策建议;眭纪刚[34]通过分析硅谷、纽约等国际创新城市的经验,从优化双创环境、建设顶尖高校院所、培育创新企业、建设开放创新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设城市科技创新中心的对策建议;黎晓东等[41]通过梳理美欧兴建概念验证中心推动基础研究走向市场的实践,提出北京可以通过强化概念验证活动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路径。

1.3.2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研究

在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孙福全[42]分析了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的内涵、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促进科技经济融合等维度,提出提升上海科创中心核心功能的基本思路。

在创新区域联动方面,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43]通过分析上海自贸试验区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联动面临的问题与瓶颈,从完善自贸区与科技创新中心联动体制机制、建立国际接轨的体制机制、破解重点产业发展瓶颈、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平台等角度提出进一步加强两大战略联动的重点举措;王海军等[44]分析了上海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位置,提出依托长三角经济带推动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路径与对策。

在创新政策体系制定方面,楚天骄[45]从建设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中心、全球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中心、技术交易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和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六个分中心的维度,提出构建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政策体系思路。

1.3.3 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研究

在理论模式研究方面,王云等[46]构建了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理论模式,并以此提出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路径和相关建议;杨明等[47]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提出促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对策建议;黄群慧等[48]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提出大湾区构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应构建企业创新生态链、破除现有政策障碍、打造开放包容的双创文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整合全球创新资源等。

在创新政策支持方面,刘益宏等[49]从推动港澳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探索联合资助模式、支持大湾区加入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将大湾区现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纳入大科学装置科学研究联合基金资助范畴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在区域协同创新方面,游玎怡等[50]分析了香港参与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从发挥好制度优势、加强内地与香港创新互动等方面提出促进香港参与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的对策建议。

2 北京、上海、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对比分析

为了清晰了解北京、上海、大湾区三地科技创新发展的相对优劣势,以下从科技资源、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创新经济四个维度对三地科技创新发展的核心指标表现进行比较分析。

2.1 北京人才密度、顶级科研机构数量和质量均领先大湾区和上海

从研发人员密度看,2019年,北京每万人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246.7人年,远高于大湾区和上海;从发展趋势看,2010—2019年北京研发人员密度年均增长率达3.1%,较大湾区低2.8个百分点,比上海高1.3个百分点 (见图1)。

注:数据来源于 《北京统计年鉴》 《上海统计年鉴》 《香港统计年刊》及广东省科技厅等。

从Springer Nature发布的 《自然指数2020》世界科研机构500强 (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等)的情况看,北京有15家机构入选,高于大湾区 (13家)和上海 (9家);从区域所属科研机构实力得分看,北京以2846.37分排名全球首位,远高于大湾区 (1436.44分)和上海 (1480.48分)。

2.2 北京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领先,大湾区地方财政科技经费支出占比居首

从研发投入强度看,2019年,北京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31%,大幅领先大湾区和上海;从发展趋势看,2010—2019年,北京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持续保持在6%左右的较高水平,总体增长0.62个百分点,低于大湾区和上海的增长速度 (见图2)。

注:数据来源于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北京统计年鉴》 《上海统计年鉴》 《广东统计年鉴》 《香港统计年刊》及广东科技统计网等。

在地方财政科技经费支出方面,2019年,北京地方财政科技经费支出占地方财政经费支出比重为5.9%,远低于大湾区和上海;2010—2019年,北京地方财政科技经费支出占比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而大湾区和上海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尤其是2019年两地均有大幅提升,分别较上年提高2.7个和3.5个百分点 (见图3)。

注:数据来源于 《北京统计年鉴》 《上海统计年鉴》 《香港统计年刊》及广东科技统计网等。

2.3 北京科学研究产出优势明显,大湾区技术创新产出大幅领先

从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情况看,2019年,北京共发表5.9万篇,大幅领先于大湾区和上海;2016—2019年,北京论文发表量保持快速增长,年均增长达6.8%,比大湾区低1.5个百分点,但较上海高1.3个百分点 (见图4)。

注:根据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检索数据整理得出。

从PCT专利申请情况看,2019年,北京PCT专利申请量达7422件,仅为大湾区的27.7%,是上海的2.3倍;从发展趋势看,2010—2019年,北京PCT专利申请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达20.9%,较大湾区和上海分别高1.6个和8.5个百分点 (见图5)。

注:根据Patsnap智慧芽数据库检索数据整理得出。

2.4 北京技术合同成交活跃,大湾区产业创新活力和竞争力突出

从技术合同成交情况看,2019年,北京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5695.3亿元,分别是大湾区和上海的2.6倍和3.7倍;2010—2019年,北京的技术合同成交额保持了强劲的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达15.3%,低于大湾区 (28%),但是高于上海 (12.5%) (见图6)。

注:数据来源于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广东省科技厅科技统计数据等,其中大湾区数据仅为大湾区内地9个城市的数据。

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看,截至2019年底,北京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5万家,约为大湾区 (4.8万家)的一半,是上海 (1.2万家)的2.1倍。2019年,北京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约3.8万亿元,不足大湾区 (7.8万亿元)的一半,高于上海 (3万亿元);出口总额达1273.1亿元,不足大湾区 (14557.2亿元)的十分之一,仅为上海 (2972.2亿元)的4成。从新产品销售收入看,2019年,北京规模达5220.2亿元,仅为大湾区的1成和上海的5成;从发展趋势看,北京和上海近年来新产品销售收入规模较为平稳,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2%和3.4%,均远低于大湾区的14.6%,显示出大湾区工业企业旺盛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 (见图7)。

注:高新技术企业规模数据根据三地科技管理部门公开数据整理,高新技术企业营收及出口总额数据来源于 《中国火炬统计年鉴》、广东省科技厅等,新产品销售收入数据来源于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广东统计年鉴》等,其中大湾区数据仅为大湾区内地9个城市的数据。

3 结论与建议

从以上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北京、上海和大湾区三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各具优势和短板。北京原始创新优势明显,科研投入和产出规模遥遥领先;大湾区则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方面呈现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上海科技创新相比北京和大湾区呈现相对稳健发展态势。与此同时,北京在地方财政科技经费投入水平、产业创新发展等方面与大湾区相比差距明显;大湾区在原始创新能力等方面与北京尚有差距;上海在知识和技术创造能力等方面与北京及大湾区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本文结合三地各自发展的优劣势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1)北京要进一步加强创新协同,释放更多创新潜力。一是加强创新链、产业链与供应链协同,打通基础研究到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促进创新链向产业链、供应链延伸,保障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稳定,实现 “三链”联动发展。二是在京津冀区域内统筹考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与津冀形成 “创新源”和 “创新腹地”的关系,促进创新链前后联动,在京津冀区域打造形成类似于大湾区 “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和长三角 “G60科创走廊”的区域协同创新发展高地。三是进一步强化央地协同支持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力度,支持在京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积极承接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和工程;建立地方财政科技经费支出稳增长的机制,大力支持 “三城一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创新功能区建设,打造世界领先的区域科技创新集群。

(2)上海要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创新资源集聚与利用,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一是利用上海国际化程度较高和创新生态环境较好的优势,依托上海自贸区等国际化创新载体,吸引更多国际研发机构汇聚上海,推动建立世界级的研发机构集聚区,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二是完善国内外人才管理政策,推动高端人才汇集,针对上海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聚焦顶尖研发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水平管理人才等群体,形成适应创新活动规律的人才培养和配置体系。三是充分依托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实施,在科技创新领域主动作为,与周边城市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协作方面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人才、研发成果等科技资源跨区域流动的能级,在长三角区域打造面向全球市场集研发、制造和服务为一体的完整创新链和价值链。

(3)大湾区要进一步促进区域融合发展,提升创新整体效能。一是进一步加强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创新联动发展,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在三地间自由便捷流动,开展三地科技合作体制机制创新,通过共建国际化创新平台、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等,加快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二是在省级政府层面建立大湾区内地城市群的内部整合机制,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高新区等创新载体,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业集群,提升大湾区综合竞争力。三是发挥大湾区企业研发投入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投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提升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大湾中心上海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上海电力大学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