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闪烁体特性对X射线探测器成像质量影响研究

2022-08-22谭龙升李晓辉魏存峰王帅华孟凡辉舒岩峰张成鑫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22年2期
关键词:透镜X射线分辨率

谭龙升,李晓辉,魏存峰,王 哲,王帅华,孟凡辉,舒岩峰,张成鑫,王 远

(1.中国科学院 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49;2.中国科学院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福州 350002;3.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应用电子学研究所,绵阳 621900;4.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0 引言

闪烁体是间接式X射线探测器的核心部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闪烁体作为X射线的转换屏就开始应用于X射线探测器。X射线探测器根据其成像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直接式[1]和间接式[2]。直接式成像探测器通常应用于软X射线能区[1],X射线通过待测物体直接作用于图像传感器上,这种方式的光学响应快,但是抗辐照性差;间接式成像探测器通常应用于硬X射线能区,这种方式不仅有效避免了高能X射线直接照射在探测器上造成的辐射损伤,而且还有效保证了探测器的寿命[2]。

间接式X射线探测器的核心结构是闪烁屏和图像传感器,通常具有三种耦合方式:光纤耦合式、透镜耦合式、直接耦合式[3]。基于光纤耦合的X射线探测器主要结构如图1(a)所示[3-5],X射线激发闪烁体,闪烁体退激后发出可见光通过光纤耦合到面阵CCD上,这种方式具有耦合效率高、制作工艺简单、结构紧凑、体积小等优点,不过它存在结构灵活性差、耦合工艺要求高等缺点[3],此外由于该结构在工作时,面阵CCD器件等核心器件被暴露在X射线的直通光路中,在高能量X射线下会造成一定的辐射损伤[4]。

图1 各类间接式X射线探测器(a)光纤耦合式的X射线探测器;(b) 透镜耦合式的X射线探测器;(c) 直接耦合式的X射线探测器

基于透镜耦合的X射线探测器主要结构如图1(b)所示,包括闪烁体、透镜系统、反射镜、面阵CCD器件[6-7]。闪烁体产生的可见光通过透镜,经反射镜反射到面阵CCD上。这种方式不仅分离了光路中的X射线和可见光,能有效避免X射线直通光路对面阵CCD器件等核心器件造成的损伤,而且还可以通过显微镜头的放大比获得更高的空间分辨率[4]。但是该方式耦合效率低、图像失真高,且容易受到杂散光影响。

基于直接耦合的X射线探测器主要结构如图1(c)所示,包括闪烁体、CMOS图像传感器[3]。闪烁体产生的可见光直接照射在CMOS图像传感器上。这种方式的光能损失小、耦合效率高、图像失真少、成像速度快,但是加工难度高、易造成辐射损伤。

本论文拟通过对透镜耦合式X射线探测器的分析,探究这种耦合方式下影响探测器成像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业参考价值。一般来说,影响透镜耦合式X射线探测器成像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X射线能量、闪烁体的材料以及厚度、透镜系统的倍率、图像传感器的类型(CCD、CMOS)[8-9]。本文主要探究不同X射线能量下闪烁体的材料以及厚度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并通过理论计算指导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到对应的空间分辨率以及对比度目标,为高能X射线探测器成像质量优化提供参考。

1 理论分析

闪烁体的发光原理是闪烁体晶格吸收X射线后激发内部原子或者分子到高能态,随即退激产生可见光光子。闪烁体的基本特性参数主要有:密度、光子发射效率、衰减时间、发光主波长。本实验使用的闪烁体及其特性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本实验使用闪烁体的基本特性参数

图2是透镜耦合式X射线探测器像差分析图,由于闪烁体存在一定厚度,闪烁体不同平面上产生的可见光图像通过透镜系统聚焦于CCD的不同像平面上从而产生像差,增加闪烁体厚度,虽然可以增加闪烁体对X射线的吸收效率以及其产生可见光的输出功率,但是也加大了探测器光学系统的像差,导致探测器空间分辨率降低[3]。不同材料的发光效率、衰减时间、波长以及对X光的吸收效率不同。此外X射线和光轴之间的角度也可能降低图像质量。因此,探究不同X射线能量下最优闪烁体材料以及最佳厚度是本文的主要目标,此外,通过选择合适的闪烁体材料,应使探测器成像所需的积分时间尽可能地小,这对于优化X射线探测器的探测性能有重要意义。

图2 透镜耦合式X射线探测器像差分析图

透镜耦合式X射线探测器的分辨率R可由式(1a)[10]计算得出:

(1a)

(1b)

(1c)

式中,p和q为根据系统的线扩散函数选定积分情况下的系数;NA为光学系统的数值孔径;z为闪烁体的厚度。式中第一项对应光学系统的焦深,第二项对应光学系统的像差。闪烁屏的厚度直接影响着探测器的成像性能。

本文的目标是找到合适厚度的材料,从而使透镜耦合式X射线探测器(实验需要测试探测器对大幅面物体成像能力,因此设置缩放比为0.45)在低能区(150~400 keV)的空间分辨率达到10 lp/mm。目前,测试过程中光学系统的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测试平台光学镜头参数

以低能区为例,空间分辨率目标要求为50 μm,利用式(1a)分别计算fw50%int与fw90%int下的闪烁体厚度分别为3.7 mm和0.989 mm,说明在该区间内可能会达到实验要求。同理高能目标要求为100 μm下得出的闪烁体厚度分别为7.407 mm和1.983 mm,同样说明在该区间内可能会达到实验要求。尽管该计算未考虑不同材料、不同能量造成的分辨率差异,仅从光学角度计算了厚度,但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由于高能下闪烁体存在能量沉积、空间散射、发光不均匀等现象单张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显然不能满足要求,需要采集多组图像做一致性校正,其原理如下:

定义原始线对卡图像矩阵为RI(三维矩阵n×m×N,N为采集图像份数、n×m为CCD面阵像素点个数),原始线对卡图像平均矩阵RIA(二维矩阵n×m)真实线对卡图像矩阵为RI(n×m), 原始亮场图像矩阵为RA(n×m×N) ,图像噪声矩阵为N(n×m×N),图像噪声平均矩阵NA(n×m)增益矩阵为G(n×m,反映CCD每个像素点的响应情况,对于一致性较好的图像G=a×I,a为常数,I为单位阵),则有如下关系:

对于每个像素点有:

RIAijk=Gij*RIij+NAij

(2a)

因此

(2b)

(2c)

(2d)

(2e)

利用式(2e)即可得到我们所需的一致性较好的图像。

2 测试过程以及结果分析

2.1 实验装置及结构

本次测试过程在中科院高能所自检的X射线探测器实验平台上进行,射线源包括了YXLON公司的450 keV光机(射线源焦点大小:5.5 mm,出射光束角:10°,实验距离1.5 m,管电流大小:10 mA),图3是其结构图,图4是实验所用线对卡图。

图3 实验平台结构图

图4 实验所用线对卡

该装置包括尼康镜头、科学级CCD相机(制冷温度-20℃、像素大小9 μm、面阵大小为4144×4128)、平面反射镜、线对卡(铅块线对卡、双丝线对卡、楔形线对卡)、紫光灯、光学夹具及电动位移台。测试过程中使用闪烁体规格为GAGG: 1 mm、2 mm、3 mm、4 mm;LYSO:3 mm;FOP:5 mm;TB:3 mm。

2.2 测试步骤

(1)首先对X射线探测器实验平台进行光学对焦。实验暗室下利用紫光灯激发闪烁体发光,透过紧贴于闪烁体前端的楔形线对卡,在CCD上成像,通过调节物距以及镜头使空间分辨率达到20 lp/mm为止。图5是暗室下的测试图。图6是楔形线对卡达到20 lp/mm的实验图。

图5 暗室下光学对焦现场测试图

图6 楔形线对卡空间分辨率达到20 lp/mm实验图

(2)对焦完毕后取出楔形线对卡和闪烁体,将双丝线对卡或者铅块线对卡紧贴于待测闪烁体后方,闪烁体朝向靠近镜头的一端放入对焦调整好位置的光学夹具内,将镜头光圈尽量调小,然后盖上装置。

(3)将实验装置移至450 keV射线的平台上。

(4)实验采集不同闪烁体的线对卡图像、闪烁体亮场图像(去掉背后的线对卡)、暗场图像(射线下去掉夹具上闪烁体及线对卡)若干张。

2.3 测试结果及其处理

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也称为图像的对比度分辨率,通常使用双丝像质计法测量调制度曲线,图7是双丝像质计的一丝对灰度曲线图。通过式(3)可以计算出该丝对分辨率下的调制度[11],计算得出丝对的一系列调制度,通过拟合可以得到调制度曲线。

图7 丝对灰度曲线图

(3)

根据理论预测选择3 mm LYSO、4 mm GAGG、5 mm FOP,实验在低能下分别采集150 keV、200 keV、250keV、300 keV和400 keV不同能量下的不同材料所得的实验图像,图8是150 keV下LYSO的单张线对卡图像。

图8 150 keV LYSO线对卡图

选取实验图像中的每组丝对利用式(3)计算其衬度,得到所需的调制度曲线。图9是实验所得各个材料不同能量下的调制度曲线。从图9曲线中,可得出不同材料在不同能量下的空间分辨率的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图9 不同材料不同能量的调制度曲线(a) GAGG不同能量下的调制度曲线;(b) LYSO不同能量下的调制度曲线;(c) FOP不同能量下的调制度曲线

表3 不同材料在不同能量下的空间分辨率

从图9(a)、(c)可以看出,低能区GAGG、FOP在不同能量的下衬度的变化率相当(不同能量的程度曲线近似平行或重合),其中GAGG图像衬度值随线对空间分辨率增加下降缓慢,FOP图像衬度值随线对空间分辨率增加迅速下降;从图9(b)可以看出,低能区不同能量下的LYSO图像衬度值随分辨率的变化率存在明显差异。实验表明,GAGG衬度随空间分辨率变化不大,是一种优良的闪烁体材料。从表3可以看出,4 mm GAGG低能区空间分辨率(MTF10)大于10 lp/mm满足目标要求;3 mm LYSO在仅在150 keV时空间分辨率(MTF10)大于10 lp/mm;5 mm FOP在所有能量下不满足目标要求。所以,4 mm GAGG在低能区满足目标空间分辨率10 lp/mm。

2.4 结论

本实验存在缩放比(0.45倍)情况下低能区(150~400 keV)理论预测厚度在0.989~3.7 mm区间内,实验得到4 mm GAGG与3 mm LYSO(仅在能量150 keV)与理论预测符合较好,达到目标要求的空间分辨率(MTF10)10 lp/mm。

3 结语

本文通过理论预测指导实验探究,得到了可供参考的间接式X射线探测器的最优闪烁体材料以及厚度。下一步实验,一方面将进一步探究更多性能优异的闪烁体材料以及达到更好空间分辨率的闪烁体厚度;另一方面探讨影响闪烁体空间分辨率变化的主要原因,给出预测不同条件下闪烁体空间分辨率的有效理论。

猜你喜欢

透镜X射线分辨率
引力透镜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无监督图像超分辨率算法
透镜(部级优课)
X射线
天鹅座X-1——最容易看到的黑洞迹象
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复习
透镜光路图大梳理
浅析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的基本原理
ARM发布显示控制器新品重点强化对分辨率的支持
准单色X射线机替代241Am放射源的测厚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