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弈与想象:新闻反转中的国际话语权研究*
——基于“英国货车案”的分析与思考

2022-08-22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遇难者货车话语

李 冰 王 刚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面临复杂形势。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博弈中,各国对国际话语权的争夺日趋激烈,尤其体现在运用媒体国际传播进行议程设置、控制信息流通和制造公众舆论关注点之中。如何深刻洞察当前国际局势,密切关注国际传播领域新矛盾,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国际话语权,是值得学界持续探索的问题。

英国时间2019年10月23日凌晨01:40,埃塞克斯郡(Essex)警方在某工业园区的一辆货车内发现39具尸体。英美媒体改造警方提供的调查信息,在确定遇难者身份、挖掘其偷渡背景及原因时,未经核实便将该事件与中国联系起来并妄加评论,引发误导性传播。而后虽更正遇难者为越南籍,但该事件已经对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作为突发公共事件,英国货车案国际影响力大、社会关注度高,国际媒体普遍将其作为展示和提升竞争力、影响力的机会,体现了国际话语权竞争的激烈性。作为新闻反转的典型案例,中西双方在该事件中围绕遇难者身份的争议展开多次对话,因而在国际话语权策略研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

由此,本文从(1)“英国货车案”新闻在反转过程中的话语权博弈如何呈现?(2)话语实践如何体现在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中?(3)这些话语实践折射出怎样的社会意识形态?共三个问题展开进行深入思考,以期为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二、理论框架及研究设计

研究选取BBC、CNN和CGTN的相关报道作为研究对象(能够反映中、英、美三国国际传播状况,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以Essex(埃塞克斯郡,事件发生地)为关键词,在三家媒体官网检索,将所有报道文本汇总,时间范围为2019年10月23日事件发生后至2020年2月12日案件遇难者死亡原因公布,共得到128篇研究样本,其中BBC报道61篇,CNN报道40篇,CGTN报道27篇。然后将全部报道文本导入质性分析软件Nvivo12.0中进行辅助分析。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是诺曼·费尔克拉夫的“三维框架”理论和米什基蒙的“策略性叙事”理论。费尔克拉夫在《话语与社会变迁》中提出“文本向度—话语实践向度—社会实践向度”的“三维框架”理论。①其中文本向度关注文本的语言分析;话语实践向度关注文本的生产过程和解释过程;社会实践向度则关注文本和话语反映出的社会问题。与语言学侧重对文本的微观解读不同,费尔克拉夫突出揭示了话语中权力关系的重要位置。“策略性叙事”理论则认为叙事是一种战略性文本,目的是在国际语境中更好地传播叙事主体的核心价值,以获得国际社会的接受与认同②,其核心在于国家叙事模式的转型以及对受众传播认知的重构。通过叙事策略的优化,国家可以有效提升媒体报道的说服效果,增强国家的国际话语权。结合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本研究将“策略性叙事”理论和“三维框架”理论相结合,从以下理论框架出发对“英国货车案”的新闻报道进行研究(见图1)。

图1 理论基础示意图

三、“英国货车案”的话语文本博弈

(一)议程设置

如图2所示,从数量上看,“英国货车案”反转前阶段,三家媒体报道均达到峰值,表现出对该事件的高度重视。但是,事件爆发当天,CGTN并未做出报道,而BBC和CNN则发布多篇新闻,体现出西方媒体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的敏感性、抢占先机的熟练度和争夺话语主导权的积极性。尤其是2019年10月25日,美国CNN报道数量反超英国BBC。

图2 BBC、CNN、CGTN“英国货车案”报道篇数趋势图

反转期和反转后阶段,各媒体报道数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CNN报道数量呈现断崖式下降,BBC报道数量反超。而CGTN在该事件发展的前后报道数量均少于CNN和BBC,变化幅度较平缓。总体来看,三家媒体呈现出报道数量相互交织的态势,体现出媒体国际话语权博弈的激烈性。

从传播平台上看,三家媒体都在官方网站、电视频道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上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官方网站的新闻以文字为主,对事件动态的报道更加详尽;电视频道的新闻以视频为主,对事件的报道更有现场感;社交平台由于字数限制,新闻更精简。这三类传播平台相互联系,构成对“英国货车案”议程设置的循环与融合。统计得知,CGTN、BBC和CNN的官方网站报道中,包括的电视频道视频数分别为14、19和17,数据相差不大。

如表1所示,官方网站的报道和电视频道的视频又在不同程度上出现在各家媒体的社交平台Twitter中。BBC和CNN更擅长以传播矩阵的形式进行议程设置,吸引受众在社交媒体、官方网站和电视频道不断切换。这一过程中,从发布数量来看,CGTN在社交媒体平台的表现比官方网站的报道更加积极,体现出其对海外舆论场的重视。但是,由于受到粉丝数量和平台限流的影响,CGTN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话语权争夺时力量略显不足。

表1 BBC、CNN、CGTN社交媒体平台“英国货车案”报道概况

(二)文本叙事

结合“策略性叙事”理论发现,BBC和CNN擅长将国家叙事与个人叙事相结合,CGTN则习惯使用国家叙事,人物集中在警方和中、英、越官方政府。

从国家叙事层面来看,BBC和CNN猜测遇难者为中国国籍后,立刻将矛头指向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各个方面。从个人叙事层面来看,BBC和CNN采访事发地居民、默哀活动参与者和以往偷渡成功者,在传达社会民众对该案件的同情时,也在暗示英国社会环境更为优越。在越南有家属表示亲人失联可能与该案件相关后,CNN采访越南家属,从微观的家庭视角展现家属的悲痛和偷渡对家庭的影响,试图建立起偷渡者追求幸福生活而为家人牺牲的正面形象,从而为受众设置新的议题,削弱此前污蔑遇难者为中国国籍所造成的声誉下滑。随着调查进展、身份猜测和社会影响等情节的铺陈,英美媒体通过国家叙事与个人叙事相结合的方式,将国家意志和个人视角关联起来。究其目的,主要是讲述和传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

相较而言,CGTN对该案件的文本叙事主要集中在西方媒体污名化遇难者身份为中国国籍后展开。针对西方媒体对遇难者身份的猜测,CGTN在报道中着力引用中国驻英大使馆和外交部发言人的回应,从国家层面对该案件表示悲痛,提出尊重调查事实、倡导国际合作解决偷渡问题的口号。面对CNN记者对该案件遇难者身份为中国国籍的相关提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以“中国公民在建国七十年以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感激、安全、满足和幸福”回应。针对西方媒体对遇难者身份的不实报道,CGTN在电视节目中围绕媒体责任展开讨论。有关该案件调查进展和社会影响的叙事情节,CGTN均转发BBC、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越南通讯社和新华社等媒体的报道。对国家叙事方式的重视体现出CGTN对中国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的维护,传达了中国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设想,但是缺少个人叙事,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故事的生动性和说服力略显不足。

(三)移情劝服

移情劝服,即设身处地,转换角色。③在面对受众越来越具有怀疑精神的现实条件下,媒体如果想让报道的信息、观点和立场被公众接受,就需要有较强的移情劝服能力。研究通过运用NVivo 12对报道文本自动编码识别情感,得出四种情感类型:非常负向、较为负向、较为正向和非常正向。在编码文本段落精细到句子的程度下,由表2可知,整体而言或分阶段而言,三家媒体的报道情感相近。非常负向和较为负向的情感均占据80%以上。批判话语分析认为,词汇选择是大众传媒制造偏见和传播意识形态的常用方式,相同词汇可以传递出不同信息,相同信息也可以通过不同词汇来表达。为更深入地探究词汇表达,研究者运用NVivo 12绘制三家媒体报道的词云图,发现三家媒体的报道除了用负向词汇集中对案件表示悲痛以外,英美媒体特别是CNN的负向词汇中Chinese(中国)高频出现(见图3),体现了西方媒体对中国形象不遗余力的抹黑,可以说是近年来西方报道中国一以贯之的手法。

表2 BBC、CNN、CGTN“英国货车案”报道自动编码情感结果

图3 CNN“英国货车案”报道词云图

从高频词来看,三国媒体报道的前四位高频词汇相同,为“lorry/truck(货车)”“police(警察)”“Essex(埃塞克斯郡)”“people(人)”,表明了该案件发生的空间、地点与相关人物。负向词汇中,BBC和CNN除了以大量使用“dead(失去生命的)”“tragedy(悲剧)”“shocked(震惊的)”“saddened(悲伤的)”“terrible(可怕的)”“sickening(给人以不详感觉的)”“horrendous(骇人的)”“suffocated(把……闷死)”“heavy(沉重)”等词汇表示对案件的悲痛以外,结合BBC和CNN在此案中对中国的污名化报道,可以看出其别有居心的移情劝服。

从议程设置、文本叙事和移情劝服三方面来看:议程设置上,BBC和CNN报道数量多,议程设置态度在反转前阶段尤为积极,凸显了西方媒体一贯以来擅长“带节奏”的特点。CGTN的报道虽稍显滞后,但数量差距不大,同时积极使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声;文本叙事上,BBC和CNN擅长使用将国家叙事与个人叙事相结合的策略性融合叙事,CGTN则习惯使用国家叙事,着力引用政府官方回应;移情劝服上,三家媒体的负向情感近似,集中对案件表示悲痛,BBC和CNN的负向词汇持续体现在对中国的偏见报道中,这是需要格外引起注意的。

四、“英国货车案”的话语实践解读

(一)力量分析:话语的社会效用

“力量”是文本行为和解释性意义的组成部分,即文本中被用来发挥社会效用的部分。它能够履行特定的言语行为,如发布命令、提出问题、制造威胁或做出承诺等。三家媒体的“力量”主要体现在“提出问题”方面。

BBC、CNN和CGTN的提出问题式报道分别有4篇、1篇和2篇(见表3)。BBC的报道有对英国检查移民偷渡流程、尸体鉴别流程和越南人偷渡原因的提问。CNN唯一的一篇问题式报道则针对中国人偷渡原因进行提问(偷渡者身份此时并未得到证实),这篇报道迎合了受众在案件发生时对遇难者身份和英国入境检查产生的疑惑,在世界范围内制造出巨大的舆论影响,也让其一贯提倡的“真相优先”原则成为赤裸裸的笑话。

表3 BBC、CNN、CGTN“英国货车案”提出问题式报道

与BBC类似,CGTN在2019年10月25日也发表了有关尸体鉴别流程的报道。与另外两家媒体不同的是,CGTN在新闻反转后对全球人口走私问题能否被阻止进行了提问,这体现了CGTN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社会效用,对舆论起到了一定的正面引导作用。然而,在事实反转前,面对西方媒体对中国经济、政治和人权问题的不断抹黑,CGTN主动回应较少。案情反转后,CGTN就西方主流媒体抹黑中国的种种事实尽管作出了回击,但力度和系统性仍有待提升。

费尔克拉夫认为,文本的力量在一般情况下是模糊的。为减少力量的含糊性,媒体需要利用背景,暗示受众在特定的语境下解读文本。由三家媒体报道的高频词可知,前四位的高频词汇“lorry/truck(货车)”“police(警察)”“Essex(埃塞克斯郡)”“people(人)”相同,表明三家媒体进行新闻报道时都在不断强调案件发生的背景。值得注意的是,BBC有58篇报道在标题首位出现“Essex lorry deaths(英国货车案)”字眼,这能够使受众迅速融入语境。CNN有6篇报道在标题中出现“what we know about the timeline(有关时间线我们知道些什么)”,它们集中出现在“英国货车案”的反转前阶段。由于调查不断推进,此类梳理汇总类报道能吸引受众不断关注下去,在提升阅读量的同时进一步影响受众态度。

(二)互文性分析:话语的支撑与建构

“互文性”是指某一文本包括其他文本的片段,文本可以吸收它们,与之发生矛盾或对之讥讽地回应。互文性分为“明确的互文性”和“互为话语性”。“明确的互文性”是指其他文本被明确吸收到另一文本之中,“互为话语性”是指通过话语秩序要素的结合而建构另一个话语类型。

“明确的互文性”方面,BBC和CNN明确吸收其他文本的主体包括(1)英国:英国警方、救护车工作者、事发地居民、货车司机、英国政府、以往偷渡成功者、英国越南人社区、法医学博士;(2)比利时:比利时联邦检察官办公室;(3)爱尔兰:爱尔兰政府、爱尔兰警方;(4)中国: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中国外交部;(5)越南:越南外交部、越南政府、越南家属、越南通讯社;(6)法国:敦刻尔克移民、Puythouck营难民、法国研究越南贩卖问题专家;(7)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外交部;(8)荷兰:荷兰政府;(9)联合国: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10)美国:CNN。

CGTN独家发布的报道中,吸收文本的主体包括(1)英国:英国警方、英国政府;(2)中国: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中国外交部;(3)越南:越南外交部、越南政府、越南家属;(4)联合国: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CGTN倾向使用政府官方的政治话语来增强信息的可信度,而BBC和CNN则试图通过挑选后的多元主体话语彰显其“客观性”。

“互为话语性”方面,英国时间2019年10月24日,英国警方在其官方网站通报遇难者“据推测(are believed to be)”为中国人,同时表明,还需要“确认(identify)”每位遇难者的身份。CGTN据此发布报道Essex truck deaths:39 found dead are believed to be Chinese(英国货车案:39名遇难者据推测为中国人),是对英国警方公告的直接转述。BBC发布报道Essex lorry deaths:39 found dead were Chinese nationals(英国货车案:39名遇难者为中国国籍),将警方声明中表示猜测和怀疑语气的短语“are believed to be”改造为表示确定语气的单词“were”。CNN发布报道 Bodies in truck container identified as Chinese nationals(货车遇难者确认为中国国籍),将“are believed to be”改造为单词“identified”,更是加强语气表明遇难者身份已确认。或是出于吸引受众注意力与争夺事件定义权的目的,BBC和CNN将警方话语与媒体话语融合,在事件初期客观上迅速转变了舆论焦点,成功实现了抹黑中国的目的。

之后,确定遇难者身份的问题成为三家媒体在“英国货车案”反转前阶段的报道热点。CGTN在报道中着重引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和中国大使的回应,在华春莹表达中方要求警方全面调查案件时,表述为:“Chinese embassies urged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中国大使敦促展开全面调查。)”CNN表述为:“Its embassy in Belgium demands Belgian police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中国驻比利时大使要求比利时警方开展全面调查。)”,BBC对此没有报道。在将政府话语融入媒体话语时,CGTN用词为“urge(敦促)”,CNN用词为“demand(要求)”。从语气程度的角度而言,“urge”比“demand”更加强烈,凸显出中方希望对此案件能够尽快查明的迫切感,但是CNN的媒体话语竭力淡化这一情态,BBC的媒体话语中甚至无所呈现,可见西方媒体话语游戏之娴熟。

(三)连贯性分析:话语的系统呈现

解释性主体能够在具有互文性的文本要素中建立联系。影响其对特定文本产生连贯性解释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文本架构。文本架构是文本生产者向受众呈现文本的方式,也是对特定话语的系统呈现,体现了文本生产者的态度立场。通过连贯的文本架构,生产者能够诱导受众以特定的角度解释文本。

就CNN而言,其报道体现了借题发挥、移花接木的话语特点。反转前阶段,CNN将未经证实的遇难者身份信息嫁接到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偏见。在发布多篇对警方通报措辞改造的报道,认为遇难者身份为中国国籍后,CNN三次提及2000年英国多佛港58名中国人偷渡案。之后,CNN猜测该事件产生原因,发布《为什么来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人们冒生命危险进入英国?》,对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进行抨击。虽然该事件最终得以反转,但由于信息的出现顺序会影响人初始信念的形成,进而影响人判断信息的认知框架④,所以,即使BBC和CNN在后续报道中呈现了中方立场,其将未经证实的信息嫁接到对中国的偏见之上,再搭配以往西方媒体对中国长期抹黑的背景因素,也存在着强化受众对中国消极认知的可能,这是其一贯使用的手段之一。

相比之下,CGTN在表达中国立场的报道中,以引用外交部回应为主,表达中方希望尽快确认遇难者身份,呼吁国际社会消除意识形态偏见并加强合作的观点,对于消解普通受众此前对中国的误解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CGTN的报道尽管对于案件全过程形成了连贯话语,但是在诸如中国发展现状、中国积极参与此次案件合作调查的贡献等方面仍缺少系统性呈现。由于西方媒体长年累月地抹黑中国,海外普通民众对中国长期以来形成了负面的刻板印象,这些印象的消除是无法通过一两篇报道实现的,需要我们的主流媒体在持续建设国际传播能力的过程中,加大媒体话语连贯性的建设,形成自身的话语策略,最终实现提升国际话语权的目标。

从力量、互文性和连贯性三方面来看:力量方面,BBC和CNN擅长提出受众感兴趣的问题,以明确的情景背景信息来减少力量的含糊性;CGTN多用陈述式报道,同时用词不一致,增加了力量的含糊性。互文性方面,明确的互文性上,BBC和CNN广泛吸收不同主体的文本以支撑其话语的客观性与正当性,CGTN主要吸收政府官方文本;互为话语性上,BBC和CNN将警方话语改造融合成媒体话语以制造舆论,同时淡化中方政府话语情态,CGTN对警方话语直接转述更显客观。连贯性方面,BBC和CNN在文本内部和文本之间紧密衔接;CGTN在文本的连贯性已经有了不错的表现,但仍有提升的空间。

五、“英国货车案”的社会实践分析

(一)大国博弈:话语与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一种信念体系,影响着群体对社会事件的诠释,并在其话语中表现出来。媒体话语经常运用意识形态方阵,其特点是呈现积极的自我和消极的他者。⑤长期以来,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媒体通过“污名化中国”这一特定议题与框架左右国际民众的思想认知,严重影响了民众对中国的判断。

2019年10月24日,BBC认定遇难者为中国国籍后,将事故原因归结为中国经济发展导致的社会极端不平等(“extreme inequality”)、中美贸易战导致的工厂倒闭和工人失业(“many factories to close”“punishing some of China′s poorest workers”);并引用未标明出处的结论,表示调查反复(“repeatedly”)发现中国中上层居民渴望(“eager”)移民,原因是缺乏高质量教育(“lack of high-quality schooling”)、缺乏高质量健康医疗服务(“health care”)、污染持续存在(“lingering pollution”)、食品健康问题严重(“food safety problems”)。这些对于中国经济、政治、环境和社会抨击的字眼,不仅淡化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发展成就,而且借题发挥,用没有客观数据支撑的模糊结论来污蔑中国。事实上,它所列出的原因正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化发展中自身出现的矛盾与问题。BBC把西方社会熟知的话语挪用来批评中国,一方面完成其污名化中国的任务,另一方面也试图掩盖欧美国家存在的阶层矛盾和社会问题。

2019年10月25日,CNN发布报道《为什么来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人们冒生命危险进入英国?》,与BBC用“富有的全球力量(wealthy global power)”形容中国经济发展地位类似,CNN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the world′s second-biggest economy)”为表述,同样提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繁荣的现状,但二者将经济发展与此次偷渡事件关联起来,制造出一系列隐喻。与之类似的,还有CNN记者向华春莹提问时,将其与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相联系。在提问时,记者表述为“中国公民以极端危险的方式离开中国,是出于何种动机?”华春莹当机立断回应该记者的问题“不合时宜,先入为主”。然而,CNN记者在英文报道中,将其描述为当记者问及中国公民非法偷渡的可能性(“possibility”)时,被发言人粗暴回绝(“rebuffed”)。这种淡化记者提问的偏见性,污名中方表态恶劣的方式,是西方媒体污名化中国的主要框架。

2019年10月26日,当有确切信源表明遇难者中包括部分越南人后,BBC发布文章《为什么越南人要冒险去英国?》。文章采访BBC越南频道负责人和越南反偷渡问题专家,表示越南经济蓬勃发展(“booming economy”),但并不是所有人受益(“not everyone is benefitting enormously”);越南有巨大的剩余劳动力(“a huge surplus of labor”);偷渡到其他国家是为了挣钱(“earn money”),一切都是为了家庭(“everything is done for family”)。“英国货车案”事实反转后,CNN记者采访遇难者家属,对越南人偷渡的原因描述为“希望找到更好的机会(hopes of finding a better opportunity)”。同时报道说明英国与越南政府在2018年11月已签署了人口贩运谅解备忘录(“a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on human trafficking”),以密切的合作(“close collaboration”)打击现代奴隶制(“modern slavery”)。BBC和CNN这种淡化对越南公民偷渡原因的描述和展现国际合作的口吻与之前对中国的抹黑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西方话语的强力描绘下,中国的海外形象出现了被妖魔化并被固化的迹象。⑥为打破这一意识形态方阵,华春莹在2019年10月25日的例行记者会回答CNN记者提问时,表达了中方对遇难者身份尽快确认和对国际社会能够加强合作关注非法移民问题的希望。同时,以“中国人民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满足感,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想在中国学习、旅行、工作甚至永久居住”为例对中国社会发展成就着重强调。CGTN在今后构建中国意识形态方阵时,除了对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的直接转述或间接转述外,还可以对西方媒体的意识形态方阵展开更加详细、客观和准确的事实反击,例如用数据证明中国所取得的发展成就,或通过采访展现公民在中国社会生活的优越感,随着偷渡事件的真相大白将更真实的中国呈现给世界。

(二)权力争夺:建构与动态演化

从“英国货车案”的新闻反转可以清楚地看出西方媒体建构媒介事件的能力。在对中国形象又一次污名化的同时,体现出其争夺话语权力和巩固“自我”中心身份的需求。事件爆发后,西方媒体迅速展开对意义诠释的争夺,擅自改造警方通报以制造国际舆论关注焦点。在推测遇难者偷渡原因时,中国作为“缺席的在场者”在经济、政治、环境等领域又一次被污名化。数十年来,西方媒体对中国议题高度敏感,在诸多领域传播偏见。在战后相对和平的世界环境中,媒体成为国家软实力比拼的重要舞台,西方国家对于媒体建设的支持始终不遗余力。BBC全球服务频道就是在英国政府资助下创办。⑦作为英国《国家战略防御和安全审查》五年计划的一部分,英国政府在2015—2020年间向BBC总投资2.89亿英镑,以增强软实力,“建立安全繁荣、具有触达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在各国政府支持新闻事业建设的投资中,这笔资金的数额最大。⑧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打着新闻“真实”的旗号,通过高密度、高强度的播报和对传播渠道的垄断,西方主流媒体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强大的影响力,吸引了大量不明真相的受众。近些年来,为了应对中国、俄罗斯、阿拉伯等国家成立的国际传播媒体带来的冲击,西方主流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的话语实践更显强势,以致“英国货车案”反转后,其对恶意揣测遇难者来自中国的行为也完全未道歉。

在西方媒体长期不遗余力的抹黑下,“中国威胁”处处可见。这种负面形象在西方报道中以不断重复和借题发挥的方式灌输给海外受众,很多国人在外来现代性的影响下甚至也陷入了西方炮制的中国“他者”观中,完全失去了自主的判断。因此,在国际关系的动态演变中,如何有策略地调整媒体话语方式,进一步争夺国际传播话语权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三)刻板想象:历史与话语变迁

萨义德曾批判西方社会具有偏见意味的东方主义。现在看来,西方媒体依然体现出“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⑨的话语思维。抱着旧殖民时代的傲慢心态,西方媒体延续着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以至于西方人在遇到东方面孔时,依然会产生不切合实际的想象。除了此次案件错认中国面孔,还有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英国青年错认新加坡留学生为中国人,出于由病毒引发的种族歧视而殴打该学生。另外,坚持着对西方主流社会价值观的信念感,许多西方媒体对与之相违背的立场视而不见。

面对国际舆论场的失语现象,近些年中国在话语策略上开始有所改变。这主要体现在媒体对“中国外交天团”的报道上。面对西方记者的提问,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的言辞强硬,直接戳破西方媒体的话语漏洞。在海外社交平台推特上,外交部发言人积极与西方政客互动。然而,只有外交天团是不够的,中国媒体需要进一步优化国际传播中的话语策略,更有针对性地破除国际受众的刻板印象和肆意想象。

六、结论与反思

历经五个月,从遇难者身份事实反转、嫌疑人被逮捕到遇难者死因查明,媒体对“英国货车案”的报道得以告终。这一新闻事件的报道虽然以反转结束,但如何扭转国际舆论场对中国的偏见态度仍然是我国新闻人需要攻克的难题。结合本文理论基础,由当前意识形态差异和国际舆论场中话语权激烈博弈的社会背景出发,本研究总结出基于“社会背景—媒体话语—报道文本”的国际传播话语策略(如图4所示)。

图4 国际传播话语策略示意图

第一,以“大外宣”理念系统建设媒体话语框架。当下,中国国际传播“守正创新”的典型性实践努力之一是“理顺外宣内宣体制”,从“内外有别”到“高度统筹国际国内两个舆论大局”,从多头出思想出思路,到总体统筹,中央宣传部出思路政策,多方齐头并进推动实践进步,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过去“内外宣”不够统一、不够协调的问题。⑩因此,媒体话语需要真正发挥有力效用,尤其是对西方媒体带有偏见的中国话题,不仅需要提供公开透明的信息,也要主动对西方议题提问和质疑,以“大外宣”理念系统构建媒体话语框架呈现中国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第二,在形成媒体话语的基础上呈现报道文本。议程设置方面,媒体对于新闻事件,尤其是突发公共事件,需要具有高度敏感性,各平台要形成紧密的协作机制。文本叙事方面,媒体需要注重策略性叙事,将国家叙事和个人叙事结合,产出更多西方受众愿意接受的具有怀疑态度、批判精神、鲜明观点的深度报道。在这之中,注重文本表达,达到更好的移情劝服效果,进一步提升在西方语境下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第三,推动国内外媒体话语的持续对话。既然西方媒体有意或无意地展现对中国的偏见,甚至对真相选择性失明,推动国内外媒体的对话和合作或许能够成为一种思路。例如,CGTN主播刘欣曾与美国FOX主播崔西·里根展开跨洋电视对话。中国声音出现在西方媒体视野中,就其关心的中国议题做出解答,是一种具有进步意义的尝试。如若能够与更多的国际媒体展开直接对话和合作,对树立积极的中国形象,破解西方社会对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刻板印象和一些不符合实际的想象将有所帮助。

巴赫金认为,人的本质是对话性的。媒体、组织和国家也需要对话。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加剧了国际关系的不稳定性,也将争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性屡屡推上公众议程。对生命的关怀和尊重,应当是人类生存的本能和原则。媒体在进行话语权争夺时,应当对国际合作有所倡导,传达出对人类生命的关怀。权力的博弈是为了创造美好的生活,而美好的生活,不仅是人类共同的期待和想象,更是中国所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的核心所在。

注释:

① [荷]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68页。

② Alister Miskimmon,Ben O′Loughlin,Laura Roselle.StrategicNarrative:ANewMeanstoUnderstandSoftPower.Media,War & Conflict.vol.7,issue 1,2014.pp.70-84.

③ 吴旭:《话语权争夺背后的传播力差距》,《对外传播》,2014年第5期,第4页。

④ Arthur Lupia.CommunicatingScienceinPoliticizedEnvironment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vol.110,suppl.3,2013.pp.14048-14054.

⑤ [荷]图恩·梵·迪克:《话语研究:多学科导论》,周翔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357-358页。

⑥ 陈正良:《软实力发展战略视阈下的中国国际话语权研究》,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83页。

⑦ 袁舒婕:《BBC全球服务如何面向未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www.xinhuanet.com/newmedia/2017-03/22/c_136148581.htm,2017年3月22日。

⑧ Tara Conlan,BBCWorldServicetoReceive£289mFromGovernment,The Guardian,https://www.theguardian.com/media/2015/nov/23/bbc-world-service-receive-289m-from-government,2015-11-23.

⑨ [美]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扉页。

⑩ 张毓强、庞敏:《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新基点、新逻辑与新路径》,《现代传播》,2021年第7期,第40页。

猜你喜欢

遇难者货车话语
画与理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停车场迷宫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遇难者
法航29具遇难者遗体被打捞
鼠小弟的货车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