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酷暑炎炎,是时候去游泳了

2022-08-22主笔陈一竹

人人健康 2022年16期
关键词:泳池游泳

主笔/陈一竹

今年,我国经历了极端高温天气。随着三伏天的到来,“桑拿天”“烧烤天”进一步升级。7 月下旬至今,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经历了范围大、强度强的高温天气。8 月12 日,中国气象局发布了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高温红色预警标准:过去48 小时4个及以上省区的部分地区连续出现最高气温40℃及以上,同时预计未来仍将持续)。

在这样的高温侵袭下选择去游泳,不仅解暑,还可锻炼身体,放松身心,十分适宜。健康成年人每周做2.5 小时的有氧运动(比如游泳、骑自行车或跑步),就可以降低患慢性病的风险。而游泳作为水上有氧运动,不仅能锻炼心肺功能、核心肌肉力量,保护关节,降低死亡风险,也是一种很好的减压方式。今天我们就详细说说游泳那些事儿。

中国历史上关于游泳的那些事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游泳活动源远流长。游泳一词最早出现于《诗经·邺风·谷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意思是遇到水深的地方,过河就用筏和船。河水清且浅,不如游泳到对岸。可见,在距今3000 多年前的周代就有了游泳作为民间活动的记载。

从我国古代文献中可以看到“北方善骑、南人善水”的记载。因我国南方江河水道纵横,故民间百姓皆通水性,善游泳。对游泳中的各种姿势和动作,民间有着不同称谓,如狗刨式、寒鸦浮水、扎猛子等。这些游泳方法具有悠久的历史,至今仍广泛流传。

随着人民游泳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把游泳这种水中运动技巧,推广到体育锻炼和娱乐的领域中,创造了我国古代独特的水上活动形式——水戏,亦称水嬉。这种水上活动,最初以划船、游泳为主,以后花样逐渐增多,陆续产生了潜水、撮弄、竞渡、抢金瓶、水秋千、水上歌舞等多种形式。

在我国古代游泳活动中,最惊险壮观的要算游龙门和弄潮儿了。所谓“游龙门”,即在黄河南下的咽喉——龙门游泳(古称吕梁,在山西、陕西交界处,是黄河由此南下的咽喉,地势险峻,水流湍急,形成急瀑暴流。);“弄潮儿”,即在钱塘江潮水期下水戏游。在这些危险之地游泳,危险性极大,故许多人不幸溺水丧生。为此,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杭州官府曾下令禁止弄潮,但却挡不住人们的热情,屡禁难止。现代游泳运动的起源

1828 年,英国在利物浦乔治码头修造了第一个室内游泳池。到19 世纪30 年代,这种泳池在英国各大城市相继出现。1837 年,英国伦敦成立了第一个游泳组织,同时举办了英国最早的游泳比赛。1869年1 月,在伦敦成立了大城市游泳俱乐部联合会(现英国业余游泳协会前身),并把游泳作为一个专门的运动项目正式固定下来。随后游泳传入各英殖民地,继而传遍全世界。

下面,就让我们来细数游泳的益处吧

1.提升心肺功能

长期坚持游泳,心肺功能会发生这些变化:心脏每分钟能泵出更多血液;身体能更好地利用吸入的氧气;降低心率;改善血压、呼吸、血液循环。那么,心脏不好的人可以游泳吗?对于病情稳定的心脏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或者在心脏病发作、心律失常后的康复期间,游泳可以让心脏功能更强、更高效,降低以后心脏病发作的概率,是有利于患者康复、改善健康状况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心脏病患者游泳前需听取医生的指导,进行风险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从小幅度开始循序渐进。同时,考虑到气温和湿度会影响血液循环和呼吸,加重心脏负担,心脏病患者应尽量选择室内泳池。

2.增强抵抗力

游泳池水温常为26 摄氏度到28 摄氏度,在水中浸泡散热快,耗能大。为尽快补充身体散发的热量,以供冷热平衡的需要,神经系统便会快速作出反应,使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增强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抵御寒冷。因此很多人选择冬泳来增强体质,并不是没有道理的。经常参加冬泳的人,由于体温调节功能改善,就不容易伤风感冒,还能提高人体内分泌功能,使脑垂体功能增加,从而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

3.利于骨骼关节

和走路、跑步、骑车等地面运动不同,由于水的浮力,大大减小了体重给膝关节带来的压力。而水的粘滞性可以起缓冲作用,让运动速度无形中变慢,避免关节受到冲击。这样一来,即使是身体虚弱、平衡能力不好或某个部位疼痛的人,也可以很好地适应水上运动。

多项研究发现,水上运动能让关节炎患者更好地活动关节,减少骨关节炎引起的疼痛,而不会导致症状恶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还可以进行水疗(在温水池中锻炼),相比其他的运动,对病情的改善效果更明显。

4.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游泳能有效刺激内啡肽的分泌,帮助人们释放日常的工作生活压力。此外,游泳还跟瑜伽一样能使人们充分放松自己的身体,要是和有规律的深呼吸结合起来的话,效果会更好。

同时,游泳还能使人们镇静下来,排除外界干扰,变得更加专注,这就自然而然地降低了人们紧张和抑郁的程度。而相关研究更是证实,游泳还可通过一种被称为海马神经再生的过程来帮助恢复因压力而出现受损的大脑功能。

5.燃脂减重塑型

游泳时身体直接浸泡在水中,水不仅阻力大,而且导热性能也非常好,散热速度快,因而消耗热量多。除了水的导热能力比空气大25 倍的低温作用外,根据生物化学原理,长时间的游泳其能量代谢主要是以有氧代谢为主,而有氧代谢主要先消耗掉身体内多余的糖和脂肪。因此,在水中运动,会使许多想减肥的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游泳还能使各部位的肌肉都得到锻炼。为了适应水中的活动,长期游泳的人可以锻炼成为较好的“流线型”身材——胸廓变大,臀部变窄,身体修长,体格健壮,也就是平时人们常说的上宽下窄的“倒三角形身材”。这是健美爱好者最希望拥有的理想身材。

游泳虽好,但偶尔也会引起一些疾病发生

1.腹泻

腹泻是最常见的与游泳相关的疾病之一。相信不少人在游泳后出现腹泻的经历。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与游泳池的卫生情况息息相关。引起泳池腹泻的常见病原微生物有:

寄生虫:隐孢子虫、贾第鞭毛虫。

细菌:志贺氏菌、大肠杆菌O157。

病毒:诺如病毒。

一般来说,泳池在开放前会投放含氯或含溴的消毒剂,杀灭病原微生物。但是哪怕在经过标准氯化消毒的池水里,它们也能存活几分钟到几天,其中隐孢子虫存活能力最强,长达7 天以上。所以,游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个人卫生健康情况。当自己出现腹泻等情况时,应避免下水感染他人。如果确认是隐孢子虫导致的腹泻,要等完全康复2 周后再下水游泳。另外,应选择淋浴后再下水游泳。因为冲洗之后,身上大部分的污垢、汗水和油脂会被去除,可避免消耗水里的余氯或余溴,削弱消毒杀菌作用。

第二,注意游泳时尽量避免喝进泳池中的水。可以携带杀菌漱口水,游泳后及时漱口杀菌。

第三,带孩子游泳的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孩子使用洗手间,避免儿童憋不住在水里“就地解决”。

第四,提前买好专用试纸进行检测,确保游离性余氯或余溴的水平和pH 值达标,符合下水的标准。

2.皮肤类相关疾病

除了腹泻,一些皮肤症状也可能在游泳后出现。比如热浴池毛囊炎,又叫热桶毛囊炎(hot tub folliculitis)、铜绿假单胞菌毛囊炎。

如果温泉池、浴缸或公共泳池清扫消毒不达标,被这种细菌污染了,使用设施的人就有可能患上毛囊炎。一般症状是皮肤瘙痒,长出米粒大小红红的丘疹,周围伴有水疱和脓疱,尤其是泳衣遮住的皮肤部位,往往病情更严重。因此,建议使用公共游泳设施后,立刻脱下泳衣进行淋浴,使用沐浴露、肥皂进行彻底清洗。换洗下来的泳衣也应彻底清洗消毒。

3.眼口鼻过敏、发炎

游泳后出现眼睛发红发痒、鼻子喉咙发炎是很常见的。不少人以为是池水里混杂了汗液和尿液,水太脏了导致不舒服,其实并不尽然。大多是由水里消毒剂——氯(主要是次氯酸)引起的过敏症状。

次氯酸会与人带进泳池的“脏东西”(如尿液、粪便、汗水、污垢、死皮细胞和除臭剂、化妆品等)里的氨结合。这会导致两个问题:一方面是导致余氯减少,消毒杀菌作用被削弱;另一方面,还会产生一种叫氯胺的化学物质。

一般来说,如果游泳池消毒措施得当,不会有强烈的氯气气味。我们在泳池闻到的刺鼻“氯”味,其实是氯胺的气味。所以,泳池里这种气味越大,并不是所谓的“消毒剂浓度越大效果越好”,反而暗示着水里没有足够的氯,消毒效果可能变弱了。水中的氯胺会挥发成气体,而室内泳池的通风往往不如室外泳池,更容易有这种气味。

氯胺的危害是:导致眼睛发红和发痒;皮肤受刺激出现皮疹。吸入泳池上方含氯胺的空气,可能会引发呼吸道症状,如鼻子受刺激发炎、咳嗽和喘息等;对于哮喘患者,还可能会引发哮喘发作。

4.游泳性耳病

游泳引起的外耳道炎,一般是由于水长期滞留在外耳道、形成潮湿环境滋生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炎症。外耳道炎的常见症状为:拉扯外耳、或按压外耳前方的小突起(耳屏)的时候,会觉得痛;耳朵内发痒、流脓;耳朵发红、肿胀。

除了外耳道炎,中耳炎也偶有发生。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游泳后发生的中耳炎,一方面可能与严重的外耳道炎导致鼓膜穿孔,细菌上行侵犯到中耳继发中耳炎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游泳时呛水有关,因为泳池水并不是那么“干净”,水中的细菌可以经鼻腔和鼻咽部逆行至咽鼓管并且蔓延到中耳腔黏膜,造成水肿感染,使中耳出现积液、阻塞,分泌物在里面流不出来,就会导致中耳炎。

如何避免游泳性耳病的发生呢?我们可以注意下面这些事:

1.游泳前先确认自己是否患有耳病,若患有如化脓性中耳炎等耳病的人在痊愈前不建议游泳。因为耳朵进水以后可能使病情加重,炎症迁延不愈。

2.游泳时使用专用的耳塞也是一种预防耳道进水的方法。

3.游泳后及时清理外耳道里的水。一般建议单足跳。具体方式是:用同侧的手牵拉耳廓,头偏向下,用同侧下肢单足站立,跳动数次,耳内的水就会自行流出,耳道慢慢变得干燥。不过,外耳道并非笔直,也有不容易清理的凹陷处,因此还可以选择吹风机吹干。但是,不能用热风对着耳朵直吹,应选择自然风、最低速档,与耳朵保持10 厘米以上的距离,吹一会儿即可。

游泳抽筋了怎么办

除了上述疾病,很多人游泳时都会遇到一件烦心事——抽筋!

抽筋又叫肌肉痉挛,是指肌肉突然不自主的强直收缩,导致肌肉僵硬、疼痛难忍,很难动弹。在游泳中,手指、大腿、小腿及脚趾都容易发生抽筋,主要是因为水冷刺激、饥饿、过饱、大量排汗、身体疲劳等原因,使肌肉收缩失调引起抽搐,处理不当的话,会导致溺水。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如何预防抽筋。

1.下水前务必要进行热身运动。

2.游泳前应考虑身体状况,建议不要在疲劳、饥饿、过饱的状态下游泳。

3.游泳前可以适当补充蛋白质与钙。

4.下水前先适应水温,比如在四肢淋一些水,然后再缓缓入水。

5.游泳时间不宜太长。

若游泳时还是出现了抽筋症状,可以按照如下方式缓解:

1.首先应保持镇静,积极自救。因为越惊慌越会出现呛水现象,并会加重抽筋症状。

2.如果手指抽筋,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3.如果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一只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另一只手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4.如果大腿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举起痉挛的大腿和身体成直角,两手抱着小腿用力屈膝,使抽筋的大腿向身体方向拉伸,缓解抽筋。

5.及时上岸,擦干身上的水分,使用浴巾保暖。

6.如果抽筋部位仍有疼痛感,可适当按摩来缓解疼痛。

只要我们合理游泳,注意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无论你在哪个年龄段,游泳对身心健康都有好处,可以说是老少咸宜。因此,抓住炎炎夏日的尾巴,纵身跳入泳池,享受清凉与健康吧!

猜你喜欢

泳池游泳
泳池大冒险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在情节的泳池里自由遨游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一天到晚游泳的鱼
杀人的泳池
泳池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