刃针循经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2022-08-22章浩冯祯根陈泽莉颜俊华利小华
章浩 冯祯根 陈泽莉 颜俊华 利小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中医院针灸科,浙江金华 321017
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以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最为常见,在各型颈椎病中约占60%,其症状为颈部酸胀疼痛、上肢放射痛、麻木或发热的异常感觉,少部分有头痛、畏寒、汗少等。近年来,随着人们用颈方式的改变,CSR 的发病呈普遍化、年轻化。目前临床针对CSR 的治疗主要有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风险大、复发率高,多数患者会选择非手术保守治疗。其中,中医是常用的保守疗法之一,尤其是针灸、推拿、针刀等外治法相对西医具有一定的优势,本研究采用刃针循经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中医院针灸科CSR 患者120 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CSR 患者;②年龄20~85 岁;③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能参与整个研究过程。排除标准:①非CSR 的其他颈椎病患者;②有X 线片、CT 或MR 检查提示异常表现而无临床症状者;③有严重心脑血管、内分泌、肺、肾、肝等疾病者;④凝血功能异常或有精神病者;⑤妊娠期者。诊断标准:①CSR 的典型症状,如颈肩部酸痛、头痛、上肢放射及感觉异常;②重要查体异常:如压颈试验、臂丛牵拉试验;③X 线、CT 或MR 检查与症状、体征相符合;④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上肢疼痛的疾病。
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刃针组和针刺组,每组各60 例,入组患者签知情同意书。其中,刃针组男性18 例,女性42 例,年龄25~77 岁,平均(52.25±10.69)岁;针刺组男性19 例,女性41 例,年龄27~83 岁,平均(52.98±12.5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本研究经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中医院伦理会审查通过(伦理审批号:20180814017)。
1.2 治疗方法
(1)刃针组:采用刃针结合经筋病灶点原理治疗。嘱患者运动头颈部,指出疼痛、运动障碍部位,贯彻“以痛为腧、以灶为腧”的取穴原则,触诊寻找手太阳、手阳明、手少阳、足太阳、足少阳的经筋循行上的结筋病灶点。常见病灶高发点参考《中国经筋学》取穴:足太阳经:天柱次、玉枕次、颈1~7 棘突次;足少阳经:天牖次、天突次、完骨次、风池次;手太阳经:肩贞次、臑腧次、肩痛点次、下肩痛点次;手阳明经:肩髃次、秉风次、曲垣次、肩井次;手少阳经:肩髎次、臑会次、天宗次、肩胛冈次、天髎次、颈1~7 横突次、缺盆上。在确定的结筋病灶点以龙胆紫标记,常规消毒后取一次性刃针(北京特色东方医药研究院研发),规格0.5mm×40.0mm,医者左手拇指或示指固定局部皮肤,右手持针,垂直体表快速进针,到达病灶层后得气以患者感酸胀感或医者手下有黏滞感为度,一般不做切割。如针感不强或局部损伤面积较大,可做纵行切割摆动2~3 下,以得气为度。得气后不留针,快速出针,如有出血,干棉球按压片刻,贴敷料(创可贴)4h 后摘除。每周治疗1 次,4 次为1 个疗程。
(2)针刺组:参考《针灸学》取穴:颈夹脊、天柱、后溪、申脉、阿是穴,配穴:风府、昆仑、小海、少泽、肩髃、曲池、合谷等。穴位消毒后取一次性针灸针(华佗牌),规格0.3mm×50.0mm。快速进针,得气后作平补平泻,每10 分钟运针1 次,留针30min 后出针,每周治疗5 次,20 次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
(1)症状与体征评定:采用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分别从临床症状、体征、工作和生活能力方面进行评定,总分20 分,分数越高,颈椎功能越佳。
(2)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疼痛量表进行疼痛量化评定,总分10 分,分数越高疼痛越重。
(3)疗效评定: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22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进行疗效评价。以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积分计算疗效指数E,E=(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100%。其中E>90%为治愈;70% 治疗前两组患者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刃针组积分明显高于针刺组(0.05),见表2。 表2 两组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积分比较(,分) 两组治疗前VAS 疼痛量表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刃针组VAS 疼痛量表积分明显低于针刺组(<0.05),见表3。 表3 两组VAS 疼痛量表积分比较(,分)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81,=0.167),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存在长期低头伏案工作、颈部姿势不当、缺乏适当锻炼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CSR 的发病率较高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西医认为CSR 的病机主要有以下三种可能:机械压迫、炎症刺激、免疫反应,主流的研究观点强调骨或椎间盘的病变是本病的发病原因,却很少重视软组织损伤的重要性。朱汉章等提出颈椎病的根本病机是颈部的软组织动态平衡失调引起颈椎的力学平衡失调。宣势人经过半个世纪的潜心研究完成《宣势人软组织外科学》,创立了“无菌性炎症致痛”学说,提出椎管外软组织急性损伤、慢性劳损病发无菌性炎症而影响局部生理功能及产生疼痛感觉。 《素问·痿论》:“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清代沈金鳌所著《杂病源流犀烛》亦曰:“筋也者……利全身之运动者也”,从内经时代到近现代,中医认为经筋的作用就是支配并约束全身的关节运动,使人类能正常的活动,并起到保护关节稳定的作用。若经筋发生损害,病变部位关节失去平衡,运动功能受到影响,继而产生疼痛、活动受限、感觉异常等症状。从中医来讲CSR 发病就是颈部循行经筋受损病变,不能主司“利机关”功能。西医学认为软组织损伤后导致动态平衡失调是CSR 发病的根本原因,与中医学“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不谋而合,所以治疗本病的对象即是经筋,而也是经筋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意义所在。 《灵枢·经筋》提出了治疗经筋病的治则是“以痛为腧”,寻找经筋病灶点成为治疗CSR 的首要目标。《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以手扪之,自悉其情”,根据“以痛为腧”的原则,结合患者感受及配合,在颈肩区域的手三阳、足太阳、足少阳经筋循行上以“循、扪、切、按”等手法仔细进行寻点,当触及结节、条索状或有摩擦感的阳性反应点时即为经筋病灶点。刃针是从古代九针中“大针、长针”演变而来治疗经筋病的重要针具,它既有“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又有“刀”对病灶进行切割剥离,消除软组织的高张力、高应力,恢复肌肉、骨的力学平衡,改善微循环,消除炎症因子,阻断神经通路对疼痛的传导、缓解疼痛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刃针组和针刺组虽然治疗CSR 有良好的疗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刃针组在减轻症状、改善功能及减轻疼痛方面优于针刺组(<0.05),说明刃针循经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改善症状与体征、减轻疼痛方面优于针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积分比较
2.2 两组VAS 疼痛量表积分比较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