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
——新文科建设与旅游人才高质量培养

2022-08-22主持人邱汉琴浙大城市学院国际文化旅游学院院长特聘教授

旅游学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文科学科人才

主持人:邱汉琴 浙大城市学院国际文化旅游学院院长,特聘教授

中国旅游教育始于改革开放初期,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与探索,已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的旅游教育体系,开办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数量与各层次招生规模都位居世界前列。无论是旅游高等教育还是旅游职业教育,我国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与经验,并为旅游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并要体现在国家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在教育方面,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明确,我国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化新文科建设、打造旅游创新人才培养和成长的新平台,是促进旅游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实现旅游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期笔谈汇集旅游教育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共同聚焦“新文科建设与旅游人才高质量培养”话题,重点围绕以下3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旅游人才高质量培养的内涵背景与实践探索;二是旅游教育实践中,旅游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三是探讨新文科建设与旅游学科建设的关系与特征,尤其是旅游学科的跨学科特征对于旅游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我们希望通过本期笔谈,搭建一个旅游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沟通交流平台,吸引国内旅游学术界对新文科建设和旅游人才高质量培养的进一步关注,发挥新文科建设在旅游教育领域的领跑作用,牵引带动旅游教育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改革,实现旅游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新文科背景下数字文旅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①本文系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数字文旅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2021100019)阶段性成果。

邱汉琴,杜莹莹

(1.浙大城市学院国际文化旅游学院,浙江杭州310015;2.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天津300350)

Doi:10.19765/j.cnki.1002-5006.2022.08.001

科学技术和跨界融合趋势催生了大量新产业、新业态和新的人才需求,对旅游教育和旅游人才高质量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在2022 年全国高教处长会上的讲话中提到,要深化“四新”建设、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加快紧缺人才培养、加强拔尖人才培养。数字文旅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因此,在新文科建设的发展背景下,数字文旅人才的培养创新与实践是推动旅游产业实践发展的重要议题。

一、数字文旅产业的发展机遇与趋势

以数字知识和信息为基本生产要素,以智能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的数字经济,正在加快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尽管受COVID-19 疫情、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治等多重因素影响,传统旅游业自2020年以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数字经济驱动的新旅游业态仍显示出顽强的韧性。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年度盘点报告显示,2021年,数字文旅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 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39 623亿元,比上年增长18.9%;两年平均增长20.5%,高于文化企业平均水平11.6个百分点;占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3.3%。数字经济带来的新技术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向多领域多层次的横向拓展,直接推动了数字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形成了以5G 景区、云端看展、智慧酒店、虚拟博物馆、特种影院等为代表的新型数字文旅产品。

区别于传统的文化和旅游产业,数字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有以下4 个发展基础:一是新颖、便捷、多元的产品类型更符合年轻一代的消费主张。新一代年轻群体在旅游体验过程中主动创作、重视互动体验、热爱分享,数字文旅产品为消费者提供创作、展示、分享的空间,消费者的创作分享进而形成新的数字资源进入消费循环。二是技术基础与场景生态的日趋成熟。5G、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基础为数字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通过文旅产品数字化、数字技术场景化,打造新的文旅产品消费结构。三是沉浸式体验与互动式体验的产品转向。数字文旅产品注重用户体验,数字技术将现实的服务场景去时空化,为旅游者提供定制化的沉浸式和互动式旅游消费。四是疫情背景下的出行限制。数字文旅产品拓展了原有旅游模式的时间和空间维度限制,通过移动端、虚拟平台、智慧媒介,构建文旅消费产品的新逻辑与新体验。

二、新文科背景下数字文旅人才培养的科学内涵与创新思路

高等教育需更加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大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数字文旅专业应运而生。数字文旅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文化和旅游产业经营管理基础知识、掌握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熟练运用数学建模方法三大核心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高水平旅游人才,能够使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相关技术解决文旅产业中多种应用场景的实际问题,能够胜任并引领未来文旅行业的发展。新文科背景下的数字文旅人才应当是懂技术、懂旅游、具有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的复合型拔尖人才。

新文科赋能数字文旅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能够将当前时代背景下国家发展所需的立德树人根本原则纳入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顶层设计中;第二,在新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社会问题日益复杂化、应对新变化解决新问题的背景下,推动学科专业的知识整合与创新;第三,构建交叉学科整合框架,创新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贯通到国际、国内协同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制。

新文科背景下数字文旅人才培养的创新思路将体现4个转向上的创新:第一,实现从单一本科向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的转向,引导学生在本科生阶段能够向上发展、向本硕博科研一体化发展;第二,实现从知识驱动到需求驱动的转向,改变过去单一的知识框架结构,从行业需求、时代需求出发,全力满足未来和当下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第三,实现从知识输入驱动向表达输出驱动转向,改变传统填鸭式、知识灌输的教育不足,立足于新媒体、国际化视野和民族文化自信,引导学生不仅有知识,还要有想法、会表达、会传播;第四,实现从课堂内驱动向课堂内外贯通的驱动转向,创新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形式,实现跨学院合作、双院制复合型环境营造,不仅仅是定点的知识整合,而是全域知识场景复合式培养。

三、新文科背景下数字文旅人才培养的经验分享:以南开大学为例

新文科背景下,数字文旅人才的培养需要从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培养体系、育人模式、就业平台6个方面确保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和高质量。

1. 建设适应行业发展实践的专业方向。成立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旅游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凝聚国内外旅游管理交叉学科研究的高端人才和研究力量。成立南开大学教务处数字化教学研发中心,催化个性化定制学习模式。以“旅游+人工智能”双学位、“数字文旅”新文科专业论证建设为主要举措,推进旅游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的文文交叉、文工交叉,培养学生具备新时代的信息技术素养、数字传播素养、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基础,突破学科壁垒,建立起“新专业、新模式、新课程、新理论”四位一体培养模式。

2. 完善适应新时代的课程体系。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全英文课程建设为抓手全面升级传统课程,重点提升《旅游规划》《目的地管理》《饭店业管理》《财务管理》等10 门传统课程,提升传统课程的能力导向和理论联系实际程度,提升传统课程与硕博课程的衔接水平,以及与当前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发展趋势的关联性,重点增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旅游各行业的影响以及应对举措的内容。以微专业建设为抓手,开设国际视野和国际话语权能力方面的新课程,包括《国际旅游发展动态》《中华诗教与文化传播》《数字影像与表达》等8门新课程。

3. 成立跨学院“思政育人”基层教学组织。课程思政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成立数字文旅领域“思政育人”基层教学组织,由旅游与服务学院课程思政骨干师资为核心,邀请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文学院的资深教师,研发与文化和旅游行业紧密相关的思政教学内容、国情内容和传统文化内容,以慕课(MOOC)形式制作课程资源包,支持专业课程教师在教学时引用为教学素材。学院采用引培并举的方式培育师资,通过各类人才项目全职引进国内外优秀师资,引导现有专任教师发挥自身优势和研究基础积极融入新专业建设。

4. 构建本硕博贯通式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适应当前本科生较高升学率的教育趋势,建立本硕博贯通式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将本科教育与硕士和博士培养相衔接,构建贯通式课程体系,注重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设置学科基础文献阅读、学术活动、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环节,促进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的有机结合。成立旅游紫金大讲堂,通过高端学术讲座、青年教师研讨、研究生论坛、师生研讨等环节营造学术氛围,培养学术能力。支持本科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学术素养。

5. 探索双院制为载体的全链条育人模式。以第一智慧书院为基础,探索双院制人才培养模式,书院面向全校本科生进行跨学科、跨年级招生,以书院为学院育人的延伸,为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交流、项目申请提供条件,在书院内实施服务学习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创造能力。贯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融合,提升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拓展学生的学习场域、实践场域,构建全链条育人体系。

6. 拓展以智库平台为支撑的就业和创业宽口径平台。学院已成立南开大学旅游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包括软件模拟实验教学模块、酒店餐饮实验模块、虚拟仿真实验模块、大数据与智慧旅游实验模块、旅游规划实验模块、会展实验模块、创新创业实验模块共7 个模块,为本专业的建设和学生培养提供了便利条件。以现代旅游业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通过社会服务、智库合作、委托咨询等渠道拓展学生就业方向,进行宽领域人才输送体系构建,推动向旅游外交、智慧旅游、虚拟旅游、精品民宿、乡村振兴等新兴文化和旅游行业的人才输送。以学院已有创新创业项目为基础,继续扶持学生在非物质文化传承、中华文化传播、影像与表达等领域的创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为行业发展输送具有卓越领导力的储备人才。

(第一作者系该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作者系该院博士研究生、通讯作者;收稿日期:2022-03-26)

新文科背景下旅游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田 里,刘 亮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Doi:10.19765/j.cnki.1002-5006.2022.08.002

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十三部委于天津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标志着“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以下简称“四新”建设)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新文科建设承担着适应世界变革、引领国家战略、促进教育繁荣的重要任务,而这需要各传统文科积极主动进行改革创新以满足时代发展要求。旅游管理作为一门交叉性较强的二级学科,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全方位融入新文科建设布局,从“学科升级、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基地打造”等方面重点发力,在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领域实现突破。课程开发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微观单元,是转化、传递知识的关键环节,因此,实现旅游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对标新文科建设要求,通过构建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有效发挥旅游高校在新时代人才培养方面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一、高等教育新文科建设诉求

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三大态势:第一,经济、文化等领域全球一体化程度持续加深,各国参与国际治理的能力越来越取决于国际话语权的强弱;第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推进,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发展关键动力,并影响至文化、伦理等深层次领域;第三,人才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持续扩大,教育改革成为核心环节。因此,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基于这三大时代背景进行战略转向,加快推进新文科建设。

1. 对标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全球一体化时代背景下,中国新文科建设需要通过依托中国道路、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扩大外部影响,进而提升国际话语权。从发展实践来看,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与国际话语权水平不完全匹配,这主要源于基于中国问题形成的解决方案、理论思想尚未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和普遍接受,进而制约着中国深入参与国际治理;从“四新”建设对标战略来看,新工科支撑中国制造,新医科服务健康中国,新农科助推乡村振兴,新文科则面向对外开放,致力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因此,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方向和任务应聚焦具有中国特色的案例材料,构筑科学、坚实的中国话语权体系,更为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国际治理。

2. 融入新一轮时代变革进程。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影响下,新文科建设需要转向新型人才培养、价值观念引导。一方面,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正在重构经济系统,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明显趋势,传统文科教育培养的人才已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因此,亟须新文科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文化、道德、伦理等在时代变革的冲击下也开始发生改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8 年11 月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中指出,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一次全方位变革,将对人类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理念产生深刻影响,这一过程必定伴随着各种隐性挑战和冲突,新文科建设则需要更加理性应对时代变革产生的系列社会问题。

3. 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导致培养的人才面临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的现实问题,新文科通过聚焦学科交叉、现实导向两大基本原则,助推高等教育转向内涵式发展。新文科与传统文科的重要区别之一在于学科交叉程度高低,其内涵不仅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内部的融合,还指向与自然科学的交叉,通过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重构新文科学科知识体系,进而突破传统文科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限制;同时,对于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的现实问题,新文科建设通过专业优化配置、课程体系改革、人才高地打造等途径,直面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人才为目的,推动新文科教育全面融入社会发展实践。

二、旅游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基于中国新文科建设三大时代诉求,旅游管理学科需要积极推动高等教育深化发展,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方向,通过优化课程内容、应用现代技术、搭建实践平台等途径,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优化课程内容,扩大学科影响。基于提升话语权视角的旅游高等教育课程内容优化,需要从完善课程设置方案、挖掘中国发展经验等角度出发,扩大旅游管理学科的对外影响。第一,以《旅游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依据,构建“4+3+X”的课程方案,包括以认识旅游产业运行规律为导向的旅游学概论、旅游消费者、旅游目的地、旅游接待业4门大类核心课程,以剖析旅游产业发展为要义的3门专业核心课程,以体现区域特色、科技进步、学科交叉等为内容的X门专业选修课程,从而在规范课程体系基础上进行内容优化;第二,聚焦中国发展案例,在课程内容的深度开发中充分应用中国旅游实践素材,通过内容架构、案例开发、课程实践等环节展示中国旅游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对世界的贡献,形成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旅游课程体系。

2.应用现代技术,培养复合人才。基于适应时代变革视角的旅游高等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需要从新兴课程开发、教学模式调整等环节进行改革,进而培养出新型、复合型旅游人才。一方面,结合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研发一批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兴课程,如《智慧旅游》《旅游中的数据挖掘技术》《Python 与旅游》等,推动旅游高等教育与时代发展接轨;同时,以“金课”打造为抓手,开设一批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类课程。另一方面,加快推进教学模式的技术化升级调整,在内容讲授、案例讨论等环节深度应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全方位、立体化展示课程内容,实现知识传授方式变革、传授范围拓展。

3.搭建实践平台,满足社会需求。基于促进教育繁荣视角的旅游高等教育实践平台搭建,需要从学科交叉、产教融合两大方向进行操作,进而满足社会对实践型人才的需求。在学科交叉平台搭建方面,以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的交叉发展为思路,结合旅游产业发展的当代实践,在企业管理、装备制造、健康医疗、农业发展等领域搭建实训平台,推进旅游与相关学科的深度融合,从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在产教融合平台搭建方面,以解决旅游理论知识和实践发展之间的非同步性为目标,聚焦旅游产业运行中的各种现象、问题,通过建立教学实践实习基地实现理论知识的转化应用,培养学生的产业感知。

三、旅游高校的责任与使命

新文科建设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对旅游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高等教育不仅需要以课程体系改革为行动方向,同时在知识生产、传递和应用等环节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而这需要旅游高校的广泛参与和行动。

1.编写精品教材,淬炼核心知识。旅游高校在知识生产方面应以精品教材编写为核心任务,在反映时代要求基础上实现核心知识的淬炼与沉淀。旅游理论知识生产应聚焦旅游消费者、旅游目的地、旅游接待业三大知识模块,对应使用心理行为分析、空间经济分析、运营管理分析三大思维方法,进而重构旅游学的知识体系。在明确知识模块、思维方法基础上,对接旅游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以符合国家标准、反映区域特色、适应时代要求为原则,引导旅游学者编写系列高质量的精品教材,进而为课程开发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准备。

2.深度开发课程,传递多元知识。旅游高校在知识传递方面应以课程内容深度开发为核心任务,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多样资源实现旅游知识的有效传递。一方面,在课程内容开发中深度融入现代技术,及时更新教学形式方法,通过小组研讨、主题辩论、实地调研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旅游问题,提高知识传递效率;另一方面,加大对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视力度,构建包括大纲、教案、概念、习题、问答、案例、图集、视频等在内的教学资源库,提高知识传递的准确性。

3.构建合作机制,应用科学知识。旅游高校在应用知识方面应以构建“产政学研”机制为核心任务,重点针对旅游发展实践中产生的重要问题,提出具有科学性、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发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第一,旅游理论研究应聚焦现实问题,通过提炼具有适度超前性的观点,进而指导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第二,积极与企业、政府等主体开展合作、建立智库,通过规划、策划、设计、咨询、诊断、培训等形式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旅游实践,进而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储备。

(第一作者系该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作者系该院博士研究生、通讯作者;收稿日期:2022-03-30)

新文科背景下旅游学科的内核与外延

苗 莉,李正莉

(1.澳门大学综合度假村及旅游管理学系,澳门氹仔;2.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天津300350)

Doi:10.19765/j.cnki.1002-5006.2022.08.003

一、新文科建设与旅游学科建设

新文科建设源于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国家“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以下简称“四新”建设),倡导对文、史、哲、法、经、管、地等传统文科学科进行知识重组,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以及高水平人才培养与人文精神的传承。旅游学科发展至今已逐步形成相对成熟的知识体系,具有一定的知识边界与排他性。但学科的知识结构、学科内核和外延不是绝对固化的,而是动态演化发展的。旅游学科本身具备交叉学科基因,新文科建设工程可视为重新审视旅游学科建设的契机。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旅游学科在学科交叉融合过程中如何保持本身知识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创新性和可延展性值得进一步探讨。为此,本文在分析旅游学科建设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对新文科背景下旅游学科如何塑造自身内核与拓展学科外延进行尝试性的探讨,意在抛砖引玉。

二、新文科背景下旅游学科建设的现状及特点

1.旅游学科逐步从多学科、跨学科向交叉学科转变。旅游学科具有多学科属性。旅游管理专业最早根植于经济学、地理学、环境学等学科。随着旅游管理学科的发展与成熟,旅游研究的跨学科特征凸显。旅游学者从跨学科视角出发全面地认识旅游现象,逐步形成学科内部广泛认可的概念体系、理论和研究方法等,并据此为旅游教育、旅游企业、行业组织和政府机构提供全方位智力支撑。旅游学科的社会认同和社会效益日益提高。而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元宇宙等)的出现赋予传统旅游业变革性动能,旅游新现象新业态层出不穷,旅游学科亟须与其他学科广泛交叉与深度融合,构建用于指导解决各种新现象新问题的新理论框架。

2. 传统上行业导向的专业设置可能会逐渐难以承载学科的未来发展。在学科成立初期,旅游学科作为一个新兴学科,以行业(如酒店、餐饮、旅行社等)作为学科建设的背景依托具有一定的阶段特征,并被广泛接受。但随着旅游学科发展逐渐成熟,以行业细分来设置学科专业和开展旅游研究是否仍然适用学科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值得进一步思考。一方面,随着旅游新业态的涌现(如共享住宿、康养旅游、虚拟旅游等),旅游行业的新兴细分领域越来越多,旅游、酒店和会展这3个主要子行业远不能完全覆盖。另一方面,新文科建设之于旅游学科建设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旅游学科如仅依托自身子行业或企业活动的特殊性来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缺乏从科学内涵的角度深挖学科内核,恐怕会制约旅游学科未来发展。因此,发挥旅游学术共同体的学科自觉,打破专业设置和学科研究内部隔阂,探寻旅游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内核这一诉求愈加迫切。

3. 旅游学科的原生性理论创新和知识外溢有待加强。旅游研究已取得较为丰硕的理论成果,但旅游学科的原生性理论创新和知识外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沿着谢彦君教授对旅游学与相关学科关系的阐述(图1)可以发现,旅游在大多情况下被作为其他学科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应用场景,而本属于旅游学分支学科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主要由旅游原生性的研究本身加以定义、指导和衍生的。旅游学及其下设的分支学科缺乏相对独立且平等的学科话语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旅游学科在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时,呈现学科交叉缺位和学术权威缺失的局面,进而限制旅游学科的学科性和知识外溢。因此,旅游学科作为独立的学科,想要进一步增强对自身的学科性建设以及对其他学科学术研究的理论指导,有必要先解构旅游学科内核和拓展学科外延,加强旅游学科的原创性理论创新和知识外溢,使旅游学术共同体在学科之林中获得广受认可的学术权威和话语权。

图1 旅游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①谢彦君.旅游的本质及其认识方法——从学科自觉的角度看[J].旅游学刊,2010,25(1):26-31.

三、新文科背景下旅游学科的内核与外延的探讨

1.聚焦学科内核,寻找学科建设的立足点与突破点。明确旅游学科内核,即解构旅游学科的核心属性,树立学科自觉,寻找学科建设的立足点与突破点。以旅游学科所属的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为例,笔者认为旅游学科的内核为“体验管理与服务管理”(从其他学科视角出发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从旅游学科知识生产的角度出发,学界将“体验”作为旅游的核心属性之一已达成一定共识,且旅游科研活动的研究对象包括旅游过程中的体验活动及其规律。该体验是旅游者个人在旅游全过程中涵盖认知、情感、行为的一种经历,包括身心体验、商品交换、社会交往、空间行为和文化交流等。因此,旅游学科知识生产的“体验”内核,一定程度上是由旅游的核心属性所决定的。从旅游学科知识消费的角度出发,旅游学科的内核为“服务”,包括服务于国家战略、旅游及相关行业发展以及旅游人才培养等。因此,将“体验管理与服务管理”视作旅游学科的核心属性之一,这既符合旅游学目前归属于管理学学科门类的现实情况,也符合世界经济向体验经济和服务经济转型的发展趋势。

2.拓展学科外延,注重学科的交叉融合与知识外溢。拓展学科外延即扩大学科研究对象的范围。在旅游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旅游+文化”“旅游+康养”“旅游+体育”等融合新业态的出现,为旅游研究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也有助于旅游学科外延的拓展。

一方面,旅游学科可将“体验管理与服务管理”这一内核外延化,融合到管理学下设的近邻学科领域,进一步扩展研究对象的范围。例如,旅游学科可与管理学下设的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文化产业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养老服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近邻学科交叉融合,在保持学科相对独立性的同时,丰富自身研究领域,增强对近邻学科的知识贡献,形成优势互补。

另一方面,旅游学科可立足“体验管理与服务管理”这一学科内核,以独立且平等的学科姿态与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等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形成以多分支体验为核心、拥有自身学科知识边界的学科体系。如上文对图1 的认识有一定道理,笔者考虑将图1所反映的旅游学科和其他学科在旅游研究上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图2)。如此,旅游学科则是以“体验”为知识生产内核,多分支体验(包括身心体验、审美体验、商品交换体验、社会交往体验、空间行为体验和文化交流体验等)为内容的拥有自身知识边界的独立学科。在旅游学科内部所形成的基于“体验”内核的各分支学科在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过程中,旅游学科拥有平等的学科地位和完整的学科内核。在此基础上,旅游学科及其各分支学科才有可能形成自身特有的研究领域,从而进行学科知识生产和创新。此处对旅游学科的“服务”内核不再赘述。在新文科背景下,旅游学科在进行交叉学科建设时,可聚焦“体验管理与服务管理”这一学科内核与涉及研究主体体验或社会服务的学科展开交叉研究,创新学科知识生产和知识外溢。

图2 旅游学与其他学科(部分)的关系

随着旅游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旅游学科的“体验管理与服务管理”这一内核除了可与传统文科学科交叉之外,也存在与“医学”“农学”“工学”等大类学科相融合的诸多可能,如“旅游+医学”“旅游+休闲农业(农业学下设专科专业)”“旅游+建筑学(工学下设本科专业)”等。总之,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旅游学科建设需积极实现从“立足旅游看旅游”到“跳出旅游看旅游”,再到“携手非旅游共看旅游”转变,主动探寻学科交叉融合契机,建立问题导向和社会需求导向的旅游知识生产、传播和消费的学科知识体系,助力旅游学科理论创新与知识外溢,服务于社会需求和旅游人才培养。

(第一作者系该系主任、教授,第二作者系该院博士研究生、通讯作者;收稿日期:2022-04-28)

以学科交叉推动旅游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

李君轶,贺 哲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Doi:10.19765/j.cnki.1002-5006.2022.08.004

旅游人才培养在我国走过了4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为我国旅游业输送了大量人力资源,也为旅游行业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近年来,随着全球化、信息化进程加快,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面向行业需求和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学科交叉已成为我国科学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2020 年,国家从发展战略、学科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等多个层面考虑,在研究生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正式设立了交叉学科门类,这为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有力政策依据和广阔发展平台,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进入了新阶段。

1. 学科交叉是科学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从全球来看,近几十年来,科学的突破创新大都是基于交叉学科新的增长点,特别是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单一学科的研究范式与思维模式已经难以实现科技的创新和复杂重大问题的解决。载人航天、各种新型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生态建设、新基建……这些科学问题和重大的国家战略的实施,无一不是交叉学科的贡献。当今知识和学科发展已经步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

2. 学科交叉培养了大量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学科交叉的创新驱动使其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它突破了单一学科对人才培养的局限,使交叉人才具备运用多学科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不论是在全球发达国家,还是在我国,均出现了一些交叉学科,培养了大量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如信息科学和地理学交叉融合,诞生了地理信息科学,培养了大量的地理信息人才;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成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众多高校设立集成电路学院,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学科交叉拓展了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空间,使其成为满足知识发展和社会实践需求的重要智力资本。

3. 学科交叉是高等教育面对社会变革的必然选择。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在社会多个层面广泛应用,科学知识生产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呈现出高度综合化特征,科学研究呈现出的集成创新、多点突破、融合发展态势驱动高等教育不断进行自身改革。学科交叉植根于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自身知识基础的变迁、培育全人目标的回归、外部社会对高等教育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要求,打破了学科间的语言壁垒,助力挖掘学科间的共性问题,促进学科间的深度融合,不断生长出学科知识新的增长点,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提供了发展动力和创新源泉,是高等教育应对现代社会变革的必然选择。

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面临巨大的挑战

1. 行业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之间出现错位。旅游跨界深度融合驱动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消费需求变化和行业创新变化对旅游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新要求。适应现代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战略性人才、高技能人才和跨界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理论性研究人才和后备人才储备不足,严重制约了旅游业增长潜力的实现。但面对旅游行业的巨大人才缺口,多数高校目前仍延续传统型、技能型、单一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相对松散、理论性不强,课程设置滞后于旅游行业发展,致使旅游新兴领域人才结构性失衡,人才供给与行业需求严重错位。

2. 旅游行业重大变革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与社会革命的深度融合,房地产、能源、农业、电气、保险等行业大量资本的涌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广泛使用,推动旅游行业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旅游行业的重大变革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旅游企业更加注重个人综合能力,旅游行业需要德才兼备、专业精湛、善于凝聚力量、具有战略思维的领军人才,需要具有前沿的管理思维和管理能力的管理人才,需要具有互联网思维、掌握新技术、开拓新市场、满足新时代游客需求的高端技术人才。

3. 旅游管理人才的替代性效应明显。当今世界国际环境严峻复杂,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为发展方向的信息化浪潮已然蓬勃兴起,正在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引领产业变革。信息化浪潮将深刻影响旅游全链条,大量的劳动力正在被自动化和技术型人才取代。新冠肺炎疫情使各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加大,在“旅游+”“+旅游”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下,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不断涌现,旅游行业成为交叉行业新的就业空间,其他行业人才进入旅游行业,旅游管理人才从业空间被挤占。此外,传统旅游管理人才创新思维不够,专业技能单一,专业素质不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极易被其他行业人才取代,替代效应明显。

三、交叉学科背景下旅游人才培养的途径选择

旅游人才培养进入新时代,面临巨大挑战,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和行业需求,在全球化信息化大背景下,以学科交叉为切入点,推动旅游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平台、培养环境和培养目标等的改革,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旅游人才。

1. 构建“三结合”的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机制。基于“三结合”原则,建立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机制,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科创新与多学科协同创新相结合、本学科导师负责与多学科导师共同指导相结合,为提高学生的多学科交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保障。依托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程,建立包括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地理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打破原有的学科边界,培育复合型创新型旅游人才。建立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相结合的科研实践体系,学生通过参与各类交叉学科科研项目、社会实践项目以及跨学科竞赛,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解决旅游行业具体问题的实践中去。

2. 打造多学科支撑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基于平台培养和项目培养,共同打造多学科支撑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高校应依据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属性以及旅游行业需求,明确各学科之间的衍生关系,以旅游管理学科为根基,以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地理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为依托,由各学院高水平教授组建交叉学科研究管理平台及机构,设立跨学科研究中心、跨学科课程事务机构,为复合型创新型旅游人才培养提供平台支持。此外,建立完善的跨学科项目机制、多学科交流机制、多学科导师共同指导机制,设立相对独立的交叉学科科研项目,激发学生对新兴领域的学术兴趣,使学生在传统院系边界外融会贯通不同的学科知识,为旅游人才培养提供项目支持。

3. 营造多主体参与的良好培养环境。在学科交叉培养模式中,高校在整合内部资源的同时,应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充分合作与协作,组成多学科师资团队、多学科交叉多层次人才科研队伍,打造一流的学术交流平台,构建开放融合的多元参与、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构筑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共同体,结合社会需求和行业需求,实现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导向、培养标准、培养路径与需求的有效对接。满足交叉学科教育个性化需要,营造多主体参与的良好培养环境。

4. 培养学生多目标的软性可迁移技能。在培养过程中,高校、研究机构等应重视培养学生多目标软性可迁移技能,重视人才培养过程与课程内容、培养目标和职业发展的协调和对应。高校应根据旅游行业发展特点,全面了解学生个人基本情况,根据学生个人能力、兴趣爱好、职业规划等,将多学科知识创新有机结合,采用多导师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以个性化的教学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重视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和团队活动,拓宽视野、提升软性可迁移技能。

(第一作者系该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作者系该院硕士研究生;收稿日期:2022-04-28)

旅游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新文科建设下的“双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①本文系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数字文旅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2021100019)阶段性成果。

薛 涛,李晓义,黄 青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天津300350)

Doi:10.19765/j.cnki.1002-5006.2022.08.005

自1978 年在上海成立第一所旅游高等专业院校开始,中国旅游教育已经走过了40 多年风雨历程。然而,在庆祝中国旅游教育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却难掩旅游管理专业衰退的教育困境和发展隐忧。这种衰退的形成有着外部经济大环境和内部教育体制的双重因素。从外部经济大环境看,宏观经济下行周期拉长、新冠肺炎疫情压抑旅游消费需求,造成了世界范围的旅游经济下行和人才需求侧的萎缩。从内部教育体制来看,高等教育制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人才需求之间仍存在普遍矛盾,学科合并、高校教育资源整合、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意愿低等原因进一步导致了教育供给侧的大幅缩减。在无法完全改变宏观外部环境、现有旅游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情况下,只能从教育体制内部寻求问题解决的出路。

一、解决高素质人才培养痛点:在新文科建设下夯实旅游管理基础学科课堂教育

新时代旅游产业对高素质人才具有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的复合需求,要求其具备相应的旅游企业管理与市场应变能力等核心竞争力。借助我国新文科建设浪潮,革新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理念,实现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创新是提升旅游高素质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2020年,教育部出台的《新文科建设宣言》中提到,新文科的发展应当做好3 点工作:夯实基础学科、发展新兴学科、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新文科建设下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首先强调夯实旅游管理依赖的基础学科教育,尤其强调对经济管理类知识的课堂教育。

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特征使得教学应用中存在4 个“痛点”,分别是知识点所涉及的角色代入问题、损益感知问题、角色交互问题和综合应用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痛点,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进行了旅游管理虚拟仿真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并形成了“双层教学”模式。

二、“双层教学”模式:旅游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形”与“势”

双层教学模式,是指通过日常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游戏化和全国高校间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双层形式创新。该模式重视对旅游管理知识的仿真实验检验与应用,提高学生对真实管理情景的获得感,实现师生教学相长,提高学生参与旅游企业管理、解决市场困境的核心竞争力。

1. 第一层次为日常仿真实验教学的游戏化。

全国各旅游教学单位依托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实验教学中心自主研发的酒店管理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在本地教师组织下进行日常实验游戏化教学。

该形式的指导思想主要来源于game-bas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理念,game 可以理解为游戏,也可以理解为博弈理论(game theory)。在酒店管理的旅游经济-社会交互情境中,多数情境可以抽象为几个经典博弈原型,如单边囚徒困境、双边囚徒困境、多边囚徒困境;双向拍卖市场、密封拍卖市场;委托-代理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等。旅游管理的相关问题可以抽象为经济管理复杂游戏组合,复杂游戏可以看作其他几个小游戏的情景嵌套。结合当前旅游管理专业的游戏化教学实践经验来看,旅游管理游戏化主要包含以下结构性内容:参与者、战略、信息、损益等多种要素组合;静态性和动态性;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等多种情景组合。

在日常教学中,为了能够提升虚拟仿真教学的策略性交互、损益性考量、激发学生趣味性思考,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对经典博弈模型均进行了集成研发,且在各大旅游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开放使用。该系统替代了以往商业软件中在教学设计方面的不足,主要优势体现在:(1)教师可自主设定市场参数;(2)借助人工智能系统,支持人机对战和学生日常训练;(3)依托云平台,可实现跨校实验操控。

2.第二层次为全国高校间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创新。借助全国酒店管理模拟大赛组委会的号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在每年固定时间由国内各旅游管理院校选派参赛团队到南开大学或其他轮值院校进行校间模拟对抗。在比赛期间同时举办酒店管理实验教学研讨会,进一步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

2016—2021年,全国“尖烽时刻”酒店管理模拟大赛已成功举办6届,吸引了来自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等49 所高校的参与,已经成为国内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竞技和教师交流的重要平台。通过院校共享和比赛交流,各高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竞技,不仅培养了团队的合作能力,也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多年酒店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研讨会的举办,高校教师对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涌现的新技术、新方法达成了共识,促进了旅游管理仿真实验教学能力的提升。通过大赛的举办和企业的联动,该系统整合了旅游企业层面的资源导入,将真实市场数据作为系统参数,为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了仿真训练平台。

通过旅游管理专业的虚拟仿真教学创新,使得验证相关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解决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感知问题成为可能。从目前的实验教学成果来看,游戏化过程只要不背离知识教学的初衷,“双层教学”模式则可以达到多重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在这种由教师自主设定市场竞争环境,其他参数通过学生团队间博弈互动产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在连续的虚拟对抗环境下提升市场分析和运营管理能力,加深对课堂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其次,在高校小组竞赛对抗中,通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小组之间开展虚拟市场竞争和模拟酒店经营的比拼,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定价、成本控制、销售方式等管理决策,并真正掌握和理解酒店经营管理中的多重指标含义,及其背后蕴含的理论价值。最后,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竞争产生的经营绩效数据形成实验结果和分析结论,尤其在多次连续的实验回合下,可以验证不同周期下移动平均值、指数平滑、回归等预测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学生也可进一步借助系统进行复杂实验环境设计,推动交叉学科的知识融合与理论创新。

三、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提升旅游管理高素质人才核心竞争力

理论联系实践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全面通识教育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基础。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旅游管理专业仿真实验教学创新,是实现文文互建、文理交叉、文工融合的最佳突破口,也是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的综合性专业试验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通过综合性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设计和学术熏陶,既培养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科学求知精神,使其具备了理性的力量;也引导其进行管理实践,锻炼应用思维,具备了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双层教学”模式将逐步提升旅游管理高素质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改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困境,提升专业吸引力。

(第一作者系该院博士研究生、旅游实验中心成员,第二作者系该院副教授、旅游实验中心副主任、通讯作者,第三作者系该院讲师、旅游实验中心成员;收稿日期:2022-04-30)

旅游人才高质量培养的新时代课题

马晓芬,戴 斌

(1.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5;2.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北京10005)

Doi:10.19765/j.cnki.1002-5006.2022.08.006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旅游人才发展报告(1949—2021)》表明,我国旅游人才培养是紧贴旅游业发展需要的,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但自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以来,人才紧缺、供需错位等始终是行业的攻关课题。现今,旅游业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人才的有效补给尤显重要,如何实现更是政府、企业、组织机构和院校关注的重点和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2022年1月20日,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就旅游人才培养问题从理论体系建设、专业设置、学科建设、职业教育、人员培训等方面,全方位地进行了规划部署,为我国新时代旅游人才高质量培养谋划了新蓝图,对我国旅游人才培养的院校、企业以及组织机构等提出了新要求。

一、构建新时代旅游业发展理论体系是推进旅游学科建设的筑基石

众所周知,我国旅游学科建设及其发展路径不同于其他学科,与其他国家也大相径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旅游人才培养先后经历了国家定培、企事业专培和国民教育为主的阶段。2003年,云南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正式设立旅游管理博士学位点,标志着我国旅游学科相对完整的学历教育结构初步形成。时至今日,我国旅游教育边界大幅扩展,旅游研究内容繁杂交错,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心理学、人类学、生态学、社会学、艺术学等。多学科交叉已然成为旅游学科的最大特色,同时也是学科建设的难点,不管是理论的构建,还是范式的形成都是旅游学人终身致力的方向。

从我国旅游业发展脉络来看,经历了助力外交、创外汇、促经济,再到现今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为背景,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旅游业的社会经济功能发生着巨大变化。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是旅游学科的基础特质,是旅游学科发展的基本目标。新时代旅游理论体系的构建更离不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脱离不了我国发展战略和社会实践,更要始终遵循习近平同志关于理论构建的指导。

只有立足中国实际,深入旅游发展实践,针对文化经济、市场下沉、监管脱节、消费分层、科技引力等现实,结合多学科研究范式,用学科交叉的方式解决问题,推进旅游知识创新、旅游理论创新、旅游研究方法创新,构建新时代旅游业发展理论体系,为旅游学科建设奠定基石。

二、加强旅游专业及相关专业教育是高质量培养旅游人才的根本路径

理论构建是学科建设的基础,专业教育则是人才培养的通道。当前,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已很难适应旅游行业对人才的要求,特别是旅游本科教育同质化和旅游人才需求分层化之间的矛盾、本科教育“宽口径、厚基础”培养模式和行业专业化人才要求之间的矛盾、本科教育对实践重视不足和行业对理论和经验双重要求之间的矛盾等均比较突出。旅游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材等还停留在20 世纪八九十年代,跟不上时代的步伐。2021年,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奖励了399种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旅游类的仅有两种。

另外,通过整理分析戴斌微博中关于旅游人才话题的网友评论发现,旅游专业的学生和教师对本专业的发展前景持保留态度的占多数,家长的认可度偏低,学科的专业性问题、本科和职业院校的差别问题等是现阶段旅游类普通本科专业招生困难的根源。还存在这样的社会认知,非旅游专业的人普遍认为“旅游等同于导游,等同于游山玩水、吃喝玩乐”,会发出诸如“好羡慕你们”和“你有导游证吗?”的反馈和疑问,但是入行意愿却不高。虽然,旅游管理专业的大众认知度和认可度较低,但是在旅游行业招聘中旅游专业的学生依然是主要选择。通过访谈多位酒店管理层了解到,旅游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相较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服务意识更强,适应工作节奏更快;相较于专科学生,本科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和英语交流等方面更有优势,上升空间更大。另外,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旅游规划的实践经验,在调研了多家相关企事业单位后发现,旅游专业在概念性规划、市场预测和研判、项目策划创新等方面稍显优势,另外在沟通、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也比较突出。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综其言之,旅游专业的发展相对行业而言,依然处于摸索成长期。从何种角度思考旅游专业和旅游发展,是推进旅游学科建设的关键,不管是普通高校还是职业院校,都应从旅游学科建设的初衷出发,即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还需要加强跨学科研究、复合型人才培养和数据统计培训,推动业界直接介入旅游教育教学过程,政产学研结合,完善旅游专业课程设计,提升实践和自主创新能力。

三、完善从业人员培训机制是有效对标旅游专业人才需求的基本保障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健全适合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发展特征和需要的从业人员培训机制,加大旅游业领军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和新技术、新业态人才培养力度,打造一支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多元化旅游需求为旅游人才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随着旅游市场不断细化、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游客的旅游需求不断增长变化,对旅游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景区、餐饮、酒店的场景需求,到度假区、休闲街区、博物馆、图书馆、商场、书店等不断深入,旅游场景边界的模糊为旅游从业者提供了更开阔的就业思路,也为旅游人才培育拓宽了知识边界。

另外,我国旅游业一线高技能人才短缺,尤其是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和服务人才较少,现有技能人才教育年限偏短、知识水平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够等问题突出,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旅游人才发展报告(1949—2021)》显示,导游队伍和A 级景区就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下学历约占80%,星级饭店从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下学历的约占70%。还有,文旅小镇、文旅综合体、文创旅游商品、旅游演艺、特色民宿等项目的开发经营也缺少文旅复合型的人才以及“旅游+科技”型人才。对于旅游人才培养,需要的是“敩学相长”,而不是照本宣科,旅游人才培养不能仅限于高校,更需要积极推进在职培训、专业人才和技术人才培育,抓就业痛点,补专业漏洞,推进优势供给,实现旅游行业人才专业引领、精准对标。

四、打通“政产学研”,强化“培用”一体,实现“想进入,专业强,愿意留”

在酒店流行着这样一句话,“缺人是日常,流失是常态”。不仅是酒店,在旅行社、景区以及其他旅游相关行业都存在着同样的现实问题,“不愿来,留不住”也是大多数服务行业的痛点。实现人才的有效补给是新时代旅游人才高质量培养的基本需求,如何实现高质量培养则是新时代给予我们所有“旅游人”的终身课题。

理论研究怎么应用于实践?或者依托市场的实践探索怎么形成理论依据?旅游专业的老师有多少下过基层,做过一线?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为什么离市场越来越远?这些都反映了实践与理论交错前行的问题始终存在,断层现象导致相互之间的认可度降低,打通壁垒是推动旅游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职教育、专业硕士、智库等为其提供了解决方案,但是理论建构和应用相宜,需要以政府为主导打通“政产学研”通道,以智库或者行业协会组织的形式为企业与学校搭建桥梁,双向助力,不仅实现旅游业有关企业、组织机构、行政指导进校园,还要实现在职培训、人才再造等专业化教育。

人才聚,则事业兴。新时代背景下,需要坚持培养和用好人才相结合,不断释放人才的发展新动能,改写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尴尬局面,推进旅游专业的优势发展,提升专业认可度和时代价值,实现“想进入,专业强,愿意留”。

猜你喜欢

文科学科人才
【学科新书导览】
人才云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