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操作孔与三孔电视辅助胸腔镜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对比

2022-08-20孙风哲杨光孙洋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8期
关键词:胸腔镜淋巴结切口

孙风哲,杨光,孙洋

(淄博市第一医院 心胸外科,山东 淄博 255200)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包括鳞癌、腺癌以及大细胞癌,在所有肺癌中占比达80%,由于NSCLC的癌细胞生长分裂缓慢,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治疗难度较高。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因具有创口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疼痛轻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早期NSCLC[1]。传统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多采用三孔法,但近年来腔镜技术不断进步,单操作孔法以其更微创的优势在临床受到医生青睐。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单操作孔与三孔电视辅助胸腔镜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男38例,女37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62.24±5.95)岁;肿瘤直径1~4 cm,平均(2.39±0.98)cm;TNM分期:Ⅰa期25例,Ⅰb期26例,Ⅱa期15例,Ⅱb期9例;病理类型:腺癌45例,鳞癌20例,其他类型10例。观察组男40例,女35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62.86±5.58)岁;肿瘤直径1~5 cm,平均(2.45±0.86)cm;TNM分期:Ⅰa期23例,Ⅰb期28例,Ⅱa期17例,Ⅱb期7例;病理类型:腺癌44例,鳞癌19例,其他类型1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实施双腔气管插管和单肺通气,采用全身复合静脉麻醉,健侧卧位,手术均为电视辅助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切除。其中对照组采用三孔法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于腋中线第7~8肋间行1.5 cm切口作为观察孔,置入胸腔镜探查病灶及周边,观察粘连情况、叶间裂分布情况以及病灶位置;于腋后线第8或第9肋间行1.5 cm切口作为副操作孔,使用电刀切开肌肉层进入胸腔,置入器械,由手术助手根据术中情况进行肺裂、肺血管、支气管的处理以及淋巴结清扫等协助操作;于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行3~5 cm切口作为主操作孔,沿前锯肌纤维方向进行钝性分离,于下肋上缘行切口,手术器械经此孔进入胸腔实施肺叶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切除肺叶时,使用电钩打开纵隔胸膜,分离韧带,充分显露肺静脉和肺动脉,先后对肺静脉和肺动脉进行分离、闭合、离断,然后使用切割闭合器切断气管;于主操作孔置入切割缝合器,对组织进行切割缝合,切除的肺叶或肿瘤置于标本保护袋中并取出,然后使用淋巴结钳、电钩和吸引器对肺门、纵隔等部位进行清扫,术毕,使用无菌蒸馏水清洗胸腔,检查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部位,并将引流管置入观察孔,逐层缝合操作孔。观察采用单操作孔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于腋中线第7~8肋间行1.5 cm切口作为观察孔,置入胸腔镜探查病灶及周边;于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行3~5 cm切口作为操作孔进行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具体切除方法和淋巴结清扫操作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①围术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及引流管留置时间。②术后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对两组患者术后1 d、3 d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分值0~10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感越强。③肺功能:术前1 d及术后30 d采用美国麦加菲肺功能仪测定两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描述,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术期指标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及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比较(±s)

引流管留置时间(d)观察组 75 155.23±33.27 165.87±42.93 11.84±3.28 5.31±1.69对照组 75 159.03±37.12 215.91±46.12 12.52±3.76 5.65±2.14 t 0.660 6.878 1.180 1.080 P 0.510 0.000 0.240 0.282组别 n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淋巴结清扫数(枚)

2.2 疼痛程度观察组术后1 d、3 d的VAS评分分别为(5.78±0.84)分、(4.47±0.8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49±0.88)分、(5.02±0.80)分(t=5.054、4.158,P均<0.05)。

2.3 肺功能两组术前1 d及术后30 d的肺功能指标FEV1、FVC、MV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s)

时间 组别 n FEV1(L) FVC(L) MVV(L/min)术前 观察组 75 2.03±0.19 2.55±0.20 73.22±6.36对照组 75 1.98±0.18 2.58±0.19 73.76±6.27 t 1.655 0.942 0.524 P 0.100 0.348 0.601术后30d 观察组 75 1.79±0.21 2.06±0.28 67.92±6.05对照组 75 1.76±0.17 1.98±0.32 66.23±5.64 t 0.962 1.629 1.770 P 0.338 0.105 0.079

3 讨论

目前,临床多采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对早期NSCLC患者进行治疗。传统电视胸腔镜手术一般为三孔法,但三孔法的不足之处是切口较多,副操作孔切口位于肋间隙,进胸入路经过背阔肌等肌群,易损伤多层肌肉和血管,导致术中肋间神经受损,术后易出现运动、感觉障碍,加重术后疼痛反应[2-3]。单操作孔法近年来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多,单操作孔减少了副操作孔切口,保留主操作孔和观察孔,避免了手术器械与镜头之间产生干扰,同时还避免了副操作孔切口引起的肋间肌肉和神经受损情况,从而更微创,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但由于缺少副操作孔的辅助操作,导致手术的操作角度变小,增加了术中器械相互干扰的可能性,给手术带来了一定难度[4-5]。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三孔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观察组则采用单操作孔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结果显示,两组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1 d、3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单操作孔法在减少副操作孔后,切口减少,减轻了对组织的伤害,有效避免了肋间神经受损,多层肌肉和血管损伤减少,降低了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程度。NSCLC患者由于免疫功能合并心肺功能下降,术后存在心肺并发症的风险,影响术后康复效果,故评估患者肺功能康复效果尤为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30 d的肺功能指标FEV1、FVC、MV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早期NSCLC的效果相当。

综上所述,单操作孔电视辅助胸腔镜与三孔电视辅助胸腔镜治疗早期NSCLC的手术效果相当,但单操作孔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疼痛程度。

猜你喜欢

胸腔镜淋巴结切口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金湖县为侨服务“小切口”打开“大格局”
体位护理对胸腔镜手术术后快速康复的应用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