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者过度自信、内部控制与财务舞弊的关系研究

2022-08-20王妍娟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11期
关键词:心理特征舞弊过度

王妍娟

(苏州恩斯克轴承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163)

0 引 言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国家陆续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来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虽然有此类法律法规的约束,但是财务舞弊和财务行为不合法的现象仍层出不穷,愈演愈烈。这些财务舞弊和欺诈案件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严重损害了广大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还影响到了市场的运行秩序,不利于资本市场的绿色健康发展。因此,识别、预防以及杜绝公司财务舞弊成为当务之急。

传统财务理论一直秉持“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忽略了管理者心理特征及状况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溢价困惑、羊群效应等传统财务理论已无法充分解释的问题。因此,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将行为人的心理特征引入金融领域进行研究,发现一些企业管理者在日常的决策中往往存在非理性行为。其中,管理者过度自信是最为典型的非理性行为之一。2010 年5 月,COSO 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近十年来,美国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中会过分夸大自己的预测能力。财务舞弊案中,72%的CEO 参与了财务报告舞弊,其中因为管理者过度自信而造成的财务舞弊案件不在少数,因此对管理者采取相应措施来纠正其非理性行为,降低非理性行为造成的企业管理和财务方面的差错,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总而言之,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舞弊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对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财务舞弊

过度自信就是指人们过分相信自己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并且过于相信自己所拥有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从而高估预期决策成功的可能性,并且低估与决策相关的各类风险,往往存在过度自信心理特征的高管在进行企业战略决策时缺少相应的谨慎性和客观性,因此决策会偏离正轨,出现差错,导致战略决策产生失误。高管的过度自信心理特征也会弱化其对自身能力的主观认知,完全高估自己所掌握信息的准确性,对将要进行的各种经济行为持盲目乐观的态度,认为一切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这种心理特征容易“怂恿”其财务舞弊。过度自信的高管还存在一种乐观的预期偏差,他们通常会认为发生好事的概率会比发生坏事的概率大得多,并且过于乐观地预计客观环境,认为该事件的进展程度都在自己掌控之下。重大决策失误的不断累积会对企业造成重大的不利影响,增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过度自信的管理者通常认为在自己身上更可能发生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好事,而非坏事,侥幸以为所采取的舞弊手段较为高明并且十分隐蔽,对财务舞弊行为获取成功较为有把握,而忽视了舞弊行为东窗事发的可能性,从而更有可能采取财务舞弊手段。信息不对称理论表明,过度自信心理特征的管理者会凭借信息优势而更加信任自己所采取的财务舞弊手段不会被查出来,经过其处理的相关信息必定能够完美地掩饰该违法违规行为,再加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监管部门监督不到位,使利益相关者处于劣势状态,舞弊者会更加肆无忌惮。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上市公司发生财务舞弊案件呈正相关关系。

1.2 内部控制与财务舞弊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应对各种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现代公司治理实践中受到重视,企业内部管理人员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将该机制进行强化,使其发挥最大效用。我国在2008 年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紧接着在2010 年颁布了《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这两项法律法规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已经形成。内部控制通过对公司内部有关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来尽可能地减少财务舞弊案件的发生。企业内部控制机制设定一系列公司管理流程和相关规章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举止,比如:清晰明确的责任分工、严格的管控方法、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等,通过这些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监督并及时发现财务舞弊行为将其纠正,这样便可更加高效地降低财务舞弊案件发生的概率。企业内部控制的战略目标是保证企业的一系列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以及财务报告的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已经有研究表明,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对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性具有重要影响。高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导致的财务舞弊行为,从而使企业规避财务舞弊所带来的风险。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2:内部控制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呈负相关关系。

1.3 管理者过度自信、内部控制与财务舞弊

具有过度自信心理特征的管理者比一般心理特征的管理者更加可能有进行财务舞弊行为,而高效且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压制财务舞弊现象的发生。高效的内部控制规则会形成企业内部各阶层人员互相监督和约束的机制,在这些机制的约束下,能够及时地发现和更正管理者的错误决策,更加高效地减少管理者发生行为偏差,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其进行非理性行为和非理性决策。管理者因过度自信心理特征所实行的非理性行为以及决策,比如决策方向偏差和认为的低估风险发生的概率,这些非理性行为都在内部控制机制的管控之内,理所当然也会受到内部控制的监督和制约,从而有效减少管理者因过度自信心理特征所导致的财务舞弊行为。如果企业能够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内部监督和监管,便能够严格约束企业内部人员,减少财务舞弊现象。总而言之,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对降低管理者因过度自信而出现的偏差决策等非理性行为,降低财务舞弊案件发生的概率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3:内部控制会减弱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财务舞弊之间的相关性。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愈演愈烈,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以杜绝这类违法现象的发生,对财务违法行为比较重视。本文从国泰安CSMAR 数据库的“中国上市公司因违规受处罚数据库”中选取2015 年至2019 年沪深两市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而被中国证监会、财政部、深交所和上交所所处罚的A 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共找到了568 个样本数据。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所找到的样本进行筛选:

(1)剔除ST 和*ST 公司样本;

(2)剔除数据信息缺失的公司样本。

通过以上筛选,最终得到490 个样本。

2.2 变量设计

2.2.1 被解释变量

本文选取的被解释变量为财务报告舞弊(FRA)。参照余思明等的做法,若被选取的上市公司在被选取期间因为发生财务舞弊行为而被中国证监会、上交所、深交所、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处罚,则FRA 取1,否则为0。

2.2.2 解释变量

2.2.2.1 管理者过度自信(CON)

本文选择管理者的相对薪酬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用“前三名高管薪酬总额/所有高管薪酬之和”来反映,该值越大说明管理者的自信程度越高,本文将该比值大于其中位数的部分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研究样本。

2.2.2.2 内部控制(ICQ)

现阶段对内部控制的衡量有很多种方法,通过对比这些方法,本文最终借鉴张翠红的做法,选取深圳迪博发布的内部控制指数作为内部控制研究的替代变量。

2.2.3 控制变量

为了提高实证研究的准确性,本文根据以往研究的经验,选取的控制变量为:盈利能力(ROE)、公司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上年是否发生亏损(LOSS)。以上变量定义如表1 所示。

表1 变量定义表

2.3 模型构建

为了进一步论证本文假设的合理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三个模型:

3 实证结果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以上海、深圳两市非金融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对财务舞弊和管理者过度自信以及内部控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描述性分析。描述性分析的主要指标有: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等。具体研究数据以及结果如表2 所示。

本文通过对上述变量的描述性分析得出了表2 的结果,从表2 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前三名高管薪酬总额与所有高管薪酬总比值的平均值相较于其标准偏差来说较小,则管理者过度自信(CON)这一变量的最小值与最大值相差较大,说明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现象在一些企业中表现得较为明显;均值为0.489 8,则意味着本文的样本中有48.98%的企业管理者存在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由于本文选取样本的内部控制指数中含有0 值,所以在分析中将所有的内控指数加一再取自然对数得出表2 中的结论,样本中内部控制(ICQ)指数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2.95,均值为2.616 4,说明大部分的企业内部控制效率质量还是比较好的。公司规模(SIZE)以期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衡量,最小值为8.7,最大值为12.06.均值达到9.704 1,说明绝大部分的企业规模都较可观,企业社会责任也相对较大,大部分为上市公司。盈余能力(ROE)最小值为负值,而均值则达到了正值,说明大部分的样本企业的盈余能力都比较强。

表2 描述性统计数据

3.2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根据表3 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到,第一个模型R方值为0.165,F 值为5.265,sig 值为0.000。管理者过度自信(CON)对财务舞弊(FRA)影响系数为0.165,sig 值为0.024,说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与财务舞弊为正相关,验证了本文的第一个假设。第二个模型的R值为0.145,F 值为5.149,sig 值为0.000。

表3 多元回归结果

内部控制(ICQ)对财务舞弊(FRA)影响系数为-0.145,sig 值为0.000 1,说明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与财务舞弊为负相关关系,验证了本文的第二个假设。第三个模型的R值为0.167,这说明线性方程能够真实地反映原始数据拟合程度。F 值为5.287,sig值为0.000。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内部控制的交乘项(CON*ICQ)和财务舞弊之间的影响系数为-0.034,sig值为0.036,说明内部控制负向调节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财务舞弊之间的关系。

4 研究结论及建议

4.1 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相关理论,以沪深两市2015 年至2019年因为财务舞弊案件被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等相关部门所处罚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有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提出了三个假设,并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得出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财务舞弊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绝大部分具有过度自信心理特征的管理者过于高估自己的经营和决策能力,高估预期行为成功的概率,低估舞弊行为的各类风险,他们在各项决策中安全缺乏科学性与客观性,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和主观认知,基于自身及外界压力,容易做出财务舞弊行为。

内部控制与财务舞弊之间为负相关关系。内部控制通过其完善的监督体系以及监管措施,对企业员工的相关违规行为进行监督,也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并及时制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财务舞弊现象的发生。

高效的内部控制能够减弱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财务舞弊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完善的内部控制措施能够及时地监督和发现管理者的决策偏差,减少其非理性行为,提高决策效率并起到减少财务舞弊现象的作用。

4.2 研究建议

现阶段我国财务舞弊的现象较为多见,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来抑制此现象,因此上市公司应该重视此问题。

企业高管应该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同时,加强自身道德与心理建设。企业内部可以定期举办相关讲座和培训课程,及时有效地提醒员工注重自身职业素养的建设,这样更加有利于企业对外形象的提升,也有利于企业效绩的提升。

企业可以根据现阶段出现的相关负面问题完善内部控制措施,这样能够更加高效地监督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从而减少类似财务舞弊这样的违法违规现象。

企业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应该具备长远的眼光,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提高决策的客观性与民主性更加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心理特征舞弊过度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浅谈财务舞弊与防范
过度减肥导致闭经?
谈谈“如意提梁”创意色彩与文化心理特征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舞弊的应对策略
有这13个心理特征的人,可能有潜在家暴倾向
农村中小学生书法前期心理特征及其应对策略
过度加班,咋就停不下来?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模型初探